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勃
1、赴京,刘恒依旧是慎重而行,他派舅父薄昭先进长安,待探得京城确有迎王的诚意后,这才下令以宋昌为参承,张武等人为随从,即日启程,赶赴长安。
2、这便是军功集团发动政变,诛杀诸吕的真正导火索。
3、十个多月后,皇上对周勃说:"我下令所有列侯离开长安到自己的封地去,有些人还没有走,你一直被我器重,希望你可以带头就国。"
4、可是,就这么一个“顾问”级别的人物,汉文帝为何还要猜忌他打击他呢?说汉文帝在猜忌打击周勃,并非是咱们后人凭空猜测。理由有这几点:一是汉文帝明明知道周勃是大老粗,不管事,朝中大小事都是陈平在管理。可是他偏偏不问陈平,反而问周勃上面我们刚说过的那两个问题。问那两个问题,又并不是他拿那两个问题来有什么用,明显就是要出周勃的洋相。
5、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自小在军中长大。在周勃被封为绛侯后,本是他的哥哥周胜之继承爵位,但因为周胜之后来犯罪获刑,属于周家的爵位按律应被废除,但汉文帝感念周勃的功绩,决定保留周家的爵位,封周亚夫为条侯。
6、然而,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里,陈平却异常的冷静、狡猾。
7、10年后,吕后逝世。吕禄以赵王的身份,担任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吕王的身份,担任汉朝的相国,从此严密控制了汉朝的朝政大权,事实上已经危害了刘氏王朝的权威。
8、《史记》中说周勃“木强敦厚”,但在刘恒进京之时,这欲私献玉玺之举却暴露出了他的权臣野心。试想,如果刘恒依从了周勃的请求,私献玉玺的周勃势必超越群臣成为极特殊的第一功臣,甚至会在朝堂上制造出这样一种错觉——新皇帝是我周勃拥立的,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新皇帝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朝堂上,号令天下。
9、郎中令张武等人均认为此时不能进京。
10、下最后的决心前,刘恒命卜正占卜,结果得“大横”吉兆,这样,刘恒才作了应召赴京的决定。
11、加封太尉周勃食邑一万户,赐金五千斤;加封丞相陈平、将军灌婴食邑各三千户,赐金二千斤。
12、周勃在狱中没有了往日的雄风,恐惧感倍加。又没有多少文化,也不知道如何自证清白。狱吏们慢慢地开始欺凌、侮辱他了。周勃呢,竟然拿出千金送给狱吏,狱吏受了好处,就在牍板背面写上五个字:“请公主作证。”提示他解套的办法。这里的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她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为妻,狱吏们看周勃不开窍,就教他让他说动儿媳为自己作证。
13、周勃没有料到,始一亮相,刘恒竟有如此威严、正气,一时竟无言以对,只好扑通一声仓促跪地,双手将锦囊高高举过头顶。
14、薄昭来不及想这些,亲赴长安会晤周勃,见周勃态度诚恳,也没派人监视、限制薄昭的活动,薄昭密探几位高管的意思,见请代王称帝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于是薄昭速度返回代国,请代王进京!刘恒闻言大喜,夸宋昌算的对。于是刘恒带上人马,亲赴长安。
15、不论周勃的“奋斗动机”是什么,但是他的工作成绩,确实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在刘邦成为汉王之际,周勃也水涨船高地获得了威武侯的爵位。
16、反观陈平,诛杀诸吕的关键阴谋都是他出的,他的功劳与周勃不相上下,但到了迎汉文帝进城即位的敏感时刻,他却把首功的位子让给了周勃。
17、后来,他果然在铲除诸吕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呼百应,众军拥戴的风光也许至死都不会忘记。在接下来参与废少帝立文帝的秘密行动中,同样果敢得很。
18、公元前180年7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吕雉驾崩。
19、周勃干了一个多月,有人劝他说:你威震天下、位居高位,皇上已赏无可赏,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周勃辞职,下到封国。
20、文帝于是派人"持节",赦免周勃,恢复他的爵位与采邑。周勃出狱后慨叹:"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
二、周勃
1、手里有了点小权利,总想寻租变现,吃拿卡要,穿小鞋自然是必须手段。
2、其实,这应该是刘恒早已经谋划好的,刚来到得先整个人,好让京城里那帮权臣和皇族不会小瞧自己,杀鸡给猴看。结果周勃兴冲冲的跑过来反而掉进了坑里,被刘恒当众"打脸",大大的丢了一回面子。
3、周勃平定燕地后回到长安,高祖刘邦已去世了,他以列侯的身份辅佐孝惠帝。孝惠帝六年,设置太尉官,任命为太尉。十年后,吕后去世。吕禄以赵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叶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相国,执掌朝政,想要取代刘氏天下。周勃身为大尉,却不能进入军营大门。陈平身为丞相,却不能管理朝政。因此周勃与陈平谋划,终于诛灭了吕氏家族的势力而迎立了孝文帝。
