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100句)

2023-05-03 01:32:41 0 59

一、唐宣宗李忱

1、沙陀族原本也来自西北塞外,流传的渊源说法很多,新旧《唐书》都指来自突厥别部。别部一词今天是指和突厥渊源很深的分支部族,沙陀属于铁勒族一系的薛延陀部,薛延陀在太宗贞观年间称雄一时,协助唐军打败了突厥。但后来又被唐军和回纥联军消灭,成为唐军为了得到西域“过河拆桥”的一个典范。他们的残余部族本来散居在沙漠绿洲中,以至于被称为沙陀,后来慢慢东迁到河东地区。

2、当宣宗驾崩后,王归长他们合计伪造一道圣旨,打算派遣王宗实为淮南监军,轻松调离京师。原本王宗实并没有怀疑,准备好行囊就要出发。但有个手下起了疑心:“皇帝已经病了一个月了,中尉只是隔门问安,现在这么大的调动,不如亲自去见见皇帝再出京。”可以看出,当时宣宗对宦官的压制确实也算有效的,基本上颁布的诏令都会顺利执行。

3、综观唐宣宗五十年人生,他为祖宗基业所做的不懈努力,虽然延缓了大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趋势,但却无法彻底扭转这一大势。他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大中之政,直至唐亡,人们思而咏之,谓大中为“小贞观”,宣宗为“小太宗”。

4、九皇子,天资聪敏,智慧过人,深得皇上喜爱,也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可谁知聪明成了祸害,他虽无意争夺皇位,却在皇位的争斗中被人暗害,庆幸的是被人及时发现救回了性命,可却失去了往日的聪明,成了一个傻子。

5、唐武宗决定斩草除根,制造意外的假象杀死李忱。为此,他派仇公武带人去把李忱给绑了,然后扔进永巷(专门关押后宫犯事女子的地方)的厕所里,以除后患。

6、张议潮、张议潭兄弟出身敦煌沙州的豪族。张氏在西北地区的渊源很深,早在魏晋时期,凉州就有张氏家族建立了前凉。稍后中原南北朝阶段,敦煌张氏张孟明在西域建立张氏高昌,时间非常短,但一般认为是当地人拥戴其为王,表明敦煌张氏在高昌、鄯善、哈密一带很有声望。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尽管张氏高昌很快过渡,之后隋唐之际著名的麴氏高昌,麴氏实际也来自河西榆中(今属于甘肃兰州市)。麴氏高昌仍有著名的敦煌张氏作为辅佐公卿,这就是张雄一家,张雄出任高昌左卫大将军,后来成为劝说麴文泰投降唐军的重要人物。

7、为了收复凉州,张议潮积极准备。凉州位居河西中段,阻隔东西交通。到大中十二年(858)八月,张议潮命侄儿张淮深率蕃、汉兵七千多人东征。经过三年血战,在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克复凉州,表奏朝廷。至此,被吐蕃控制百余年的河湟故地全部收复,名义上全归属唐朝之下。实际一切全由张氏家族子弟及其拥戴者所控制,而且是世袭,归义军从性质上是很典型的晚唐地方藩镇。

8、敦煌有关张议潮的著名壁画

9、笔者仍存疑虑,毕竟,夏冠洲没有说明碑文何名,笔者也没见到原拓片。

10、唐宣宗李忱是穆宗李恒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忱小的时候经常梦到乘龙上天,于是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说这种话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从此李忱话很少,一度被人们认为他很愚笨,常常在集会的时候逼迫他说话,用来嘲笑他,而且也都以为他好控制,李忱一度度过了一段装傻充愣的时光。在唐武宗病危的时候,为了能找一个容易控制的人,李忱成了首选,把他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当上皇帝后成为唐宣宗。

11、这就是历史上的唐宣宗,史称小太宗,能和太宗并列,足见这个人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但你不管再强,你都无法超越时代,唐朝已经是那个样子了,唐宣宗也顶多算是唐朝的回光返照吧,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当时跟唐太宗比起来,真的是不值一提,所以很多人也就不知道他到底走做了什么。

12、后来文宗去世武宗继位以后,每次看到李怡,他的疑心和忧虑又起来了,于是,武宗开始处心积虑地害李怡,或者让他骑马的时候突然从马背上跌下来,或者在台阶上走着的时候让他突然绊一跤,顺着台阶往下滚。有一次,武宗与诸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出去游玩,结果李怡掉到雪坑里,被雪埋住,众人遍寻不得。正当众人以为他就要死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满身风雪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从雪地里了跑回来。

13、《新唐书》说:“宫中或以为不慧。”《资治通鉴》说:“宫中皆以为不慧。”“不慧”是客气话。其实就是痴呆、智障,至少也是弱智。然而,正是这种“弱智”的印象,帮了李怡的大忙。

