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泓之战(100句)

2023-05-03 01:35:25 0 59

一、宋楚泓之战

1、前555年的晋齐平阴之战中,晋军听闻齐灵公去世的消息后,不但没有趁虚而入反而直接退兵回国,因为“礼不伐丧”。

2、展望2022年,簡牘讀書會將繼續研讀清華簡、張家山漢簡等出土材料和《左傳》《史記》《漢書》等傳世史料。成員們亦會保持相互切磋、各有所獲的優秀傳統,同時也真誠歡迎武漢地區廣大同好的加入!

3、俄罗斯凭借西式造城法,将雅克萨城打造为一座具有欧洲棱堡色彩的坚城,大大降低了清军大炮的破坏力,从而只能围而不攻。

4、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所以衡量国家军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是战车的数量。

5、的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军队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玄率军8万迎战,并在淝水大破前秦军队,苻坚率残部逃回北方。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此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是由于东晋无力收复中原,南北遂形成对峙局面。淝水之战的结果表明,当时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还没有成熟。

6、愈演愈烈的战争,还催生了诸侯国君的领土意识。

7、除了讀簡讀書以外,讀書會還舉辦諸如“行萬里路”一類户外參觀的活動。2022年1月2日,楚簡及秦漢簡讀書會成員前往參觀盤龍城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工地,並實地體驗考古工地的相關工作。

8、2019年9月,由邱洋牽頭重啓楚簡讀書會,經過老師和成員們的討論,本輪楚簡讀書會採用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並重的形式。讀書會每周舉行一次,每次三個小時,前半場讀出土文獻,後半場讀傳世史籍。出土材料以楚簡爲主,閱讀内容由領讀者決定,自由選取篇章内容,傳世文獻則以《左傳》爲主,至此確定了楚簡讀書會運行的基本模式。讀書會還邀請何有祖、宋華强兩位老師指導讀書會的日常討論工作。

9、但在淝水之战中,前秦骑兵并未成功扭转前秦的数十万大军溃败,反而成就了北府兵“以步制骑”的神话;在刘裕北伐的时代,2000北府兵凭借其首创的“却月阵”大败3万北魏重骑兵,号称在战国后就被淘汰的战车在重骑兵大行于世的时代压力下得到某种“复兴”,成为了步兵军团防御骑兵冲击最好的屏障。

10、清乾隆年间曲沃知县张坊考证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经青玉峡,东流伏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又东经白水村,九曲而北于浍,罅西流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来。”《晋国史》依此判断曲沃不可能在闻喜,“翻遍闻喜县志并没有这种关于曲沃地形地貌的记载”。但《晋国史》没有说明“曲沃在今凤城乡”的理据,只说曲沃不可能在晋国封地之外,而当时的今闻喜一带尚未纳入晋国疆域范围。

11、由於讀書會參與的主體爲碩士研究生,爲使讀書會能夠傳承有序的进行,成員們採取老生帶新生的傳幫帶形式,上半學年由研二同學主持,下半學年則推選一位研一同學協助主持,並在進入研二之後接手主持。

12、首先,唐这个地名不是周封之时才有的。它应该源自所谓“唐尧”,陶唐氏后裔在舜时有董父,被舜“封之以土田,赐之姓氏”;夏时有后裔刘累,为夏孔甲之臣属,商时为一小方国“唐国”。《山西通志。金石记》录有一只前代出土的“唐子爵”,其铭文仅有四个字:“唐子且乙”,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断它是“商世唐君之器也”,表明该唐国的存在。

13、“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14、附録:武漢大學簡帛中心簡牘讀書會與會人員表及活動年曆

15、但在长平之战中,赵国骑兵暴露了前马镫时代骑兵的最大弱点,即只适合侦查、骚扰、追击败退敌军和破袭粮道这些非核心任务,无法在大规模战争中正面对抗步兵军阵,从而在长平之战中“隐身”。

16、长平之战遗址永禄1号尸骨坑局部照片。引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6年发布的该遗址《发掘简报》。

