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译文(100句)

2023-05-05 08:17:45 0 59

一、与朱元思书译文

1、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2、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一百徐里(数词,实指,一百)

5、反:通返,返回。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18)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动词,筹划、治理。

7、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8、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9、(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10、白话文:蝉儿和猿猴一直在叫。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也就平静下来了。整天忙于农务的人,看到这些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11、(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12、(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13、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14、(17)息心:平息名利之心。息:动词,平息。

15、古诗名篇|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感受白居易被贬后的悲惨遭遇!

16、确数,十的倍数,一百许里。

17、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8、(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

1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20、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二、与朱元思书译文简短50字

1、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1)猛浪若奔()(2)猿则百叫无绝()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视觉、听觉)

4、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6、(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7、任意东西。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今义:指物品。

8、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9、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鸣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0、《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1、白话文:两岸的高山上,树密得让人感到寒冷,群山竞争着高耸。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1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视觉)

13、(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4、(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5、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16、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7、两岸高山,都长满了茂密苍翠,让人心生寒意的树木,(山峦)凭借着地势争着向上,仿佛相互间比拼高远,争着向高远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山石,泉声泠泠,清脆悦耳;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鸣声嘤嘤,和谐动听。知了长久地鸣叫,永无休止;猿猴千百遍哀鸣,声不断绝。那些像鹞鹰一样冲天直上的人,见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的内心;那些忙着经营治理国家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枝干遮蔽天日,在白天也像傍晚那样昏暗;疏落的枝条交相掩映,日光时不时也会从枝叶缝隙中穿过。

18、先是,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

19、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20、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三、与朱元思书译文

1、古文名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陶渊明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

2、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皆生寒树:使人感到有寒意

4、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5、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6、负势竞上:动词作状语,争着;名词作动词,向上

7、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8、共色:同样的颜色。共,同样。

9、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10、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11、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

12、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4、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

15、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1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17、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18、(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9、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20、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四、与朱元思书译文简短

1、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2、(参考答案)(2分)C(2分)B(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今义:或许,应允,赞许。

4、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4分)

5、(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6、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7、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8、出自:南朝梁文学家吴均

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0、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视觉、听觉)

1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3、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

15、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16、(19)交映:互相掩映。

17、(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18、《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所见,描绘了这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写作特点有三点突出景物特征:作者在本文中所写的山,是富春江两岸的山;所写的水,是富春江的水。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征,因此不能移置他处。视觉与听觉、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的巧妙结合,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作者轻淡而使人不觉地渲染上感情色彩,使全幅画洋溢着诗情。

19、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20、(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五、与朱元思书译文50字

1、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5、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6、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7、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8、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此文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9、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0、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1、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

12、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13、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14、提示: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15、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1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17、(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8、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19、本文是一篇述说行旅所见的书信,作者用简洁传神的文笔描写了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的景色,使读后如身临其境。

20、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