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扬娜拉赏析
1、如果你有自己写作的诗歌,希望被点评,
2、叶嘉莹等中国现当代一流人文学者
3、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4、因此,当我们读着这首温暖而柔韧的小诗,如果还要一味地去追寻诗人到底是写给哪一位日本女郎,他们之间的交往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那就势必会破坏日本女郎温柔动人的美感呈现,也同时会破坏诗人沉醉缠绵的审美状态,从而使我们从诗的审美境界退回到非诗的现实境界。因为此时诗人正在向我们轻声地、不急不缓地传达出因告别才引发出来的两性间的那种有距离但又有点恋恋不舍,多少还显陌生而又有了心灵的颤动的微妙关系,一切已经有了点儿萌芽,而一切又还柔嫩得经不起强光照射和劲风吹拂,彼此的“悠然心会”,其“妙处难与君说”,此种情形,不说则难抑心动,说透则火候未至。
5、这首诗的写作与1924年泰戈尔首次访华有关。1913年,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消息一经传开,便在中国引起不小的轰动,翻译介绍泰戈尔的诗歌成为时尚。最早有陈独秀于1915年10月在《青年杂志》1卷2期上刊登了《吉檀迦利》中自拟题名为《圣歌》的四首译诗,郑振铎更是从1921年1月在《小说月报》第12卷1号上发表了《杂译太戈尔诗》以后,在《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翻译泰戈尔《园丁集》《飞鸟集》和《新月集》中的诗篇,并于1922年出版了《飞鸟集》中译本。
6、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7、但实际上就这首诗所烘托的整个氛围而言,它是否情诗已不重要,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还无或似无还有的影影绰绰已尽在其中。
8、我记得扶桑海上的群岛,
9、阿罗呀喈:谢谢的音译。
10、首两句无疑是本诗的诗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在水面上无所依凭。
11、我欣幸我参与着满城的花雨,
12、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13、舟人,你们享尽山水的清幽,
14、其次这层敏感中还包含着诗人将物态人形化的能力。诗人将凉风中轻微颤动的、娇嫩的水莲花的形态,人格化为日本女郎特有的“娇羞”的情态。年轻女性呈现“娇羞”情态时,除了会脸红,也还往往伴有低头(或低垂眼睑)、含胸这样轻微的体态变化。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二者的相似之处:①下意识不知觉;②幅度小不易察觉;③一过性,持续时间短等等。然后将这种特征相似的“物态”与“人情”关联在一起。从语言层面看这只是一种修辞技巧的运用,从创作思维说则需要具有一种能够穿透“物态”与“人情”的敏感。
15、沙扬娜拉!(大阪庆典)
16、在黄昏的波光里息羽优游,
17、“诗间寄情山水,歌中浸染柔情”,本期与慈江老师一起,共赏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再别康桥》两首诗。
18、我不辨——辩亦无须——着异样的歌词,
19、“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人首先摄住了日本女郎“一低头”的美感,我们虽然难以具体把握她的年龄、体态和容颜,但“最是那”已传达出诗人的心动神驰,因“一低头”而愈益彰显的“温柔”已成为他最美好的记忆,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则把“一低头的温柔”的美感体验作了具象化的延伸,从而让美有了色泽,有了质感,更有了鲜活无比的精神情态。
20、沙扬娜拉!(保津川急湍)
二、沙扬娜拉赏析300字
1、波心里看闲适的鱼群——
2、健康,欢欣,疯魔,我羡慕,
3、你们同声的欢呼“阿罗呀喈”!
