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业
1、其实杨业大可不必抱怨,在北汉降将中,他所受的待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宋在不同时期,对待降将的政策不同。平定太原之前,降将一直都受重用,目的很简单,在于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将领投降。对于被擒获的将领,则大多不用甚至杀掉。杨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杀掉,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不是边情紧急,杨业又对契丹情势了然于胸,估计宋太宗还不会想起杨业,他可能永远都会被闲置下去,毕竟他与北宋抗争了近30年,给了宋朝很大的威胁。
2、武将的地位一直不高,不仅在朝堂上备受猜忌,也不被皇帝所信任,所以宋朝成了武将冤案最多的朝代。北宋害死过杨家将,南宋害死过岳飞,宋朝于文人来说是天堂,
3、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4、杨信去世之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承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因为杨业效命北汉与后周为敌,当然不可能返回后周继承父业。麟州地处北汉与后周边境,杨氏的武装力量有限,没有强大到足够自保或自立,为了保全自己、保存实力,杨重勋在北汉与后周之间不停地摇摆,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几次投降北汉又数次回归后周。
5、各路大军接连攻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个州,恰逢曹彬部队出师不利,各路军马都被撤回,潘美等人回到代州。不久,朝廷下诏把这四个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命令潘美等人带领部下的军队保护百姓。当时辽国萧太后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军队十多万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兵兵力、士气很旺盛,不能和他们交战。朝廷只是让我们护送这几个州的百姓,只需带领部队从大石路出发,先派人秘密告诉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到大军离开代州的那天,命令云州的部队先出发。我的部队驻扎在应州,契丹人必然来抵抗,就下令让朔州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命骑兵在中路支援,那么三州的百姓,就能够万无一失了。”
6、然而王侁反驳他的建议说:"带领好几万精兵却如此畏惧怯懦。只需直奔雁门北川,大张旗鼓的前进。
7、契丹援兵到来以后,杨业反倒是觉得不自在了,他曾经建议刘继元,不要过分依赖契丹人,因为契丹人野心很大,早晚会夺取北汉的江山。可惜刘继元却不愿采纳。
8、事情还得从986年的雍熙北伐说起。宋太宗赵光义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调集20万大军,兵分四路北上。当时,西路军的主将是潘美,副将是杨业,监军是王侁。交战之初,西路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可就在这时候,北伐的主力东路军遭到惨败,导致宋军被迫全线撤退。
9、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 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10、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11、他们让寇准审判了潘美,并设计让杨家将们完成了复仇。他们用自己的笔践行了属于他们心目之中的正义,另外还在古北口建下了“杨无敌庙”来永远地纪念这位英雄。
12、北汉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地盘不大,兵马不多,战斗力还不怎么样。为此杨业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跟着主子镇守太原。
13、"诸将对杨业冷嘲热讽,杨业没有办法,只好和潘美约定,自己前去攻击辽军,到时潘美等人在谷口布阵,埋伏辽军,
14、他在赵匡胤还是个都检点时,就在他手下效力,绝对算得上嫡系。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就是派潘美去会见后周大臣,宣读自己的第一份圣旨。
15、杨业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杨家将老大,他的子孙后代都被称之为杨家将。我们也比较习惯称呼他为杨老令公或者杨继业。