4、这还不算完,《资治通鉴·汉纪五》记载,周勃接任右丞相后常常面呈骄色,每回朝罢,他总是跨着大步趾高气扬地退去。
5、不久,廷尉张释之传唤周勃,开始对他进行当面对质讯问。
6、陈平的理由是,虽然我们在朝堂上没有支持你,但是我们都是心系白马之盟的人,只是眼下时机不成熟,我们不愿和吕后为敌,日后时机成熟了,我们还是要保护刘氏江山的:
7、由于周勃平时不会做人,打击年轻后生,这次被抓,在朝中除了公主出面求情外,其他出来为周勃说话的只有两个人:
8、汉文帝能登基估计刘邦的坟都震动了!这个最不受宠的皇子,偏居代地,与世无争,一副自生自灭的节奏,在朝中毫无实力可言。因而,汉文帝想要坐稳龙椅,第一件事就是培植亲信势力,除了藩邸旧臣,朝中勋贵旧戚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能边用边防,周勃就是这样一类人。
9、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10、薄太后不满地对儿子汉文帝说,想当初,周勃手掌皇帝玉玺,身兼北军统帅,却没有造反;现如今身居偏远小城,反倒造起反来了,这能教人信吗?汝不知是听信谁的谗言,竟做出此等屈害功臣的蠢事来!
11、汉文帝二十二年(公元前158年),匈奴老上单于率军进犯北境,文帝急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防卫匈奴偷袭,汉文帝调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守卫,其中宗正卿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周亚夫当时任河内太守,驻扎细柳(今咸阳市西南)。
12、周胜平日里对公主不太好,经常爱搭不理,不过这次为了老爸,他只好放低姿态央求公主,估计肾都求虚了。
13、可以说,这是被拥立的新君与拥立有功的老臣间的第一次博弈。
14、如果说汉文帝对别的列侯,尚能睁一眼闭一眼,对周勃这一类人就得两眼瞪圆了。
15、周勃就这样,事实上被免去丞相职务,前往封国。其周勃畏惧被诛,经常身披铠甲,命人手持兵器会见郡守,加之有人告发周勃谋反,汉文帝就把此事交给廷尉,周勃因此被打入监狱,进而受到狱吏的羞辱当年,河东郡守、郡尉巡行各县曾经过绛县,绛侯周勃经常身披铠甲,居然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
16、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行各县到达绛县时,身经百战的绛侯周勃莫名其妙地开始畏惧这些人,担心自己被诛杀。他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各种兵器来接待这些公务员。长此以往,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此意是想谋反。
17、因此,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贾谊便上书建议遣送列侯返回封地,虽然贾谊因此被贬,但汉文帝却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于当时响应者寥寥,汉文帝便召来周勃,对其言道,“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意思是作为我最器重的大臣,还是由您带个头吧,于是便有了周勃被免除丞相之位,返回封地之事。
18、《史记.孝文本纪》的记载:绛侯勃免丞相就国,以太尉颍阴侯婴为丞相。
19、周勃定睛一瞅,原来是“以公主为证”五个字。
20、曾经无论多么牛气哄哄,只要沦为阶下囚,以后就很难再威风起来了。
三、周勃杀了汉文帝四个儿子
1、周勃(?——前169),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少时织薄曲(蚕具)为生,并兼当丧事中的吹萧乐人。秦末跟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绎侯。汉初又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和卢绾的叛乱。刘邦认为他“为人厚道朴实,不善于文饰,但是安定刘家王朝者一定是他”。吕后时,任太尉,但军权仍为吕后亲属所控制。吕后死,他与陈平定计,入大军号召将士拥护刘氏,诛杀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后被诬告谋反。入狱。不久得赦免。
2、周勃是汉初的名将、西汉开国功臣之他年轻时以繁重的工作为生,有强健的体魄,再加上他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因此成为了高祖手下著名的先登大将之一。
3、实际上从西汉中期开始,皇帝对藩国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措施,比如在藩国当过国相的官员,及与诸侯王结亲的官员,基本失去了回到中央任高官的可能;又比如封侯的官员除了三公,大多会到地方任职或遣送回封地。
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打响了反对暴秦的第一枪,早已苦秦久已的六国遗民纷纷响应。
5、那么,那个曾经因为吃了一点亏,就跳脚的周勃为什么不有所作为呢?
