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100句)

2023-05-07 02:29:42 0 59

一、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

1、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崔颢的黄鹤楼已是描写黄鹤楼诗句的绝品,李白见了也自惭不如,他后来写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仿照崔颢的格式,在其基础上有所突破,已是颇为难得。

3、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4、诗人介绍: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5、江夏送友人 李白

6、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7、渴望超越崔颢的李白正值意气风发,有点小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到了晚年,57岁的李白再一次来到了伤心之地黄鹤楼,这一次他带着不同的心情,以完全不同的心境写下了一首诗,却比前一次更绝望,甚至有了一丝凄美的味道。

8、前四句中,出现了三个“鹦鹉”,与崔颢诗中前四句中三个“黄鹤”何其相似,一唱三叹,令人回味无穷。

9、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0、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气格音调,千载独步。

11、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12、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13、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

14、释义: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15、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16、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17、“诗仙”就是“诗仙”,李白的这两首诗虽是模仿之作,也写得非常出色,得到了后人的一致赞扬。

18、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江城之际,网上流传黄鹤楼于1874年即被毁十年前的旧影,惟见长江浩浩,一楼秀出天地,独立苍茫。

19、释义: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20、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引得千古骚人墨客驻足题咏。在楼的东边还有一座搁笔亭,亭上有一副对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这座亭和这副对联,来源于一段诗坛佳话。

二、登黄鹤楼古诗李白写的诗

1、白话文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梅花是寒冬腊月才有,李白想象出了一种在凌寒中开放的花,这正是他苍凉内心的外显,是一种与他绝望的冰冷的心境相吻合的景色。五月梅花,与六月飞霜有的一拼,以反季节的景物抒怀,可见李白的孤独之盛。

4、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5、黄鹤楼如黄鹤飞、梅花落,翩然纷然,散入诗仙的长短句:

6、点击上方关注(诗词天地视频号)

7、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望黄鹤楼》唐·李白

8、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9、《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芳洲之树何青青”,只得七个字,一何使人心杳目迷,更不审其起尽也。

10、如对本文感兴趣,请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11、在武汉的黄鹤楼,有一个搁笔亭。

1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13、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14、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15、作为唐代最豪迈的诗人,李白自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质。

16、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17、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望黄鹤楼》唐·李白

18、1986年,琴台。新华社记者于澄建摄

19、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0、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三、李白登黄鹤楼有几首诗

1、一代名胜黄鹤楼;

2、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3、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4、清平调作者: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唐·崔颢

6、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7、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8、来年湖光山色依旧,花依然开,人依然欢声笑语立花前,黄鹤楼想必也将再度人流如织。

9、贾谊是西汉人,受到权臣的诽谤,贬官长沙。李白因为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来比喻自身的不幸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有自我辩白之意。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忘怀国事。他“西望长安”,既是在回忆往事,也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他的这番心意朝廷未必能够明白。所以当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时,他感到格外凄凉。

10、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11、草地·疫线|这些普通人,撑起首都的天空

12、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乡关:故乡。

13、1985年6月10日,黄鹤楼重建落成典礼在武汉蛇山隆重举行,黄鹤楼正式开放。新华社记者张申明摄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简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

15、据说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游玩,他看到眼前的壮美景色,不禁诗兴大发,便要题诗一首,忽然抬头看见了崔颢题在墙壁上的一首《黄鹤楼》:

16、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17、那时候不懂,明天和意外,无人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1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19、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2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登黄鹤楼古诗原文李白

1、黄鹤楼/登黄鹤楼译文及注释

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出自唐代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4、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第一句起首落了下乘,靠第二句『凤去台空』四字兜回,终究是露了点痕迹;而第二首《鹦鹉州》比之凤凰台又稍差,前面三句只当得黄鹤楼第一句,靠第四句挽回了诗仙的水平:

5、李白登黄鹤楼写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本诗描写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犹如痴人说梦一般,李白的凄切之情,见于诗外,虽含蓄却有力,有不尽之致。当然,以后人的眼光来品读这一首诗,悲伤稍微靠后一些,我们读到的全是李白制造的凄美,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想想也是非常诗意的画面,足以安慰我们饱经风霜的心。

