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拓展阅读【唯美文案90句】

2023-06-09 08:54:30 0 59

一、爱莲说拓展阅读

1、(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兴,引出了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完“陋室不陋”之后,作者最后又写了什么?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5、我们再把三组人物在文中的结构关系依次梳理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文中一共三次提到这三组人物,前两次都是按照年代顺序下来的,只是到最后一次,作者提了陶渊明后,就直接接上自己,而把众人放在了最后,从而把年代的顺序打乱了。有一个可能是,因为最后一次提及三组人物,都是从爱好的独特性和趋同性分类着眼,陶渊明和周敦颐的爱好,似乎都鲜有其他人的共鸣(尽管作者对自己的爱好用反问的方式来写,是否也存在同好者,没有直接说明),所以归为一类,以和众人的爱好区别开来,也是合理的。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理性之爱不但体现在对物性特质的理解上,也体现于这篇文章的展开方式,体现于文章展开的那种合乎逻辑的缜密思路。

8、一池清莲,一池美丽,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各种美好的品质。请写出三首描写莲花的诗歌,并说一说诗歌里莲花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

9、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10、刘禹锡“德馨”,他虽频遭知府捉弄,历经仕途坎坷,依然保持昂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这和周敦颐笔下的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风度一样。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荷,与和谐音。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13、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14、比如,教学《陋室铭》初读课文后,有学生提出刘禹锡“自恋轻狂”,处处以古代圣贤自比,还有学生说“刘禹锡爱装蒜,自恋到难以理解的程度”。这些都是学生最真实的初读感受。面对学生这样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我引入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作了如下处理:

15、答案: 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指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16、课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18、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9、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0、《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二、爱莲说积累拓展答案

1、爱莲说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寓意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闲情偶寄·芙蕖则更多的是写荷花的用途及好处这是我自己总结的、闲情偶寄·芙蕖我们还没有学、所以可能不太准确。。

2、(虽然这是陋室,但是由于住屋的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3、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概括,那就是:

4、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5、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

6、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牡丹莲(3分)

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8、词汇是一切英语考试的基础,对于GRE阅读来说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词汇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来说,可以先从托福词汇背起;而对于有一定词汇基础的考生来说,可以直接学习GRE词汇。比较不错的GRE词汇书有GRE红宝书、要你命三千系列,其他词汇书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背诵习惯,比如逆序、乱序等方法选择对应版本,以免自己记住了词汇的位置,在其他地方见到时仍旧不认识的尴尬。之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背词计划。同时千万不要放松对已背单词的复习,要学会温故而知新。对于词汇书的选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词汇书。同时考生可以选择对词汇的用法、释义有精准把握,对GRE考试有深远的洞察力的书籍。

9、在文言文中题目上有“说”字不少,如《马说》、《师说》、 等等。说是一种文体,特点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10、‍‍‍‍‍‍‍‍‍‍‍导入:‍‍‍‍‍‍‍‍

11、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12、早在流传古今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意为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伤心不已。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眼泪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来。

13、想象描绘“鸿儒谈笑”“轻抚素琴”“赏阅金经”表现的高雅之美。

14、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主张,进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因此,发展与提升思维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美国的阅读教学就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阅读教学情形:美国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自主性强,课堂活动丰富,以培养技能为重点,测验形式多样,教学结果表明学生思维灵活;中国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结构化、规范化,以教材为中心,采用标准考试,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基础知识牢固。

15、课堂上经常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会增强,审美能力自然会提升,写作散文时选择恰当的意象表现自己情感的创造力也会有所提高。

16、兰花色淡香清,生于幽僻寂静之处,喜幽谷雾眉明月清风为伴,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17、‍‍‍‍‍‍‍‍‍‍‍‍‍‍‍‍‍‍‍‍‍‍‍‍‍‍‍‍‍

18、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19、改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20、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三、爱莲说的拓展延伸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原文翻译是:

2、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滋养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做才可以既不荒废自己的田,又能萌发民族文化的种子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渗透文化。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4、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5、(宋)北宋;周敦颐①多②洗涤。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衬托莲的可爱形象。

6、共同特点都是围绕托物言志的写法。

7、作者是一个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君子。(2分)

8、为你推送最好玩的语文知识

9、师:骈文讲究句式整饬、音韵和谐,那将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的句子改成整饬的句式可不可以呢?

10、出自宋朝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12、同学们还记得《陋室铭》《爱莲说》写了什么吗?

13、《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2分)

14、品味语言:帮助学生领会作者“这样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15、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16、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17、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18、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1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1)多(2)少(3)指隐居的人(4)指品德高尚的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娇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啊。A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四、爱莲说相关阅读

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 写法(笔顺读写):点、横折提、点、撇、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3、想象描绘“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的闲适之美。

4、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5、本文出自《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理学派的开山鼻祖。

6、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7、经过这样的概括,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与周敦颐构成真正反衬关系的,也是具有当下现实针对性的,是周敦颐和众人间的那种紧张的对峙关系。

8、竹子性随和不择环境,山野路旁庭院庙堂,搬迁移栽随遇而安。竹子刚直高风亮节,心态宽广谦逊无私心,潇洒处世宁折不屈的品格,常被看作是不同流俗的傲气高雅象征。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1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12、又如,教学《陋室铭》,我还设计了这样两个探究活动:

13、“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14、予(yú):我。

15、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陋室不陋”呢?

16、关键词:生本位语文核心素养《陋室铭》《爱莲说》

1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18、提到2011年的解密游戏《凯瑟琳》,恐怕很多玩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其恐怖、一夜情等艳丽大胆的风格。实际上抛开充满争议性的主题不说,《凯瑟琳》中3D推箱子的玩法其实颇受好评。

19、“出淤泥而不染”和“洁身自好”都有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的意思。但“出淤泥而不染”更强调出污泥的意思,强调环境特别不好,更显示其品格难能可贵,值得人们学习。

20、①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五、爱莲说拓展延伸题

1、①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2、赏析:“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3、这首诗写出了陈子昂空有一身才学,而抱负不能实现。其古人也有很多大文学家有如此境界,如:屈原、李白、苏轼等。

4、明确: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一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室铭》一文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莲说》一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一文则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莲说》一文对“莲”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室铭》一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5、《凯瑟琳》男主Vincent爬箱子

6、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 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 不生枝蔓 ,不长枝节 。香气远播 ,更加清香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现代多被比喻亭亭玉立的女子,那你身边又这样的女子吗。

7、改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生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点拨,会明白作者之所以不运用整饬的句式,是因为不同句式的表达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深意:其“我”不是写其他人的陋室,“我”只是在突出“我”的陋室;其刘禹锡在情操高洁、独善其身的陈述背后,隐藏着他讽刺现实和愤怒不平的情感需求。除此之外,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生还会明白写作意图决定着句式的选择。

9、“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10、“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