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100句)

2023-05-09 08:07:58 0 59

一、明清小说

1、所谓经典: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文学”,文,文字也;学,学问也。文学者,文字的学问文学只是“好”的文章、“妙”的文章、“美”的文章经典文学:即最有价值的以文字的形式表现的艺术,称之为经典文学

2、不可否认的是,用于创新,是传承经典的必经之路,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重温经典,感受古典文学中的那些魅力。

3、内容提要在近代报刊场域中,《红楼梦》已不限于小说文本形态,而成为一种“现象”,作为文化资本符号和公共资源融汇了新的话语阐释,集文艺美学、价值观念、大众娱乐乃至政治宣言和行销策略于一身。在价值观念上,《红楼梦》续仿之作成为政治宣教和文明启蒙的工具,熔铸对现代性国家的构想;在娱乐上,《红楼梦》作为文化资本,以被戏仿的姿态进入青楼场域与狎邪文化同谋共生;在消费文化上,《红楼梦》作为中介符号,裹挟空前的社会影响力,不但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的接受提供了过渡空间,更成为商业广告的背景资源。近代报刊中普遍而层次丰富的《红楼梦》现象,促进了《红楼梦》在晚清民国的进一步传播与接受。

4、论明清“西湖小说”的文化渊源及对后世同类题材的影响

5、关键词近代报刊《红楼梦》文化资本现代性

6、内容提要李渔指出“稗官为传奇蓝本”,传奇性既是小说和戏曲两种文体的文类和题材基础,也是不同文体间叙事思维的共性。戏曲改本将小说叙事转换为戏曲叙事,同一本事在不同文本中的迁移不仅是对故事类型和模式的承袭,也是主体精神和表达方式的置换。小说作品成为戏曲比较偏爱的题材来源,戏曲改编手法多借鉴小说故事类型的叙事模式。小说类型化、模式化的叙事思维与戏曲场上搬演的需要,共同完成了戏曲叙事对小说叙事的转化。

7、丝丝入扣的心理描写 逼真细致的环境描写 丰富具体的细节描绘明代和清代的小说。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8、内容提要近现代报刊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宝库,天津《大公报》副刊与专栏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红学文化因子。无论红学文献的发掘与研究、文本的考证与评论,还是红楼文化的普及传播以及字里行间的红踪芹影,都是极其宝贵的红学文化遗存,发掘出来既可以弥补红学的创作史、研究史、传播史的学术缺失,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津沽地域文化。近现代报刊是一片蕴藏丰富亟待开发的文化荒原。

9、“解体还形”幻术之文化意蕴及影响…………………………………………尹策(96)

10、内容提要中国近代女性弹词以1900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弹词仍是明清以降闺秀弹词创作的延续;后一阶段的弹词,在思想意识、结构模式、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创作主体由闺秀向知识女性的嬗变。

11、从近代市民心理觉醒看晚清小说转变………………………………焦炯炯王博施(56)

12、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的正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13、宫榜长大,顽劣异常,饮酒赌博,学唱戏,其父宫芳亦不务正业,荡尽家产,反得到开豆腐店的鲍良接济。桂娥则被梅翰林收为义女。林家三女,个个孝顺。子林鼎中进士,官吏部,后与桂娥成亲,见《七子图》真相大白。宫榜沦为戏子,犯事,为林鼎所救。

14、关键词《红楼梦》九故事禅境诗意

15、关键词《大公报》《红楼梦》文献文物文本文化蕴藏开发

16、回复“全程班”查看全程班详情,

17、第二节《金瓶梅》确立了人情小说审美风范

18、四大名著都可以算,还有《孽海花》《儒林外史》《镜花缘》《封神演义》《搜神记》《杨家将》《老残游记续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19、内容提要本文考证“女贞观”故事的缘起及流变,仔细挖掘高濂《玉簪记》对“女贞观”故事改编过程中的主要变化,由此发现高濂不同于前人的创作心态,即以“女贞观”故事浇心中块垒。通过考证,发现话本《张于湖传》与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均为明代作品,且杂剧的创作时间应早于话本;再将二者与传奇对比,发现《玉簪记》在具体情节上与话本存在大量重合之处,话本《张于湖传》实今传《玉簪记》之祖本,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则在思想与艺术上对其有间接影响。高濂正是在有所借鉴并自我代入的基础上,使《玉簪记》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女贞观”故事。

