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100句)

2023-05-07 02:35:28 0 59

一、徐光启

1、万历四十一年(1613),徐光启又跟随宰相叶向高,当上了这一年会试的考官,选拔了一大批跟随他们一辈子的骨干官员,其中不少人后来当上了宰相,为灭亡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详情参阅:耶稣会士是如何搞垮明朝的(中)

2、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徐光启病逝。

3、来华的耶稣会士,全是这个“法王”的下属,包括利玛窦、汤若望等等。

4、徐光启对农业的贡献是,编纂了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徐光启从小喜爱农业,学识渊博。《农政全书》是继汉代《佉胜之书》,宋代陈扡《农书》,元代王祯《农书》之后一部农业科学的百科全书,这部徐光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鸿篇巨制,集中反映了他对农业和农事的巨大贡献,代表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徐光启的相关介绍徐光启(1562年至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1604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徐氏在赴京应试时考中进士,并随后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他在京城重逢利玛窦,二人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礼相待,交往甚密。”保禄博士”成为一位卓越的天主教士大夫,与利玛窦展开积极的文化对话和合作,与耶稣会的几名传教士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以虔诚的基督徒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生活。

6、“法王”在澳门建有城墙、炮台,拥有大小76门炮。这150名士兵皆为正规军,其首领由驻东南亚的军队委派,三年一换,主要负责保卫法王安全和日常城防。“法王”的军事力量当然不止这150人,因为不时与荷兰人发生战争,一旦需要,法王还能调集在东南亚的舰队参战。

7、这里举一个徐光启在耶稣会士庞迪我指导下服用中医药的例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徐光启给家人写信:

8、他是明朝著名的全能型科学家,编译《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等巨著,横跨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个领域。

9、晚明时期有这样一个中国人,他开通、好学、机敏、随和,能够灵活地穿梭于中西方文化和群体之间,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是谁呢?

10、“那时中国跟西方差距不大,中国人很有自信,见着西洋人不怕,只是后来,鸦片战争,中国打不过洋人,见了西洋人,急得要命,心态就不好了。”此后,对于西洋文化,中国人痴迷于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沉湎在战术层面,给林则徐戴上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大帽子。

11、值得一提的是,徐光启的坡形大墓前耸立着一个大十字架。离此不远处的新哥特式大教堂是上海的主教座堂。在附近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中,还有当今上海的一个重点中学,一个历史性图书馆,一个技校以及古天文台等等。事实上,徐光启是一个不同反响的基督徒,他是利玛窦神父最杰出的弟子和挚友,也是上海基督信仰团体的创始人。这片徐氏生前购置的土地是他的后人集居的地方,也是他的落葬地。19世纪中叶,传教士在这里建立的一个基督信仰”小城”成为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中心,至今,上海教区主教公署仍设立于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

12、徐光启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希望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

13、但徐光启,徐文定公,他的一生其实是一出彻头彻尾的历史悲剧。

14、系列4:引狼入室,阴谋控制明朝军事力量

15、就这样,科场上百战百败的徐光启,一下子光环满头。

16、✟传扬福音,荣主益人,促进和谐,见证信仰。为广大教友提供交流平台,快来关注吧!

17、系列2:徐光启等人与耶稣会士的惊天阴谋:全面控制明朝

18、崇祯六年,徐光启去世。

19、徐光启不仅研究科学,对国事也非常关心。当杨镐四路大军差点在萨尔浒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满朝文武官员都大为震惊,大臣们纷纷呼吁朝廷挑选强将,增加兵力,征讨后金。徐光启一连向明神宗上了三道奏章,认为后金越来越强大,已明显与我明朝为敌,成为朝廷最大威胁,若要挽救危险的局面,只有选出精干人才,训练新兵,才能抵抗住后金将来可能对朝廷的侵略,他自愿承担训练新兵的重任。明神宗知道他是个文官,又听说他也通晓军事,且有这般热忱,就批准他到通州招募训练新兵。

