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简介(100句)

2023-05-02 09:52:58 0 59

一、刘禹锡简介

1、可以调素琴(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2、《杜工部草堂诗话》: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22)

3、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4、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忧国忧民,人称为“诗圣”。

5、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一是专题性的论文,论述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哲学论文如《天论》三篇,论述了天的物质性,指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6、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

7、《天净沙·春》白朴|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8、不过他又在这里遇到一个小人。策知县虽比刘禹锡低一级,但有实权,而面对贬官,地头蛇更不会客气。按规定,他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标间,可知县偏让他住到城南门,不仅远离市区,而且面朝大江,一片荒芜。

9、郦波唐派吟唱《春日》《幽兰操》

10、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11、刘克庄:“雄浑老苍,沉着痛快”指出刘诗风格之“豪”。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27)

12、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共81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毫写成的。

13、全诗简洁明快、沉郁悲慨又充满豪情,不仅凭吊了刘备的英雄故事,更抒发了诗人矢志改革图强,不惧失败、不甘沉论的决绝之心。

14、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15、我在披风沐雨时,你们在哪里?

16、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15)

17、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18、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818年)曾自编其著述

19、刘禹锡诗集特点: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中文名:刘禹锡

20、⑤儿:指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

二、范仲淹简介

1、我进行改革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2、最后两句可是厉害,大意是说,玄都观里再多的桃树,那都是我离开后才栽的。字面意思说的是桃树,实际上即使是个傻子也明白,这是实实在在表达对朝廷上那些官员的不屑。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刘禹锡深信道教,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5、本名刘禹锡别称刘宾客、诗豪字号庐山人(号)

6、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作者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全词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7、这些作品,短小精悍,隐微深切。或借题发挥,针砭现实;或托古讽今,抨击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刘禹锡认为自己所长在“论”,韩愈所长在“笔”,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

8、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9、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10、《减字木兰花·立春》苏轼|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11、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12、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13、喝酒过程中,李绅叫了几个舞女前来助兴,刘禹锡看到其中一位舞女十分漂亮,不由一时心猿意马,坐立不安。可能这位舞女是李绅的最爱,刘禹锡虽然示意多次,李绅就是假装糊涂不拾这个茬儿。刘禹锡情急之下,出口成章便写下了这首诗。

14、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15、http://paper.gzghw.cn/show.aspx?id=10380

16、⒉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17、《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18、不过都是我吃有烟尘的后辈罢了。

19、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20、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又把他转移到城中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面对知县势利小人的嘴脸,刘禹锡反倒觉得滑稽可笑,淡定从容地写下让他名垂千古的《陋室铭》:

三、刘禹锡简介

1、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2、不过乐天又感到有些悲观,虽然说局面落后,未必就会输掉比赛。但是人生就像爬杆,一旦到了顶端,不仅难以持久,而且会因为体力耗尽,而有跌落的风险。最后,乐天以大自然的荣枯进行比喻,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但早熟也必然早衰。

3、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4、经过讽诗一事,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又辗转到四川夔州,十年后,刘禹锡才从“巴山楚水凄凉地”来到还算富庶的安徽和州。

5、“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泡露似沾巾”两句,紧承前句“多谢洛城人”而来,不写人之惜春,而先写春依恋人,描绘出一幅气韵横生的送春画图,且看那纤弱的柳条随风依依轻摇,就好像挥手作别轻扬起的衣袖;而葡花沾满露珠,更有如一位不胜嫣羞的美人,在离别之际泪湿纸巾。

6、“独坐亦含颦。”如果说,前面四句都是从春的惜别一边着笔的话,那末这最后一句写到了惜春之人,即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句中的“独”字可以领悟到,这位抒倩上人公的心情非常寂寞惆怅。旖旎的春光曾给她以欢乐与安慰,或者说,曾激励她满怀憧憬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是,曾几何时,春闹花谢。欢乐成为过去,安慰被失望所代替,理想也终于落空。愁绪煎熬使她坐卧不安:从句中的“亦”字可以表现出除“独坐”以外的独眠、独酌、独吟都已一一行之而终于无法排遣愁绪。在百无聊赖之中,惟有借“独坐”以自持性情,但“独坐”既久,仍不免颦眉蹙额,为愁绪所包围,由此总见得愁绪缠绵深长而避之无由了。

7、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8、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9、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10、可惜啊,以前的桃树不仅没有了,玄都观也要完蛋了,就连种桃道士都不见踪影了,没有对手的寂寞,是会很寂寞的!

