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传(100句)

2023-05-07 02:34:25 0 59

一、白起王翦列传

1、0卷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2、据统计有100万人左右,这样算下来能拿到爵位的士兵数量必然是惊人的,因为白起不可能一个人杀那么多人,这也能侧面说明,长平之战赵国几十万士兵为何非死不可,即使白起不愿意杀,估计手下的士兵也不愿意。王翦的军事成就。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山东六国,王翦灭除却韩国、齐国,其余四国尽皆为王翦所灭,你可能会说燕国的燕王喜是王贲最终擒获的,其实那时候燕国已经名存实亡了,毕竟燕国国都都已经姓秦了,燕王喜偏居辽东一隅已经很难再成气候了。

3、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4、昭王四十六年(前261),秦国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蔺邑。

5、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6、(段意):作者论赞。指出白起、王翦各有长短。二人之长是善于用兵。二人之短,白起在于“不能救患于应侯”,蒙冤而死;王翦在于“不能辅秦建德”,“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总收之曰“各有所短也”,深为叹息。

7、1卷一百一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8、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垣雍:邑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南。)、赵六城以和。

9、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10、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1、0卷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2、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13、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14、 唐 杜甫 《愁》诗:“ 渭水 秦 山得见否?人皆罢病虎纵横。”

15、白起,是郿地人。他善于用兵,奉事秦昭王。前294年(昭王十三年),白起封为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这一年,穰侯担任秦国的丞相。他举用任鄙做了汉中郡守。

16、10卷一百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17、《逸周书·大匡》:“政事不时,国家罢病。”

18、这一年九月,秦国曾再次派出部队,命令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当时武安君有病,不能出征。前258年(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进攻邯郸,但战果很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帮助王陵继续进攻。

19、咱们看下面这段记载:王翦认为他功劳不小,但还没有封侯,所以就向秦始皇多要田产财物。秦始皇统一天下,王翦和王贲父子和蒙家立功最多。

20、昭王四十九年(前258)正月,王陵进攻邯郸,但战果很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帮助王陵继续进攻。结果王陵部队损失了五个军营。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部队。

二、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1、赵王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交战。秦国丞相应侯又派人到赵国花费千金之多施行反间计,大肆宣扬说:“秦国最伤脑筋的,只是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已,廉颇容易对付,他就要投降了。”

2、白起,从秦昭王十二年(前295年)入伍,到为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自刎,将近40年的军旅生涯,从未一败。伊阙之战击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鄢郢之战击败楚国大军,斩首近10万,楚国被迫迁都;长平之战击败赵国,斩首45万。这三次大战,让楚、赵、魏、韩损失惨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短时间内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

3、应侯回答说:“是。”苏代又问:“就要围攻邯郸吗?”应侯回答说:“是的。”

4、秦二世在位时,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都已经去世了,而且又诛灭了蒙氏。陈胜反秦时,秦二世派王翦的孙子王离去攻打赵国,把赵王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有人说:“王离,是秦国的名将。现在他带领秦国强大的军队,进攻刚刚创建的赵国,占领那里是必然的了。”有门客说:“不是这样。连续三代任将军的一定会失败。一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定是他们杀人太多了,他们的后代就会遭受不祥之灾。现在王离已经是第三代将军了。”过了没多久,项羽援救赵国,进击秦军,果然俘虏了王离,王离的军队就投降了反秦的诸侯。

5、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邢丘:邑名,在今河南温县东。),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

6、司马迁认为王翦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哪些地方?

7、篇章第六十一:《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并故事版)

8、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9、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10、白起,陕西郿县人,事奉秦昭王。

11、四十六年(前261年),秦国进攻韩国的缑氏、蔺,占领了那里。

12、0卷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13、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14、0卷商君列传第八

15、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16、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看不出王翦的具体晋升情况,但能从侧面推测一下。赵国的覆灭,就是王翦立下的大功。有灭国之功,确实非常辉煌。

17、当年九月,秦国再次发兵,派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这时候武安君生病了,不能赴任同行。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郸,很少能占优势,秦国增派军队援助王陵。王陵损失了五个校官及其下辖的士卒。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想派武安君取代王陵带兵。武安君进言说:“邯郸真的不容易攻打。况且诸侯的援兵每天都有到达的,那些诸侯怨恨秦国已经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击破了长平的赵军,然而秦国士兵战死的数量也超过了一半,国内空虚。远隔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国在里面接应,诸侯从外面进攻,打败秦军是必然的了。不可以这样做。”秦王亲自下命令,也不能让他出发;于是秦王就派应侯去请武安君,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出发,于是托言生病。

18、0卷穰侯列传第十二

19、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20、前259年(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以后,秦军兵分两路:王龁攻下皮牢,司马梗平定太原。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到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劝说丞相应侯说:“武安君擒杀赵括了吗?”

