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教案拓展延伸
1、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2、小结: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来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花一样正直的人。
3、即日起约,限制十人。最后冲刺,全副武装
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5、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以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莲,实质是为了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豁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了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呢?(托物言志)这样文章既富含哲理,又生动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6、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7、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8、《Doyoulikebaseball》
9、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0、“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11、本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衬托、托物言志)
12、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13、18000710734
14、17379168385
15、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
16、回复“口诀”可获取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知识点记忆口诀
17、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可省略)
18、开头的语言表达,面试考官都会认真聆听,因此首因印象特别重要。在表达的时候,语言一定要简洁清晰。
19、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
20、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二、《爱莲说》教案
1、水陆草木之本,可爱者甚蕃。元冯子振独爱松。自李唐来,世人甚爱槐。予独爱竹之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也,亭亭净植,四时青翠,凌霜傲雨,可亵玩而不弯折焉。予谓松,木之长寿者也;槐,木之富贵者也;竹,木之君子者也。噫!松之爱,冯后鲜有闻。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槐之爱,宜乎众矣!
2、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3、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作者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学生上台给板书填空。 陋室铭刘禹锡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对偶 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虚实 对比话生活——静
5、拓展延伸: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6、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7、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8、6月24日开课(资中上课)
9、教师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两个词句的翻译即可。
10、基于研读课文的需要,我会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进行翻译,并对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讲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进而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从而导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说这种文体,即古代用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我这样做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说这个文体,更是为未来学生学习捕蛇者说、马说、师说,做了铺设。
1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1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13、指名学生阅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14、(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15、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6、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17、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18、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19、教你圆梦教师的各种姿势!
20、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后研究《易经》,在亲友之助下,谋了些小官,不久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三、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ppt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你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快速阅读,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2、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4、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5、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6、①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7、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8、这种方式在正式的课堂中效果很好,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因为没有学生,互动性差一些。
9、根据板书背出来,请一组齐背。
10、爱竹说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谢谢
11、纵观全文,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莲花的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12、绘画导入,比如在教授《鲸》一课时,先画出鲸的样子,然后依次来教授鲸的特点。
13、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14、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15、分析“菊”有什么衬托作用?
16、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17、然后,PPT展示作者简介及“说”的文体介绍: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18、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
19、限时全款报名直降2000元!
20、写作背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期间,曾亲率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馨香扑鼻。作者闲暇漫步、触景生情,写下本文。
四、爱莲说课外拓展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问答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
3、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4、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
5、初中语文《爱莲说》试讲示范视频↓↓↓
6、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7、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8、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9、这两类导入非常出彩,但是对考生要比较大的要求,如果功底不扎实,请慎用。
10、回复“资格认定”可查询关于教师资格认定相关资料
11、提问:谈笑相对 ? 回答:往来。
12、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
13、②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表判断)
14、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15、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16、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17、(1)爱菊者陶渊明。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18、例: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板书练习题sin0°=?,tan45°=?,sec60°=?等练习题让同学们进行练习。给出答案之后引导同学们新的课程内容。
19、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20、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五、爱莲说教案ppt
1、(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3、(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4、“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5、(1)菊花有怎样的衬托作用?
6、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交流活动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结论,并能及时交流表达,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兴趣
7、《桥》、《白鹅》、《桂花雨》、《北风和小鱼》、《落花生》、《惊弓之鸟》、《我的舞台》、《题西林壁》、《大禹治水》、《巨人的花园》、《手术台就是阵地》、《秋天》
8、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好表达的相反的意思。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9、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0、清濯清涟而不妖(形容词,清澈)
11、分析“牡丹”有什么作用?
12、初中语文面试教学设计模版教案:《爱莲说》
13、报考解答|课程指导|备考资料
14、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15、牡丹—富贵者——贪慕荣华,追求名利——厌恶讽刺
16、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17、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以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8、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19、反衬: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0、作者在结尾发表了自己的感叹,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一问一叹,感叹洁身自好的人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表达了自己要象莲花那样做个洁身自好的人。
六、爱莲说教案拓展延伸
1、颐(yí)蕃(fán)淤(yū)濯(zhuó)涟(lián)亵(xiè)鲜(xiǎn)
2、“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用韵 的。
3、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4、(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
5、⒉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6、温故知新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例: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也学习过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还知道我国降水的空间总趋势是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其实这些特征,都影响着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国家的河流和湖泊。
7、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8、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
9、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10、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1、不蔓不枝()花之君子者也()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12、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象征意义和衬托的手法,通过小结,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3、《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4、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15、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16、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17、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18、作者为何在写莲时,多次提到菊和牡丹?
19、①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0、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由讲解的重要内容构成,直观简洁,结构清晰,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3、18070395741
4、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5、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此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我的设计如下: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字词,理解说这个文体,通过朗读、精读等过程,把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上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6、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7、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8、有感情反复朗读课文,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9、以《生物》书封面为教具,引导学生分析莲花的品质:
10、导入的方法绝对不仅仅是这六种,但是不管方法有多种,你能够灵活运用,讲出你的特点,才是最好的方法。
11、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4、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
15、教师讲解: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6、❤教师招聘备考QQ群:5118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