20、第三节《儒林外史》的八种笔法

二、明清小说的特点

1、科技史视域下《淞隐漫录》女性形象探析/李忠明路雅恬陈苹(221)

2、内容提要从文学史源流上看,“访不遇”叙事在中国文学中一直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一鳞半爪,不够集中。《儒林外史》中出现了较多的“访不遇”叙事,充分体现了吴敬梓深厚的小说叙事水平和敏锐的世态洞察能力。《儒林外史》“访不遇”叙事还具有活化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谋求笔法多变、有效设置悬念、传统经典戏拟等叙事功能。《儒林外史》“访不遇”叙事既传承了以往的叙事模式,又有新变,对后来的文学作品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影响作用。

3、明代前后七子的主要文学主张是什么?(华中师范大学2003)

4、“三言”“二拍”:市民社会风情画的刻画、“无奇之所以为奇”的艺术特色。

5、论明清“西湖小说”的文化渊源及对后世同类题材的影响………舒乙赵洋(18)

6、关键词唐诗三国题材正统观念阶段性

7、鲁迅评价《聊斋志异》“以传奇法志怪”,结合志怪和传奇的创作特色论述《聊斋志异》。(北京大学2005)

8、从唐诗对魏、蜀态度的嬗变考察《三国志演义》创作倾向的形成………………宋皓琨(151)

9、西洋千里镜与洋灯——李渔《夏宜楼》与李伯元《文明小史》中的西器书写/唐妍(40)

10、《儒林外史》中的“访不遇”叙事

11、清诗:神韵、格调、肌理、性灵、诗界革命

12、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到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逐渐从市井渗透到士大夫阶层受到文人的重视,并纷纷效仿,经过文人的加工润饰和编纂用的拟话本,从而繁荣发展起来,它开始脱离说书人底本的简单形式,发展为白话文小说。明朝中期以后,不仅长篇小说盛行于世,也是短篇白话小说创作的极盛时期,冯梦龙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便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世称"三言""两拍"。此外还有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怪诞小说《镜花缘》《聊斋志异》等等也是值得一看的。

13、关键词女性弹词闺秀知识女性

14、——明清易代的金批《水浒》接受考察

15、《明清小说研究》创办于1985年8月,先以书代刊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共出6辑。1988年国家出版署正式批准为季刊,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主办,迄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明清小说研究专业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主要发表明清小说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资料等,兼发与之相关的各时代、各相邻领域的研究文章。辟有“文脉·巨擘·经典”“热点与争鸣”“小说与文化”“小说与民俗”“小说与审美”“小说叙事学研究”“小说与运河文化”及名著研究、文言小说研究、晚清小说研究、域外小说研究等专栏。

16、文人渐趋世俗化。明代王阳明心学影响扩大使得知识分子更加追求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对市场的依赖也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与“庙堂”相对的“江湖”。

17、从私人到文人共同体:江户时期的白话小说阅读…………………………周健强(220)

1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必读作品推荐

19、《红楼梦》百廿回本钞评者徐臻寿父子考述

20、冯梦龙:《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三、明清小说通常少提到的肉类

1、清末民初家庭伦理叙事的艰难嬗变——以《一缕麻》的前期传播与接受为中心/杨华丽(67)

2、南社小说家与清末最后十年小说的转型/王双腾薛海燕(275)

3、明清小说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4、到了明清小说,叙事艺术已趋向成熟和完美。先前那种故事式的作品已衍化为繁富的鸿篇巨制,其间有宏大精致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丰富多彩的语言,无微不至的描绘。文学的表现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完备,《红楼梦》的问世,更是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走到了它的巅峰。

5、第一节《金瓶梅》的作者与版本

6、四大“才子书”的城市书写与当代城市形象建构

7、关键词美国汉学界公案小说法律与文学何谷理

8、明清小说被后人改编成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中以神仙妖魔类小说最受欢迎,明代有《封神演义》,到了清代,就不得不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说起《聊斋志异》,不少人脑海中自然会联想到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画皮》。

9、第三节《聊斋志异》与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化

10、《三书》由宋元文本和明代模拟文本两部分组成。后来,凌梦初模仿三炎创作了这两幅作品,合称“二牌”。

11、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12、2017年7月13日于韩国大邱

13、内容提要有清一代,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巅峰“康乾盛世”到封建帝制彻底解体的过程。在这场新旧巨变中,侠义公案小说代表着对社会上盛世印象的自信与留恋,期待盛世的复归;谴责小说则代表着通过新思想、新视野对衰世现实进行的解剖,彻底否认封建制的合理性,通过谴责促进它的解体。两者分别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以曲艺说唱和报刊连载为媒介,以精英阶层和民间群体为受众,来阐释这个时代,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在辛亥革命大觉醒前复杂的心理状态。