三、白起王翦列传原文及翻译

1、司马迁认为白起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哪些地方?

2、武安君进言道:“邯郸委实不易攻下。而且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消灭了长平的赵军,可是秦军死亡的士兵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战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这个仗不能打。”

3、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

4、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5、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6、1卷一百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7、卷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8、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65—前245年在位。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皆赵惠文王弟。)。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受之便:接受为好。)。”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9、正如上述引用所说,武安君白起一生攻占山东诸侯城池70余座,向南攻占了楚国半壁江山,向北打残了赵国,并且把还活生生地吞下了赵国几十万大军,让战国末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赵国,一蹶不振。

10、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11、卷七十二穣侯列传第十二;

12、(未完待续,明天更精彩)

13、(段意):写白起功高震主,又为范睢所忌,竟蒙冤而死。其中有三层内容:一是苏代游说范睢,为赵、韩求情讲和,秦王错误撤兵,失去平赵战机,白起与范睢反目;二是两年后,秦复攻赵,赵已喘过气来,形势对秦已不利,白起称病不行;三是秦攻赵失利,果不出白起所料,秦王迁怒于白起,夺其官爵,赐剑自裁。以上结束白起传。

14、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粮道绝。

15、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周、召(shao)、吕望:指周初佐武王灭商的三大功臣: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召公姬奭(shi),封于燕,是周代燕国的始祖;姜太公吕望,封于齐,是周代齐国的始祖。不益于此:也不会超过他(武安君)。)。

16、比较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白起用兵只求结果不问过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王翦则更像一个谦谦君子,对待士兵,敌国都要留几分人情,输也要让对方输的心服口服。

17、廉颇、王翦、李牧、白起

18、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阵:行阵;阵势。),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坚壁:坚守营垒。),秦数挑战(数(shuo):屡次。),赵兵不出。

19、那么两个人如果非要比个高低,究竟谁更厉害呢?白起的军事成就。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提到白起,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他是杀神,有些人认为他是人屠,不过无论如何,白起在军事上的成就和为秦国统一大业所做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20、今亡赵,北地入燕(北地入燕:秦地北到燕国。),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亡几何人:没有多少人。亡,通“无”。)。故不如因而割之(此句说,因此不如乘长平战胜之势,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此句说,不要把功劳全归给武安君。)。”

四、白起王翦列传主要内容

1、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2、0卷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3、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计:计议。):

4、0卷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5、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6、(10)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楚居》注(六八)整理者也认为:“鄢郢,见于《战国策·齐策三》以及《史记》中的《楚世家》、《苏秦列传》、《白起列传》等,学者多以为其地在今湖北宜城。”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第191页。

7、当时有个人说:“王离,这是秦朝的名将。现在他率领强大的秦军攻打刚刚建立的赵国,战胜它是必然的。

8、(1)《史记》卷中华书局修订本,2013年,第2826页。

9、10卷一百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10、赵王数以为让(此句说,赵孝成王屡次认为廉颇太退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应侯:范雎,详见《范雎列传》。反间(jian):用计离间敌人,使起内讧。),曰:“秦之所恶(恶(wu):憎恨,引申为忧虑。),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赵括: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又叫马服子。他只能死记书上所传兵法,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廉颇易与(易与:容易对付。),且降矣(且:将。)。”

11、白起和王翦都完美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如果将两人调换,可能就会乱套。王翦没有白起的歼灭能力,不能大幅度削弱六国的有生力量;当然,如果用白起替换王翦,秦灭六国之战中,结果可能让人意外:六国还没灭完,秦国的人就先死光了。

