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唯美文案124句】

2023-11-12 10:53:43 0 59

一、六国论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

2、使学生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生发对古人的崇敬,调动学生积极性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5、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

6、思厥先祖父,暴霜雪,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翻译: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7、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皆)

8、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

9、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0、研读第三段,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12、《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13、古时的秦部落为商纣之臣商盖氏,被成王征伐后迁至邾吾以御戎狄,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狄,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14、楚汉争战的祸乱,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应当(也)所剩无几了,而代国的丞相陈豨经过赵国的时候,跟随的车辆有上千乘,萧何曹参当政,也没有禁止过。到文帝、景帝、武帝的时候,法令极其严密,但是吴王刘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类的人,都争相招致宾客。是不是以秦朝的祸乱为警戒,认为功名富贵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宽对他们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出(而不留在民间成为隐患)呢?

15、梳理文章论证思路及手法

16、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7、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其长于写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三人合在一起就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权书都是评论历史和政治得失的文章)

1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六国论比喻六国割地的句子是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翻译: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20、作者又以六国的主要谋士苏秦的言行加以证明:苏秦挂六国相印,力倡合纵,好像誓与六国共存亡,合纵之法也似乎真可抑秦,其实并非如此。作者指出:苏秦为人朝秦暮楚,惟利是图,他起初投秦,因为他知道秦必将统一天下,只是秦不用他,他才转而去倡合纵、说六国的。

二、六国论ppt优秀课件

1、(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2、爸爸妈妈都爱看,老师学生更喜欢

3、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4、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6、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7、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教学难点: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9、高考模拟|江苏扬州市2021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试题

10、《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最后和盘端出。

11、(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12、(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13、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14、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15、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6、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17、nù;D项,“景”应读jǐnɡ。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阿拉丁神灯

1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9、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20、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三、六国论原文

1、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学生齐读,整体强化。

3、疏通文意,为后面鉴赏文章思想、情感张本

4、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6、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7、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8、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

9、同学们,高一时我们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在谈到六国灭亡的原因时,贾谊指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英雄所见略同,“弊在赂秦”是苏洵提出的“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否科学?有给我们当代人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的史论名篇《六国论》。

10、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11、那么,六国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作者终于在第三段开头加以点破:“误于秦之所为也”,七国都想称帝,只不过秦得天助得以成功罢了。那么,天意为什么要助秦呢?作者接着解释道:春秋以来,兵连祸结;迄乎战国,百姓更受其荼毒。

12、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1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4、虚词:以、而、为、与

15、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16、②“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③“至于”古义为“以致”“以至于”;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

17、不赂者以赂者丧(齐赵燕)

18、识别主要文言现象,并串译全文

19、2021届考前最后一练之南通卷

20、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四、六国论翻译

1、再说国家兴亡又远非钱财之类小事可比,又加上秦国的威胁利诱,纵散约败是不可避免的。作者认为张仪之说虽然露骨,但却道破了哀世之人情。作者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论证,无非是要得出一个结论:六国与秦无异,合纵之述违反人情,只不过是苏秦之类朝秦暮楚之士,攫取名利的一种手段罢了。

2、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3、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4、以梳理文章论证层次为过程,感受史论文章的论辩技巧。

5、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学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

6、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7、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败多胜少,致使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大量纳银、纳绢。这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8、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

9、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况且,他也并非不知道纵约之不可保,只不过靠其来沽名钓誉、谋取财富罢了。这样就会使人觉得六国合纵之不可靠,苏秦为人之不可信。接着,作者又以秦国谋士张仪的言行来证明:张仪认为父母手足之间尚要争钱财、耍手段,更何况六国之间呢?

11、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12、《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3、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

1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5、可采用分组汇报或竞赛的形式,落实文言知识点及翻译重难点

16、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7、林纾:“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论,不为无见。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

18、学习史论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情操,厚植爱国情怀。

19、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20、秦国变法一百年才去打六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下手?因为秦国要在一百年内积攒国力。无论是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还是重农抑商、统一全国标准,全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生产力发达了,才有余力去训练军队,才能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才有统一六国的军事实力。

五、六国论齐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1、(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2、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3、(2)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4、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5、探究法: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分4组研读课文,互相质疑、析疑,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6、事:侍奉(吾得兄事之)

7、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8、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9、实词:兵、暴、事、始、得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1、(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2、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1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14、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15、六国在这一百年里干了啥?你争我夺忙着打仗呢,国力各个大幅衰退。

16、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17、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18、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19、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20、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六、六国论

1、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3、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4、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5、(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问题2:贿赂何以使得六国相继破灭?)

6、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7、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8、“四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恨”心理,语气浊重,语调沉郁,恨铁不成钢意味。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等。

9、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10、三人的行文都有重合之处。三人文中都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证巧妙,形象生动。

11、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12、结合时代背景,明确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13、朗读法、讨论法、点评法

14、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5、学习史论文章的论辩方法,培养科学历史观。

16、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17、教师播放李默然诵读音频,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借鉴诵读。

18、本文中,作者认为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

19、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0、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1、在论证方法上,他也不同于二苏:不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围绕论点选择材料进行论证,而是先破后立,首先排除对六国败亡原因的偏颇之论,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

2、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3、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4、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