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谭鑫培墓
1、在义和团运动中,教堂曾被烧毁,宣统末年,由西什库教堂的一位法国神父出资,在曹各庄又重建了教堂,就是现今的天主堂,当时隶属于长辛店堂区,由陆神父的侄孙子陆德茂主持日常的宗教活动,当时教友约有300余人。文革期间,天主教被迫停止活动,曹各庄堂被改作了生产队的仓库。
2、《建康录》曰:“武昌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分八字,数不及九”,指的就是八分山。
3、东辛称、西辛称(曾用名:新城)
4、贵石是70年代从潭柘寺后山搬下来的,以前村子山上有个石头很想乌龟,所以叫龟石,又因为以前山上出叶腊石,很贵的石头,又叫贵石。
5、原来谭有个孙子叫谭霜,前些日子因事被拘(有两种说法,因不得确证,故从隐),谭一直托人保释。谭要不应这场堂会,恐怕不易放出来,谭爱孙心切,便以释放谭霜为条件,带病应了这场堂会。这便是误传的“威胁和扣押”的张本。
6、S1线是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读者在乘坐这条地铁新线、感受快节奏交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不妨探寻一下这些站名都有哪些典故……
7、702路→907路约2小时40分钟/4公里建设一路18站乘坐702路,在洪山站下车29站乘坐907路(或907),在谭鑫培公园站下车
8、卫星队的老百姓原是潭柘寺镇草甸水村移民户,60年代搬至永定镇东部,当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老百姓便把“卫星队”当作村名;另一种说法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各地上报粮食产量都“放卫星” ,卫星队也因此而得名。
9、谭小培,谭鑫培第五子,唱腔猛的一听很像谭鑫培,但仔细听会发现他的嗓音比他父亲的要浑厚些,灌制了不少唱片,虽然一直是唱二牌老生,但对谭派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愧是谭派第一人。
10、据当地人讲:当时搞备战备荒,挖防空洞时打开墓室,计划当防空指挥部用。墓室为砖砌,呈方形,分为两间,中间隔墙有小窗户,顶部用厚重青条石覆盖。谭鑫培遗骨及碑及随葬物品都被扔到外边,好心的人将谭鑫培遗骨收拢在一起,在当地重新埋葬。墓前原有石供桌、石五供等物。
11、京西古道是北京西部广大区域内古代交通道路的统称。分布在门头沟区域内的京西古道,既有人类迁移古廊道、物流人行古商道、宗教寺庙古香道、金戈铁马古军道……来京西古道既能寻古探幽又能户外休闲健身,是您闲暇放松的好选择!
12、张火丁、迟小秋舞台水袖身段展播
13、康万生、兰文云演唱的《遇皇后》《打龙袍》
14、上岸村明代曾称上安村,村民多为山西移民,因地势较低,永定河水泛滥时常溢到村边,故又称上岸。另传,此地历史上曾是永定河的一个渡口,过往渡河的香客、僧侣离船上岸却不知道这里叫什么,索性直接称这里为“上岸”。
15、卫星队位于永定镇的东部,西苑路的西侧,与首钢隔河相望,村域面积469亩,总人口500余人。
16、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故有“西山稻乡”之称。
17、家传是谭派的主流,除了家传还有很多入室弟子,京剧前后四大须生都是谭派传人,他们的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而来,写一些有名的谭派传人。
18、贾洪林,被称为“小谭鑫培”,可惜后来嗓子坏了就给谭鑫培当配演了。
19、但艺术有艺术的规律,艺术界也极少有父子同为艺术大家的。不过到了谭鑫培的孙辈,又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谭富英。而为此作出承上启下贡献的,就是他的儿子谭小培。
20、石佛岭古道是迄今为此保留最完好的一段古道之位于王平镇境内的东石古岩村,古道穿村而过。
二、谭鑫培墓具体地点
1、关于桥户营的村名,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昔时村东永定河上有一座木桥,被称为善桥,是潭柘寺出资修建的。这里为管护桥梁的桥户人家聚居地,故得名桥户营。
2、丑,中年后专演老生。以唱、做、念、
3、现在,虽然庙宇已被毁,但从完整的墙体和几座殿宇遗址仍然清晰看出当时的精美工艺。