14、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可李怡始终像根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甚至连嘴角都不动一下。看着他那副逆来顺受的模样,众人越发开心大笑,文宗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后合。

15、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穆总李恒的弟弟。但他即位的时间却排在他的三个侄子之后。他的母亲郑氏只是一个宫女,没有什么头衔,在宪宗的郭贵妃身边做侍女。所以,李忱从出生到长大一直都没有什么光环,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孤独长大。成年后被封为“光王”。

16、大中元年(847),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大败吐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即尚恐热)。次年,凤翔节度使崔珙收复原州(宁夏固原)、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及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萧关等七关。期间,论恐热还曾率五千骑兵到瓜州劫掠河西鄯、廓等地。、

17、可是,第二天一早,人们就在十六宅里看见了走路一瘸一拐,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一个活生生的光王。他好像死不了,无论怎么折腾就是死不了!

18、唐宣宗作为晚唐比较出众的皇帝,实际还是固执意见的时候多,好比他不喜欢大臣谈论立太子的事情。像他宣称非常满意的魏谟,多次郑重向宣宗强调这个事情,从来没有下文。

19、“初,帝(唐宣宗李忱)为光王,武宗忌之,拘于后苑,将见杀,中官仇士良诈称光王坠马死,因脱身遁去。至香岩闲禅师会下,剃发作沙弥。同游庐山,闲禅师题瀑布云:‘穿云透石不辞劳,远地方知此处高。’闲方停思,沙弥(光王)续之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闲始知非常人……未几,武宗崩,百官迎王即位。”

20、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光王李怡,从此离开长安,流落民间。后来的许多笔记逸史都称李怡隐姓埋名,跋山涉水,一路逃到了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的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名琼俊。

二、陈豪唐宣宗李忱

1、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君王,有的是明治之君,有的是昏君,有的很强势等等,就比如残暴而强大的嬴政,明治的李世民等君王,而唐宣宗李忱是一个很特殊的君王存在,在民间传闻中都说是一个“智障”,而他前期只是装疯卖傻,后面死在毒药上令人惋惜。

2、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3、他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上唯一以皇太叔身份即位的皇帝,也是晚唐时期自唐顺宗以后寿命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崩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享年五十岁。

4、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继位后,看到这个新皇帝处理政务,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面前这个神色威严,谈吐不凡,处理事情有条不紊的皇帝,难道就是那个傻子吗?所有的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人傻了36年,原来只不过是装疯卖傻!而仇公武终于明白,当年武宗为什么要一心把光王处死。

5、《旧唐书》记载:“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五代时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有一天遇到任陕州廉使、颇有诗名的卢沆,向他索取诗卷,“袖之乘驴而去”。第二天对大臣说起卢沆,“令主司擢第”。

6、李忱即位天子这事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他即位之前,没有任何人想到皇位能落到他头上。这和他母亲卑微的身世有关。

7、轩辕集已经死里逃生一回,当然比较惧怕宣宗旧事重提,追根究底,多数时候只和他说一些保健养生的道理,如静心养性,减少女色等。宣宗对这些肤浅玩意当然不满意,为了试探轩辕集的本领,让他猜东西,居然全都猜中。最后询问他能在位多久,轩辕集非常聪明回答“四十年”,在唐朝来说只比玄宗少,比太宗还久,宣宗这次非常满意,谦虚地说:“怎么能奢望四十年呢。”实际宣宗只在位十四年,轩辕集可能是隐瞒了实情。

8、而且当武宗皇帝病危、大明宫的各派政治势力正在为新君人选展开激烈较量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地在远离长安的某个地方云游和漂泊然而所有认识他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历史老人的诡谲之手就把这位曾经的“智障人士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金銮殿,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唐朝的第十八位天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忱即位忽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胆识、智慧和魄力,不但一举消灭了为患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最终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仅有的最后一抹辉煌。。

9、唐朝是同时期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历时289年。也是中国最强大的朝代之和汉朝一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汉朝把民族确立为汉族,直至现在仍被称之为“汉人”。唐朝的名声传广为流传,与南亚、西亚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文化和贸易交流。唐朝以后的华侨、华侨被称为唐人,他们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当时唐朝的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等都极其繁荣,当朝包容极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民族前来祝贺的盛世。

10、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位奇葩的皇帝。

11、首先我们都知道在君王的皇宫内,明争暗斗各种阴险狡诈每天无时无刻发生着,而尤其是君王的孩子们从小就被各种算计着,就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李忱小时候其实就是知道的;我们来看看他的身份,虽然说是一位皇子,但母亲却只是一个宫女,身份根本比不上那些妃子,更没有关系依靠,在宫中可谓是没有任何可帮助自己的人。

