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燕然(100句)

2023-01-23 09:26:31 0 59

一、勒石燕然

1、岁时/花影/年谱/诗笺/画事

2、这样一来,仿佛又回到了战争之前的样子,事实并非如此。司徒袁安认为,在保持与南单于修好情况下,重新设立新降服的北匈奴,“失信于所养,建立于无功”,而且依照惯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

3、历史就是这么凑巧,西汉正经的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娶了一位窦家姑娘,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又娶了一位窦家姑娘,后来成为皇后及太后。这位窦皇后便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窦皇后的兄长便是窦宪。

4、耿秉出身东汉著名的军事世家,自幼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博览群书,深通兵法,长期关注北部边疆事务,成年后多次参与重大军事行动。

5、❽李白|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6、窦宪是如此复杂的人物,满身缺点浑身毛病,但这一切他已用生命予以抵偿,他所创造的辉煌的军事成就和达到的后人高山仰止般的军事功绩,却不应该被历史埋没,被后人遗忘,好战必亡,但忘战必危!

7、耿秉计划的要点就在于,充分发挥初战的奇袭效应,一开战就直趋哈密平原,夺取战略要点伊吾庐,接着西攻车师,控制吐鲁番盆地,彻底封堵匈奴南下的孔道。最终联合天山之外的各大国,全面孤立匈奴帝国。

8、史家班固不愧是一代文章大家,此铭文独具匠心。首先,从体例结构来说,序与铭的配合别出心裁。一般来说,铭文当是长铭与短序。但此文恰恰相反,其叙主帅之贵、军威之盛、此战之义、战争之捷和立碑之意,长达二百多字,而真正的铭却只有只五句而已。

9、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中“欲学氐鸱夷子,待勒燕山铭。”待功成名就在燕山刻下来。

10、※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南宋建安黄善夫书坊刻本《后汉书·窦宪传》部分影印图

11、“当时石刻是匆忙完成的,一些石材的取材并不是很好,而且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吹雨淋,石面风化严重,字迹漫漶脱落,不好辨认。”齐木德道尔吉和高建国搭起5米左右的台子,开始小心用宣纸拓印辨识。用喷壶喷水,从早晨到晚上,在不同的阳光照射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辨认。突然高建国喊了一声“南单”,齐木德道尔吉赶快看班固所撰《燕然山铭》。可能是“南单于”!他们一边记,一边核对。此后又认出了“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等关键词。

12、窦宪是个官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曾为官,都因犯罪被杀,窦宪从小发誓要为他们报仇。

13、❻唐诗极简史:29首巅峰唐诗,重温大唐盛世289年

14、但是汉族并未为此收获“丝绸之路”的胜利,而收获到真正的收益!

15、“秋膘”您得这么贴:“姑姑筵”,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都馋这口!

16、次年,窦宪又率军夺取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以西),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此时汉军已然出塞三千余里,国土更广,遂命班固作颂,刻铭燕然山(蒙古杭爱山),纪汉威德,是为燕然勒功。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东汉有位将军追击北匈奴直到燕然山,勒石记功。

17、头曼单于终结了匈奴混乱无序的历史。不过,他很快被他的继承人、匈奴史上最有名的领袖人物冒顿单于杀死。

18、后世为了展现一个人的功绩常常用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来形容,这个勒石燕然就是本文主人公所作的功绩。窦宪因事犯罪触怒了当时临朝听证的窦太后,为了赎回自己的过错,窦宪请求率军出击匈奴,以赎死罪。窦太后答应了他,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会合其他部族一起出塞进攻北匈奴。

19、铭文里刻下了战争的结局,但是却没有写完故事的结尾。战争使得汉廷短期内北方无虞,得以重建西域都护府,声威远播。然而意料不到的却是窦宪捞足了政治资本,不仅没有了出征前的杀人之罪,得胜后更是威名大盛,朝野敬畏。其势力急剧膨胀,进而加速了汉廷内部权力矛盾和较量的进程,引发了一连串反应。

20、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

二、勒石燕然

1、但与窦宪一伙相比,汉和帝显然势单力薄,想来想去,唯一值得信任的,只有一个中常侍钩盾令(皇家花园管理员)郑众,便把郑众召来商讨对策。定好计策后忍而未发,因为那时候窦宪领兵驻扎在外,汉和帝担心打草惊蛇。直到窦宪及其党羽邓叠班师回京,汉和帝才决定采取行动。

2、卫青、霍去病,连年征战,未胜单于,但因为他们以身名自终,世称良将。窦宪挥兵数千里,度越沙漠,平定匈奴,“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为东汉王朝立有大功,但由于他恃宠而骄,依势作恶,把揽朝政,滥杀无辜,终至身败名裂,后世莫称。东方朔说:“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人之所立,可不慎欤!