6、韩信属于半路加入了刘邦这个群体。当时的刘邦已经贵为汉王。韩信的王位纯属凭能力得来的。韩信一开始确实完完全全属于刘邦的臣子。但随着韩信功劳越来越大。韩信和刘邦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且韩信的王位并不是刘邦主动分封的。而是韩信以援军为要挟,硬逼着刘邦分封的。虽然刘邦分封了韩信王爵,但内心之中已经给韩信判了死刑。为什么在楚汉之争刚一结束,刘邦就立刻夺走了韩信的兵权?目的就是为了打压韩信。因为韩信这个王让刘邦感到了威胁。所以刘邦要打压,甚至除掉韩信。
7、他曾经带兵讨平韩王信、陈豨、卢绾等人的叛乱,刘邦在死前曾有预言说:“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可以说刘邦确实寄厚望于周勃。
8、于是,他当即召廷尉张释之入宫,要求成立专案组赶赴河东郡,把周勃逮捕进京,立案审查。
9、一个月多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80年9月,以绛侯周勃等人为首的“丰沛集团”突然发动政变,将吕氏一族,以及刘邦的嫡长子刘盈一脉屠戮殆尽,史称“诸吕之变”。
10、本来大家就对这个外来户十分排斥;而这个陈平呢?更是敢想敢干——直接收受贿赂,大搞权钱交易,将手伸到了“丰沛故人”的盘子里。
11、许多时候,真理之所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是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之下,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抵抗现实的诱惑或恐惧,拨开逼真的表象,一针见血地看到本质。
12、这时候,同样是沛县同乡的王陵等人就说了:还不是因为老大您够意思?年终分红给得多!哪像项羽那个瘪犊子玩意,连加班费都不给,还想着手下给他卖命?!
13、其中,萧何和曹参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说,不过这两人年事已高,在惠帝生命末期,均已完全退出了政治舞台,汉相的位置,自然由王陵递补,考虑到王陵的能力相对有限,陈平成为了他的副手:
14、公元前204年,也就是楚汉争雄的焦灼阶段,秦末汉初之际的第一阴谋大家陈平,第三次换了老板,跑到了以出手大方而闻名的刘邦这里混饭吃。
15、一个臣子,可以篡夺军权,发动政变,冲击皇宫,杀害皇帝及执政大臣,条条都是死罪,
16、打击诸侯势力的大趋势,是周勃悲剧的导火索
17、曾经叱咤风云,到头来小小的一个狱吏在周勃眼中都威严若神明,明代李贽读史至此,写下了八个字:“英雄到此,真堪堕泪。”
18、于是,待家人来探监的时候,周勃便把狱吏的主意传递了出去。
19、同周勃、周亚夫父子一样
20、周勃和刘邦一样出身沛县,在跟随刘邦走上反对秦朝苛政的道路之前,周勃靠编织养蚕的器具谋生,还兼职在丧事上吹奏哀乐,家境可谓清苦。公元前209年,刘邦宣布起义,周勃以中涓(内侍近卫)的身份跟随其左右,参加了秦末汉初的所有战争,灭秦、征项羽、平定内乱、抵御匈奴,他一样都没有落下,因为作战勇猛,屡立奇功,深受刘邦信任。特别是在镇压异姓诸侯王叛乱时,周勃率军急进,反叛的燕王臧荼、韩王信被迅速平定。回朝后,刘邦把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赐给周勃作为食邑,并封他为绛(jiàng)侯。
四、周勃为什么没被杀
1、而周勃自己呢?也一直稳坐在大汉帝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交椅上。
2、那个最早参加革命,和刘邦一起扛过枪的好哥们;
3、瞧瞧陈平,玩阴谋从未失过水准,先辞一个右丞相,转手就将左右丞相全拿到了手里,而且还不遭汉文帝猜忌。
4、原来他是向刘恒进献秦始皇那颗传国玉玺来了。
5、也是那个翻脸无情,亲自带队灭了大哥大嫂唯一血脉的周太尉。
6、这并不是笔者在瞎说。因为在正史中,就曾明确探讨过这个问题:
7、诸侯既包括诸侯王,也包括获得侯爵的列侯,这些人构成的势力,在西汉初年,不光吃光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还在政治上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安全。
