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唯美文案77句】

2023-11-16 10:10:38 0 59

一、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

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2、他没写过,据说他到黄鹤楼的时候叹服于崔颢的黄鹤楼诗,于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诗》,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3、关于黄鹤楼,李白曾写下两首名作,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入选小学课本,小学生都会背。而另一首即是《黄鹤楼闻笛》,却少有人知。

4、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

5、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6、给欠我钱的人建座楼

7、《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8、虽说李白游赏完黄鹤楼,诗兴大发之际看见了崔颢题于黄鹤楼上的这首《黄鹤楼》,并感慨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这个满怀才思的男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来了。

9、李白最狂的一首诗,古今无人能比

1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骄傲如李白,在看到崔颢的《黄鹤楼》时,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击节叹赏:这诗写得也太好了,我都写不来。

12、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3、只好徘徊顾影,泪满汉江,留恋难别。

14、译文: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16、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17、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18、据野史笔记所传,李白初次登临黄鹤楼时豪情万丈,正欲作诗以赋,恰好看到壁上崔颢所题的《黄鹤楼》。李白诗情顿收,为之折服,随口叹吟四句打油诗:

19、至于这首《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不见于李白诗集,仅记载于宋代以后的文人笔记之中。是否确为李白所作,至今都众说纷纭,成为一个千古谜团!

20、把酒酹(lèi)滔滔,

二、唐诗黄鹤楼

1、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2、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3、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4、李白在诗中,将祢衡比作鹦鹉:

5、简析: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和朋友在黄鹤楼上听笛声的经历,通过描写诗人怀念往事、西望长安,听到笛声,想起梅花飘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其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流传较为广泛。

6、前人有“文以气为主”的说法,此诗前四句看似是随口而出,实际上是一气呵成,没有半点不顺畅的感觉。四句中连用三个“黄鹤”,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只是急着读下去,而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但这是律诗格律上的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我们来看:首联的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此外,诗人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

7、223年,黄鹤楼建成时,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这座楼阁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8、李白仿写喜欢的诗作,是想与偶像平视。

9、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10、答案:只需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古诗名句》关注即可!

11、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12、崔颢可以说是凭借此诗一战成名。

13、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说了一句:“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4、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15、释义: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16、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7、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18、《春晓》,《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19、我虽然是凤,却无琅玕来充饥,我用什么来赠送你远游呢?

20、从唐代起,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三、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词

1、在晴天的时候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2、清代沈德潜曾评价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写一首让你知道什么叫诗歌的诗给你看看,再与你一起寻找诗中烂漫的春晖。

5、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6、简析:这首诗也是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诗中将友人比作振羽的黄鹤,自己是没有“琅玕实”的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不舍之情。

7、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10、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11、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12、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便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七律名作《黄鹤楼》:

13、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14、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望黄鹤楼》唐·李白

1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唐·崔颢

16、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7、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十三》里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也就是这个意思。

18、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最早提出质疑的是明代以渊博著称的大才子杨慎,杨慎首先否定了“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为李白所作之说,并认为这几句打油诗是几个禅僧在黄鹤楼戏作的联句偈语。既然“捶碎黄鹤楼”是伪作,那么这首《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更是无根之萍的伪作附和了。

20、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四、李白写过黄鹤楼的诗

1、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飘向扬州。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江夏送友人》

3、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4、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5、李白登黄鹤楼,远眺近览,诗兴大发。正待提笔,忽见已有人作。细读之,大叹服,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遂不作而去。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诗的第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8、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9、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10、那么,这些诗人笔下的唐代时的黄鹤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唐代大文豪阎伯理在《黄鹤楼记》清楚的记载了唐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命名的由来,以及黄鹤楼巍峨高大是景物描写,和他登楼的所感,原文为:

11、你马上就要像黄鹤一样振奋玉羽,西飞到长安城——帝王州去。

12、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13、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14、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15、其中黄鹤楼是不得不说的一处。

16、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17、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