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周邦彦(100句)

2023-05-02 09:56:07 0 59

一、苏幕遮周邦彦

1、“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2、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4、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5、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6、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7、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燎沉香”即烧香。

8、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9、下阕采用了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10、这首词,虽然是周邦彦的思乡之作,又何尝不是北漂游子共同的心声呢?

11、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12、故 乡 遥,何 日 去?

13、教学这首词,要带领学生感受年轻周邦彦别具情味的思乡之作。

14、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沈,现写作沉。

15、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16、Yè shàng chū yáng gān sù yǔ, shuǐ miàn qīng yuán, yī yī fēng hé jǔ.

17、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8、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这个词写雨后仪式法律规定为中心,介绍家乡的梦想。作者面对着符号江南北塘感应莲,自然勾乡,在字尾“小舟,梦入荷花”(古人又称莲莲),上下一片麻绳,融入场景,无迹可寻。这个词的美妙之处是在“清晨的太阳晒干,水的清盘,风和风”三句话中表达荷花。

20、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二、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

1、略。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表达能力。语句扩展要符合原词意境;语言生动、形象,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要抓住“叶”“雨”“清圆”“风荷举”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大意:“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此词上⽚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下⽚转⼊思乡的愁怀与回忆。词⼈⽣长于杭州,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乡⽣活联系在⼀起的。京城夏⽇⾬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词的上下⽚联成⼀⽓,成为⼀篇写荷绝唱。

5、很喜欢这首词,当然俺回答地可能不算完全正确。

6、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

7、在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细焚沉香,以驱散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似乎在庆祝天气由雨转晴,我听到鸟儿们在屋檐下的“言语”。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叶上,昨夜在荷叶上停留的雨珠一下溜掉了。水面上,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一一举起了绿盖。

8、先写屋子里的精致:燎沉香,消溽暑。

9、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10、《苏幕遮》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上片写从“鸟雀呼晴”起,则是一觉醒来晨光初兴,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从所闻到所见,时间慢慢拉长到正午的“风荷举”,突出以香消之夏日长昼的寂静,为下片抒情铺垫。下片直抒胸怀。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长安”,即汴京,虽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因此有不如归去的思乡之意。“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念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是精彩的一句。结句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以虚构的梦境强调思乡的强烈,虽虚而实。

11、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12、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燎沉香,消溽暑”两句,点明季节。“沉香”是一种香料,“溽(rù)暑”指湿热的夏天。这两句说:点燃(燎)起沉香,来驱除夏天的湿热之气。作者在室内闷热难忍,忽然听到窗前檐头的鸟语。

13、《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14、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5、从上面的分析,在我们的面前可以出现这样一个情景:五月盛夏的汴京的一个早晨,昨夜刚下过雨,闷热非常,很潮湿,主人刚醒;嗅到昨夜消溽用的沉香残味,听到周围的鸟叫,更显静寂,并起身看鸟儿那可爱的动作。屋外荷花雨后正盛,在曰出之后,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之后作者陷入回忆,思念故乡,梦回故乡……

16、“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17、此词妙处有一是以男女在离别中的心境为切入点,体现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零落;二是词人通过罗列意象的手法,从侧面拼接,多角度渗入,塑造了处于憔悴煎熬中的主人公形象。

18、开篇这两句显然是室内的景象,呈现出一种香雾缭绕,暑气消退的宁静气氛。接下来两句词就转向了室外。“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和室内的静态相比,室外立即显出一种动态的活泼气氛,因为是雨后初晴,大概室外的暑气消退了不少,所以不仅人会感到一种身心舒爽,连鸟儿雀儿,好像都在开心的窃窃私语了。尤其是“侵晓窥檐语”,这一句非常生动活泼,一个“窥”字好像连鸟儿雀儿都通了人性。一方面,调皮的在屋檐下偷偷窥视室内静静燃烧的沉香,并且还叽叽喳喳提醒着主人,外面已经雨过天晴了,气温也降下来了,你可以起床了。另外一方面也让词的结构,通过这一个“窥”字,自然的从室内人物的活动转向了室外的自然风景。

19、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学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20、下阕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眼前的景色使作者思念起故乡来了,而故乡那么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三、苏幕遮周邦彦翻译

1、——员晓敏,媒体人,热爱朗读与歌唱。《内在语》、《吟诗立卷》,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

2、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3、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仅供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敬请谅解,并请及时告知我们。

4、作者:范仲淹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5、水面清圆,应该是写水面上干干静静地,漂浮着一个一个的浮萍。

6、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7、①根深叶茂,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8、联系两片之间的情感纽带是雨后风荷(呵呵呵……个人认为!)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9、词句依托《解连环》的牌子,巧妙地引典故入词,脱胎换骨,颇得江西诗派作法。词从情中写出景,又在景中设情,浑融一体,仅在无端联想中,亦见真情流露。词人用意象,极尽缥缈幻想之能,又丝丝入人心扉,回环往复,终能归一。

10、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

11、本词是感时伤怀的词作,是周邦彦自制的曲调,在《清真集》中仅此一首。上阕从写景入手,借景抒情。下阕“去去倦寻路程”写出词人在旅程中备受煎熬而不愿再回忆起过去的美好。

12、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啦。

13、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1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

15、家 住 吴 门, 久 作 长 安 旅。

16、梅花历来便是文人墨客喜好咏叹的对象,无论其外观还是内在,都被赋予极高的评价,为文人们所喜爱。本词起笔“粉”字便给全词一种温馨之感,词人并没有点明梅花到底什么颜色,但从“照眼”二字亦可想象。“相将”三句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词人写过去、现在还有将来,使整个篇幅完整统迂回圆润。“但梦想”写出只能寄托梦境,词人的视觉转换于昨日、今日、明日之间,使全词意境唯美且思路脱俗。