8、您是我最器重的人,为了落实政策,您给带个头吧!就这样,周勃被迫辞去丞相之职,回到了封地绛县。
9、卢绾算是一个特例。卢绾本身也属于刘邦的臣子。从刘邦起家就一直跟随刘邦作战。论起功劳,贡献和资历。卢绾相比起周勃,樊哙等人也几乎一模一样。但为什么卢绾可以封王呢?首先卢绾和刘备关系最为特殊,他们的亲近程度就连刘邦的连襟樊哙都比不了。卢绾和刘邦属于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卢绾家和刘邦家属于莫逆之交。从小卢绾就跟着刘邦混。所以两人不是兄弟但胜似兄弟。燕王臧荼造反被灭杀后。刘邦想要卢绾这个兄弟也得些实惠,所以刘邦就分封了卢绾为燕王。但谁能想到这个兄弟最终还是因为野心而背叛了他。
10、然而,这段《史记》周勃传中记述的话:“少帝及济川、淮阳、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吕太后以计诈名它人子,杀其母,养之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用强吕氏。今已灭诸吕,少帝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侯贤者立之。”看起来不似一个大老粗的心思,后来,陈平以周勃功大让位时,也不见周勃有任何推辞的举动,更不像厚道人的做派。后来,文帝咨询政务时,周勃一问三不知,惶恐得很,下朝后,责怪陈平事先没有教他,在这里展现了天真幼稚的一面。
11、文帝刘恒对周勃本来就怀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结,现在有人这么上书,不免猜疑起来,有心惩治。
12、汉景帝想起文帝临终前的话,召见周亚夫,并封他为太尉,主持平叛。此时,叛军正猛攻梁国,周亚夫根据战场形式向汉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绕过梁国,从背后断叛军粮道,再伺机击溃叛军。”(“楚兵剽轻,难与争锋。原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得到了汉景帝首肯。
13、刘恒不愧是后来开创“文景之治”的有为明君,在这一稍有闪失就可能深陷被动的微妙关键时刻,他不仅明智,更有威严,他深刻地知道,此时若让周勃私进一步,他将失去高高在上的权威以及“王者无私”的公正立场。
14、众臣按礼参拜完毕,身着铠甲的周勃突然从众臣中走了出来,他走到刘恒面前,先行礼后言称:请大王屏退左右,臣有要事禀奏——
15、周勃为人朴实刚强、敦厚稳重,刘邦认为可以嘱托大事。周勃不喜爱经文礼节,每次召见儒生和说客,自己都面向东坐,责令儒生们说:“别绕弯子或引经据典,快直接对我说吧。”他就是这样质直纯朴、缺少文饰。
16、“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17、时间久了,有人借机诬告周勃,说他图谋不轨,蓄谋造反。
18、汉文帝由代地进京,刚过渭水桥,周勃在野心的驱使下就弄巧成拙地干了一件蠢事,以至于汉文帝对他的印象极坏,戒备心很重。
19、那一年,一直身体挺好的吕后,被一只野狗咬伤,身体急转直下。
20、只见来人非同往常,个个都显得很牛叉的样子,而且还有郡守季布亲自小心翼翼陪同。
五、周勃政变
1、周勃为人憨厚刚正,高祖称他可委以大事。可是周勃不习经术,鄙薄儒生。每次召见儒生和说客,总是让他们快快道来,别咬文嚼字。他就是这样质直淳朴、缺少文饰。周勃平燕王乱归来后,高祖逝世。他就以列侯的身份辅佐孝惠帝。孝惠帝六年(前187)设太尉职,任周勃为太尉。十年后,吕后去世。吕禄以赵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叶王的身份做了汉朝的相国,执掌朝政,想要取代刘氏天下。周勃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军营大门。陈平身为丞相,却不能管理朝政。因此周勃与陈平谋划,终于诛灭了吕氏家族的势力而迎立了孝文帝。这件事记载在《吕后本纪》、《孝文帝本纪》中。
2、最简单的办法,不要得罪了"阎王",更不要惹了"小鬼"!
