摊破浣溪沙【唯美文案133句】

2023-11-11 09:38:58 0 59

一、摊破浣溪沙

1、说到南唐的词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后主李煜,他在词坛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实,李煜的父亲李璟同样擅长诗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摊破浣溪沙》就是李璟的代表作之一。

2、摊破浣溪沙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充分的调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

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4、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5、跋驴:腿或脚有毛病,走起来一瘸一拐的驴。本义指跛驴和破口袋都是破货。用时指两个人或一伙人都不是好东西。陈登科《风雷》一部三〇章:“你和黄大权扯在一起,不三不算么还算六呢?你知道不知道庄上人把你和黄大权比作啥吗?‘跛驴配着破口袋、是一摊破货。”

6、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

7、官网:westudying.com

8、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归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9、说起唐五代词,大家肯定会想到李煜、李重光、李后主,因为“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所以李煜是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煜能达到如此的成就,当然首先与李煜的人生际遇有关,但其实还和李煜的词学天赋有关。有一种特长大概是血脉里流淌的,来自遗传、来自基因,是因为李煜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在词的创作上本来也就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李璟的一首代表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词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0、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忧思不尽。

11、李璟惶惑之中,又忙着迁都。迁都本身也很失败,所以到最后,当大宋建立之后第二年,李璟就在内忧外患、惶惑不安中病逝了。

12、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3、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一个“起”字把外在的景物霎时同内在感情溶为一体,萧瑟之感溢于言外。

14、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15、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好多出处都是《南唐二主词》这部选集,而这首词的风格和用字,和他很像很像,这就是他父亲南唐中李璟,创作水平也很高,不过被儿子的光芒万丈所掩盖了。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这首是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

16、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原创出品

17、要翻译这首词,首先得了解个别难解词的意思:“剪成”化用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意;“彦辅”是用《晋书·刘隗传》载刘纳 “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之语,彦辅是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鲜明”中“大”在古代是通“太”的,可作“太鲜明”;“何俗甚”意为俗不可耐;“丁香千结”意为丁香不可爱;“透”意为“醒”,所以“熏透”即是被桂花香熏醒的意思。

18、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19、♪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20、再说,细看这两个对句,好像是遥相呼应:“层层”与“重重”,“万点”与“千结”。也就是说,前面用了“万点”对“层层”,后面再用“千结”对“重重”。无以名之,叫它丫叉对法吧。

二、摊破浣溪沙李璟丁香

1、说到这首词,我们上回讲了马令《南唐书》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冯延巳的词学才情不一般,而李璟和冯延巳的关系、感情也不一般。两人在才学上可谓是惺惺相惜,但是李璟也难免嫉妒冯延巳的才情,有一次居然问,问冯延巳,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而善于谄媚、又善于揣摩领导心情的冯延巳,立刻聪明地回答,“不如主上‘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一听,也大为高兴。其实史书原意记载这段典故是说冯延巳善于揣度中主心情,但是从词学的角度我们却可以看出两个人那种惺惺相惜。

2、hàndànxiāngxiāocuìyècán,xīfēngchóuqǐlǜbōjiān。

3、玉钩:帘钩之美称。

4、《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5、任我鬓苍叨碎碎,你尤看我似春花。弹指人生如一乍,笑无邪。

6、在《词论》中,李清照曾批评秦观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黄庭坚词“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故实即典故,可见李清照认为用典可以增加文本的深度与厚度。这个典故,她记错了,却不算用错,因为不像黄庭坚用经史中的生字,而是用了笔记里的隽语,显得风神朗秀。

7、“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一语是拟人写法。“酝藉”二字,既言木犀花香,又言其风度品格,还写出了词人对此花的喜爱。