14、天津《大公报》里的红踪芹影………………………………………………林海清(167)

15、以上篇目作必读要求(时间有限还可以借助影视经典加深印象)

16、第一节《西游记》故事的流变及其作者问题

17、明清小说的艺术成就

18、明代小说版画风格演进与小说文本的传播…………………………………杨红卫(124)

19、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翻译理论的研究视角审视《红楼梦》英译的三个维度。文章所借助的翻译理论涉及语言转换、翻译研究的目的论以及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理论框架。藉由这些理论视角,本文展开针对《红楼梦》英译三个维度的分析,包括翻译实践中的中英语言转换、文学文本的审美鉴赏以及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化交际问题。最后,在上述讨论基础上,本文试图以《红楼梦》为例,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建议与实践路径。

20、关键词明清小说才子佳人“旅行”欲望“最高级”“治疗”

四、明清小说有哪些著名小说

1、除《红楼梦》外﹐比较著名的清代长篇小说还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女仙外史》﹑《镜花缘》﹑《雷峰塔传奇》等。话本小说则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则是白话短篇小说艺术成就的代表。自宋迄清,产生长篇小说三百余部﹐短篇小说数以万计。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民群众认识社会和文娱生活的主要文学样式。

2、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一种相对于“雅文化”更大众的“俗文化”,这是小说兴起最基本的经济基础。明清小说有很多对市井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写,这反映了兴起的商业城市越来越成为文人生活和观察的对象。

3、《水浒传》所描绘“装外”脚色对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价值…………张增赋孙颖(223)

4、内容提要宋元话本小说所羼入的诗词曲具有场域表演性。宋元话本小说中的诗词曲,与其说是一种炫才,不如说是一种炫技,是真正的表演,说书人借助诗词曲等韵文的吟唱来娱乐宾客、壮其声情,增强其演出的现场效果。因此,羼入其中的诗体韵文不同于唐宋传奇中文人案头阅读之作的雅致工整,而是呈现出来源广泛、体式多变、内容俚俗、叙事功能缺失、格律弱化、词曲互化等特征。话本编纂者对诗词的选择具有基于场域表演需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度词、曲与转踏等表演形式被灵活地运用于话本小说中。特别是曲的运用,对后来的明清世情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创作者与接受者文化修养的提高,小说羼入诗词曲的场域表演性逐步让位于文人的文学审美。

5、内容提要作为东方诗性智慧的禅宗对文学的浸淫显而易见,禅韵禅思的融入赋予艺术作品以深刻意蕴及诗化风格。《红楼梦》与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集《九故事》便共同在若隐若现的禅境中呈现出隽永的诗意,其中具有非理性色彩的公案包含着禅悟的暗示,机锋、话头的“无意味语”构成对本真探究的玄妙隐喻,诗画的灵秀之气散发清雅冲逸的禅趣美,而作者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伤情怀亦渲染出禅道的审美意境。

6、第二节《水浒传》的结构和主题

7、《杭州白话报》及其小说刊载/朱永香(243)

8、新航路开辟与明清小说中的涉外认知

9、论岭南女作家黄翠凝的启蒙想象与性别书写——以《姊妹花》和《奋回头》为例………白薇王进驹(193)

10、 《红楼梦》作者(清)曹雪芹。

11、关键词《红楼梦》《儒林外史》《浮生六记》插花描写艺术作用

12、第三节“二拍”所展现的社会人生场景

13、内容提要天气现象的书写是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一个独特的创作现象,并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地域的小说中有不同形态的表现。源于“天垂象,见吉凶”的“天人感应”的天人关系认识,天气现象具有预示未来以及“劝惩”的功能。在作为叙事文本的明清白话小说中,天气现象的书写积极参与小说叙事,具有多重的叙事作用。另外,它在不同类型的小说中,参与营造和小说风格相协调的不同叙事情调,并在这种情调中或正面烘托或采用反讽笔法为小说人物的塑造敷彩设色。明清“六大名著”的天气书写奠定了一种叙事典范,对后世同类改编作品产生鲜明影响,具有显著的小说史意义。