16、刘继业从此事北汉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四位皇亲,由于家世从武,自幼骁勇,先后担任保卫指挥使,建雄军节度使,号称无敌。直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北汉归宋后,刘继业复姓杨,止名业,改名杨业。
17、杨业带着数万北汉精锐冲出城门,冲击宋军西寨。宋军西路军多数睡着。发觉敌军来袭,主帅赵赞匆忙迎战,被弩箭射穿了脚。北汉士气高涨,宋军疲于应付,死伤很多。就在北汉前锋快要冲到宋军中军大帐的时刻,忽然千余宋军带着五六千拿着斧头的民夫冲入战团。杨业的北汉军腹背受敌,不得已只能退却。原来,东路军的一只后勤部队正在附近砍伐木头,听到厮杀声,急忙来救援。
18、杨业被俘后,送到辽军统帅耶律斜轸处,耶律斜轸责备杨业说:“你同我国决胜三十多年,今天何面目同我相见!”不过,耶律斜轸对杨业的骁勇也很敬佩,想招降他,但是遭到了杨业的坚决拒绝。萧太后和辽圣宗事先下有密令,要耶律斜轸切勿用暗箭伤害杨业,务必活抓。辽将耶律奚达虽然捉住了杨业,但因他是用暗箭射伤再捉住的,而且又没能劝降杨业,萧太后非但没有嘉奖他,反而处分了他。由此可见辽朝统治者对杨业是何等钦佩和重视。杨业一生抗辽,自然不肯降辽。他被俘后叹息说:“宋太宗待我甚厚,我总盼望打败辽军,捍卫边疆以报国家。没想到却被奸臣嫉妒;逼着我去送死,落得全军覆没,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绝食三天就牺牲了。杨业死时是雍熙三年(986)七月。
19、后来,北汉战败,杨继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继业是一员勇将,一心想收入彀中,他逼着北汉亡国皇帝安排亲信前去劝降。
20、杨业(?~986年),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2)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二、杨业和潘美的真实关系
1、“诸节度皆解兵柄,独潘美不解......”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潘美的充分信任。而在雍熙北伐之前,潘美就已建立了累累功绩,不输杨业。
2、因为杨大郎的长相与宋太宗赵匡义相像,杨业命大郎扮成宋太宗,赴约双龙会与天庆王谈判。但被天庆王看破,便号令开战。杨业分三路迎战,虽然各路杨家军奋战杀敌,但辽兵急剧增加,杨家军三路都被冲散,首尾不能相顾。
3、三郎杨勋,字延光,善使一杆透甲缕金枪;随太君扫北,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
4、我们要知道,杨业可不是兵败投降的,也不是卖主求荣投降的,他是在故主刘继元的劝说下,这才投降了赵光义。
5、杨业一生都在边关,对边事相当熟悉。太平兴国五年,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以数千精兵绕道辽军背后发动突袭,大败辽军,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威震边境,成为契丹人的眼中钉。
6、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
7、在读者的印象中,杨业一生作战的主要敌人是辽人,是外族,其实不然。杨业本是并州太原人,从他的父亲开始,就是北汉大将。北汉初建,认辽国为父,倚靠辽国的援助和太原坚城,对抗中原的后周、北宋王朝,保有山西狭小的一块领土。杨业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有二十年,主要是和宋人作战。杨业能打。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业号称“金刀无敌杨令公”。在历史上,杨业也号称杨无敌。只是,杨业这个“无敌”的称号,是屠戮无数宋人将士而获得的。
8、可见虽然皇帝仍旧信任于他,他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之中。这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9、杨业其实是名降将,他原先一直在北汉军中为将,是北宋的劲敌,在北汉时期,就已得名“杨无敌”。
10、杨业在指定的地点拼死奋战,努力争取时间,等待队友的支援。等到自己的力量一点点消耗,等到战场上自己队伍的一个个士兵倒下,等到敌方的力量一点点增强,杨业终于明白,自己被抛弃了。他心灰意冷地死在了辽国的监狱里。杨业死后,西线战场也就宣告失败了,北伐战争以北宋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11、《宋史》: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其中杨延昭最有名,杨延玉阵亡。
12、杨业听从故主的命令,这才选择投降赵光义。
13、关于北宋名将杨业之死,真实的历史记载与小说戏文里的描述几乎截然相反。潘美果真是谋害杨业的元凶吗?杨业战死何地,是金沙滩还是陈家谷?辽宋两国间爆发的惨烈无比的幽燕之战,究竟有何鲜为人知的缘由始末?求索这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底,便走进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风云往事。