8、最爱秋凉细雨酥,青纱如梦梦莹珠。初霁柔云倚蓝瞩,楚山孤。

9、我个人一直主张知人论诗,知人论世是最重要的诗词解读方法,但知人论诗、知人论世,并不是把他一生的这个状态简单的总结一下,和词简单的拉在一起,拉郎配,那就叫知人论诗、知人论世了!李璟一生的这种在位的状态、情绪状态确实在这个矛盾重重、内忧外患中,这不假,但他那种惶惑的心态,最典型的是表现在他的晚年。你像史书记载的,他和冯延巳问答的这个时候,就情绪而论,很明显,包括冯延巳的在位状态,这还是他的执政的初期,或者至少在中期以前,还不是晚年在惶惑困苦中忧郁而死、忧愤而死的还是那种状态。

10、中间有一联你听了应该很熟吧,千古名句啊!“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冯延巳为什么回答不是“不如主上‘丁香空结雨中愁’”呢?两个人的问答看似很随机,但是,他们所选择的词,我琢磨了很久,觉得很有意思,我发现前人根本不论是各种词话,还是后来的词学研究,都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特别有感觉呢,是因为我对李璟的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特殊的感情。是因为我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真是一种“致青春的回忆”呀,致终将逝去的青春。

11、不过我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啊,就特别的疑问,那么冯延巳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当然《谒金门》也属于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我们知道,冯延巳创作了大量的《鹊踏枝》,像他的《鹊踏枝》里,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名篇,比如我们上次讲了“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还比如有,像有名的“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还有,比如也还是千古名篇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那么多名篇,李璟为什么不问“梅落繁枝千万片,干卿何事”?为什么不问“几日行云何处去?干卿何事”,?偏偏问的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而冯延巳回答的也妙,他说,“不如主上‘小楼吹彻玉笙寒’”。

12、所以这种以音乐来写情的笔法,简直是奥妙无穷。所以为什么这个冯延巳回答李璟的这个“干卿何事”时候不直接说风与水、与情的关系,说“不如主上‘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体现了冯延巳的聪明。指向这首词,指向那种艺术的感知,同样的比较,但不直说;另一个也确实是因为“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一句同样精妙,同样表现出那种表面,字句表面下的丰富的感知与表现能力。这种能力,大概只有像是像冯延巳、像李璟他们彼此之间这种同道中人,才能随便一言即心领神会啊!

13、既然他在和冯延巳的问答中,两个人随口都能说出对方的名句,说明这个时候,不论是冯延巳的《谒金门》,还是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其实在当时都一定已是名闻天下的名作了。否则两个人不会拿彼此的这样的词作来调侃。所以从时间逻辑上来看,李璟的这首《摊破浣溪沙》,应该不是他晚年所作。那么拉晚年国事的忧患,以及内心的惶惑来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这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14、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15、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16、所以解读到这里,沧溟先生不由得感慨,词者,意内而言外,见其言易,知其意难,不能入乎其内,终究徒作解人呐!

17、所以冯延巳也很聪明,你看他就没有说“不如主上的‘丁香空结雨中愁’”,因为那不是在一个层面比较的。那首词体现的是另外一种感知状态。所以冯延巳就很聪明,但是他又不直接点出来,说不如主上“西风愁起绿波间”,而是巧妙地点向这首词的下阙,不如“主上‘小楼吹彻玉笙寒’”,当然这一句也非常精妙,我们等会再说。但是他直接回答了李璟的一问,主上对在水面上风起的那种感知能力,远比我冯延巳要高妙多了、要高超多了。

18、四两句,由景生情,韶光,指春光。在这里,时空交融,在这萧瑟的秋季,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青春和思念一起憔悴了。

19、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20、点击上方蓝字“客醉红尘”可关注

三、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拼音

1、今天要晒的是学诗一班诗友的作品。

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3、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

4、(南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古诗词语言丰富,往往要根据行文的情景或是格律声韵的需要来使用别称。比如荷花的别称有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六月春、水芸、红蕖、水华、溪客、碧环、玉环、鞭蓉、鞭蕖、水旦等。

6、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桂花盛开,像揉碎的金粒,金黄万^而又轻盈不俗。层层翠绿的叶片,亦如碧玉剪裁而成。碧玉:比喻桂树叶子青翠绿。“剪成碧玉”一句,似化用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鸡塞,鸡麓塞,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代筑城塞于此。西汉武帝时,为统治北方边疆地区,在此置朔方郡,辖今内蒙古河套西北及后套地区。