4、这依然可以表达道别之意,但首先是画面的风格发生了变化。这时的画面是写实风格,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女性形象;而原诗则是水墨意境,是“人面莲花相映叠”的感觉,画面构图的层次也更为丰富而有交错感,更能衬托离别时的迷离情绪。其次是道别之情的变化。这时诗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在冷静地观察、叙述女郎的不舍;而原诗表达的则是诗人对美丽女子的依依惜别之情。
5、萧乾、周汝昌、施蛰存、程千帆、袁行霈
6、《阔的海》的写作时间,一直没能确定。但这首诗是被收入徐志摩生前自选诗集《猛虎集》的。这是徐志摩的第三部诗集,也是其生前的最后一部诗集,收入的是他1927年至1930年的作品。
7、整首诗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信息是再简单不过了:无非就是“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沙扬娜拉)。然而,我认为诗人正是在这爱与非爱之间发现了两性情感于瞬间显现出来的审美弹性和艺术张力,从而找到了诗歌情感表达的最佳切入口,并借此将有限的现实情爱空间拓展为无限的诗意表达空间,使简单的“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蕴含着体味不尽的温情与娇柔。
8、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9、沙扬娜拉那首徐志摩的诗你有没有读过呢?徐志摩在诗中可是有一种不舍的感情在里面呢。除了再见这个表面的意思外,他更多的是不愿意,不舍得。怎么说呢,有在乎的意思在里面吧。什么时候要是你对别人说了,也许就意味着你在乎了那个人。孩子,这是感情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10、“温柔”是女性身上常见的性格特征,在日本女性中更是共性状态。对这种“温柔”做进一步的形象表达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选择,如“三月的阳光”、“母亲的怀抱”、“小儿安睡的摇篮”等等。诗人徐志摩则将这份温柔定格在一朵水莲花上,而且是一朵凉风吹拂下的水莲花。凉风中的水莲花给诗人带来了“温柔”的感觉,这是诗人之心的第二层敏感。
11、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2、《沪杭车中》又名《沪杭道中》,是徐志摩写于1923年10月30日的一首小诗。此诗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1号题名《沪杭道中》。1925年9月中华书局初版《志摩的诗》,改题《沪航车中》。
13、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14、与慈江老师亲密接触,面对面体悟和畅谈诗歌魅力!
15、作者:徐志摩朗诵:张泽群
16、回到《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吧。
17、1924年5月,泰戈尔和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这次日本之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everlastingyea!”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18、“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出自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融:指冻土融化。这两句大意是:天暖泥融,燕子忙于衔泥作巢,飞来飞去;春温沙暖,鸳鸯贪睡,卧于沙中迟迟不起。这首绝句的前两句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句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样景物,构成一幅幅画面,不仅显出蓬勃的春意,诗人愉快之情也从中自见。仇兆鳌评曰:“摹写春景极其工秀,而语出浑成,妙人化工矣。”这种四句四景,彼此并列,中间虽以春意贯穿,却没有呼应关系的诗,只靠这些景物的组合、安排,构成一种境界,是古代绝句中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描写春景、春意可作借鉴。
19、占尽这山中的清风,松馨与留云?
20、若以倒数第二诗句中“蜜甜的忧愁”五字来印证或界定这两句诗,很容易便会导出这极有可能是一首情诗的推理。但实际上就这首诗所烘托的整个氛围而言,它是否情诗已不重要,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还无或似无还有的影影绰绰已尽在其中了。
三、沙扬娜拉赏析30字
1、“乌塔乌塔”!我满怀滟滟的遐思——
2、这是一座墓园;谁家的墓园
3、构成这首诗音乐美或易诵性的因素大致在于,七节诗每节四行,错行排列,每行两或三顿,除第五节外,四句押韵,自然而然地便抑扬顿挫起来。此外,首末两节体式相若,文句相若,同中有异,异中存同,起到了一启一收、旋律反复的作用。而无论是“轻轻地”,还是“悄悄地”,回环往复,烘托的恰是与《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相类的那一份以婉转和轻缓为底色的离愁。
4、但无论如何,告别终究是难免的,只是我们没有想到那体味不尽的温情和娇羞,甜蜜而忧愁的体贴,都融化在结尾飞扬而出的那声“沙扬娜拉”之中了。
5、不胜风力的水莲花比况日本女子欲说还休的娇羞和离愁可谓以神带形,形神兼具,极具画面感和传神度,动人心魄。
6、首先包含着诗人超出一般人的“物”感。诗人对凉风中水莲花的形态有着细腻而准确的观察和认知。水莲花花色淡雅、花瓣娇嫩。凉风中的水莲花会出现轻微摇曳的身姿和微微抖动的花瓣。但是这种摇曳和抖动的幅度可以说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水莲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并没有荷花那样高出水面的枝叶。对这种肉眼几乎观察不到的物态及其变化的把握,正是诗人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不同凡人之处。
7、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8、沙扬娜拉!(神户山中墓园)
9、连翩的蝴蝶飞舞,“阿罗呀喈”!
10、那是杜鹃!她绣一条锦带,
11、灯影里欢声腾越,“阿罗呀喈”!