14、但谷口留有他唯一的希望——在出发之前,杨业曾向潘美建言,在此处留下一千弓箭手埋伏,少量骑兵。那么即使杨业部队尽没,至少也能换得三州百姓万无一失。
15、既然军权已经到了自己的手中,那面对来自外来强敌的侵犯应该如何面对?最好的选择便是帝王亲征。但即使久经沙场的宋太祖和宋太宗,渐渐地也都不愿意深入前线直面战场,更不愿意久居前线。
16、这座庙便是鼎鼎大名的杨无敌庙,纪念的是北宋名将杨业。他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谓——杨老令公,即杨家将中的抗辽第一人。
17、宋太祖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进行一些尝试。先是在曹彬奉命统兵讨伐江南时,当中授予他剑匣,开了张空头支票,让他“副将以下,不用命者斩之。”
18、有学者研究认为,看似曹彬被赐予了生杀之权,但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空头主帅。到了宋太宗时期,主帅无权,正因为如此,曹彬在岐沟关战役中,不断因为错失战机而失败。
19、杨业在宋廷不过是位列偏裨的边将,入宋不足8年就战死在边关,《宋史》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如果非要说杨业是受重视和被重用的,那就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杨业不受重用,事出有因。这既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也与宋朝军事体制的结构有关。
20、众所周知,杨家将杨业是死于北伐战场上的。当时的背景是北宋初期,赵匡胤登位后想做出一番成就巩固自己的地位。雍熙三年,辽国正经历了换帝,此时辽国战力下降,赵匡胤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命令手下大臣开始谋划进攻辽国的事宜。
三、杨业功
1、宋元的民间艺人把杨业满门英烈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然而根据某些历史考证,佘太君、穆桂英等人物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民间杜撰出来的。
2、为什么,因为东路军一撤,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就成了一支孤军,深入辽国境内,必将被包围歼灭。
3、不久之后,北汉帝刘继元投降。但杨业仍然倔强地据城苦战。《续资治通鉴》中记载,直到刘继元派自己的亲信前来劝降,杨业这才解甲以降。
4、但是潘美部将以为辽军败走,都打算争功,于是便率军离开了谷口,潘美无法节制,诸军大乱,杨业引诱辽军至谷口,却不见伏兵杀出,绝望至极,拼死一战,死在战场。
5、宋太宗本以为此次北伐时机正好,辽国军队必定望风而逃,为洗刷高粱河的耻辱,宋太宗吸取前战教训,并没有直接攻打幽州,
6、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北汉跟契丹的关系相当好,北汉也曾经多次请求契丹相助,以此对抗后周。那么杨业为何不投降契丹,反而投降仇敌北宋呢?
7、曾经被辽国所灭,虽然有亡国之恨,但渤海国离宋王朝实在是太远了,因为渤海人心有顾忌,所以没给宋王朝回信,虽然宋太宗的外交搞的很尴尬,但是挡不住宋太宗蠢蠢欲动的心,
8、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主将,蔚州刺史王侁,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
9、杨业之死,“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宋太宗深为痛惜,但宋太宗的亲信潘美只受到象征性的惩罚——削秩三等,而且所削的只是检校官的荣誉衔,由检校太师降为检校太保,并且次年即恢复。
10、历史上杨业的妻子是折太君,为名将折德扆之女。《宋史》卷二五二《折德扆传》也记载说,折德扆,世居云中折家也是将门世家,折德扆折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折家满门皆名将,折太君的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弟折御勋和后世的折克行、折可适等,皆为名将。归附后周之后,父子俱领节镇,时人荣之。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折家军,控扼西北,中国赖之。折家与杨家都是山西人,而且都是地方上的豪强,所居之地也临近。两家又都是武将世家,家门相像,所以两家结为亲家。
11、《宋史》上说杨业是并州太原人。杨业于后周初年,应北汉皇帝刘崇之召,赴太原任职。他在北汉供职二十九年,长期居住太原,所以《宋史》上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实际上,杨业无论祖籍还是他自己的出生地,都是保德,说他是并州太原人就不太合理了。
