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100句)

2023-05-04 09:26:57 0 59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1、青青:黑沉沉的

2、你好,我是(茗叶还争白),很高兴为你解答。《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与高洁品质,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4、世间行乐亦似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5、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射下的镜湖。

6、《梦游天姥吟留别》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7、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8、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9、“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的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10、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1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2、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13、39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14、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15、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城山。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1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7、诗人在梦中月夜渡湖,魂飞剡溪:“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8、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9、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20、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简短

1、半壁:半山腰。天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

2、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

3、洞中蔚蓝的天空辽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射着金银做的宫阙。

4、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5、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此诗另一题目是《别东鲁诸公》,它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6、诗歌开篇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以夸张、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天姥山神奇、高大、雄伟,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

7、天姥山著名的风景区。李白是借题发挥,借写游记,来抒发自己政治上不得志,心灰意懒,所以想学道游仙。所以叫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就是说,是有所寄托。留别,留做离别纪念

8、原文节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意思是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瞧见。

9、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10、上到半山腰就瞧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知的叫声。

11、翻译: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12、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13、翻译: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倏忽间,就到了黄昏。

1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16、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17、天台(5)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8、仙人聚合,其乐融融,但正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正当梦入仙界高潮时,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就这样突然地消失了,梦醒后禁不住长嗟短叹。

19、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20、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三、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与注释带拼音

1、梦后一无所有,诗人自然吟唱,世事痛苦,“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2、人生不如追求乐土,徜徉山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写出诗人对人生的伤感和逃避。但这也是作者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

3、列缺:闪电。

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5、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6、翻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7、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浙江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9、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断。

10、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2、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13、翻译: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14、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曲弯曲,方向不定,痴迷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

15、jiǎozhuóxiègōngjī,shēndēngqīngyúntī。

16、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17、回复“李白”,获取李白诗词合集

18、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19、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20、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四、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手写

1、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2、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3、谢灵运住的地方似今还在,清亮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4、忽魂悸以:从梦中惊醒,长叹不已。

5、hǎikètányíngzhōu,yāntāowēimángxìnnánqiú;

6、虎鼓瑟兮鸾回车:猛虎弹瑟,鸾鸟挽车。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如麻:形容很多。

7、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超过五岳,遮掩住了赤城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

8、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9、翻译: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10、翻译: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11、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12、”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13、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14、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6、翻译: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17、展开全部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背诵。首先先看明白诗人的每句诗写的是什么,然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只需在模糊的地方着重记忆一下便可。重在理解!

18、翻译:我脚上穿着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19、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20、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1、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2、《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3、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4、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5、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6、越:指今浙江绍兴一带。明灭:时明时暗。

7、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8、翻译: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9、”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1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1、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1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3、人世间的痛楚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般一去不复返。

14、首先想说的是,这首诗不宜在你所说的文言现象上做过多解释,这样破坏了诗歌的美。另外这首诗也不适合做文言现象识记应用的典范。偏要找的话有如下:实词上:“信难求”的信,“或可睹”的或,横,拔,掩,殷,事,安能,活用上: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和"惊“的使动,开心颜的开,使动

15、忽然魂魄打搅,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16、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17、(19)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8、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9、一万八千丈:一作“四万八千丈”。

20、二是句式长短错综,变化多端。这也以中间梦游天姥一段为突出。短句有四言的、五言的,长句有六言、七言、九言的,交互穿插,配合了景物的变换与情绪的起伏,打破了较平板的统一七言句式,显得富有变化,成功地表现了跌宕起伏的情景。这种长短句式变换的格局,也与《蜀道难》篇接近。值得注意的,是此篇中运用了“列缺霹雳”四个四言句,文辞短促而铿锵有力,以下即从描写山景转移到展示仙境,变换了境界;而《蜀道难》后面则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短促强劲的四言句,把描写对象从剑北引渡到剑阁和剑南区域,变换了境界。《梦游天姥吟》、《蜀道难》两篇都是李白歌行中的杰构,读来使人感到特别淋漓酣畅,跌宕多姿,它们在艺术描写方面的相似相通之处,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