12、问题来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究竟是写给谁的?我们又该如何品评这首诗呢?
13、“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14、“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是出自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咽(作):声音因阻塞而低沉。这两句大意是:流水在冰层下发出低咽的声响,原来崎岖不平的沙路铺上厚厚的积雪显得很平坦。这两句准确地抒写了人行在冰河边、雪路上的所闻所见,有声有色,生动可感。可引用表现寒冬景色。
15、宁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资深后期音乐制作者。
16、飞沫里趁急失似的扁舟—
17、示例:徐志摩的小诗《沙扬娜拉》,短短五句,却包融了无限的离绪和柔情,以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花状写日本女郎温柔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瑕,又楚楚动人。一声“沙扬娜拉”,轻飘而不失深沉,随意而不失礼仪,简洁而又充满异国情调。这首诗充分显示出诗人善于勾勒,巧于传情,以及擅长驾驭语言的非凡功力。
18、像不逞的波澜在岩窟见吽嘶,
19、在草丛间成形,在黑暗里飞行,
20、投稿请直接回复或发送电子邮件到
四、沙扬娜拉赏析100字
1、这首《再别康桥》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音乐美。它的易诵性正是这一音乐美的或一表现。能作为这一易诵性一个见证的或许是,作为自己也写诗的诗评人,笔者平生读诗无数,读新诗也堪称无数,但真正能一直倒背如流地背诵的唯此一首而已。
2、丛书浓缩《名作欣赏》杂志四十年精华
3、像衰老的武士诉说壮年时的身世,
4、一声声的木屐,清脆,新鲜,殷勤,
5、相关阅读:《沙扬娜拉》《雨巷》《致橡树》……那些经典的新诗背后,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6、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7、《沙扬娜拉》写于1924年7月,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此一首,题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8、●顾城|《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9、撑定了长篙,小驻在波心,
10、徐志摩恐怕是中国现代文人中最会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享受能够落到自己身上的幸福的人,尤其是在和女人的交往上,也最充分地实践了他所追求的爱、自由、美,“潇洒”一词恐怕是其人其诗最突出的彰显了。
11、徐志摩与泰戈尔、林徽因
12、滴入我的苦渴的心灵——
13、想象一下,在每次会面之后,在每次拜访、慰问、祝贺、争吵、甚至决斗之后,在每一次交流之后,总能够看到对方弯下腰对你说一句“沙扬娜拉”——字面意思是“就这样吧”——这种稍带遗憾又趋于完美的感觉徐志摩的小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短短五句,却包融了无限的离绪和柔情。
14、点击标题下「阅读就是力量」快速关注
15、第1期: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16、《私语》写秋。徐志摩笔下所流淌出的秋天私语,惆惆怅怅。彼时,那个他视为灵魂伴侣的少女已经不辞而别,过了一春,已然是秋。孤独的诗人,满怀忧郁漫步在秋风秋雨的康桥,昔日的情思,又从心底涌出。昨天的欢愉,要到哪儿去找,今天的惆怅谁又能将它轻轻拂去?……
17、“乌塔”:莫讪笑游客的疯狂,
18、“一低头的温柔”已足以令人心旌摇荡,而“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更不是一般的友人告别可以领略到的风致。女人的“温柔”与“娇羞”是难以在自己的性别世界里产生特别的情感和美感效应的,而当她只将这一切尽情地展示给一个即将离她而去的异国男子时,一次并未言情示爱的寻常告别就融入了极不寻常的情感和美感内涵。
19、(内容来自蓝棣之《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20、名作欣赏40年精华读本——
五、沙扬娜拉赏析500字
1、●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外一首)
2、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写作时期虽然是秋末冬初的11月份,它的整个背景却是草肥绿深的盛夏——所谓“榆荫下的一潭”,所谓“夏虫也为我沉默”。想来这应该是“康桥”最可人也最富于诗意的一季。诗人徐志摩也就很自然地将自己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与离愁别绪放置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抒发与咀嚼。
3、请在后台回复你的想法、建议、期望,
4、蝴蝶似的光艳,蝴蝶似的轻盈——
5、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6、《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作者抓住最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温柔娇羞的神态来描画,表现了对日本女郎的由衷赞美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7、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8、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9、●(经典回声•徐志摩)序|《斯人志摩》
10、作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作为体现诗人所谓“康桥情结”的诸篇文字中最有名的一篇,《再别康桥》一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末“中国海上”的提示表明这首诗并非作于剑桥、作于现场,但肯定是酝酿于剑桥、思摸于别离之后的一路之上,所谓心心念念、念兹在兹。