17、缘由:晋厉公率军伐郑,楚共王亲自率兵救郑

18、献公雄才大略,但在晚年却因宠爱骊姬,必欲使骊姬之子奚齐继位,因而导致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之年)骊姬之乱,导致大子申生自杀,重耳(晋文公)走蒲,之后在外流浪列国十九年,夷吾(晋惠公)走屈,之后前650年晋惠公继位,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前637年惠公病死怀公继位,前636年重耳在秦师护送下回晋国继位,杀晋怀公于高梁(今临汾东北),至此晋国才安定下来。

19、缘由:楚国兴起,向汉水以东扩张势力,威胁随国及其他小国

20、丁善泉、蔣魯敬、劉澤敏、邱洋、孫旭亮、唐朋、王玉鑫、袁證、朱國雷

二、宋楚泓之战左传 原文注音版

1、这里是讲书君的私享与收藏。发现好书,升级认知,欢迎交流。

2、但自赵盾起晋国就陷入卿大夫专政时代,公室日渐衰弱。《史记。晋世家》谓:“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悼公以日衰,六卿专政。”

3、莊公三十一年至僖公七年

4、到战国时期,因为铁器的推广、平民的大量参军以及弩的发明,战车的地位严重下降,步兵遂成为最重要的兵种。

5、宣公十三年至宣公十八年

6、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齐国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尸体上爬了出来。翌年初,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7、为了对抗机动灵活的北方胡族骑兵,赵武灵王抛弃了统治中国战争史上千年的笨重战车,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独立作战的骑兵军团,这也让赵武灵王成为了中国骑兵之父。

8、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9、地点:邲(今河南郑县)

10、僖公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

11、“大事”一词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实际上,这不是普通词语,而是先秦时代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术语。今天,举凡比较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叫大事,大事也经常变更,但在先秦时代,所谓“大事”具有特定含义。《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就是说,古代的国家大事只有两件:祭祀和战争。所以,孙子此处所言之“兵”,当作“战争”解。

12、结果:宋襄公固守传统的战争规则,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对抗强敌,(宋大司马语:“天之弃商久矣,吾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又在楚军半渡时可击而不击,放弃有利战机,结果兵败负伤,成了千古笑柄。

13、国人皆咎(指责)公。公曰:“君子重伤,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险要处进攻)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14、在彭城之战中,为了对抗刘邦近60万大军的压倒性兵力优势,项羽亲率3万骑兵突袭彭城,以快制多,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与机动性优势,创造了骑兵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步兵集团的中国战史记录。

15、晋景公所迁都新田,在当时仍名为绛邑,不过就为“新绛”(不是现在的新绛县),其城址在今天侯马市区西侧的平望、台神、白店、牛村一带,我开车去那一带看了看,只剩些平地上突起的夯土台基遗迹,别无所考了。

16、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准备发兵。宋国有两个出名的大将,一个叫公子目夷,一个叫公孙固,他们都反对出兵。宋襄公生气了,他说:“你们不去?好,那我一个人去!”公子目夷和公孙固虽然不赞成去打郑国,这会儿一见他冒了火儿,只好顺着他。宋襄公亲自带着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率领大军去打郑国。郑国急忙打发使者向楚国求救。楚成王马上派大将成得臣带领大队兵马去对付宋国。

17、比如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战役——城濮之战中,交战一方的晋国兵车仅有七百辆,战士也就两万余人。

18、鄭伯克段于鄢;周、鄭交惡;宋殤公之弒;衞州吁之亂;魯隱公觀魚者;鄭伯請成于陳;北戎伐鄭

19、如果您对内容感兴趣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0、地点:虞国、虢国

三、宋楚泓之战宋国失败的原因

1、怒晋军,并在晋军前来挑战时主动出击,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晋军一方面战和不定,不认真备战,一方面内部又出了叛徒,大战打起时主帅又慌忙下令退师,从而自乱阵脚,导致大败,只有士会带领的上军事先准备充分,遇事不乱,得以不败。