17、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

18、这阕词同周邦彦以往词一样,炼字多有胜处;上阙后三句更为佳句,堪为荷中描写的终结者。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青玉案当为误记)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多的是清雅的韵致;在小巧雅致上,也胜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仔细分析它:清新的绿荷叶面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其后一“举”字令绵绵的上阙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

19、古诗词特辑主播:朱卫东

20、而诗中的对写法,各种资料理解为朋友(渔郎)对词人的思念,这样意境大打折扣,结合江南采莲的习俗,此处更应理解为词人模拟采莲女的语气,通过采莲女对“渔郎”,即词人的思念,进而表达词人对对方的思念。

四、苏幕遮周邦彦主题思想

1、Niǎo què hū qíng, qīn xiǎo kuī yán yǔ.

2、朋友你好,我是卫东。“夏至三庚数头伏”,我们从小就听到大人说,夏天来了,要数伏了,可是这数伏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3、“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4、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5、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6、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7、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8、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9、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10、夏日里盛放的荷花让词人触景生情,想到遥远的故乡和儿时的伙伴,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然而路途遥远,也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宁静的荷塘了。周邦彦是江南钱塘人,创作这首词时正客居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古代文人喜欢用“长安”来指代都城,所以他说“久作长安旅”,意思是自己离开家乡客居京城汴京,已经很多年了。

11、举个例子吧,大约在周邦彦52岁左右的时候,他也写过一首思乡的

12、下阕抒发自己思乡情感。故乡是那么的遥远,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啊?

13、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14、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15、此词抒写离恨。词人之所以突出一个“恨”字,不仅仅在于感慨不断的离别折磨人心,更从一次次送人和被送中体悟到羁旅行役的不易和人生沉浮的悲凉。不能掌控自身命运的怨怼袭上心头,化出无限恨意。艺术上,运笔极为恬淡,读来仿佛声声叹息。词人挥毫之间,各种意象渐次而出,引领读者在一个个场景中穿梭。然而贯穿全篇的,自始至终仍是那一股如泣如诉的伤情。

16、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17、《兰陵王》是周邦彦自创的新声,借咏柳以抒发离别之情。本词极尽婉转曲折,先写柳荫景致,再写别时意绪,最后引发无尽离恨。

18、词人通过“风荷”这一典型的意象巧妙地将眼前景与想象中的故乡景联系起来,一实一虚,实者清丽明朗,美不胜收;虚者如梦似幻,激人无限遐想,而二者又统一于“风荷”这一典型意象之中,扩大了时空,尺幅千里,堪称妙笔。

19、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20、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

五、苏幕遮周邦彦朗读

1、叶上初阳干宿雨,

2、接着写屋外的荷塘:叶上初阳干宿雨。这画面感满满吧?!

3、本首音频来自贾晓惠老师

4、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5、gù xiāng yáo,hé rì qù。jiā zhù wú mén,jiǔ zuò cháng ān lǚ。wǔ yuè yú láng xiāng yì fǒu。xiǎo jí qīng zhōu,mèng rù fú róng pǔ。

6、除了上面三句,上阙起头“燎沉香,消溽暑”,即知主人早晨刚醒。“溽暑”二字仄声,闭口音,读起来有无限的困倦意思,这也是作者醒后第一感觉——困乏和沉香的嗅觉。进而“鸟雀呼晴”,听到声音了,“呼”一字更显人性化了。在作者心中所有的一切是那么可爱,并且是静中的闹,恰似“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以陪衬周围的静。四句“侵晓窥檐语”则从视觉上感觉;听到鸟叫,就想起来看看,之后就看到荷花,又引起了回忆,脉络清晰明了,却很细致,小处合乎情理。

7、燎 沉 香, 消 溽 暑。

8、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

9、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10、周邦彦是北宋后期的代表词人,跟前人比起来,他的词有着非常典雅繁丽的辞藻,所以时人评价他的词“富艳精工”。周邦彦非常有才华,年轻时候写过一篇《汴都赋》,模仿汉赋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歌颂汴京的繁华富饶,因此深受皇帝赏识。后来他担任过当时掌管音乐的最高官职,创作了很多新的词牌,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11、《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收录于《全宋词》中。作品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1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两句是说:一大早鸟雀就在屋檐下探头探脑地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原来昨夜下雨,快天亮时才停,鸟雀都在欢呼天放晴了呢。“呼睛”,欢呼天晴了。“侵晓”:天刚亮。“窥”,偷看。“窥檐语”,指鸟雀在屋檐下张望和啼叫,好象是在互相说话。檐雀的“呼晴”,把他引到了室外,他信步走到荷塘旁边。呈现在面前的是多么清丽的景色啊!

13、苏幕遮·周邦彦(宋)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4、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15、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16、这几天的北京或是骄阳似火,或是闷热无比,让人深切地体会到盛夏的来临。暑热让人烦躁,但夏天也能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事物,例如水面上清圆的荷叶,屋檐欢叫的鸟雀,夜里留在荷叶上的宿雨,还有清晨映在雨珠上的初阳。

17、荷花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带给人宁静和安适。很多很多年后,朱自清一个人徜徉在清华大学的荷塘边,看到月色下荷花翩翩起舞的景象,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荷塘月色》。

18、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20、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精工;有时用典,融化古人的诗句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