8、《摊破浣溪沙·咏桂花》(又名《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咏物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诗词先以《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流传,后散佚,又编《漱玉词》辑本,现在有《李清照集校注》等。其它方面,在我的之前的问答里有过简略的介绍,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9、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0、即便是她大病初愈,寡居独处,依然不改初衷,喜欢桂花一如既往。

11、(每天加两首,更上一层楼)

12、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13、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14、xìyǔmènghuíjīsāiyuǎn,xiǎolóuchuīchèyùshēnghán。

15、下阕“枕上诗书”一句,凄感变淡。人在病中,纵无亲友悉悉切切的照顾,好在有心爱的诗书相伴,日子会过得相对快些。这样的日子,词人挨了多久不得而知。总之,窗外是月升月落,雨来雨去,尤其是雨来之时,景色别致不说,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对于一个寂寞的病中人来讲,也算得上是种对谈与交流了。而最令人感激的是庭院中的一株木犀花,以其风姿与幽香,“终日向人”,这对李清照来讲,更是一种无声的陪伴。

16、热烈掌声有请我们今天的诗君—舜华。

17、人有豪情谁畏老?缘修深处自相逢。百转千回窗下立,谢谢侬。

18、词中提到的“鸡塞”在哪里?“吹彻”是什么意思啊?

19、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

20、悠悠:形容忧思不尽。

四、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 上片是

1、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原文: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2、真珠:以珍珠编织之帘。或为帘之美称。

3、首先独特的就是这首词的词牌。“浣溪沙”我们都很熟啊,比如有晏殊的名作,“一起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们把晏殊这种标准的《浣溪沙》,和这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一对比就会发现,不一样!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多出来了三个字,每片多出来了三个字。这就是“摊破”的关键所在。

4、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整日里脉脉含情地陪伴着我的,只有桂花。奇日:整天。向:归趋,崇尚。这里为陪伴之意。酝藉,同“蕴藉”,宽和有涵容。《北史魏•道武七王•京兆王黎传》:“风流蕴藉,俯仰可观。”木犀花:即桂花,桂花属犀科,以木材纹理如犀,故名。

5、(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6、李清照一生酷爱梅花,尤其是和丈夫赵明诚一起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更是“强迫”丈夫在雪中折梅花插在自己云鬓间。不幸的是,丈夫英年早逝,梅花,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为了排遣此种心结,她扬桂抑梅,也是颇费心思。

7、尚未康复,实际上国破家亡的心灵创伤是难以痊愈的。就是这样,她在《摊破浣溪沙》中,也依然把桂花作为她的精神支撑和灵魂寄托。木樨花,正是桂花。换言之,也只有桂花的风范,才可以陪伴词人的灵魂。

8、所以我们回想一下,你看李璟为什么问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你想想要能够捕捉到那个细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人感知是多么细腻!那李璟偏偏问这一句,其实是他自己对水面上起来的那种风,起来那风里的愁绪,甚至有超过冯延巳的理解。所以当一个人去问别人的特长,甚至是反问、设问、疑问“干卿何事”的时候,其实有一种潜台词,潜在的欲望,是想证明我在这一方面不比你差,甚至还要超过你。所以李璟这一句,“风乍起,怕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其实是不服啊!其实是要比较啊!要比较什么?比较谁的艺术感知能力更加敏锐、更加细腻。

9、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10、李璟(916-96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

11、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2、háiyǔsháoguānggòngqiáocuì,búkānkàn。

13、愁人的梦,千里的梦,那该是思乡的梦,有情的梦。好梦留人睡,却被桂子的浓烈的香阵熏醒。正待责怪于它,它却无辜地继续散发着香气。桂花呀,你怎么不懂人家的心思呀,你真是无情呀!无情是贬斥么?不是,是薄嗔的语气,善意的埋怨。桂花既然“风度精神如彦辅”,那便是《晋书·乐广传》讲的,“清己中立,任诚保素而已。时人莫有见其际焉。”莫见其际,即不辨涯涘,是襟怀宽广、言语含蓄的意思。李清照对于桂花的看法是一致的,其《山花子》曰:“终日向人多蕴藉,木樨花。”