2、“齐惠公的小妾萧同叔子怀孕。因为她的地位卑贱,所以不敢说出来。她拿了一些柴草把儿子生在田野中,又不敢抚养他。有只野猫来喂奶,鹰来掩护他,有人看见就把他收养起来,因而给他取名叫‘无野’。”

3、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来。宋襄公率领四国军队向齐国进发,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气。

4、缘由:殽之战后,秦国兴兵向晋国复仇

5、但在“上郭城址”考古新发现之后,人们又倾向于认为上郭城址即为古“曲沃”。1973年、1979年,在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清理发掘15座土坑竖穴墓,出土青铜器有鼎、豆、壶、剑、镞,玉器有琮、环,陶器有鼎、豆、壶等。上郭古城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2006年5月,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度百科词条“上郭城址”即云:“上郭城址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

6、参战方:晋国、宋国、齐国、秦国为一方,楚国、陈国、蔡国为一方

7、参战方:周王、陈国、蔡国、卫国,郑国

8、楚汉战争:①前207年,项羽消灭秦军主力后进驻鸿门。刘邦因寡不敌众,遂采用张良的计策,亲自到鸿门拜见项羽以求和。项羽于是设宴款待刘邦以借机杀死刘邦。刘邦与之周旋后,伺机逃脱,此即为“鸿门宴”,是刘邦、项羽军事对抗的开始。②秦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而爆发了持续四年的战争,即“楚汉战争”,前203年,项羽兵败自杀,次年刘邦

9、燮父之后诸国君依次为武侯、成侯、厉侯、靖侯(靖侯十七年周厉王导致国人暴动)、僖侯、献侯、穆侯。郑玄《毛诗。唐谱》认为晋穆侯迁都于绛。是否确有其事?绛在何处?

10、1月6日上午9点半,云龙书院周末大讲堂第223场公益讲座、也是新年第二场讲座开讲啦!尽管昨夜下了雪,天气寒冷,但云龙书院内仍济济一堂,众多听友聚精会神聆听了由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徐州市语言学会会长乔秋颖主讲的《品读左传》。乔教授和大家一起品读了《左传》中的经典篇目,《左传》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当代仍有启示意义,那就是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规则、守信重诺,以获得人生启迪,服务社会现实。

11、而在盛唐时代,随着边境战事的扩大,为了缓解战马不足的状况,唐军不得不重新继承“以步制骑”的中原军队传统,将李靖发明的新式武器陌刀与陌刀战术发扬光大,李嗣业和他的陌刀军,以其“人马俱碎”的巨大威力,威震安西,成为了那个时代游牧骑兵的终极噩梦。

12、畢燕嬌、蔡雨萌、陳寧、陳一葉、程鵬、黨翊翀、丁善泉、董宇航、杜瑩瑩、高婷婷、管笑雪、郝震、黃浩波、紀婷婷、雷海龍、李官麗、李林澤、劉盼、漆嘉敏、邱春博、王林森、王悦琮、吴桑、熊佳暉、楊文、楊先雲、張暢、朱國雷

13、各国对兵器质量也都非常重视。兵工厂的兵器都要打上合格证,即在上面刻上工匠、督造官等的名字。日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14、在明初,明成祖为了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发动了五次亲征漠北。为了对抗蒙古骑兵,朱棣承继了朱元璋时代的火器大飞跃,进一步完善了火铳技术水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明军从一支纯冷兵器军队迈向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这可以看作中国战争史上的第一次火器革命。

15、在匈奴骑兵的压力下,制弩技术在汉武帝时代发生了一次技术革新,与秦弩相比,无论在射程、强度还是在射击精度上都有着很大的提升,这也可以视作西汉军工业对匈奴骑射优势的一种极有针对性的回应。在李陵军的最后时光里,弩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倔强,五十万支箭射尽之后,李陵军方才溃败。

16、“兵者,国之大事”到底是什么事?很多人严重误解了!

