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舟记译文
1、總計壹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刻有船槳,刻有爐子;刻有茶壺,刻有書畫橫幅,刻有念珠各壹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壹寸原來是挑選桃核中又長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2、关注我们分享美文、美诗!
3、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上名字,题的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象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颗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红颜色。
4、(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5、——倒装句,定语“相比者”后置,应为“其相比者两膝”。“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6、(30)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可,可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7、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8、④诎:同“屈”,弯曲。
9、(60)属(zhǔ):相类似。
10、②王叔远:名毅,字叔远,明代民间微雕艺人。
11、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12、(50)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是神奇啊!灵,善、好。怪,奇异、罕见。“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13、(译文)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轻按着黄鲁直的后背。
14、(译)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留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苏、黄两个人在共同欣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卷子,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房,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着右腿,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5、(译文)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
16、⑨[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即苏轼,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苏轼游的赤壁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jī),而东汉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嘉鱼东北。云,句末语气词。
17、④衡:通“横”,横着。
18、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19、⑧视端:眼睛正视着(茶炉)。
20、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二、核舟记译文简短100字
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①而多髯②者为东坡,佛印③居右,鲁直④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⑤。东坡右手执卷端⑥,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⑦。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⑧,各隐卷底衣褶中⑨。佛印绝类弥勒⑩,袒胸露乳,矫首昂视⑪,神情与苏、黄不属⑫。卧右膝,诎⑬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⑭倚之——珠可历历数⑮也。
2、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ID:3195796802
4、①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5、船尾上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面的那个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打口哨的样子。在左面的那一个,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凝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是否烧开的)声音似的。
6、(译文)关闭小窗,那么右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7、《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8、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9、(译文)坐在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扶着一根横木,右手攀着右脚趾,好像大声呼喊的样子。
10、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11、倒装句,定语“一”后置,应为“一核舟”。
12、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13、⑬[诎(qū)]弯曲。
14、(译文)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轻按着茶炉,茶炉上放着水壶,
15、(20)现,显露、露出。
16、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盖大苏泛赤壁云。
17、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18、(译文)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19、②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20、(17)峨冠,高高的帽子。峨,高。而,连词,表并列关系。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三、核舟记译文抄写
1、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
2、主播团:深谷幽兰莞尔馨宁清风朗月忘尘云朵儿天降鸿福
3、(译文)核舟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共八扇。
4、(译文)船的顶部较平,上面刻了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62)而:表并列,并且。
6、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7、(100)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
8、最后对核舟所作的总结性说明,为的是加深读者对微雕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之巨的印象,同时自然地过渡到作者的议论,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微雕作品的赞美。结尾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使文章如核舟一样,显得精细而完整,令人爱不释手。
9、居左者执蒲葵扇——
10、④佛印:宋代名僧,是苏轼的朋友。
11、②[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一说,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这里的“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12、(译文)又刻了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迹的颜色是红色的。
13、(72)衡:通“横”,与纵相对。
14、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15、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16、(36)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呼,喊出高而响亮的声音。啸呼,这里指大声呼喊。
17、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14)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5)”,石青糁之
20、⑦[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四、核舟记译文简短200字
1、《陋室铭》作家作品+翻译注解+问题简答+文言知识归类
2、④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
3、固定结构,“有所”,意思是“有……的人,或东西,或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4、(66)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5、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十分惊奇道:啊,手艺实在是灵巧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称赞像是鬼斧神工的很多,可是有谁能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轻松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十分清楚的呢?
6、③不属(zhǔ):不相类似。
7、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8、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9、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10、省略句,“居”后面均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应为“佛印居(于)右,鲁直居(于)左”。
11、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12、①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13、⑨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14、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15、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32)各一人。居右者椎髻(33)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6、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17、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核舟记》已被选进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
18、①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19、第三段分述。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20、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壹勾壹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篆文圖章壹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五、核舟记译文简短
1、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4、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5、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6、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7、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8、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9、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10、(39)其,代词,那、那个。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一说指船低。夷,平。
11、(22)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依靠的两膝。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比,靠近。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相比之两膝”。
12、(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1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5、③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16、(86)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
17、(19)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18、67首诗词理解(附清单2018诗文背诵篇目)
19、⑧[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比,靠近。
20、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六、核舟记译文
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2、首先,你要理解每句的意思,然后用生动的联想去记住他们,其次要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记住他们可以让你在考试加分,不易出错。其实我背的时候就是多看了几遍他们的意思,熟读就好,然后记住生僻词通假字那些,会有用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3、(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4、①绝类:极像。类,像。
5、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10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7、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8、(105)之:代“核舟”。
9、⑨[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10、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的肩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2、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1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4、第二层(4段)介绍船头、船尾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15、②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16、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20)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27)右膝,诎(28)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7、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许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依靠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相类似。(他)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得数出来。
18、(35)相望:左右相对。
19、(3)为,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20、(106)以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1、人物:为宫室、器皿、人物,
2、②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3、(102)简:通“拣”,挑选。
4、(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5、其船背稍夷①,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②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③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④,其色墨。又用篆章⑤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⑥。
6、(88)了了:清楚明白。
7、(译文)嘿,技艺也真神奇啊!
8、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9、关注+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10、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1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3)宫室、器皿、人物,以至(4)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