12、黄帝和素女,李靖和红拂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干将和莫邪,杨业和佘金花,杨宗保和穆桂英,薛仁贵和王宝钏,薛丁山和樊梨花。朱元璋和马皇后,诸葛亮和黄月英,周瑜和小乔,周恩来和邓颖超,刘邦和吕后(目前就想到这些,请别人帮忙补充吧)
13、北宋杨业(?~986年),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 ,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 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14、应该说宋太宗本人精于政治,不善军事,但却担心武将造反,所以处处掣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而他却让以步兵为主的宋军护送百姓。百姓全无行军经验,扶老携幼,拖家带口,自然走的很慢,而辽军以骑兵为主,每人携带两三匹战马,日夜行军。这是一场不的毫无悬念的追击战。
15、那么,哪一种情况才是事实呢?南宋人李焘编订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九国志》更可信。首先,《九国志》的为宋太宗时期路振所撰。路振乃是宋朝著名史学家,在宋真宗朝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路振和杨业同处一个时代,《宋史》则为南宋史学家编订。相比之下,《九国志》的可信度更高。在太宗朝编订的《旧五代史》中,记载劝说刘继元投降的,只有其岳父马峰一人。马峰劝说的理由也不是保全百姓,而是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保全富贵。
16、曹彬大军十几天后就吃完了军粮,于是便退到了雄州等到救援,宋太宗听说后,大骂曹彬:哪有不顾敌军退军等待军粮的道理,虽然曹彬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17、有关宋朝时期的小说和文学作品中,害死杨家将元老杨业的是潘美,但历史上的杨业之死远没有这么简单。
18、这就是国力的差距。早在后周时代,武守琦就曾经在两淮争夺战中建立功勋。北宋代周后,武守琦驻守晋州多年,北汉根本不能越雷池一步。从综合实力来说,在宋初诸将中,武守琦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将领。可是,在军队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国运上升的时期,武守琦这个二三流将领,照样可以击败杨业这样的北汉第一流名将。
19、一想老成持重的曹彬竟然真的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曹彬大军有十万人,集结了当时宋军中最优秀的精英将领,然而正是由于诸将居功自傲,最终导致曹彬指挥失灵。
20、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对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因骁勇善战出名,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时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无敌”。
四、杨业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1、有人认为宋太宗这么做,表达了他对杨业的信任。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起码不是全部。宋太宗对杨业是不放心的,把告状信给杨业看,一方面表现自己的坦荡,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警告杨业,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是知道的,全在我的掌控之中,你要小心行事了。
2、公元983年,辽景宗亲征率军南侵,然而在满城遭遇大败,辽军损失多名战将,幸亏耶律斜轸率部突围,才避免了辽军的全军覆没,辽景宗出师不利,郁闷不已,这年秋天,忽然得病驾崩,年仅35岁。
3、久闻杨业之名的赵匡胤派使者召见杨业,识才心喜,随即授环卫官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大军回朝之后,更是直接升任郑州刺史。
4、杨业无奈,为表拳拳忠心只得选择率先出发。
5、宋太宗听说杨业殉国后,十分痛心,潘美被削秩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雍熙四年(987年),任检校太师。
6、潘美跟杨业比,是真正的根正苗红。
7、王侁讥讽杨业:“领数万精兵,而怯懦如此!”
8、总的来说,历史把杨业的死归罪到潘美身上,那是大错特错。当时,潘美率领的西路军收到撤退命令后,遭到了监军王侁的反对,他讥讽杨业:“领数万精兵,而怯懦如此!”