20、中小学博雅(通识)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二、徐光启翻译的泰西水法中泰西的意思是什么

1、他还说:“(此书)有三至、三能:似至晦,实至明,故能以其明明他物之至晦;似至繁,实至简,故能以其简简他物之至繁;似至难,实至易,故能以其易易他物之至难。”

2、明朝后期僵化的儒学引起了士大夫结社的浪潮,受到上海本地社团影响的徐光启,秉持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尝试用天主教“补儒易佛”,匡正时弊。另一方面,徐光启作为一个对器物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的“理工男”,从精巧的西方仪器中对身怀绝技的传教士们产生了敬仰之情,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偏见,首次提出以谦虚的态度全面学习西方科技。成为上海兼容并包文化的代表人物。

3、又如,万历四十一年,他给家人写信道:

4、显然,真实的耶稣会、耶稣会士,并不简单。

5、明朝末年,欧洲不具备诞生《几何原本》的基本条件

6、从此出发,徐光启带着自己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走入了17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的中西文化交汇洪流中。与此同时,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对刚刚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知识新大陆”也表现出十分的好奇,利玛窦真诚地尊崇和赞美着儒家,认为是一种值得西方人学习的“东方人文主义”。

7、又如,徐光启还有《九章算法》的数学著作,估计是徐光启学习《九章算术》的心得体会。不知道后来是否出版过“泰西九章算法”的数学著作没有?

8、他一直致力于在生活实践中探索农业的发展。

9、明神宗见了利玛窦,问他是何方人氏,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因为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和西洋各国交往密切,他为了自我炫耀,就说是大西洋国人。明神宗赏赐给利玛窦一些财物,并允许他在北京传教。这样,利玛窦就经常同朝廷官员接触了,他的传教活动也在北京开展起来。

10、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徐光启是中国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在农业与天文学上的成就极为突出。1633年,徐光启去世后被葬在当时的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后子孙汇居于此,故徐家汇由此得名。1957年,墓地进行了修整,现墓地有花岗岩雕象。

11、铁证如山:明末耶稣会士剽窃中医,伪造译著,虚构出西洋医学

12、费德里克隆巴尔迪FEDERICOLOMBARDIS.I.

13、甘薯,水稻,火炮,历书……以及耶稣会传教士

14、系列7:复盘徐光启主持修历过程:伪造译著和西洋历法

15、“炮兵救国”之事与愿违

16、徐光启叹服耶稣会传教士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师友利玛窦,他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利氏的《二十五言》是一篇涉及爱比克泰德的斯多葛哲学思想的伦理道德作品,徐氏在1604年为其作跋,对利氏渊博的学识与宗教热忱加以称赞:”盖其学无所不窥,而其大者以归诚天主,乾乾昭事为宗,朝夕瞬息,亡一念不在此”(参见第75页)。徐氏的这篇跋短小精悍,在收尾时,他将远途而来的利玛窦比作象征美好和幸福的神鸟凤凰,望其为大明王朝带来福瑞:”呜呼!在昔帝世,有凤有皇,巢阁仪庭,世世珍之。今兹盛际,乃有博大真人,览我德辉,至止于庭,为我羽仪,其为世珍,不亦弘乎?”(参见第77页)

17、崇祯元年(1628),徐光启不仅官复礼部右侍郎,而且当上了崇祯帝的日讲官,即天天在皇帝身边,给皇帝答疑解惑的人,即贴身智囊。

18、神学|哲学|道德|社会|经济|艺术|文学

19、第徐家汇地铁站1号线1号口的塑像。

20、一是已经出版“行于世”的,有《历书》一百三十二卷、《清台奏草》、《兵事疏》、《几何原本》、《测量》、《勾股》、《水法》、《简平仪》、《农遗杂疏》、《毛诗六帖》、《百字诀》;

三、徐光启是哪个朝代的

1、几个月后,他给家人写信道:

2、兴科技之光,启中西交流

3、明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农政全书》初稿已完成。但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1633年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1639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4、崇祯二年(1629),徐光启从礼部右侍郎升职为左侍郎,即第一副部长,明代的时候,左比右大。