17、《商君書》之《君臣》《禁使》《慎法》篇

18、晋悼公任用韩厥、魏绛、智荦,缓和与卿大夫紧张关系,和戎狄礼诸侯,城虎牢,疲楚服郑,恢复文襄霸业。之后前546年晋楚二次弭兵,晋秦言和,平定周王子朝之乱。诸夏消停了几十年。

19、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本次讲座,乔教授带领大家品读了《左传》传统经典中的著名故事,如《齐晋鞌之战》、《晋灵公不君》、《宋楚泓之战》、《僖公十五年》等。

20、高铁车到广州南站,我读完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沉默无语。

四、宋楚泓之战原文及翻译

1、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之间发生的一次争霸战争。前632年,楚国北上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率军救宋。为避楚军锋芒,晋军主动退避三舍至城濮。晋文公会同宋、齐、秦等国军队大破楚军。此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确立起霸主地位。

2、除了步兵以外,东周各国还积极创建新兵种。

3、中心現設有楚簡、秦漢簡和簡帛專題共3個讀書會,其中前兩者長期穩定運行,後者穿插其中,不固定開展,碩、博研究生在課餘可任選參加。讀書會以簡帛中心多功能室(振華北樓223)爲主要活動場所,主要研析新出簡牘資料和傳世典籍,交流學習心得與方法,以期能幫助本專業新生同學入門,並培養鍛煉同學們古文字識讀、出土文獻資源利用和專題寫作等方面的能力。

4、在战略上,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攻击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因此人和上鲁国占优势。在战术上,曹刿正确依据形势采取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因此鲁国虽然实力弱于齐国,但是却能够取胜。宋楚泓之战,双方军事实力相当,宋大败,主要原因在于宋襄公死抱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等的迂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殆误战机,惨遭失败

5、“甲骑具装”,指全副武装的骑兵部队,人和马匹都披铠甲。上图为马铠,引自《中国古兵器大全》。

6、结果:双方本来势均力敌,巧合的是,晋、楚两军各有一位来自敌方阵营的谋士,而两人献出的计策全然不同。来自晋国的伯州犁(晋伯宗之子,伯宗被杀,奔楚,任太宰)给楚王一般性地介绍了晋军的动态,而来自楚国的苗贲皇(斗椒之子,其父被杀,奔晋,食邑于苗)给晋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计策,“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开战之后,晋军吕锜射中了楚王的眼睛,自己也被楚王身边的神射手养由基射死。楚、郑联军败退,晋军占了优势。即便如此,双方激战一天,仍然未分胜负。关键时刻,时任楚国中军主帅的公子侧(子反)醉酒误事,楚军“宵遁”,子反随后自杀谢罪。

7、如果说清初的强敌环伺,成就了皇太极至康熙朝的火器发展,那么,正是从康熙平定噶尔丹开始,清帝国周边再无可危及其政权生存的强力竞争对手,没有敌人可以强大到倒逼清军军事创新,清军纵然不胜,也没有动力走出舒适区。中国火器发展在此之后彻底走向停滞,甚至有所倒退,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炮在作战效能上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康熙时代。

8、远交近攻:战国时期秦国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策略。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并采之“远交近攻”策略,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这样既能破坏六国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此策对秦统一六国有深远意义。

9、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4世纪下半期,氐族建立

10、(万历四十七年),明朝为了保持对辽东的统治,调集军队兵分四路扑向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山附近与明朝发生战斗,双方作战五日,后金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了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而后金则由防御转入进攻。②辽沈之战: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采取守势,防守甚固,但朝中谤议四起,熊廷弼被罢官,改由袁应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不善兵事,努尔哈赤见有机可乘,于1621年大举进攻,夺取了辽阳、沈阳,占有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袁

11、参战方:晋国、秦国、郑国

12、时间:鲁文公二年(前625年)

13、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14、公子目夷再也耐不住了,很直率的说:“这回咱们打了败仗,就因为主公不知道怎么打仗!要打仗就必须利用一切办法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如果怕打伤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就不抓他,那还不如让他抓去呐!”宋襄公没法儿跟公子目夷争辩,可是他像蠢猪一样,仍旧相信尽管这次打了败仗,仁义还在自己一边儿。

15、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葬于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城中东北行宫内。儿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