8、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9、偶像穿了个什么衣服,我也要买一个穿上。

10、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11、来年湖光山色依旧,花依然开,人依然欢声笑语立花前,黄鹤楼想必也将再度人流如织。活着,总得尽量正常地生活,不能总往回看,不能沉浸在悲痛里,甚至需要狂欢来把悲伤和惊惶忘记。

12、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13、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

14、接着,第六句,诗人的视线被飘动的白云拉到眼前的景物,晴空万里,对岸的汉阳城清晰可见,江心的鹦鹉洲上芳草萋萋葳蕤,那里沉睡着狂士祢衡——《后汉书》记载,三国时期狂人祢衡少时有文采辩才,但性格刚直,恃才傲物。经击鼓骂曹操、慢待刘表之后被送至江夏太守黄祖,与黄祖之子黄射交好,在宴席间一气呵成文辞华丽的《鹦鹉赋》,以托特言志,言语击怒黄祖被杀,最后藏于江中小洲,鹦鹉洲以此得名。

15、崔颢《黄鹤楼》和李白《金陵登凤凰台》两诗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意象偶同,胜境各长,李白思君忧国,崔颢怀古思乡。“鹦鹉”、“鸿雁“毕竟是凡鸟,只有“凤凰”这样的神鸟才能赶上仙人的“黄鹤”,翱翔诗坛的这两只“神鸟”,于武汉黄鹤楼上空比翼齐飞,嘤嘤相鸣,友声高昂,响彻云霄,载誉千年。

16、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7、要论吟风弄月的造诣,诗坛上下李白还没怕过谁,但唯独的一次却是输给了一位小诗人。天宝年间,游浪天下的李白来到了著名打卡地点黄鹤楼,大量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墨宝,李白当然不遑多让,于是便趁着酒兴,登楼眺望,跃跃欲试。可谁知,李白大发的诗兴竟被墙上的一首诗给压了回去,人瞬间清醒了。

18、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9、这是典型的自比手法,有同病相怜之感。诗中用“比”,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伟大的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强的内省力和同理心。他们不仅具有对自然、历史极深的洞察力,而且对社会、人物有极强的同理心,于自我人生也往往有深沉的感悟。将自己所见所思都富于艺术性地展现于诗中。透过这些诗句的可窥探其内在意蕴,及诗人鲜明的个性、思想和志趣。

20、那正是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融述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完美地展现了黄鹤楼的雄姿,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狂傲不羁的李白第一次感觉到难为情,他放下了笔,不敢再写。据说他还留下一句气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五、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是哪三首

1、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眼前的美景与心中惆怅形成对比,他不禁问道:如今,祢衡长眠地下,而长洲之上那一轮徘徊的孤月,又将清辉投射给谁呢?

2、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3、新冠病毒肆虐之时,却忽然发现牵肠挂肚的身份认同。一生如萍的根,终是系在这座江城。

4、崔颢《黄鹤樓》对偶的句子如下:

5、李白在诗中,将祢衡比作鹦鹉:

6、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以“附逆”的罪名被流放夜郎,路经江夏时游黄鹤楼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登临黄鹤楼所作。

7、这个故事记载在元代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中。

8、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明·高棅《唐诗品汇》:刘后村云: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刘须溪云:恨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

10、大约是在武汉封城进入第二个14天时,有人把这首诗改编成苦中作乐的段子:“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愿三月能下楼。”

11、1987年,工人刘敬槐制作的蝴蝶画《黄鹤楼》。新华社记者李一方摄

12、江洲两岸的树树桃花临水盛开,将晶莹明澈的江水染得像一匹绚烂夺目的锦缎,随着江波的起伏,一浪一浪地涌向岸边。

13、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1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1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6、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句宕开,有万钧之势,纪昀: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不可有二。

17、草地·手记|湘鄂边界小城寂静的春天

18、草地·专栏|你了解口罩的历史吗?

19、这样的李白,可爱真性情,有才华,而这正是他千百年来为后人所喜爱的原因吧!

20、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去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的不同.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