4、谭鑫培主演的电影是:长坂坡。《长坂坡》是京剧传统剧目,主体是取自于《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该剧目将赵云的救刘禅事件、文鸯的七进七出事件合二为做出了良好的改编。故事叙述: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护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5、侯庄子村位于稻地片北端,过去有条骆驼道穿村而过。两头东接永定河东河板桥(俗称善桥),西接西河板桥,成为连接大峪与石景山之间古道的重要一段。前几年因为修六环路,西河道被填埋上了,侯庄子的住户也大多南迁,现在四道桥稻地小学对面那片新式别墅区便是侯庄子新村。
6、(纪录片)中国戏曲瑰宝
7、老村有古槐1株,属市一级保护古树。有门潭公路、龙石公路在此经过。
8、*冯村的古庙很多。冯村西原有始建于辽代的宝林禅寺,内有三重大殿,如今在制药六厂的院子仍有遗址。村北的天台山原来还有一个天山祖庙,现在也只留有废墟。
9、时光荏苒,尽管中山舰已经沉没几十年,但人们始终未忘记过它。在历史的沉沦中,在现实的浩荡中,它都巍然地屹立在那,一动不动。作为传承英雄无畏精神的中山舰博物馆,也是江夏每个人都应该至少去一次的地方,你可以带着孩子去聆听一段江夏的历史故事,也可以陪着父母去看金口古镇的沧桑,或是带着爱人看滚滚长江东流。
10、谭鑫培主演的是定军山。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在60余年的演剧生活中,上至宫廷王府,下至乡镇村野,占领过当时中国各种样式的舞台,赢得了各种层次的观众。
11、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确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创造的谭派艺术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国戏曲的传统风范,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致使很长时期京剧老生行当有“无生不学谭”的现象。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谭派的艺术还影响到京剧武生行的杨小楼,旦行中的梅兰芳、程砚秋等派。
12、*曹各庄天主堂位于门头沟区曹各庄村,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家住曹各庄,在北京西什库教堂供职的陆神父联络桥户营的东崔家、西崔家、安家及曹各庄的陆家四家共同出资修建,名为若瑟堂。
13、栗园庄村北有京剧名家谭鑫培墓,谭鑫培颇谙佛理,曾于光绪年间在戒台寺受戒。晚年时,他向当时的戒台寺住持提出:“愿借寺中一席之地,永作伴城,以便百年之后也能得到禅宗的恩护”,故长眠于此。2010年因S1线和长安街西延工程建设需要,该村已整村拆迁。
14、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公交线路:901路,全程约3公里从谭鑫培路步行约7公里,到达文化大道谭鑫培公园站乘坐901路,经过23站,到达中山路武昌火车站步行约780米,到达武汉宏基汽车客运站
15、到达戒台寺路口,右行。很快左侧有岔路向下,选择走左侧的路,这条路通向一个大院。在院门前右侧有小路向下,有路标指示通往石佛、大灰厂。选择走右侧小路向下。越过一条大土路,继续直下行。
16、江夏环山绿道全长30公里,是武汉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柏油绿道
17、历史上石厂村曾是两条古道交会处。一条由石厂村经上岸村,向东至京城的阜成门,以运送西山所产石材、煤炭等物资为主;一条自京城而来,从庞村渡口过河,穿石厂村、经西峰寺到达潭柘寺。
18、贾洪林专工老生,他的念白俏丽,动作洒脱,表演细腻传神,长期为谭饰演二路老生,并向谭问艺,终成名家,马连良深受其影响。
19、果农由于不堪重压,大多返回山西老家。明朝灭亡后,苹果树被砍伐殆尽,果园一度成为清八旗兵的演武场,康熙皇帝曾在此举行过阅兵仪式。
20、谭孝曾弟子也有很多的,我知道有张博恩、吴响军、李钊、白智鑫,青年谭派演员们努力学艺吧。
三、谭鑫培墓碑
1、一组荀派演员演唱的京剧名段
2、水峪嘴村·京西古道风景区
3、谭正岩,谭元寿的孙子、谭孝曾的儿子,谭门第七代传人。遗传了家族的好嗓子就是缺点宽厚,刚开始唱的很像小生,现在老生味越来越浓了,身段是学谭元寿先生的,扮相英俊,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吧。
4、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黑瓦青砖泥墙,错落于绿树鲜花之间,既像山水画卷,又有荆楚特色。
5、墓园正门为石牌坊,嵌在围墙中间。枋上横批“国剧宗师”,楹联为谭门弟子王琴生所书,写的是梁启超的诗句:“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载轰如雷”,足以显示出墓主人不同寻常的历史地位。