5、1562年4月24日,徐光启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

6、徐光启(1562—1633),明朝时上海县徐家汇人。他43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一生好学不倦,从事过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和农学的研究。徐光启以几十年的精力,潜力研究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科学巨著《农政全书》。徐光启的其他著作还有《测天约说》、《浑天仪说》、《勾股义》、《古算器释》,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是最早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之是中国的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7、徐光启觉得自己在北方的大片土地的赚钱不够多,于是,要家人精心选取优质的桑树种子寄给他,他要在北方种桑养蚕,使自己北方的土地获得最大的产出。

8、徐光启长期为练兵与造炮两事投入极大精力,他不断向朝廷呼吁练兵、造炮、守城等事宜,并积极引进西洋先进火炮技术。1619年他还亲自拟定《选练条格》(士兵操典),亲自考核挑选了4655名士兵,开始操练。但因为朝廷官僚机构互相推诿牵掣,军饷器械都不给予充分支持,并不顾他“兵非选练决难战守”的正确意见,强行将他尚未完成训练的部队调往前线,终使他练兵的努力不了了之。此后徐光启的军事思想不得不依靠他的入室弟子、炮兵专家孙元化来实现。

9、第光启公园,这里是徐光启的墓地。

10、历史有时是非常戏剧性的——明清之际最著名的一批汉奸,如吴三桂、“三藩”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及降清将领刘良佐、刘泽清、白登庸等人,皆曾为孙元化部下。这一现象绝非偶然,正是因为他们统帅的新式炮兵在侵略明朝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这些叛将才得以“成长”为大汉奸。

11、欧几里得的《原本》奠定了西方理性思维的基础,是一部影响世界两千多年的经典著作,其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流传最广的著作。

12、1600年,三十八岁的徐光启赴京参加会试,依然落榜。许多年后,他自嘲道:“爬了一辈子科举的烂路”。

13、徐光启8岁入私塾,20岁考中秀才,这在当时算是青年才俊了。第二年,徐光启参加了应天乡试,不料落榜。之后,他又参加了五次乡试,最终在顺天府乡试中取得第一名。七年后,徐光启考上了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仕起点。

14、习天文修历法,重治国安民

15、在2005年组织徐光启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今年(2007年),上海徐汇区文化局又借《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了更大规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的操办者是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宋浩杰,他借学者的嘴巴,向社会释放一枚文化和解的信号,公开承认徐光启是一位天主教徒。

16、分享是一种美德和奉献,也期待您的原创投稿,或者美文推荐给我们,投稿邮箱:

17、只要人们本着良知,认真阅读理解徐骥《文定公行实》,我们多少能明白许多事情的真相。

18、迷信西方伪史的人,该不该算作知识分子?

19、修历是由徐光启主持的一项庞大工程,它包括将耶稣会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许多科学文献翻译成中文。这些著作由五部丛书组成,其中前三部由徐光启在其生前于1631年和1632年出色地完成,另外两部在此不久之后问世。虽然罗雅各也很快就去世了,但汤若望却继续为修历贡献了他漫长的余生,成为第一位掌管钦天监的耶稣会传教士作为徐光启的知己,汤若望在1633年陪伴好友度过了病逝前最后的一段时光,为他主持了临终圣事。徐光启以基督徒的虔诚安息主怀,他的灵柩在皇帝特派专使的陪同下从京城出发,归葬上海。

20、再如,在一千年前还是茫茫大海的地方“出土”了二千年前的古埃及“罗塞塔石碑”,在西亚“出土”了四五千年前的巴比伦土坯砖“泥版文书”,诸如此类的西方“考古学”成果,为什么有些人深信不疑,并且坚定地维护?