3、当来到离长安仅有数十里的高陵时,刘恒又停了下来,这还是出于慎重的考虑,探知周勃、陈平等人确已出城恭候,这才启驾来到渭桥。
4、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5、周勃被文帝刘恒赶到封地后,心怀不满,整天舞枪弄棒,炫耀武力,摆老资格,傲慢对待巡视组。
6、但才过了个把月,有人劝说周勃道:“您诛灭了诸吕,拥立了代王,威震天下,已经得厚赏与尊位,恐怕时间长了,灾祸要降临您的身上了。”,周勃读书少,感觉这话是有道理的,就心生恐惧。斟酌再终于向文帝上表,谢罪辞职。刘恒同意了他的请求。远离朝政,岁月静好,他已经搞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这个年龄,就该含饴弄孙、养尊处优、颐养天年了。
7、不过,在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
8、从公义上来说,周勃陈平导演的剿灭诸吕行动,让政权回到了刘氏,从私利上来说,周勃们发动的这场政变,其实也是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9、汉高祖刘邦临死前有说过 “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看到周勃重厚,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的军权交给了周勃。 吕后薨逝后,周勃联合陈平等夺取了吕禄军权,诛灭了诸吕势力,又拥立代王刘恒继承了皇位。正印证了刘邦生前的预言。
10、季布虽然过去是项羽的战将,在战场上没少和周勃正面干仗,但他是老同志,觉悟高,对周勃的秉性还是非常了解的,周勃心中有气可能,造反绝不可能,肯定是被人冤枉诬告,所以有心替周勃开脱。
11、在平定诸吕之后,经过皇族派与权臣派的一番激烈对抗,外表软弱老实的代王刘恒成为新一代皇位的继承者。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重视和欢迎,以周勃和陈平为代表的大臣们出城迎接刘恒的车驾。
12、汉文帝是个识趣的人,知道周勃和陈平对自己有大恩于是投桃报李,让周勃做右丞相。可周勃是个武夫,不懂如何治理国家,所以在丞相任上屡次遭到汉文帝的敲打。汉文帝的意思很简单:我给你的右丞相是身份地位上的尊贵,而不是插手政事。周勃忽视汉文帝的警告。
13、开国后韩王信反叛,他又功劳最大,被晋升为太尉、平定陈豨、卢绾叛乱,后高祖、吕后死后,在郦寄协助下,竟一人夺了相国吕产统帅的北军。后又在刘章协助下,扫平南军,诛杀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文帝即位后,周勃为右丞相,赏赐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周勃和陈平等开国元老又立下盖世奇勋。
14、也是值得我们永久铭记的
15、天津铁路疾控中心38岁的副主任技师周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Ⅱ型糖尿病的病痛折磨。
16、“数”的意思是屡次整句意思:吴国兵缺少粮草,饿,屡次想出去挑战对方,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去。满意,请采纳!
17、正好,刘恒看到司法部呈上来的周勃的口供,抱歉说:"我没有肯定他谋反呀,已经调查清楚,就要释放。"
18、那个狱吏每天冷嘲热讽,给周勃上眼药,不给好脸色。
19、代王刘恒宽厚仁孝不假,但在吕后治下,他的低调、恭顺、逆来顺受不是软弱无能、好欺负,而是他的生存之道。
20、“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六、周勃
1、汉文帝的这个动作透露出了极明显的信号,他并不信任太尉周勃,为了控制京城,确保皇宫安全,他必须分割周勃手里的军权。
2、听了这话,汉文帝作声道:既然诸事都有人专管,足下作为左相还须主管何事呢?
3、不过,如果我们稍微联系一下,周勃早年的生活境况,再想一想,古代战争中给予“先登勇士”的丰厚奖励,就会发现:也许周勃的作战勇猛,还有另一种解释——谁不怕死啊?还不是生活所迫?!