3、地球上最早的“蝴蝶效应”,也许就是窦宪整出来的,这只蝴蝶在中国北部扇动了一下翅膀,遥远的罗马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4、不论怎样,从历史上讲,从夏商之交到秦汉之交,匈奴的迁徙历史颇为混乱,因为缺乏文字记录,即使淳维这个上古始祖真的存在,匈奴人也只能将他视为精神偶像,在现实中,他们需要一个真正强有力的领袖,来重塑本族的文明与记忆。

5、窦宪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最终汉和帝只能依靠宦官郑众来密谋行事,逼窦宪自杀,一举铲除窦宪势力。班固受其牵连,也被免职,后又被捕入狱,死于狱中。然而,此举之后汉和帝亲近宦官和扶持梁氏的做法,又导致了东汉后来的戚宦政治愈演愈烈。

6、范仲淹的名句“燕然未勒归无计”就用了这个典故,意思是作为一个男子汉,我还没建功立业呢,哪里有脸回家?

7、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啥意思?“封狼居胥”,出自《汉书·霍去病传》,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之事。“勒石燕然”,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古代武将以“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为最高追求和梦想。

8、这一路,汉军翻雪山,过草地,跨戈壁,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一举包围击破车师后部的王城,并且在野战中消灭了敌军主力,斩首数千级。

9、他们知道真正能维护和平的,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只有主动发起战争。对于匈奴的一次次挑衅和抢掠,他们的回应只有两个字——回击!

10、你先坐7/107路到汽车南站,然后有专门去石燕湖的旅游中巴去那里。那里不是很好玩啊。。。

11、据《后汉书》卷二十三并以此标志着我朝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毅力。

12、之前那么牛逼的窦宪终于怂了。擅自杀人,而且杀的还是皇族,那是死罪啊,弄不好命就没了。他可不想就这么死了,好日子还没过够呢,坏事还没做绝呢。为了保命,窦宪请求让他去打匈奴,“以赎死罪”。

13、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意思是霍去病深入漠北,成功击退匈奴,在燕然山举行祭天地的典礼,以昭告退敌成功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窦宪在燕然山记下破敌成功告示天下的事。在古代人们都说封狼居胥是中华武将的最高荣耀,后世许多人都以燕然勒功为毕生追求。

14、“封燕然山铭”真迹发现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关于永元元年那次远征的激烈争论。争论双方主要围绕这次远征有无价值、是对是错展开。却都搞错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这次远征的指挥官究竟是谁?

15、(权威解读)日本战史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16、文人用“燕然”代表丰功伟绩以及出征时的孤寂,渴望战争的胜利以及仕途的顺利。

17、⑵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18、窦融是东汉初大臣,虽然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但他却不是刘秀的旧将,之前是王莽的人,是王莽失败后归顺刘秀的。

19、这个苗头,先秦便有,诗经里便有玁狁之故,而所谓的玁狁,便是匈奴的祖先。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有两次战役最为有名,成了汉民族边功之最的代名词,一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个是窦宪的勒石燕然。

20、此后数千年内,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始终是败多胜少,在最为衰弱的北宋,即便连燕云十六州都无法控制,遑论兵锋直抵大漠深处。因此,留给后代子孙的更多是“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崖山灭宋”、满清入关等等这样屈辱的记忆,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三、勒石燕然的诗句

1、齐木德道尔吉说,北匈奴是如何消失的,也有了确切的地理路径信息。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获得大胜,几乎全歼了北单于主力。当时,随军的班固写了《燕然山铭》。这在《后汉书·窦宪传》中有清晰记载。然而,古代没有经纬度的概念,原来的燕然山也是很大一片山脉,因此,《燕然山铭》的石刻具体地点在哪里一直没人知道。燕然山一战历史上非常著名,因为当时东汉联合了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等北方势力一起攻打北匈奴。此战后,北匈奴脱离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

2、"燕然勒石",亦称为“勒石燕然”,是成语,典故名,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

3、窦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因此封窦宪为大将军,让他独掌军政大权。窦宪由此骄横跋扈,不可一世。而窦宪在朝政中也被描述为“威震朝纲”,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只需知会一声。窦太后便会下旨赐给他。

4、滚回去没多久,几兄弟统统被赐死。

5、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地区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6、窦宪的历史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因他的种种劣迹,特别是“晚节不保”,而备受诟病,以至于他的历史功绩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至少对他自己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7、然而,窦宪一意孤行。一年之后,他所拥立的北匈奴单于反叛,北征之功,只停留在了石刻下。反叛的北单于没过几年即被覆灭,但所造成的草原权力真空,却给了鲜卑人崛起的机遇。

