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唯美文案87句】

2023-11-12 10:53:28 0 59

一、水调歌头苏轼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4、景:月、酒、青天、风、琼楼玉宇、朱阁、绮户。

5、聆听教师对这部作品重要地位的讲述。

6、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7、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8、含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明月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用来进行比喻的意向,如李白在诗词中提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体现了李白当时的悲愁;柳永在诗词中提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目睹了柳永的贫困。

10、(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11、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12、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3、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14、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15、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6、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17、综上所述,苏轼的思想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结合在了一起,在佛家看破、淡泊名利的思想下使苏轼养成了豁达的性格,而道家出世、养生的思想使苏轼在遭受贬低之后还能活的清新雅致。

18、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9、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20、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二、水调歌头苏轼

1、“乘风归去”表现了苏轼对人世间的不满,而“归”就好像表明他本来就是月宫中的人,只是暂时到人间住一段时间。

2、但 愿 人 长 久 , 千 里 共 婵 娟 。

3、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4、教师由导入语引出苏轼。

5、其实,这是作者感情的收敛,从对明月的不满,到最后感情的转变,其中一张一舒,节奏非常有序,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6、引出作者苏轼,为作者介绍做准备。

7、fēng qiáng dòng , guī shé jìng , qǐ hóng tú 。

8、如学生有不会的或遗忘的,教师及时讲解。

9、诵读法、合作探究、品评鉴赏

10、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11、思考讨论古人借月可抒的情怀

12、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13、(9)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14、准备好展示朗读,如无机会,认真听他人朗读,联系自己朗读体验点评。

15、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16、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8、特点:月光皎洁、清风徐来、屋宇明艳。

19、3、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作者情感的变化。

20、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三、水调歌头苏轼写作背景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3、(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4、通过演唱更深入的理解苏轼及其作品《水调歌头》。

5、后面作者为明月进行了辩解,其实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但是作者的这种安慰带有不理性的情感,仍然将明月的阴晴圆情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种正相关是不理性的,只是作者自身的感情逻辑使然。

6、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7、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8、聆听教师,从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9、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

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1、这是词人的感性占了上风,也是情到深处的不自觉语。但是接下来理智让词人发出感慨,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都是正常现象,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既然你我分处两地,那就让月光带着我的思念,到达你的身上吧。

12、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13、(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4、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15、(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16、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7、优秀教学设计赏析|《陈情表》—陈情说理有先后,人生忠孝能两全

18、(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9、向先辈们学习,写一段话,借月来抒发你的心声。

20、(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四、水调歌头苏轼原文拼音

1、展示PPT,引导学生填空,复习巩固苏轼的常识。

2、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3、词人醉酒望月,不仅向青天发问,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接着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诗句,再问: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何明月如此皎洁。禁不住对天宫的想象,词人产生乘风归去的想法,又想着和人间比较,又如何呢?词的上阕是词人奇特的想象。李白是“诗仙”,苏轼被称为“坡仙”二人在气质、才华上是相似的,他们作品的风格都是普通人无法效仿的。

4、shén nǚ yīng wú yàng , dāng jīng shì jiè shū 。

5、虽然苏轼本人是豪放派的的代表,但是并不代表他所有的词都是豪放派的,他是一位多才的诗人。

6、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7、明 月 几 时 有 ,把 酒 问 青 天 。

8、播放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9、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予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好评☆。

10、(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

11、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12、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1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学习)

15、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16、反复的朗读和点评,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17、公元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9、(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2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水调歌头苏轼原文翻译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由作者引入到作品,点出该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5、白话文释义: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6、养成利用手边资料自主学习的习惯。

7、在这首词当中,哪几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始终保持一致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