6、另外一种说法是,其山有寺,殿顶覆黄瓦,金碧辉煌,故将这座山命名为“金顶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附近建成大面积的首钢居民区,取名“金顶街”。“北辛安”之名源自金元时期,该地原有田薛两村,并开凿有一条人工河。
7、公交: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韭园村下,或者从北京苹果园地铁站有370公交直达圈门,大概需要40分钟。徒步到潭柘寺后,可乘坐931路公交回苹果园地铁站。
8、小园明代成村,大慧聚寺为戒台寺的始称之名。
9、何各庄村中原有座老庙现已成为村民民房,何各庄西北约1公里凤凰山下依然保留着太清观遗址。
10、据《宛署杂记》记载小园明代建村。小园村原是大户庄院的菜园子,因为菜园子很小,因此而得名“小园”。
11、有趣的是,谭富英成名后,某报纸曾经登出一幅漫画,画面上是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三人。谭鑫培俯对谭小培说“我的儿子不如你的儿子”,谭富英则仰向谭小培说“我的父亲不如你的父亲”。漫画虽有讽刺之意,但据说谭小培见此漫画,哈哈大笑,连连称妙。
12、王村原是从山西移民至永定的王氏家族,家族大部分是窑户,许多窑工聚居在王村煤窑附近。夏季雨水大,煤窑停业,窑工就近开荒种地,逐渐形成王村现有村落。
13、王则昭,谭小培关门弟子,谭富英师妹,女老生,嗓音浑厚还有点沙,她唱的谭派很有韵味的。
14、*岢罗坨的含义包含全国共有五大佛教圣地:北京的潭柘寺、戒台寺、山西的苛山、河南的萝山、浙江的普陀山的含义,明太祖朱元璋将苛山、萝山、普陀山,各取一个字连起来成了“岢罗坨”。意思是“岢罗坨”村子虽小,它可包北京以外三处佛经圣地,加上附近的潭柘寺、戒台寺,门头沟一个地方就成了全国五大佛经圣地的代称。这就是“岢罗坨”村的由来。
15、据史册记载: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生于湖北江厦,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年随父到北京,入金奎科班习艺,学老生。1917年4月14日,农历丁巳年闰二月廿五日病死于家中。
16、*王村的月严寺内供奉的窑神,丐帮的《窑喜歌》中描述窑神,“ 拔道如同佛爷龛,龛里供奉着三位神仙,有青山和土地,窑神在中间,诸位要认识煤业的祖师爷,顶灯、拄镐、倒提着一串钱”就是月严寺的窑神。
17、*1964年4月,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东胡林人”遗址,从而填补了自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以来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上一段空白。近年来,地处永定河畔的门头沟卧龙岗、丰台的鹰山、石景山区高井电厂附近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址。
18、谭富英,谭鑫培的孙子,谭小培的儿子,嗓音清脆洪亮,宽厚有力,在谭小培和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和余派精华,发挥自身优点,形成了质朴大方,简洁自如的新谭派。1933年和雪艳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片《四郎探母》,如今舞台唱的谭派大部分是新谭派。
19、谭小培出生时父亲谭鑫培早已成名,在他壮年时儿子谭富英又已成名,他夹在两头红的中间。京剧界对他素有“少年公子老封翁”之称。旁人对其羡慕不已,称其为“上吃老,下吃小”,认为谭小培是很有福气的人。他不仅培养了儿子谭富英、孙子谭元寿,还怀抱过曾孙谭孝曾。
20、据江夏区志同治8年记载,古时,湖边有两个湾,湾里分别住着姓汤和姓孙的人家,以捕鱼为业,湖名便叫汤孙湖。1997年,江夏区政府为招商引资,让湖名更响亮、更现代,将“孙”字加了一个走之底,改名“汤逊湖”。
四、谭鑫培墓 门头沟
1、谭元寿先生有40多位弟子,出名的有张克、王平、崔英、卢松,他们都活跃在舞台上。
2、栗园庄(通用名:栗元庄)
3、秋坡位于永定镇最西南端,村落在马鞍山东侧半山坡上,成散列状。地处低山半坡,海拔680米。据传,昔时有乞讨者来戒台寺打工,祈求一块山坡地安身,该地原名“求坡”,后演变成“秋坡”,沿用至今。
4、到达芦潭古道(戒台寺-石佛村段)的标志牌,在路的右侧,附近还有个石牌坊。沿着较宽的古道向下走,后来古道会变窄,沿途有岔路,只要沿着石头古道向下走就是。
