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句式
1、例2:“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2、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3、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如下:判断句,以者、也、为、乃、则、非等字为标志;省略句,包括省略主语、谓语、动词、量词等情况;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类型;被动句,以为和为所两种情况为主。
4、急湍甚(于,比)箭。——《与朱元思书》
5、点击上方“语文日课”→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6、这句中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与“并吞八荒之心”之间是并列关系(大并列),而前半句中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动词短语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小并列),既然大并列之间用逗号表示停顿,那么小并列之间就应该用顿号表示停顿。这样才符合上下句之间的语法关系,理解时才更明晰。
7、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8、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9、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 君子于役》 )
10、(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11、(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为”“为……所”表被动。如:
14、译: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1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6、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合集一(共二十六)
17、例:问(之)所从来——《桃花源记》
18、《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0、何以(何)战——《曹刿论战》
二、文言文句式类型判断方法
1、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2、倒装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装、谓语前置、祈使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省略句、疑问句、定语后置.
3、例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原来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核舟的)。
4、《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5、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6、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
7、(1)贤于长安君(2)或百步而后止
8、(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9、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10、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1、《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12、《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13、C、为······;为······所······
14、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15、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16、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17、为天下笑,何也?(为)
18、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19、将以(之)攻宋——《公输》
20、C.(宾语前置句,余为判断句。)
三、文言文句式八大类型
1、③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亲爱同学们,学习文言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你还有梦想,就从今天开始努力吧!
3、译: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5、"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6、(1)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
7、举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8、九下‖《蒲柳人家》合集(12章节)
9、解析: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马”的倒装,可译为“能跑潜力的马”,即“千里马”。
10、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11、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12、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13、(陈波霞)人生就像过日子
14、(7)痛哉斯言(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5、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16、如“环滁皆山也”就是也字判断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是省略句,意思是洞中人见渔人,可是在句中省略洞中人了。
17、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 荀彧传》 )
18、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19、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20、河南省互联网科学专家委员会
四、文言文句式思维导图
1、无乃……乎,译为“恐怕…… 吧”。例如:
2、醒能述(之)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4、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5、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6、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总复习阅读理解解题策略梳理
7、译: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
8、(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9、如:可烧而走(之)也。
10、(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11、②何……为?(……干什么呢?)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14、(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5、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6、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17、⑧……非……欤?(……不是……吗?)《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18、译:出洞之后,便有人责怪那个要求出洞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19、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20、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五、文言文句式总结
1、《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5、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6、“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7、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9、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10、(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论语)十则》)
12、(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14、(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5、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16、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
17、(2)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18、倒装句:折叠介词结构后置和状语后置
1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0、专注于北京中考升学政策、名校招生信息分享,为家长、学生送上第一手中考小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