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唯美文案57句】

2023-11-11 09:39:24 0 59

一、登岳阳楼

1、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3、传说这名为巴的恶蛇,总是在此兴风作浪,祸害一方,引来后羿为民抱打不平,将其射杀,葬身处,后人称为巴陵。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安史之乱(755)爆发,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李磷奉命征讨逆贼,李白满怀爱国热情参加了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永王“违帝旨”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因此获罪,永远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在流浪途中幸遇大赦,旋即放舟东下江夏,这年夏末秋初得以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所作。

5、请同学们再次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起富有感情的读这首诗歌。

6、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大诗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祖籍襄阳。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

7、这首诗歌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9、⑨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10、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50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3、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14、62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15、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16、思考: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

17、《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第二首则是先对景物描写,然后再写归途,这首诗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作品名称:《登岳阳楼二首》;作品别名:《登岳阳楼》;创作年代:宋代;作品出处:《陈与义集》;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陈与义。

18、102杜甫|天末怀李白

19、公元763年,夏天,初闻官军胜利,他以为“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八年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他涕泪满衣裳,更是欣喜欲狂,有了放歌纵酒飞身回洛阳的狂想。这是他生平第一快诗。

20、在去往岳阳楼,首先经过巴陵广场,广场有一组后羿射巴蛇的雕塑。

二、登岳阳楼拼音

1、杜甫的父亲为杜审言长子杜闲,生母为清河东武城人,但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父亲续娶卢氏。杜甫由其姑母抚养长大。杜甫有兄长,早夭,三个同父异母弟及一同父异母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及他们。但杜甫极少提到继母。

2、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3、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赞同6|评论

4、《登岳阳楼》通过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唐代杜甫《登岳阳楼》,原文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5、示例: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6、示例:诗人为自己老病孤独而悲,也为国家战事不停而悲。“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7、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8、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时年五十七岁的他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冬天的洞庭湖畔,岳阳楼上,聆听杜甫用他孱弱的身体发出生命的慨叹。

11、92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2、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13、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14、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5、偏于一隅的岳阳楼因为承载了孟浩然、李白、杜甫、范仲淹等文人的情怀和抱负显得丰富而厚重,而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因其雄浑沉郁而光焰万丈。

16、⑤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17、5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0、师生合作,把握朗读的语速语气。

三、登岳阳楼 杜甫 原文

1、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2、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北归无望,吐蕃入侵,不禁涕泗横流,写下了这首“元气浑灏,目无今古”(谭宗《近体秋阳》)的《登岳阳楼》。

3、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浩瀚的洞庭湖好像把吴、楚东两地在东南边隔开,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上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体弱的我只好带着一家靠着这一叶孤舟任意漂泊。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仍然没有停息,依在窗前遥望破碎的河山,不禁涕泪潸然。

4、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

5、而此时的登岳阳楼,便是他一生最为困顿、最为艰难的漂泊生涯中路经湖南岳阳时所作,这时的杜甫一直举家住于孤舟之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而且被迫更往南行,所以他说“吴楚东南坼”,被割裂的岂止是东南大地,还有他这颗不能归乡的游子之心呀!但是,如此贫困、如此窘迫的老杜,在这种人生的凄凉境遇下,为何能写出气压百代、雄跨今古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来的呢?这样大的气势与格局,又与他自己的人生有怎样关系?

6、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7、78李白丨长相思·其一

8、杜甫的《登岳阳楼》抒发了诗人由衷的礼赞,不过诗人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诗文如下:《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在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9、4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作者:杜甫朗诵:雅坤张家声丁然

11、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12、感怀诗(题材分很多种分别有田园诗爱情诗边塞诗等,你是初二的吧?老师会讲的!)题材是诗歌的内容,例如: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等下面是关于古诗歌的几种题材: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

13、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14、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15、⑹抒情句子:《登岳阳楼》:凭轩涕泗流。

16、无题|小李杜|温李|典故|爱情

17、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