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蝉的古诗有哪些五年级(100句)

2023-01-31 10:00:43 0 59

一、描写蝉的古诗有哪些五年级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2、那时候小学课本里一首诗写的好:

3、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4、?部编版四(上)古诗讲解:第1首《鹿柴》

5、►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赏读《梅花》

6、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7、蝉在古诗词中是常常出现的意象,除了象征高洁的人品,有时还被诗人写进诗中营造一种美的意境,如王籍的“蝉噪林逾(yú)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蝉鸣声衬托了环境的清幽宁静。

8、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0、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11、所编《北堂书钞》,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

12、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13、1) 蝉(唐)虞世南

14、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蔓草稀疏渐枯萎,园中林木空自凋。

15、?部编版三(上)古诗讲解:第8首《早发白帝城》

16、►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17、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18、“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本首诗的哲学境界,也即成了后世传诵之佳句。表层分析:那婉转动人的蝉声在空中回荡,自然会让人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而诗人却调整视角,有了自己的发现,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如果你是一个品格高洁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你的思想。这就表达出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气韵。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19、秋风吹拂在湖面上,傍晚时分,蝉声急促。红莲经夜被露水打湿。为了暂时挽留住将要离去的客人,只好加速酒筵的进程。

20、虞(yú)世南是唐朝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性格刚正,敢于直言。有一次,唐太宗写了一首诗,让虞世南应和(hè)一首。虞世南认为这首诗内容空洞,没什么价值,如果传播出去,天下人会因为它是皇帝写的而效仿,形成不良风气,因此,拒绝写诗应和。能够坚持正气,拒绝为皇帝和诗,可见虞世南的高洁品质。他的这首《蝉》,通过描写蝉的习性,也表明了自己的操守和志向。

二、描写蝉的诗句五年级

1、实际生活中,虞世南就是这样一位“居高声自远”的名臣。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可见诗品即人品!

2、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秋水》中的一段话:“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4、打开《唐诗鉴赏辞典》,第一首便是隋末唐初的虞世南的《蝉》。历代咏“梅兰竹菊”,咏山咏水咏柳的诗词很多,可是咏蝉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在唐诗里,却有让人赞叹乐道的“咏蝉三绝”。

5、►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赏读《题西林壁》

6、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7、贞观年间性情刚烈,直言敢谏

8、►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赏读《暮江吟》

9、小时候,家住农村,十分喜欢捕蝉。一到夏天,那也正是暑假的时候,屋后面有一片树林,最喜欢中午的时候拿着竹竿,和好面筋,不顾酷暑去树林里面捕蝉。听着蝉鸣,抬头向树上望去,不久便能找到蝉的藏身之所,这时候,把和好的面筋放到竹竿的尖尖上,慢慢举起竹竿,小心翼翼得靠近蝉,然后迅速朝蝉翅粘去,蝉就逃不脱了。

10、►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赏读《赠刘景文》

11、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饮清露”,强调“清”,在诗人笔下,蝉的形象具有了几分高洁的意味,和前面“垂緌”这个暗示显宦身份的表达结合在一起,我们已经能读出诗人笔下的“蝉”超越了自然界的小昆虫的形象内涵,而是具有了几分高洁的意味。

13、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16、译文: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

17、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江城子(宋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爱情诗很多都和景关系不大的

18、“饮清露”、“出疏桐”,前者写蝉的习性,后者写蝉的声响,诗人抓住了蝉的这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进而物我合高度契合诗人自己的心性。最后两句写蝉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居高而声远,从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

19、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0、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三、五年级古诗《蝉》

1、正当你看得出神,微风过处,耳边又送来悦耳动听的蝉鸣声,“流响出疏桐”,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这样清脆嘹亮的声音从哪里发出呢?原来是从高大挺拔、清俊疏朗的梧桐树上传来的。

2、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3、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4、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

5、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6、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7、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8、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9、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0、如何方可舒心意,饮酒自能乐陶陶。千年之事无需知,姑且行乐尽今朝。

11、白话文释义: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12、结尾两句是本诗的重点,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主旨:人若具有高贵的品格,无须借助外力也能名扬天下。

1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14、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5、诗文中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虞世南就是借蝉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具有这样高洁品质之人的赞美。

16、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17、夏日的傍晚,炊烟袅袅升起,蝉的幼虫便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找到可以栖息的大树,爬到高处,趁着夜色脱掉土黄色的外衣,瞬间华丽变身,长出一双半透明的绿色翅膀。

18、《初秋行圃》——(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19、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

20、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四、写到蝉的古诗还有哪些五年级

1、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唐·雍裕之《早蝉》

2、程:路程、道路,“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山长水远。榆关:现在的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千帐:军营很多。聒:声音嘈杂。

3、品诗人:岁月静好|朗读者:颍川郡主

4、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5、点击“蓝色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7、五年级上册只有11首古诗,如果是第8首的话,古诗是

8、?(古诗词精讲)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第5首《古朗月行》

9、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听新蝉寄张昼》关于蝉的五言诗如下蝉作者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如下:

10、山外青山楼处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1、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入朝以后,一定会度过一段寂寞的时光,不知何时才得重逢。

12、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13、刘昭禹五代楚《闻蝉》

14、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15、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宋代: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16、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7、?部编版三(上)古诗讲解:第7首《望洞庭》

18、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

19、虞世南的诗表达清高的品质,李商隐表达苦闷之心情,骆宾王则表达乏难的情境。

20、庄子笔下这个来自南方的高贵的鸟儿鹓鶵,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五、关于蝉的古诗大全五年级

1、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2、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6、原文: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7、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

8、小学二年级能知道下面两首就行来吧.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古诗词精讲)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第1首《咏鹅》

10、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

11、《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作者)毛文锡(朝代)唐

12、囊中黄金已在羁旅中用尽,壮志一年年渐渐地消沉。傍晚时分,凉风吹来,又听见秋蝉哀鸣,我的心情越发悲伤起来。

13、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14、jūgāoshēngzìyuǎn,fēishìjièqiūfēng。

15、?部编版二(上)古诗讲解:第5首《江雪》

16、据说,虞世南的这首小诗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认可,唐太宗连声称赞:“好,好!爱卿洁身自好,自然声名远播,乃我朝之大幸矣!”

17、♪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18、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9、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20、蝉,也即知了,是夏秋之季最为常“听”到的一种昆虫,其实它是很常见的,但我们更多的是“听”到它在,因为它的声音实在是太响了。就这样一个自然的现象,常人常见而无视了,诗人却会从中有所感悟。这是一首咏物诗,所谓咏物必然是有所寄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读起来,诗中每一句都在写蝉,从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实际上每一句又都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也就是借蝉来说自己,咏物的深层意义肯定是咏人。读这样的诗,一定要学会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与人品质相通之处,也即艺术上的契合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