14、芥子园刻本《镜花缘绣像》的接受与传播

15、内容提要时空书写的流变是明清西湖小说形成的重要文化渊源。西湖小说从宋元肇始,于明代达到鼎盛后至清衰落,其时空书写的流变从侧面昭示了西湖小说的演变轨迹。明清以来,西湖小说空间书写日渐僵化,空间视点慢慢移位,历史时间书写逐渐增多,民俗时间书写日益减少,艺术价值逐渐降低。白蛇故事作为西湖小说的重要类型,其时空书写的流变反映了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的总体特征:随着时间推移,故事逐渐依附于核心景观,最终牺牲了对杭州整体性的呈现。这种变化与杭州历史地位下降、西湖地理景观变迁和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有关。同时,明清西湖小说以其独特的题材类型一直被沿用和因袭,随时间推移,其文体形式也得到丰富和拓展。

16、——以“六大名著”中的“雨雪风雷”为例

17、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文学需求量大。市民阶层的扩大,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大。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明清时社会危机加大,人们通过小说寻求心理安慰

18、内容提要“江湖”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意涵的词汇,在明清小说中所描述的“江湖”则更是在这一基础上丰富了其内涵。《水浒传》作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其构建的“江湖”世界,更是将“江湖”小传统的文学意涵推向顶峰。《水浒传》将“江湖”远离庙堂的特质发挥至极致,且将脱离社会主流的“游民”作为“江湖”的主角着重描写,其所描画的江湖世界,具有很强的主观心营意造的性质。小说中以“江湖”为核心,以“好汉”“武艺”“本事”“义气”“仗义”“酒肉”“客店”“盘缠”等,则是围绕着这一核心的多见意象、语词,并成为作者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不可须臾离开的“建筑材料”,也就成为了辨识小传统的“纸上江湖”的重要标志。

19、《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比较。(中国人民大学2004)

20、关键词话本小说场域表演诗词曲

五、明清小说研究

1、CSSCI名单|北大核心名单|搜索会议

2、《玉娇梨》中寄生诗歌的诗学考察

3、从唐诗对魏、蜀态度的嬗变考察《三国志演义》创作倾向的形成

4、就题材而言,明清小说可谓是包罗万象,空前丰富。明清小说全方位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理想追求。

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oOfRWF3QZ5jMpje7wTIjQ提取码:kcy2除《红楼梦》外﹐比较著名的清代长篇小说还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女仙外史》﹑《镜花缘》﹑《雷峰塔传奇》等。话本小说则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则是白话短篇小说艺术成就的代表。

6、两者都是模拟文本。摘要“三言”和“二拍”是明代白话文短篇小说的代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7、从客观“展现”到主观“讲述”——论话本小说对《聊斋志异》的文类置换…………………刘富伟(134)

8、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明代著名的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游传》。

9、国家政权·身体话语·民族意识

10、天津《大公报》里的红踪芹影

11、内容提要李渔作品的新奇性和颠覆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撰文探讨“观看”这一别出心裁的设置在李渔创作中发挥的作用。本文聚焦李渔对“观看”这一行为的描述和重视,将其作品置于巴赫金理论视域下,探讨“第三只眼”的偷窥式观看在实现作品对话性方面发挥的重大意义。

12、关键词文境小说评点象事旨

13、——兼及对章回小说《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14、清词:阳羡派、浙派、纳兰词、常州派

15、题材内容的空前丰富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是明清小说的突出特点。除了在民间流传蕴育多年而经文人加工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以及用魔幻的方式反映生活的神魔小说外,小说作者的笔触更是切近了现实生活。直接描写社会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的出现,是小说题材开拓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神魔小说 讽刺小说 侠义公案小说

16、因人设事 曲尽人情 相依相存 发展变化

17、关键词法天贵真《红楼梦》道家生命观冷香丸美学精神

18、试论明清小说中插花描写的艺术作用…………………………………………张燕波(4)

19、关键词《玉簪记》《张于湖传》“女贞观”故事改编

20、内容提要《红楼梦》中曾多次直接引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并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同时又多次化用李商隐的诗句,融入正文,对揭示人物命运,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恰当的隐喻效果。李商隐的许多诗歌与《红楼梦》的基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使其作品能够恰到好处地与《红楼梦》的文本内容相融合。同为文学经典的缔造者,李商隐与曹雪芹在文学思想观念上具有划时代的相似性,对儒家礼教的抵触、对女性品格的欣赏、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促使两位作家在文学观念上划时代的共鸣与融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