四、徐光启与利玛窦

1、这里提到的“阁老”,就是万历首辅即第一宰相、并且多年担任独辅即唯一的宰相的叶向高。他为耶稣会士在明朝的公开活动并蔓延到全国各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2、安静地启航,在不确定的时代向着可确知的未来

3、“现在,中国还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优越感,羞辱感,自卑感融合在一起,欣赏林则徐的“制夷说”,这是错误的。”李天纲认为,中国人应该超越林则徐,回到徐光启的高度,重温大国的气度和开放情怀。唯其如此,中国在重归世界大国舞台的过程,才不会让他国感到误解和害怕。

4、1589年,徐光启27岁时,因乡试失败,感到羞愧交加。当时他到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境内)在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那里第一次见到十字架,并第一次听到耶稣的名字,耶稣为世人的罪流尽了圣洁的鲜血,献出了生命。这使在极度痛苦中的徐光启,得到极大的启发,敢于正视现实生活,克服消极愁怨思想。耶稣福音的种子,开始播种在他的心田里。

5、同一时期,徐氏积极备荒救灾,在农业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和实验,其中包括甘薯(1582年从美洲经菲律宾和越南传入中国)的种植和特性,以及如何解决蝗虫灾害等问题。

6、一是“贡生入监”,这是国子监学生的主要来源。朝廷给全国府、州、县的学校下达有推选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明史•选举志》:

7、当然了,在上海其他地方还有跟徐光启相关的遗迹。比如乔家栅的徐光启故居,梧桐路137号的敬一堂(之前的名称叫世春堂),等。

8、系列9:徐光启之流为什么对耶稣会士“深信不疑”?https://mp.weixin.qq.com/s/GjnI2g7UKpo4AqAtueddEA

9、这个形象,和朱八八以前八过的天才很不相称啊。

10、耶稣会士是如何搞垮明朝的(下)

11、徐氏再次与火炮打交道。他设法从澳门运来数门大炮,同行的还有精通火器的耶稣会传教士罗德里格斯(JoãoRodriguesTçuzu)。此时的徐氏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大明王朝危在旦夕的局面似乎已无法挽回。徐和其他为数不多的基督徒官员毫无保留地全力以赴,力争挽回大局,堪称爱国楷模。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一个重大的悲剧性事件发生了。孙元化是镇守边疆的重将之他是基督徒,也是徐光启的入室弟子。1632年,孙元化在一场兵变后被斩首问罪。徐氏挺身而出,全力为他辩护,但无法挽回,只好通过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乔扮工人入狱探监,以冒险的方式为他争取到了圣事的安慰。

12、对于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徐光启有一个著名的主张:“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翻译、会通、超胜”,这是徐光启为学习西方文化划定的循序渐进三阶段。三阶段里,先要了解对方文化的底细,然后看看怎样加以消化吸收,最后才能融合中西文化,形成一种超越东西方的新文化。

13、在光启公园(徐光启墓地)西南角,绿树掩映着一栋明代民居,名曰:“南春华堂”,门前有一块巨大勒石,上面雕刻着徐光启的侧面头像,头像下面有著名学者王元化亲笔题写的6个大字:徐光启纪念馆。纪念馆的东厅特别布置了一幅“影景合成”的场景,再现了徐光启拜会利玛窦的历史场景。

14、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数学家、夫文学家、农学家、水利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为官清廉,《明史•徐光启传》曾有“盖棺之曰,嚢无余赀”的记载。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思想家之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15、“影景合成”现场的小电影播放着:1600年春天,徐光启来到南京天主堂,在管家的带领下,进入利玛窦的书房,利玛窦急忙出来迎接,彼此握手寒暄,侃侃而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徐光启倾慕利玛窦的见识和博学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利玛窦则仰慕徐光启的儒雅和才华”。

16、徐光启是如何得到“入籍成均”机会?这只能是存疑了。有一点是肯定的:徐光启的能量极大。

17、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18、从明天起,他人生的两个难题就都不再是问题。

19、徐光启时期的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09月04日~1620年08月18日),男,汉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20、首先,他是明朝官僚集团中的异类。