4、汉文帝这才收手,赦免了周勃。
5、只是这位公主和儿子周胜关系不太融洽。
6、红、黄隔离区工作艰难但有序进行。在1月28日午饭前,一名同事看到周勃大汗淋淋,身体有些不舒服。在同事的一再追问下,周勃才说出身患Ⅱ型糖尿病的情况。中心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准备替换他,但周勃坚定地说:“动车段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几天,各项工作和情况都比较熟悉,这时候换人不利于防控工作开展。再说,我每天都备有苏打饼干,随时补充体力。请领导放心!真的,我可以坚持!”考虑到周勃同志的坚定决心,领导同意他继续在封闭隔离区工作,但要求他减轻劳累、保重身体。
7、汉文帝是大孝子,曾经因为为母亲尝药,上了中华二十四孝子图的,对老妈的话言听计从。赶紧说我已经看了他在狱里的供辞,马上放他出狱。这样绛侯才重新获得了自由,又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可爱的、老实的绛侯出狱后说:
8、而周勃也是在这一时期,才加入到刘邦的起义队伍里的;
9、“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周勃、陈平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于是派人前去请代王入京即位,然而刘恒却根本不敢前往京城,一方面源于久居代地的刘恒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一旦入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的吉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刘恒对周勃、陈平等人的不信任。即使后来刘恒决定入京,还是先派舅舅薄昭去京城打探,又派宋昌入城探路。
10、周勃受权势所惑,应该有过做权臣的念头,但他毕竟不是赵高之流,所以对于汉文帝的强硬举动,他不敢反抗,只能低头顺从。
11、公元前202年,当刘邦彻底击败项羽之后,曾经问过这帮老哥们一个问题:咱们哥几个今天好好唠唠,为什么我刘邦可以取得天下,而项羽却不行呢?
12、之前说过,袁盎和周勃还有过节。
13、吕后也深以为然,竟然让这个周勃做了15年的大汉帝国最高统帅——太尉。
14、不仅没有,他和陈平还给吕后的“违规”之举,找好了理论基础——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
15、周勃可谓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大将,无论是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到各地负责平叛的过程中,都立下了不世之功。最牛的还是在刘邦死后,周勃与陈平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吕氏政权,立了首功,最后迎代王为汉文帝。周勃完全可以称为再造大汉的功臣。
16、燕王臧荼造反,周勃带兵去平叛;韩王信反水,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着刘邦出征;陈豨搞串联闹革命,周勃就带兵和他们一个一个的干;燕王卢绾想闹独立,周勃就带兵把他打的稀里哗啦
17、陈平智有余,王陵少憨,可以佐之。
18、周勃免相归故里后,当河东守尉来绛县巡视时,周勃总是提心吊胆,担心被害,往往是身披铠甲,令家奴各拿兵器与守尉相见。
19、从法理上讲,有资格当皇帝的只有三个人。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这里边陈平肯定不支持刘襄当皇帝,因为刘襄身边有一套完整的班底,他要是当了皇帝,三公非驷钧、魏勃、祝午莫属,更有刘章、刘兴居等着要权。那还能有陈平、周勃等老臣的好?而其在荥阳前线,灌婴差点把魏勃吓得尿裤子,梁子算是结下了。
20、一年之后,丞相陈平去世,文帝复招周勃任丞相。
1、这件事被添油加醋的四处传播,各种说法都有,很多人认为周勃可能畏惧被诛杀,他才如此紧张。不久,又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欲谋反,汉文帝也是将信将疑,就把这件事交给廷尉了。廷尉又把此事,交给当地官员来处理,于是他们就捕捉周勃治罪。周勃越来越恐惧,不知如何是好,狱吏们也开始欺凌侮辱他,于是周勃拿出千金重礼,送给狱吏,狱吏就在公文牍板的背面写上字示意:“请公主作证。”
2、陈平当即答道:此二事各有专职,他们均为臣属下。陛下欲知其数,臣可召来问之。
3、所谓的薄曲,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养蚕的、类似于簸箕的东西;周勃的主要工作就是,编织薄曲。
4、这个交易就是,剿灭诸吕后,周勃陈平等人,以少帝兄弟非惠帝骨血为由,全部被诛杀,拥立刘恒,而刘恒则必须保障功臣派的相关利益。
5、这事本来刘恒挺没注意的,经过张武和宋昌的讨论,结果更糊涂了。既然自己彻底蒙圈,刘恒打算听妈妈的话,问问亲妈这事该怎么办。
6、狱吏拿到了钱,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对周勃格外照顾,马屁拍个不停。
7、汉文帝治罪周勃,表面上看,是周勃自己上了年龄开始疑神疑鬼起来,仿佛是自己造成的。其实呢?汉文帝别有用意,周勃二次拜相时,或许在朝廷看到了什么,也许文帝向他暗示了什么,否则,这位能征惯战、出将入相的老人绝对不会有如此异常的表现(担心自己被诛杀、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接待公务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