8、燕然勒功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标志着汉朝彻底击垮北匈奴的势力,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三百多年的战与和,最终以汉朝“虽远必诛”的胜利落幕。说起匈奴这个民族,它是秦代以来第一个对中原王朝构成军事威胁的游牧族群,但按照司马迁的考证,匈奴一脉,追根溯源仍与中华始祖相同。

9、此战使得有史以来勇猛彪悍的匈奴民族,从此从今蒙古高原彻底消失!为被其挤压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东胡后裔(鲜卑、契丹、蒙古等)释放出生存空间(部分北匈奴遗留妇孺被鲜卑人吸收),也使得从事渔猎的女真人先祖,脱离今日本海海滨,经河浒进入东北内陆生活,极大地改变了东北亚的民族区域格局!

10、齐木德道尔吉分析认为,现在已经解读出220个汉字,石碑上刻的总共有260多个汉字,史书中记载的《燕然山铭》是292个字。虽然差几十个字,但所差的基本是古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像“盖”这种助词就没往上刻,而整个内容是一致的。

11、诜说:生长在石洞中,冬月捕捉可以食用,并可以治病。形态像蝙蝠,口呈方形,饮石中的乳汁。时珍说:这不是石部之燕。《广志》称:燕有三种,石燕即指土燕,它生长在岩洞中。

12、⑽: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赵扩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13、窦宪自己横行霸道不说,还培养了一个傀儡。太尉邓彪老实好控制,窦宪便把他作为傀儡,推举他为太傅,从此邓彪就成了他的提线木偶,他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比如他打算做点什么的时候,都是先让邓彪上奏太后,他再向太后“告白”,邓彪明知不妥,但哪敢不从?

14、满朝文武大臣见此也是纷纷投靠,窦宪家族由此掌握了东汉政权。然而他的举动早已经引来汉和帝的不满,随着汉和帝长大也想夺回皇权!因此汉和帝重用宦官郑众,与其密谋诛杀窦宪。最终窦宪包括他的都是家族,都被汉和帝所覆灭!可以说,窦宪就是一个权臣!

15、班师回朝之后,窦宪因功被任命为大将军,封侯被他拒绝。公元91年窦宪再次领兵,在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北单于逃跑,至此威胁两汉几百年的匈奴彻底灭亡。

16、其实吧,"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都是表达了我国古代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但是因为两位创造者截然不同的追求和性格,也就造成了现在这两个词语的差别,毕竟在古代那个讲究儒家礼仪的时代,像窦宪这样的人,就是大逆不道的!

17、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因而备受贬斥,以致于他的历史功绩也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了。其实,客观地分析窦宪的一生,其有些行为虽令人愤慨,但他对东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作为当时无可争议的优秀将领,他统率汉朝大军,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单于,迫其酉迁。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他所奠定的中国北疆新格局,既是东汉光武、明、章三代的凤愿,是中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窦宪的历史功绩是不应抹杀的。

18、封燕然山铭:故事里最华美的那一段

19、蒙古国杭爱山考古现场。齐木德道尔吉供图

20、居功自傲,这似乎是功臣的宿命,历史上无数功臣都没有摆脱这个宿命。

四、勒石燕然的典故

1、造就了这两大边功的时代都是汉朝,历史上则流传下来了这样一句话,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乍一看好像有道理,但是这句话是经不住推敲的。

2、⑼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赢得,剩得,落得。

3、公元88年,窦宪率汉军,南匈奴,乌桓,鲜卑,羌族等多民族武装出击匈奴,于公元89年,在稽落山大破匈奴,斩首一万三千级,收获马牛羊等牲畜百余万头,匈奴先后有二十多万人投降,基本把北匈奴打残。

4、东汉时期,大将军窦宪率领精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然后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这一成语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5、⑺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6、因为窦宪在前一年犯下重大命案,急于寻找抵罪的功业,而他的妹妹此时正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所以,窦宪就成了永元元年远征的名义统帅,而实际指挥官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副统帅耿秉。

7、❶韩熙载的夜宴:有多么荒唐,就有多么悲凉

8、要知道,窦氏家族从一开始就分为两派。

9、勒石燕然:而根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代大将军窦宪率领汉军,以及臣服于汉朝的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等大破北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载功绩。《封燕然山铭》记载:“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

10、经过多年疗伤,北部匈奴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侵犯大汉边境。

11、窦宪北击匈奴的世界史意义

12、再从个人品质上来看,霍去病忠君爱国,窦宪却是害群之马。霍去病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被誉为大丈夫和好男儿,但窦宪的过去劣迹斑斑,出征讨伐匈奴,也算是将功赎过,但后来他却居功自傲,不知收敛,自是军功,无人能匹敌,还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正是因为他这样嚣张跋扈,所以说被汉和帝诛灭。