11、愿我们用心去读好《阔的海》吧,别辜负了诗人的眼泪与欢喜。
12、(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B(“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错,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是淡淡的离愁。)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13、收入《猛虎集》(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8月出版)
14、然而,诗人没有让自己的心潮恣意翻腾,他没有忘记这仅仅是一次告别,所以他必须尊重日本女郎的告别方式,他更要用心来倾听她告别的叮咛:“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15、徐志摩的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写于1924年5月随泰戈尔访问日本期间,收在初版的《志摩的诗》里。再版时作者删除了前十七首,只剩下“赠日本女郎”一首,可见他的珍爱。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这首诗再现了一位温柔娇羞、礼貌多情的日本女郎形象。
16、我最不忘那美丽的墓碑与碑铭,
17、我是一只幽谷里的夜蝶:
18、这些文字告诉我们,“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堪称一往情深、一步三回首的精神故乡:
19、将有机会参与我们定期举办的线下见面会~
20、播音员,宁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曾获全国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成人组优秀奖。
六、沙扬娜拉赏析
1、(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B(第二句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不准确,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是淡淡的离愁。)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2、这是怎样的一种畅怀与放浪呀,又是怎样的一种浮想联翩与异想天开呀!然而,物极必反,这样一种想象中“放歌”的忘形尚未实现便戛然而止,一切收拢为悄无声息和静默,“我”悄然而别——虽不伤悲,但自有一番黯然在心头。
3、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一老一少两位诗人情同父子(泰翁年长36岁),成为异国忘年好友,成为彼此一生的朋友。1924年6月29日,泰戈尔访华结束后,徐志摩又陪同泰翁访问日本,并把他送到香港,才依依惜别。
4、说说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吧。
5、或许,轻轻转动这一束短诗,你就会在不同的经纬坐标上与诗人相会。
6、(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7、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诗人仅以寥寥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
8、“跟着名家读经典”丛书
9、作品赏析:皖南事变后,许多人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感到迷茫和失望,而敏感的诗人则看到黑暗背后将要到来的曙光,并发出了“我们为什么不歌唱”的激昂歌声,抒写了对自由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发出了乐观的号召、胜利的预言,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和国统区正在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我们为什么不歌唱文/力扬当黑夜将要退却,而黎明已在遥远的天边唱起红色的凯歌——我们为什么不歌唱!当严冬将要完尽,而人类的想望的春天被封锁在冰霜的下面——我们为什么不歌唱!当链镣还锁住我们的手足,鲜血在淋流;而自由已在窗外向我们招手——我们为什么不歌唱!当悲哀的昨日将要死去,欢笑的明天已向我们走来,而人们说:“你们只应该哭泣!”——我们为什么不歌唱!。。
10、第2期:试着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吧
11、yuedunanjing@1com。
12、我见有一星星古式的渔舟,
13、当然,徐志摩的诗里总是有爱的。写作《私语》时的徐志摩已经邂逅了少女林徽因,他的诗情勃发的康桥的日子里,也一定是受到了爱的鼓动,泛滥着情思。
14、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访问结束归国,日本女友人前来送行,身着日本和服,盘着秀美的头发,举止温柔,步履轻盈,向诗人挥手告别,表情中带着几分羞涩和不舍,相处的那段日子如蜜般甜美,如今就要分别,一种莫名的忧愁涌上心头。诗人以神传情的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久久回味。
15、首两句无疑是本诗的诗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在水面上无所依凭、不胜风力的水莲花比况日本女子欲说还休的娇羞和离愁可谓以神带形,形神兼具,极具画面感和传神度,动人心魄。
16、是徐志摩参观日本民俗与名胜古迹后有感而写。但日本跟中国是宿敌,所以那个男生不让你说沙扬娜拉是觉得这样说显的太亲日,忘记了长辈们所遭受的苦难与仇恨。另外,他也不是让你仇视日本的一切,否定日本的一切。日本有好的东西,我们当然可以用,可以学习。很多先进于我们的方面我们必须予以承认。但是我们也要谨防日本这个带有极大侵略性的民族再次深深的伤害我们。以前的血债,有条件以后也是要讨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