五、徐光启写了什么书

1、崇祯时期(徐光启)主持修订历法的工作。徐光启(124-168),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2、徐家汇是上海大都市的一个中心市区,这里高楼林立,一片繁华,它的上海话发音和外文名称是Zikawei。在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整洁美观的指路牌上标有市区平面图,徐家汇简史以及著名景点。徐家汇原名“徐家厍”,是徐光启家族居住的地方,位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在一条主干道边,一尊壮观的现代铜像坐落于花团锦簇的街边花坛中:一位衣着传统服装的文官危襟而坐,目光炯炯,他举首高望,一手持书,一手拿着浑天仪。他就是徐家汇的肇始者徐光启,他的陵墓和生平纪念馆坐落于附近一个幽静的公园中。园中的几座雕塑概述了他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徐利谈道、桑园试种、督造火炮和夜观星象。徐光启为家国和人民鞠躬尽瘁,对故乡授予他的荣誉受之无愧。

3、徐光启和明朝的官僚集团格格不入,主要是他和那些“何不食肉糜”的王公贵族不同,徐光启长在一个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旱涝时的颗粒无收,饥民的哀鸿遍野于他而言是并非传闻。

4、第改革陈旧历法,科学修历。

5、当然,耶稣会士也没有亏待叶向高,他们给叶向高送去了大批的昂贵礼品。例如,利玛窦死后,在叶向高的授意下,经过一批高官的运作,不仅解决了利玛窦的葬地,而且由朝廷提供安葬经费。钱和地,都是小事,重要的是政治意义,这标志着利玛窦赢得了盖棺定论,耶稣会获得了官方的公开认可。为了感谢叶向高及其属下的辛勤劳动,庞迪我给他们送去了一批精美的象牙雕。(8)

6、这一年,徐光启41岁,已过不惑之年。但是从今天起,他不再是落魄的中年大叔,从明天起,他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7、对于徐光启在西学方面的诸多研究,有清人曾言“自利氏东来,得其天文数学之传者光启最深。”

8、二十岁那年(万历九年,1581),徐光启中了秀才。此后,因长期考不中举人,衣食无着,只好做了村里学校的教师。过了些日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把他带到了广东的一个崇山峻岭之中,不知有什么奇遇,使他的学问迅速增长。据说,徐光启主要呆在韶州,这里是耶稣会士在内地的第一个传教点;据说,他在这里结识了耶稣会士郭居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广东期间,不知通过怎样的渠道,他获得了国子监的学籍!

9、有关徐光启的许多事的真相,就和叶向高一样。叶向高死后,出来了一部《三山论学记》的书,其本质是,以叶向高的终身荣誉为耶稣会士的传教事业背书,死了也得为耶稣会服务。

10、一切的决策权,均属于耶稣会澳门总院“三巴寺”的“法王”。

11、(6)新建立的清朝继续将此重任委托给耶稣会的天文学家,直至1773年修会被解散。↑

12、耶稣会士不是一般的行贿者。拿他们的钱财拿多了,必将终身为他们服务。

13、(5)此文首次全文译为意大利文,见E.Giunipero(ed.),XuGuangqieglistudicelesti…,cit.↑

14、《三山论学记》的本质是,以叶向高的终身荣誉为耶稣会士的传教事业背书,死了也得为耶稣会服务。

15、徐光启自号“玄扈先生”,“玄扈”原指一种与农时季节有关的候鸟,这足以表明了徐光启对农业和历法的重视。当时明朝使用的《大统历》仍是元代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越来越大,影响农耕。而此时,西方已开始使用较为先进的格里高利历,也就是现行的公历,精密度远超《大统历》。

16、总结一下,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其实都跟徐光启有非常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17、崇祯四年(1631),徐光启又当上了这一年科举考试的廷试读卷官、考选庶吉士读卷官,换句话说,崇祯帝把人才选拔权全部交给了徐光启。这些事,本属于宰相的权利。

18、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之事。从此,他又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

19、历经明清两朝钦天监的传教士——汤若望

20、徐家汇天主教堂南、南丹路上海天文台东侧的光启公园(徐光启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