12、信又攻鄢郢(鄢郢:即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城父(fu):楚邑,在今安徽亳(bo)县东南。)。荆人因随之(随之:尾随秦军。),三日三夜不顿舍(顿舍:停止,住宿。),大破李信军,入两壁(壁:壁垒。),杀七都尉(都尉:武官名,职位略次于将军。),秦军走(走:败逃。)。

13、(11)(宋)司马光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第1册,中华书局,1956年,第230页。

14、赵孝成王跟平阳君和平原君一起研究这件事,平阳君说:“不如不接受。接受它,带来的殃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得多。”平原君表示异议说:“平白得到一郡,接受它有利。”结果赵王接受了上党,就封冯亭为华阳君。

15、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16、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17、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18、“为郢”屡见于《楚居》,是自楚文王至楚惠王间出现频率最高、地位最为重要的楚国都居。但如此重要的“为郢”,其名却不见传世文献记载。由《左传》、《史记》等文献来看,春秋时期地位最重要的楚都为“鄢郢”。赵平安先生在《“为郢”考》一文中指出:《楚居》中的“为郢”就是《左传·昭公十三年》、《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所记的“鄢”,在今湖北宜城西南,二字古音相近,可以通用;并进一步指出《楚居》中整理者原读为“鄢”的“”字,应别作他解,可读为“郾”,在今河南郾城县南五里处,与襃信白亭相近,《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所记的“楚之边邑鄢”,亦即“郾”

19、(15)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第181页。

20、自刎前,白起回首往事,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对于这个结局,白起自认为是因果报应。太史公认为是白起有所短,“不能救患于应侯”。我觉得是性格决定命运,白起在人事上过于刚强并居功自傲所致。相比白起,同是善于用兵的王翦,在人事上就老谋深算。王翦也曾因言不被用而称病归老。但秦军大败后,一不背后说不该说的话,留给秦始皇自己说,二就坡下驴,并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出发以后,又连续五次讨要好田地,坚定秦始皇的信任。王翦遂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灭楚,加上之前灭赵、燕,以及其子王贲之前灭魏、后灭齐,两人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的结局,太史公一笔带过。凭王翦的智慧,目测是善终。

五、白起王翦列传翻译

1、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2、随即自杀。武安君死在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武安君死而无罪,秦国人都同情他,所以无论城乡都祭祀他。

3、0卷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4、10卷一百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5、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陉(xing)城:邑名,在今山西侯马东北。),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以上二句说,白起攻取魏之南阳,堵绝太行山的羊肠阪道(在今山西晋城南)。南阳:地区名,地在今河南济源一带。)。

6、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7、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缑(gou)氏:邑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蔺:古地名,在今山西离石西。),拔之。

8、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

9、平原君表示异议说:“平白得到一郡,接受它有利。”结果赵王接受了上党,就封冯亭为华阳君。

10、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此句说,故趁大王亲近臣时。),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11、1卷一百一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12、0卷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13、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14、白起战国名将。司马迁在《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写白起的“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

15、陈胜起义反抗秦朝时,二世派王翦的孙子王离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

16、(13)黄盛璋:《云梦秦墓出土的两封家信与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80年第2期。

17、秦王使王龁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春申君:黄歇,楚国贵族。详见《春申君列传》。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贵族。详见《魏公子列传》。),秦军多失亡。

18、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19、到了九月,赵国士兵已断粮四十六天了,都暗中残杀相食。赵军来攻打秦军的壁垒,打算突围。分成四个小分队,反复冲击四五次,始终不能突围。赵国的将军赵括亲自带领精锐部队搏杀,秦军射杀赵括。赵括的军队战败,四十万士兵投降了武安君。武安君谋划说:“此前秦军已经攻取了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意做秦国子民而归附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不把他们全部杀掉,恐怕会作乱。”于是就采取欺骗手段把他们全部坑杀,留下年纪小的二百四十人归还赵国。秦军先后斩杀赵军士卒四十五万人。赵国人异常震惊。

20、嬴政气得跳脚,亲自去王翦老家请他出山伐楚,老王老王,悔不该不听你的计策,让李信那小子出去丢脸,老王你可是我的顶梁柱,这时候你可不能撒手不管

上一篇:沉醉东风(7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