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100句)

2023-05-04 09:21:44 0 59

一、六国论

1、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疏通文意,为后面鉴赏文章思想、情感张本

4、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5、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

6、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7、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8、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9、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10、我认为:这是古代先王所不能免除的。国家中有奸猾之徒,就好像鸟兽中有猛禽猛兽,昆虫有(带)毒螯(的虫子)一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处境,就能够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了,把他们全部铲除干净,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我考查世事的变迁,知道六国之所以能长久存在而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能够不加以省察啊。

11、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晩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怎样的“奇声”呢?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1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13、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14、朱川:“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15、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6、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17、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8、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9、联系旧知,引起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20、(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二、六国论注音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3、最后一段,作者以设问设答的方式指出六国要想自存,只有实行仁义,这样不但可存,甚至可王。可惜的是,六国之君不能施行此道,这是令人感慨不已的。最后一段虽短,确是本文主旨所在,作者无论强调天意助秦,还是指责六国欲秦所为,都是从这个主旨出发的;作者否定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偏颇之言,也是以此为立论根据的。

4、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5、作者开始不提自己的论点,而首先论述六国的本性,正是要排除人们对六国与秦的偏颇看法,这样才便于接受作者关于六国败亡之因的正确解释。

6、(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7、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9、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0、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1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12、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13、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4、探究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15、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

16、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17、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19、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20、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三、六国论齐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动)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3、至于:到~,由上文承接到下文

4、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5、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6、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正面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弥补了论述中的漏洞,使中心论点更加完备周密。

7、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8、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9、(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10、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11、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2、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败多胜少,致使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大量纳银、纳绢。这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13、(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1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5、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16、“四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恨”心理,语气浊重,语调沉郁,恨铁不成钢意味。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等。

17、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18、厌:满足(夫晋,何厌之有?)

19、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20、楚汉争战的祸乱,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应当(也)所剩无几了,而代国的丞相陈豨经过赵国的时候,跟随的车辆有上千乘,萧何曹参当政,也没有禁止过。到文帝、景帝、武帝的时候,法令极其严密,但是吴王刘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类的人,都争相招致宾客。是不是以秦朝的祸乱为警戒,认为功名富贵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宽对他们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出(而不留在民间成为隐患)呢?

四、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1、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2、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的识别方法,学会翻译浅近文言文。

3、明确本文论证层次及论证手法

4、《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扶贫苏洵的著作。

5、《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最后一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6、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7、古时的秦部落为商纣之臣商盖氏,被成王征伐后迁至邾吾以御戎狄,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狄,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8、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9、《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最后和盘端出。

10、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11、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12、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1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14、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

15、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6、义不赂秦(名作动)

17、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8、本文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要举贤任能,团结一致,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

1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朗读法、讨论法、点评法

五、六国论ppt优秀课件

1、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2、(2)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3、《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4、《六国论》算是是借古讽今。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告诫宋朝吸取教训,不要走六国的老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识别主要文言现象,并串译全文

6、时代背景:北宋建国以后一百年间,与西夏、契丹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的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7、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8、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9、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10、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2、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3、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14、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15、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

16、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

17、唐宋八大家之三苏之一的北宋散文家苏洵曾作过《六国论》。在著名的《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18、率(shuài)赂(lù)秦耶暴(pù)霜露

19、以诵读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节奏、情致,整体把握经典文言文。

20、(教师点拨:音近通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