5、现在大家都知道京剧界有四大名旦和四大老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四大名妈和四大名爹。四大名妈即坤伶李砚秀、吴素秋、李玉茹、梁秀娟这四位的母亲,四位母亲都很能干,终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材。而四大名爹即谭富英、李万春、李少春、荀慧生这四位的父亲,这四位父亲也是能干之人,很早就将自己的儿子培养得出类拔萃
6、这是他最后的演出,又不是通常意义的最后的演出,这是“宗师绝唱”!后无来者的令人叫绝的为艺的品位和为人的风骨!
7、“谭鑫培墓”终成了有心的中国人瞻拜的圣地。
8、京剧演员。名金福。先演武生和武
9、1950年,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成立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谭小培与萧长华、王瑶卿、王凤卿、尚和玉、马德成、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刘喜奎,被聘任教,这就是戏曲实验学校的十大教授。
10、艺术风格,世称“谭派”。对后来的老生
11、景点推荐:古桥涵、峰口庵等。
12、这一带是稻地中最开阔的地方,为扩大灌溉面积,稻地渠在村边向不同方向又分出3个支渠。加上原有的主渠道,共计4个灌渠,每个渠道上面架有一座小桥,“四道桥”由此得名。
13、石佛岭古道地形险要,保存较好,是相当经典的一段有明代修路碑的古道,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人文景观。
14、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
15、到达十字路口,左边有芦潭古道(石佛村-戒台寺段)的标志牌,应该直下行,很快左边有个石灰场。遇到公路,选择右行。到达大灰厂供公交站,乘坐385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古城或八角,然后乘地铁返回市中心。
16、自驾:阜石路双峪路口右转向北,沿石担路向北行驶到陇驾庄水峪嘴桥头左转直行即到水峪嘴村。
17、苹果园初称“苹果村”,始于明代。
18、表演艺术影响很大。以《空城计》、《定
19、辽咸雍六年(1070年)四月戒坛寺建成,法均大师“开坛演戒”,一时名声大噪,香火繁盛。当时的僧俗民众、皇亲国戚纷纷前来戒台寺听法均大师讲经。
20、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公交线路:918路→902路→732路,全程约4公里从谭鑫培公园步行约500米,到达文化大道谭鑫培公园站乘坐918路,经过6站,到达阳光大道毅恒街站乘坐902路,经过11站,到达大学园路宋徐湾站步行约450米,到达大学园路罗友村站乘坐732路,经过7站,到达华农楚天学院站步行约630米,到达良子烘焙食品店藏龙岛阳光
五、谭鑫培墓为什么在门头沟
1、这里提提谭小培的次女谭秀英,章诒和女士所著《伶人往事》卷四《梨园一叶——叶盛长往事》里有详细的描写,是位伟大的女性。章诒和女士评价:“人事有可量有不可量,谭秀英不可量,如山如海。她是妻子,她还是江山。”她的品德亦可见谭门家风。
2、谭鑫培的逝世是北京城的一件大事,梨园界同行、各界的生前友好以及大量观众纷纷到灵前吊唁,13座名刹的主持带领徒众亲到谭府为这位虔诚的佛教弟子同时又是大施主、大护法颂经。出殡那天缟素的行列长达数里,一直送到门头沟栗园庄的墓园。
3、谭小培一方面要管家里面上百口、46间半房的生活开销和衣食住行,还得为谭富英演出去谈戏码,定包银,安排剧目和日程。每次谭富英演出他是必亲自陪同,为其把场,并且善于根据剧场情况变化而变化,有时这个戏效果好,多演几场,谭小培并不让其一下子没完没了地演,见好就收,留下好念想,下次来包银会更多。有一次到上海演出,谭小培判断政治气候不对,下令马上返京,果然,刚刚回到北京,从上海到北京的交通就中断了。由此可见,谭小培不但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位头脑灵活的经营管理人才。
4、地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
5、第二种说法是,永定河畔曾经有一位会划船、会划笸箩的人,叫孟长腿,见该村有村无名,便起名叫桥户营。
6、左侧的崖壁上刻有石佛,石佛村因这些石佛得名。走过一个装着红色栏杆的小桥,出现岔路,选择右下行。
7、门头沟区首富村,冯村用15年的时间,走完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30年才能走完的道路。据《宛署杂记》所述,冯村在明代已经成村。
8、那么,4月14日前一两天的堂会,谭鑫培究竟是不是在病中,又究竟是不是在“威胁”、“压迫”之下才应的呢?