16、当作为赵军最大军事强点的骑兵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反而进入了最能彰显秦军纪律性和兵力优势的步兵军团战斗模式,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失败也就不言而喻了

17、长平之战时,也正处于钢铁兵器与青铜兵器的激荡更迭时代,相对而言,赵军的铁制兵器普及度要高于秦军,但发展尚不成熟的的钢铁兵器在战场上,对发展完备的青铜兵器并未取得明显优势,因此也不足以成为改写长平之战的变量。

18、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19、分析: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

20、国君的绝对利益边界,因此开始从自己居住的都城拓展到四方边境处。

五、宋楚泓之战拼音注释

1、領讀内容(以《里耶秦簡(貳)》爲主)

2、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规则、守信重诺,

3、参战方:晋国一方,楚、郑为一方

4、还没等宋桓公下葬,齐桓公就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于是宋襄公前去相会。在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5、时间:鲁桓公五年(前707年)

6、前329年,魏国听闻楚威王去世,就立刻出兵伐楚,夺取了楚国的陉山。

7、当当、京东、文轩、博库,全国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有售。

8、分析: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的话大概是一种古代确曾存在过的战争规则,而在春秋时就已被多数人抛弃了。事实上,战争总是有规则的,今天也有不能杀降的国际公约。所以,宋襄公其实体现了一种古代的贵族遗风,其精神是可敬佩的。

9、秦穆公虽独霸西戎,开疆拓土,然而始终没有着手称霸中原,因此不被《荀子》列入霸主。至于宋襄公则源于宋国太过羸弱,虽有称霸会盟之举却被楚国所拘。后来宋襄公讨伐楚国盟友郑国,并与强大的楚国军队展开泓水之战,最终因讲究仁义而惨败。此战不仅让宋国成为后世笑柄,更使得宋襄公成了春秋时代唯一有名无实的霸主。那么宋襄公在意义重大的泓水之战中为何要对强大的楚军讲仁义呢?

10、唐国所在之地,应该距传言中的夏墟不远。如果夏墟在安邑(今夏县)的话,那么唐国在夏县之北的翼城一带也说得过去。但《左传。定公四年》云:“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姑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则又分明唐地应该是在夏县附近。

11、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宋国,宋襄公想得到晋国的军事援助,就听从公孙固的意见,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12、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后来发现各个县级博物馆(如翼城县博物馆),都有一个大问题,即上午11:30即闭馆,下午3:00才复开馆,他们中午要午休,但这使得外来旅客很不好安排自已的时间看展,我就因此不得不错过了翼城县博物馆——11:40到达,不可能在那里等3个半小时啊。

13、到了蒙古崛起的时代,蒙古人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人类骑兵史上的极致,凭借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蒙古骑兵也成为了马镫时代骑兵战术的集大成者,将骑射战术和正面冲击战术结合得无懈可击。

14、分析:孙子曰:“兵以诈立。”楚军强而示弱,意在欺骗随国,无奈季梁“知彼而知己”,楚计因而不逞。

15、宋襄公虽然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他的仁义,道德还是值得赞颂的。

16、在古代中国,面对来自周边的军事竞争压力,为了成为后者,中原王朝往往或主动或被动地催生了一波又一波军事革新。伴随着战争,是王权易主朝代更迭。

17、2021年10月21日楚簡讀書會(葉章强供圖)

18、结果:晋军内部在是战是退上意见不统主帅荀林父及士会、栾书等不主战,而中军副帅先縠及赵括、赵同等极力主战,先縠且不听帅令,擅自进兵,荀林父勉强跟从。楚庄王本想避战,但听从了嬖人伍参的建议,一面遣人卑词请和,麻痹晋军,一面又派人挑战,激

19、乔教授讲到了齐晋鞌之战、晋重耳及曹、宋楚泓之战。

20、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199年,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率精兵十万南下攻许,企图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兵少将寡,率主力2万北上迎敌。200年,双方相持在官渡。曹操采取夜袭乌巢的计策,火烧袁绍军队粮草。袁军阵脚大乱,大败于曹军。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绍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战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