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践灭吴
1、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2、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3、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前465)。又称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重用范蠡、文种等治国,10年生聚,10年教训,终成强国。公元前482年灭吴。这样看,勾践灭吴后17年死的
4、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5、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6、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7、吴国国君夫差及吴国治国失策,主要表现在夫差夜狼自大北上与晋国争霸,耗空了国力,又近奸臣、害忠臣,使朝纲混乱,给了越国可乘之机。
8、我虽然知道这样腰身会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
9、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
10、《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11、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12、翻译:国家之所以委屈大家来服从与我,是因为鄙人还有些本事,能够忍辱负重任。
13、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喜否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14、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5、翻译:越王勾践回家自己的势力范围后,则专心思考,把苦胆放在座位附近,无论是坐是卧,都要舔食苦胆,就是在吃饭时,也要尝下胆的滋味。
1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17、越王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于是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交谈。
18、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19、卧薪尝胆是十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20、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二、勾践灭吴出自哪里
1、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2、“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越王勾践的图强历程。
3、引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4、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终于灭掉了吴国。
5、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6、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7、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
8、《史记》系统:前475年,周元王即位,司马迁将这一年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
9、但总的来说,《国语》开创的国别史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司马迁《史记》和《世家》,陈寿的《三国志》,皆与《国语》一脉相承。
10、吴越争霸结束于前473年,那一年勾践灭吴,按照《春秋》和司马迁写的《史记》分法,应该放在战国史。若按照《资治通鉴》的分法,则应该放在春秋史。
11、从勾践方面讲:第勾践能够忍辱负重,卑躬屈膝去讨好夫差,万事以大局为重。第身边有范蠡、文种、苦成、计倪这些士大夫们为他出谋划策。第越国内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秘密配合。从夫差方面讲:第夫差本人骄傲自大,鼠目寸光。第不听伍子胥的忠言劝告,反而重用伯嚭这样的佞臣祸害国家。第称霸心切,不顾后防,导致勾践有机可乘。
12、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
13、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
14、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15、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16、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
17、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18、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19、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20、文章一落笔直写勾践。勾践失败后,正率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这时的他,是一位失败后痛定思痛、盼望雪耻复国的君主。全文分三部分,紧紧围绕勾践誓雪国耻这一主要的性格特征展开描写。首先写勾践同吴国求和,突出了他痛下决心、希望东山再起的一面。其次,写勾践为打败吴国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准备。最后,写勾践出征灭吴,一举获胜。作者虽从请战开始,但重点依然落到勾践雪耻复仇这一点上。
三、勾践灭吴中的词类活用
1、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2、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
3、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
4、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5、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6、这时候,勾践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连忙向范蠡求教,范蠡建议他求和投降,勾践便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投降,夫差想要答应,但是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私下将一批美女和珍宝送给他,请求他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讲好话。后来,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夫差最终不管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前提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做人质。
7、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8、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9、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10、周天子没有分封任何一个王,分封诸侯国爵位从大到小为“公侯伯子男”,那时中国没有皇帝,全国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即周天子,后来先是楚国僭号称王,周天子没有能力讨伐,齐桓公带着军队过去也没有打成,所以导致周室丧失威信,后来吴国和越国这些原本的偏远小国也都僭号称王了,到了战国时期,7国更是依次称王,形式上与周成了同级的了。这是一种违背礼制的行为,按照古人的观念,僭号是非常恶劣的行为。
11、勾践灭吴的名句是“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大家很喜欢的名联,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
12、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也就是前494年,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
13、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大夫范蠡劝谏,勾践不听,遂兴兵伐吴,从而发起了夫椒之战。此战,吴王夫差在夫椒山击溃越国军队,迫使越国屈服于吴国,越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夫椒之战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吴王夫差听信小人之言,放赦了勾践,还与越国通好。虽然此后吴国出击齐国大获全胜,但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14、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15、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
16、”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集将士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
17、越王勾践回国后,受越国人民刻苦自励,不求苟安的精神所鼓励,为了复国报仇,洗雪在吴国的耻辱,他无时无刻不铭记心间。他决心和百姓同甘共苦,没日没夜地干。
18、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MUMA```
19、第一个阶段,是勾践在吴国为奴隶的三年,这三年中,越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要物资没有物资,要人没人,所以这三千人就只是一个摆设,只是单纯的维护治安。
20、过了两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越国。当时,越国很有能力的大夫是文种和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三年,此次是来势汹汹,不如守城,不要战斗为好。勾践没有听从范蠡的话,带领大军前去跟吴国人战斗,结果越国惨败。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四、勾践灭吴翻译
1、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2、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3、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4、勾践逝世,儿子王要?(shí,石)与即位。王?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5、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6、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7、划分春秋战国界限的三大系统:
8、勾践在会稽山战败后,为了避免越国被灭,主动要求在吴国当奴隶侍奉夫差,而越国境内也就被吴国剥夺了军事权力,只保留了三千人的军事队伍,用来维护治安等等。这就是最初的三千越甲的事实依据,而三千越甲吞吴的过程有几个阶段。
9、勾践固然赢了,但说到底赢得并不光彩;夫差的确输了,但输得很有尊严。勾践的胜利,说到底是以突破人类道德良知的底线,蔑视和毁灭公认的规则为前提的;夫差之所以大败亏输,身死国灭,同样是为他始终按规则出牌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10、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11、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 (秣马厉兵) ,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
12、《勾践灭吴》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画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3、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五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
14、成语“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国国王勾践灭吴的故事。还有一些俗语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5、勾践时刻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整治朝纲,重用能臣,鼓励生产,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具备了攻灭吴国条件并取得成功。
16、勾践灭吴的过程略写是因为勾践采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取得了胜利。过程: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并利用夫差的弱点,献出西施。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
17、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变得富强,于是,他就亲自参加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以此来鼓励老百姓开展生产。由于越国遭受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于是,勾践便制定出了一整套奖励生育的制度。勾践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后来,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变得民富兵强,终于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国,一雪前耻。
18、▲点击关注亿万人都在看的国学
19、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秣马厉兵),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
20、勾践灭吴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灭国的耻辱、尊严的耻辱、兵败会稽的耻辱。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国君勾践夫妇去给吴国国君当仆人,负责养马,住茅草房。为了骗取吴王信任,越王勾践亲自尝了吴王的粪便来证明吴王的健康,为吴王当马夫,当“上马石”。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五、勾践灭吴重点字词
1、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2、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拔剑自杀了。之后,越国以庞大的水军船队,经浙江,绕东海北上,攻占琅琊(今山东胶南),到达琅琊港的戈船(船身下装满刀)就有300艘之多。从此,越国称霸中原,勾践遂成为春秋未期最后一位霸主。
3、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5、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6、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大王您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给您作为女奴,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吴国士作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
7、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8、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
9、《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使勾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
10、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11、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12、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13、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4、灭吴后越国作为地区霸主进入战国时期,可惜后面的君主能力不足,后代为了挣君位互相斗争,最终被楚国灭了。
15、山东专升本文学常识:先秦知识汇总!
16、勾践灭吴然后再到三家分晋,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并利用夫差好色的弱点,献出西施。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作品赏析《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使勾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
17、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18、具体措施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1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如:如今社会虽然安定团结,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为将来的祸患做好准备。或: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20、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