9、撤军主要是为了避免宋军遭受更大的损失,但是从后来的战局来看曹彬贸然撤退,导致这场战争直接失败,曹彬一撤退,就导致潘美和田重进的中西两路军队失去了策应。
10、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在宋太宗的亲征下终于投降,杨业也因此归宋,得到赵光义重用,将他任命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仍旧在边关驻扎,防御辽国入侵。
11、外戚刘文裕被除名,配隶登州,但“岁余,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最后,杨业牺牲的主要责任都被推给王侁,王侁被除名,配隶金州,后死于召还途中。
12、杨业在宋朝的地位不高,从没有成为宋军的主将。归宋时,杨业受封“左领军卫大将军”,说白点只不过是个“环卫官”的角色,而所谓的郑州刺史,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虚职。以这样的官位是无法近得皇帝身边的,离朝廷重臣相去甚远。他在北汉官至建雄军节度使,是二品以上大员。两相比较,天壤之别。杨业在宋廷不过是位列偏裨的边将,入宋不足8年就战死在边关,《宋史》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如果非要说杨业是受重视和被重用的,那就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杨业不受重用,事出有因。这既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也与宋朝军事体制的结构有关。
13、作战经验丰富的杨业建议主将潘美,几个州的百姓交替撤退,这样有利于掩护,同时“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但监军王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宋军有好几万精兵却如此畏惧怯懦,只需直奔雁门北川,大张旗鼓的前进。王侁讥讽道:“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14、潘美也非常受赵匡胤的信任,潘美能力极强,少有大志,曾经对家乡人说:大丈夫在乱世之中当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简直是耻辱。后来潘美为宋朝江山屡立战功,
15、这样的处理方法,显然让人们无法接受。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奸佞之辈能够逍遥法外,于是人们便编出了一系列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反映在《潘杨讼》《清官册》《调寇准》等戏曲之中。
16、宋太宗听说后,非常悲痛惋惜,随后下诏:“杨业真如坚硬的金石,他的气节让风云激荡。他本是陇上的雄才,指挥虎狼军队,防守边境报效国家。可是各将领不遵守约定,不上前救援。杨业带领孤军陷入沙漠;刚毅忠烈,视死如归。古人之中,也没有比他更崇高的了!所以特地举行典礼,表彰他的忠烈。如果他的灵魂有知,应道了解我的深意。大将军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免冠、流放到金州,刘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
17、杨家将本就是吹出来的。历史上杨家真正可以的也就爷孙三人。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杨文广评书里成了杨延昭的孙子,实际是儿子)。而且这三人真正和中国古代诸多名将比,也就那样。不是很可以。所以杨文广之后,也就没有什么杰出的晚辈。救不了北宋。
18、杨业,本名杨重贵,原籍麟川新秦,因长期在太原生活,故《宋史》称他为太原人。杨业乃为将门之后,其父杨信为麟州刺史,臣附于北汉。
19、而是兵分三路,以曹彬为东路军攻取涿州,牵制辽军主力,而西路军潘美和东路的田重负责攻击辽军后方,此次战役按理来说宋太宗谋划充分,在大战开始时也是连战连捷,
20、公元980年三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领数千骑兵从西陉而出,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
五、杨业几个儿子真正历史
1、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得知杨业出兵,令部将萧挞凛设伏兵于路。杨业率部北攻朔州,清晨,杨业“麾帜而前,斜轸佯退,伏兵发,斜轸进攻”。
2、杨无敌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疆,传遍了整个天下。
3、事情还得从一次战争说起,986年1月,宋太宗调遣20万大军,兵分四路,向燕云十六州地区进兵。其中西路军主将为潘美(潘仁美的原型),副将杨业,监军王侁。各路大军出发后进展顺利,尤其是西路军战绩更为突出,他们先后收复寰、朔、州、云州等地。
4、赵雅芝——佘赛花、狄龙——杨业、蔡琳——潘语嫣、苏有朋——杨四郎胡静——明姬公主、王艳——毛小英、寇振海——潘仁美、赵强——潘豹张谊——杨楚楚、严昆——杨七郎、贾乃亮——杨六郎、保剑锋——杨五郎张梓宸——杨二郎、牛萌萌——柴郡主大郎杨延平(林江国)、三郎杨延辉、漪云、柴王、八贤王、寇准、明德太子、管家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