11、你们以为我老了吗?不,刘郎还是刘郎。

12、相中了就要,你说刘禹锡牛不牛?

13、但是凡事又一分为有利有弊,比如雄鹰和神龟,就充分地利用了世人厌恶的衰秋和寒冬,为其提供了翱翔或饮食之便,可谓善假于物。汗漫,本指漫无边际,这里是指秋天里视野开阔,便于雄鹰捕食。

14、“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15、刘禹锡(772—842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著《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著作。他为抒发政治上遭倾轧的愤懑,写了大量精警含蓄、发人深省的政治讽刺诗和怀古诗。《竹枝词》等描写江南风土人情的诗,具有民歌的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韵味。当时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历代诗人对他也很推崇。他的散文长于议论,也有名。

16、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17、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18、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

19、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四、刘禹锡简介哪个朝代

1、《月夜》刘方平|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中华古诗词100首》95朱熹《春日》

3、周继圣:198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毕业,文学硕士。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韩国群山大学和放送大学。他所主讲的《语言表达艺术》课程教法精湛、娴熟,讲究“科学、简单、高效”。深受海大学子的欢迎!周教授的普通话优雅、考究、擅长朗诵、演讲和影视配音。

4、《咏柳》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被贬13年,刘禹锡又被召回京城。但老母去世,好友柳宗元病故令他悲痛交加,他扶着母亲灵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丧事,收养他六岁的儿子,一路北上,途径扬州,终于见到了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6、作者笔端的城墙、潮水、月亮,还是和二百年前一样;而空城的荒芜、寂寞,却与当年的繁华简直不能相比。作者对盛衰的感慨,溢于言表,虽然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顿生愁思。

7、经典咏流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或河南洛阳(有待考证),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9、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

10、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11、文章内容包括三层意思。

12、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大唐政权正在不断衰落,诗人心中充满了压抑和失落感。诗人希望从历史中寻求教训,以求重新振兴大唐政权。

13、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14、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15、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16、你们以为我会老死异乡吗?不,刘郎又杀回来了。

17、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扩展资料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8、《唐音癸签》: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平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图尝言:禹锡及杨巨源诗各有胜会,两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刘得之易,杨却得之难,入处迥异尔。(21)

19、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20、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五、刘禹锡简介资料

1、这与只传下一首诗就被称为才冠盛唐的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有着相似之处,一首诗就可以吹一辈子。当然,刘禹锡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诗歌和散文。

2、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

3、作者的审美情操,在绝句中含而不露。意象的灵动和思维的发展,组成了这首绝句的灵动之美。有人会从这首诗中读出颓废,他们认为,既然千年之后万事皆空,何必还要孜孜以求?有人却感到应该振作精神,纵然不能青史留名,也要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活一世,不可虚度一日。朋友们赞成哪一种观点,欢迎分享!

4、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5、⒉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白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26)

7、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8、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9、③五铢钱:汉代通行的钱币。诗人借此表达刘备志在恢复汉室。

10、①表示交往的人例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结果只是螳臂当车,宦官权贵以及手握兵权的藩镇军阀一反扑,不仅逼迫皇帝禅位,还将他们纷纷贬官。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被贬就是长达23年之久。

12、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

13、《新唐书》记载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新唐书》里的评价,多少还是有些靠谱的,刘大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做官,很少进入到大唐都城,主要原因就是恃才傲物,吹牛往往不考虑后果。

14、就如上面我们提到的《陋室铭》中,他就提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且自封为德馨,就如同现在很多人标榜自己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样。你看,刘禹锡根本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把牛皮吹得鼓鼓的,把自己标榜成道德模范了。

15、斯时被贬为广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士,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获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小人冷遇时,愤懑不平,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自己被遣之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但足可见“患难识知己,文人更相亲”的高贵品质。

16、刘禹锡曾在《赠乐天》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虽然自己中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但晚年相对比较发达,就像严寒之中的冬青树,虽然栉风沐雨,却不改苍碧本色。下面介绍刘禹锡有感于白居易的诗作,题写了一首七律,饱含哲理,启迪深刻。

17、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18、一部《三国演义》让中国人对那个遥远的乱世至今耳熟能详。对此,我们不能不感叹文学的恒久魅力。其实,在《三国演义》付梓之前,三国的故事就已广为流传了。刘禹锡创作《蜀先主庙》就阐发了三国故事,凭吊了历史人物,抒发了别样情感。

19、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20、白居易在唐代被称为:诗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