9、1917年,谭小培与其父在吉祥园父子同台演出《碰碑》,台上台下两父子,传为佳话。后来成为“武生宗师”的杨小楼,因其父杨月楼临终托孤,成为谭鑫培的义子,因此也住进大外廊营谭宅,以“嘉”字为排行,名杨嘉训。1919由杨小楼领衔,携谭小培、尚小云还有白牡丹(荀慧生)到上海,同台献演,享誉一时,以“三小一白”并称。他的舞台生涯时断时续,长期为名角挎刀(也就是绿叶配红花),与尚小云、程砚秋等合作多年。
10、传说一千多年前,这里原为高唐县,因地壳变动,变为一片泽国。地陷前夕,有一母亲孟红玉及儿子刘润湖,发现该处将要地陷的预兆,母子二人就分头火速通知乡亲们撤离,大家刚往山上跑,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雨滂沱,山崩地陷,瞬间高唐县城沉没了,变成了一个阔大的湖。躲过此灾难而生还的乡亲们,为了感谢这娘儿俩的报信之恩,这里的人们便将此湖取名“娘子湖”。
11、这不是“压迫和威胁”,是对艺人的“人”的忽略!即如普通的观众在沉酣满足地鉴赏谭鑫培的演出时,恐怕也没顾得想到他已是年逾70的老翁了。这也是一种人的忽略。好像谭鑫培是金刚不坏之身,应该永远为他们献出——开始时带点沙音,等到拔高、放宽时,反而清亮无比,就像一轮皎月,冲破了淡淡乌云,突然间光芒四射的“云遮月”的唱法。
12、元至元四年(1267年)第一次开河时,为祈祥瑞,改河北“薛村”为“北辛安”,河南“田村”为“南辛安”。元至正二年(1342年)第二次开河时,因坡度大,河流湍急,将南辛安冲毁,故今只有北辛安村。
13、现存民国四年(1915)谭鑫培与戒台寺住持达文共同立的碑一块,碑身残损,文字模糊不清,碑座遗失。碑文主要记述,谭鑫培与戒台寺诸长老的友情,戒台寺达文为谭鑫培建墓情况。
14、王琴生,谭小培弟子,谭富英师弟。票友下海,多才多艺,嗓音又宽又圆,后来从事教学工作,对谭派的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
15、谭鑫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6、据历史记载,东汉末有名的将军鲁肃曾在此地驻扎,操练水军,他为人正直,赈济贫困,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后在赤壁之战中他更是带领将士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后世为了纪念他便以“鲁湖”命名该湖。
17、谭鑫培,著名京剧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18、尤令今人所深憾的是谭鑫培受“军阀压迫而死”,罪魁竟误指黎、段,而轻轻放过了最大的军阀兼窃国大盗袁世凯。莫非刚刚过了不过90年,竟把先贤最见风骨的前事尽忘?
19、四道桥村最初的得名是缘于永定河引水渠在村边分流为四条支渠,每条支渠各架桥一座,故称四道桥。这一带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水源丰沛,曾为京西粮食产地。
20、谭小培(右)、谭富英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