14、所以李璟一听大为开怀。为什么?两个人其实是在比感知、比敏锐、比艺术的捕捉能力。“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固然很形象,固然对细节的捕捉非常敏锐,表现得也非常形象生动。但比起“西风愁起绿波间”来,至少在内涵、在逻辑层次上,不如李璟的“西风愁起绿波间”来的丰富。这也是李璟刻意问这一句,并因为冯延巳的回答而分外傲娇、分外开怀的原因所在啊!所以两个人真不愧是文友,真不愧是在才情上惺惺相惜,两个人比较的其实是艺术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呀!

15、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处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16、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7、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18、整首词只有48个字属于是小令,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在写作上用得是寄托手法,把自己的宏观遭遇放在弱女的微观感情里。上阙以写实,眼前景物与年华凋伤憔悴,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给人内心带来无限深重的悲慨。下阕则是写情感,将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却又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做了结尾,更有一种欲言又止、无处投书之感。

19、国学大家王国维评此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我觉得实则是“江山破碎”、“君心抑郁”。词人通过秋景写心中忧愁,写出了一方之主在疆土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20、原文:《摊破浣溪沙》作者: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译文: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忧思不尽。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五、摊破浣溪沙拼音版

1、年华已逝,岁月往返,这时回想起来呀,我觉得她那时候完全是故意的,而我当时完全是不知不觉就上了她的当。哎呀,世上最远的路,要么是走到你心里的路,要么是你设下的套路。但回想起来,这样青春的套路,还是很青春、很让人怀念的。因为对这首词有不一样的回忆,所以便有了不一样的揣摩和感觉,所以李璟和冯延巳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答?而李璟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摊破浣溪沙》来,我个人的揣摩和理解,说实话,和词史上向来的解读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处。

2、本词体春物、抒春情,写物境的笔法细腻柔婉,应为秦观所长。词人用虚实相融、情景交合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春情冷境,将破晓寒春之中的迷蒙愁情描摹得深邃而轻灵。

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4、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及。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5、做一个快乐于途的人生歌者!

6、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7、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

8、张端义《贵耳集》评李清照词,道是“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诚哉斯言!我们来读一首她的《摊破浣溪沙》:

9、古诗词中,在写到一些常见的事物时常会用一些别称或代称,如这首词中用“菡萏”来指荷花,那这些别称的使用有什么讲究啊?

10、好了,我们讲了半天这个词牌,目的就是要说这种不破不立,需要极高超的技艺,需要极丰富、极细腻的情感,你的“摊破”才能有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李璟的这首《摊破浣溪沙》,是不是一个最典型的明证呢?

11、《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这首词是代思妇写春愁。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12、浣溪沙和摊破浣溪沙都是词牌名,区别是字数不同。浣溪沙是42字,摊破浣溪沙,48字,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13、浣溪纱和梧桐木都是仓库管理员那的任务用到的,要在商城里买,在游戏里按J可以找到,也可以在其他玩家那买,要游戏金币。我觉得还是不要买浣溪纱,冲5块钱是不够的,一个浣溪纱要6个元宝,也就是6块钱,建议你买梧桐木扩仓库,一个梧桐木才2元宝,同样是扩6格

14、相逢正是花繁季,江水盈盈,笑语盈盈,不尽春风一片情。

15、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摊破浣溪沙是一个词牌名,许多诗人曾用它写诗。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等。摊破浣溪沙

16、李清照拿桂花来打压梅花与丁香,真是强词夺理。你说丁香因多苞而糙,倒也罢了;说梅花因多蕊而俗,何以服众?桂蕊难道就比梅蕊少很多?何况李清照咏梅篇什很是不少。其实这都是蓄势,为了引出最后的两句:

17、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等。

18、这首词作于词人晚年时。整体而言,笔淡意沉。

19、李清照的《永遇乐》,应该是“雅语六分,口语四分”吧?首先,精心锤炼的书面语如“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都是李清照擅长的骈体四六的雅语。“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若不论格律和韵律,照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同“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一样的“浓烟染柳,怨笛吹梅”,可那就重复而单调了。由此可见李清照多样化的句法手段。等到“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便是新鲜活泼的口头语,属于“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尤为难得。

20、(南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六、摊破浣溪沙

1、(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2、一般正解: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解字义以看词义:“摊”即摊开,表示字数有所增加;“破”即破裂,表示一句破成两句注意:与“添字”同义。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3、这首词,语言上融合了多重元素,有精炼的雅语,有近俗的口语,还有典重的故实。或许会有人说,严格意义上,此词上下阙开头的两个对仗,并不工稳:

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

5、你是风儿我是沙。沙依风走走云霞。累了唤君歇歇脚,数飞鸦。

6、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起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味去叶枯使人惆怅。“西风愁起绿波间”,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7、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8、李清照是一位敢恨敢爱,敢作敢当,才情与美丽一色,脾气共禀性同款的女汉子。即便如此,她对桂花,不吝溢美之词。并“抱怨”伟大的“骚人”屈原为什么不给桂花打call。

9、wǔdài:lǐjǐng

10、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1、“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西晋名士乐广,字彦辅,《晋书》上说他素性冲约,神姿郎彻。乐广与王衍齐名,“天下言风流者,谓王、乐为称首焉”,但王衍自认为比不上乐广。《世说新语·品藻》有“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的话,李清照的用典出自这儿,但她把两人记错了,以为“太鲜明”的是可敬的乐彦辅。“鲜明”一作“解明”,都是聪明、精明的意思,李清照却移花接木,用作亮丽之义。

12、《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幸有三足鸟为之使。”注:“三足鸟,青鸟也。主西王母取食。”

1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4、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15、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花有千重,心有千千结

16、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原文宋代:李清照

17、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

18、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19、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忧思不尽。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20、跛驴配着破口袋——摊破货(注释)驴腿瘸,口袋破,都不是好东西,故为——摊破货”。比喻坏人凑到起。(例句)你和黄大权扯在一起,不三不算么还算六呢?你知道不知道,庄上人把你和黄大权比做啥吗?“跛驴配着破口袋”,是一摊破货。(陈登科《风雷》)

1、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2、所以我们上一讲也讲了,为什么李璟到最后,在处理党争的过程中,把“宋党五鬼”全都进行了处理,但唯独放过冯延巳。甚至他也知道冯延巳误国,但还是那么宠幸他。这就是两个文友在创作上惺惺相惜,在艺术上可谓是知己呀!所以冯延巳曾经有一次嚣张地跟李璟说,这个主上你只管去享受生活,国家大事交给我来处理就行了,我做你还不放心吗?李璟真的那一段就把所有的事交给冯延巳去做,一点都不管、都不过问。大概就是因为在他心里,他对冯延巳是太过知心、太过放心了。

3、——得有多少智力与心理的余裕,才能这么玩呀!

4、鲁迅不填词,但却翻译过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的一篇文章,叫《运用口语的填词》,大概是很推崇铃木的一个说法吧:填词要参用“雅语”与“口语”,“雅语六分,口语四分”,词多佳作。

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6、她干脆就把曾经的挚爱梅花说成俗物,把丁香说成愁肠千结。“嗔怪”桂花的芳香惊扰了她的相思梦,还“埋怨”桂花无情。这是正话反着说。因为,她已经用铮铮铁骨的西晋名士彦甫的“风度精神”拿来比拟桂花啦。

7、说起唐五代词,大家肯定会想到李煜、李重光、李后主,因为“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语),所以李煜是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煜能达到如此的成就,当然首先与李煜的人生际遇有关,但其实还和李煜的词学天赋有关。有一种特长大概是血脉里流淌的,来自遗传、来自基因,是因为李煜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在词的创作上本来也就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李璟的一首代表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词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8、《西京杂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9、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

10、锁:这里形容春恨笼罩。

11、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12、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

13、摊破浣溪沙纳兰性德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