13、窦宪这次仅动用了一万多人,取得的战果是斩杀北匈奴一万三千人,接受了二十万人的投降,缴获牲畜一百万头。

14、北匈奴连遭打击,内部更加混乱,其属下的屈兰等58部、人口20万、胜兵8000人,自主到云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降东汉王朝。章和二年(88年),北匈奴又遭蝗灾,处境更加窘困,“降者前后而至”。

15、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远征,就是窦固主持,并亲自指挥的。

16、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17、窦宪是窦勋的儿子,充分继承了父亲与祖父的颠三倒荒唐可笑,是典型的京城一霸,根本不具备任何大兵团指挥的专业素养。

18、燕然勒功,封狼居胥,是古代中原王朝展示武力功业的巅峰记忆。

19、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20、在此种情况下,南匈奴正式上书汉廷,请求与汉朝军队共同出兵击灭北匈奴。于是,永元元年(89年)夏,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率骑八千出塞,史学家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五、勒石燕然是什么意思

1、两汉之际的乱世,一个叫窦融的人横空出世,迁徙至河西地区,保境安民,成为乱世之中的一方实力派。后窦融归顺刘秀领导的东汉朝廷,封安封侯,拜大司空,位列“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归汉”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如今那些削尖了脑袋要往国外跑的人,不妨重温一下窦融的故事。

2、公元89年,窦宪、耿秉与南匈奴等军在稽落山与北匈奴展开大战,北匈奴不敌,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乘胜追击,俘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在上面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并令班固作铭。而最近中蒙两国合作所找到的《燕然山铭》,便是当时窦宪为了彰显大汉威仪所做,这从侧面证明了当时大破匈奴的真实性,也粉碎了后世之人对窦宪功绩的污蔑。

3、制作石燕酒的原材料是石燕20枚,白酒1000毫升。然后将上药炒令熟,入白酒浸泡3日即可。它的功效是益精气,强身。主要治疗体质虚弱,精神疲倦,健忘,思维迟钝。服用方式:每晚临睡时服10〜20毫升。注意: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节。

4、一天,汉章帝出巡经过那片土地,随口问了一句是谁家的田园,窦宪不敢说是长公主的,更不敢说被他买了下来,只好胡扯一通。汉章帝心想这人有点意思,居然把我当三岁小孩来忽悠!小样的,居然敢做这种事,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你特么胆子也太大了,对尊贵的公主都敢这样,可见你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你给我听好了,国家若是想收拾你,就像捏死一只臭虫一样!你给老子乖乖地物归原主,否则有你好看!

5、(名家论史)马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日本“太小人”

6、此文貌似也有不输《封燕然山铭》的情怀,只不过是满满的恨意……

7、此次大战,汉军出塞5000多里,是几百年来,汉军出击匈奴行程最远的一次。当然也是收效最大的一次。因为此战过后,和汉朝干了几百年的匈奴人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惹不起的,就是这些汉人,最好离他们远点,否则再次碰到,唯一的后果恐怕就是断子绝孙。

8、后来大家讲情,窦太后决定让窦宪去讨伐匈奴,戴罪立功。

9、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与副将征西将军耿秉率八千汉家骑兵、归附汉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出征。再加上南匈奴的二万骑兵,三路分袭,当年围歼北匈奴主力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

10、山不甚高,山顶一块红石崖

11、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12、那时候,汉匈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三百年之久,汉朝虽然多次给予匈奴沉重打击,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差点灭了匈奴,但匈奴都得到了死灰复燃的机会,之后对汉朝的侵扰,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令汉朝无比头疼,恨不得出来一个天神,把这匹凶残的恶狼一口吞了。

13、汉明帝于永平十六年(73年)组织反击,派遣窦固等四路大军出击北匈奴,占据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与其争夺西域。然而随着明帝驾崩,北匈奴利用汉朝大丧罢兵之际,勾结西域的焉曹、龟兹等国围攻汉廷西域都护府。

14、铭文离地3米多,约一丈

15、公元89年六月,窦宪和副将耿秉率领汉军锐骑8000、南匈奴3万余骑、羌胡8000余骑,以及辎重车3万余辆,兵分三路开赴战场,会师于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

16、近2000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后汉书》记载的班固所撰《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

17、这真是一个气死白起、韩信的节奏。

18、燕然山的远征,同样是耿秉的计划加一线指挥的胜利。

19、❷唐寅:我和另一个我,互掐了一辈子

20、杭爱山脉是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主要分水岭。杭爱山脉是蒙古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均发源于其北麓,向北经过俄罗斯境内最终注入北冰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