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鹊见蔡桓公
1、扁鹊离开后,桓公感到非常不悦。
2、那就真的不是这样的吗?
3、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大夫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因此我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4、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5、这段的重点是说明如何(制物者于其细),即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以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
6、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个原则,不急于去否定什么,试着把内心打开一点,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那么即便是错误的批评、错误的评价,对自身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7、(这也是个有趣的事情,课文中已经注明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的《喻老》篇,但即便看到这个篇名,当年也没有老师会跟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跟道家的关系。)
8、过了十天,扁鹊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说话了。”
9、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10、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1、扁鹊说:我大哥看病,发现病害没有形成就消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
12、秀山丽水·百年老店“处州生生堂”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13、有了疾病要及时医治,不能讳疾忌医。
14、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15、传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文化,2012年首推“处州生生堂·四季膏方”,将膏方之调理和养生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16、有一次,他因事路过齐国,
17、譬如,战国时期有位叫扁鹊的名医,就曾遭遇类似事件:某日,扁鹊按惯例给蔡桓公出诊,体检时查出点异端,于是说道:“君侯,您气色不佳,恐怕有疾病在身啊
18、这个故事与“扁鹊见蔡桓公”相呼应,都认为良医治病要知微、趁早,最好是问题没出现或刚萌芽就解决它,等问题严重了再处理代价通常会很大,所谓“上医治未病”。
19、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所处的角度
20、至于提问者所言隐藏的含义,说法也欠妥。因为韩非写这篇文章,主题鲜明,并没有刻意隐瞒什么。“这篇文章的本意和引申意有哪些?”如果这样问可能更符合实际。
二、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曾国藩相信只要不懒、不骄,一个大家、大军和大国是很难骤然失败的,因此防止失败的主要路径就是戒懒、戒骄。
2、故事情节今译:起初,扁鹊通过观察,指出蔡桓公有病在肌肤纹理之间,不治会变严重。蔡桓公不以为意,还讥讽扁鹊。第二次,扁鹊又指出,蔡桓公的病情加深了,已经在肌肉里了,希望能早日治疗,蔡桓公依然不相信他的言论。第三次,扁鹊再次指出,蔡桓公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蔡桓公还是不理睬,还很不高兴。最后一次,扁鹊看到蔡桓公掉头就跑,并指出,蔡桓公已经病入骨髓,谁也无法医治了。果然,蔡桓公发病了,这时候再去找扁鹊,他人已经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最后也病死了。
3、《扁鹊治病》讲的是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恒公,并四次劝其看病的故事,故事以蔡桓公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扁鹊见蔡桓公》战国韩非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
4、魏文王问扁鹊:“你们三兄弟谁医术最高?”
5、大致翻译是:千丈的长堤,会因为蝼蚁的洞穴而崩溃;百尺的房屋,会因为烟囱的缝隙而焚毁。所以说:白圭巡视大堤要堵塞蝼蚁的小洞,老人谨防火灾会涂封烟囱的缝隙,因此白圭没有水灾,老人没有火灾。
6、但问题是,虽然最好的医生“治未病”,但这样的人通常没有名气和功劳,因为患者往往无法体会到医生医术有多高超,所以扁鹊说他大哥医术最好,但名气最小。
7、人类从自然界相对脱离出来,生产力还低下的时候,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猛兽威胁,经常需要马上做出决策和付诸行动,呆在原地学习研究论证讨论就是等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整体认识水平和外部环境变了,但是,高效地趋利避害的需求没有任何变化,效率高的人获得提升,效率低的人向下沉沦。
8、他突然遍体疼痛,病疾骤发,
9、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10、写到这里,我们不妨把引申出来的含义尽量多地列举出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这里不可能穷尽:
11、今年在想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中学的《扁鹊见蔡桓公》到底在讲什么道理?
12、要明哲保身,及时规避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危险(指扁鹊已逃秦矣)。
13、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因他是韩国宗室,未得信任,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
14、《扁鹊见蔡桓公》容易被解读为“讳疾忌医”,一是因为老师这么教(按照教学大纲),二是因为课文前后有删减。
15、而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
16、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7、我个人看法是不矛盾,一流的医生是“上医治未病”,在你没问题的时候帮你提前解决问题;庸医神棍是“好治不病以为功”,夸大你的病情,放大你的焦虑,以此牟利。在这个世间,最好的选手跟最差的选手,看起来总是很相似。
18、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19、以品牌、品质和信誉先后获得“丽水市著名商标”、“浙江老字号”等荣誉资质。
20、大惊失色地说:“您的病在肠胃里,
三、扁鹊见蔡桓公的寓意和启发
1、那么即便是神医,也救不了你!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即便诸佛菩萨在站在我眼前,
6、扁鹊的两个哥哥,也是名医。
7、意思是:对于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这是好事;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同样是好事。
8、初中《语文》第1册人教2001年版
9、发现桓公的神色不正,就说:
10、扁鹊解释说,他大哥在人们发病之前,就能提前调理干预,消弭病因,但人们对此体会不深,所以他几无名气;二哥善于治疗病患之初,人们因此误以为他只会治小病,所以名气也不大,而我主治病患中后期,人们看我拿针放血,救死扶伤,就把我看为神医,闻名于世了。
11、这是《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的典故由来。
12、天下可没有后悔药,凡事决策要谨慎。
13、哪知扁鹊早已料到桓公不可救药,
14、(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15、这是一句千古名flag,蔡桓公说了不久就挂了,我冒着被喷的风险说一句,某个层面上,这句话其实挺有道理。
16、有一次扁鹊行医到虢国,虢国的太子死了,正要下葬。扁鹊问明了其病情后,断定太子未死,先用针刺疗法,一会儿太子醒来,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给太子配汤药喝,仅仅服了30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
17、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8、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公,
19、今日,我们分享一篇故事,
20、不管是身心灵哪一层面都是如此。
四、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1、“上医治未病”与“善战者无勇功”
2、扁鹊见蔡桓公,一共见了三次,第一次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在“腠理”,第二次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在“肌肤”,第三次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在“肠胃”
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浙江省第一
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