12、《谥法表》上的谥号号分三类,分别是表褒扬的美谥、表怜惜的平谥以及表批判的恶谥,“宣”是美谥,跟文、武并列。据《谥法表》记载,“宣”的评判标准为: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诚意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就有可能获得“宣”这个谥号。

13、蒋伸在这一次出征中发挥关键作用,比较灵活运用边打边招策略,最终唐军顺利笼络党项,使白敏中身价倍增。蒋伸为大中元年进士,因此次协助白敏中的功绩升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后来懿宗在位还提拔为河中节度使,升宰相。

14、当时有一个名叫丁柔立的官员,武宗时为李德裕所抑,但在李德裕被贬死后,却站出来为其鸣冤,宣宗竟以阿附罪名贬为南阳尉。

15、232:太监反了天,对皇帝随意废立,还说杀就杀,大唐江河日下

16、李忱的生母并不是高贵的妃子,而是一名卑微的宫女,从小就被皇宫中的其他人欺负,常常一人呆在角落中发呆。后来有一次李忱遇到了懿安太后被刺杀的事件,人显得更加的呆滞了。因此,李忱成为了当时的帝王唐穆宗以及他的儿子们敬宗、文宗、武宗嘲笑欺负的对象。

17、唐宣宗处处想以太宗“二世”为目标,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时常站在前面煞有介事地回味。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绚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每每和令狐绚讨论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之后,还命宰相编了五卷《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

18、但是,轩辕集最终下落不明,史书也没有记载,可能是提前离开了长安(按史书说法,轩辕集炼出的丹药是交给了宫廷太医李元伯等人),也可能宣宗最后明白无法逃脱大限,认识到是自己的失误,没有决定再追究轩辕集。

19、每个朝代都有明君,就先说几个名气大的。西汉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东汉实现光武中兴的汉光武帝刘秀;唐代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清代开创康乾盛世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20、大中初期的宰相马植,因为内侍送了一条腰带被宣宗看到,犯了结交内侍的忌讳,直接罢相。善于理财的萧邺,已经准备当宰相,诏书已送到学士院门口。枢密使多问了一句:“要不要继续让萧邺判度支?”宣宗就怀疑萧邺和枢密方面早有勾连,居然追回圣旨,让萧邺到手的宰相没了。

三、唐宣宗李忱是明君吗

1、李忱登上皇位之后,完全就变了一个人,他行事非常果断,他在位期间只做了两件事,但是仅仅这两件事,便开创了“大中之治。

2、不知道这段文字是否出自作家冬夏在《“痴皇子”香严寺为僧》一文中写到的清雍正十三年《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记》,但给二月河和冬夏的文章作了注脚和互补。

3、虽然多次受伤,但索性命硬,没有致命伤。武宗李瀍(chan)还是不死心,让他的四名手下宦官把光王李忱扔到宫中的厕所里,下手杀了。但当时执行命令的宦官仇公武不知动了什么心思,在光王李忱在厕所里挣扎的时候,把他悄悄捞了出来,藏到了装粪的车里运出了宫。

4、在即位之前,他长期被人看作“傻子”、“智障”,为了躲避皇族追杀,他削发为僧在民间隐匿流浪。即位后,他的“大中之治”又出人意料地创造出中晚唐帝国衰落趋势下唯一一次回光返照。被史家称“小贞观时期”。

5、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

6、在登基的一刻,宦官们都惊呆了。他下令减免赋税,削弱宦官的权力,重用唐宪宗时期的旧臣,遣散武宗时期的大臣。用非常手段解决了牛党之争,朝堂恢复了安定。此后他运用《贞观政要》中的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国家趋于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一代明君就此醒来。

7、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为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其母开始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最后李锜谋反失败,郑氏入宫成为郭贵妃的侍女,后备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李怡为人持重少言,经历了太和、会昌两朝,更加沉默寡言,不被人看中。

8、《佛祖统纪》:唐宣宗李忱剃发潜隐香严寺

9、懿宗爱女同昌公主死后,他谱写了《叹百年舞曲》,词语凄恻,闻者涕流,使皇帝的思念之情深受抚慰

10、比如唐宣宗想去华清宫休闲度假,遭到谏官们集体反对,理由是怕他步唐玄宗的后尘,唐宣宗便顺利取消行程,赢得官员一片赞声。如此刻意用一些言行引起大臣的注意,然后表现出他善于接受批评的样子。

11、1一代明君唐宣宗李忱究竟为何要打击一代名相李德裕?

12、跟外部势力那就没什么说的,安史之乱之后,基本上也就转向防御了,除了窝火之外没啥别的感觉,基本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是这个样子,一锅乱炖的粥。

13、李忱从小就不善言谈,外表看起来呆呆的,给人一种不聪明的感觉。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李忱生了一场大病,突然之间有一道光照到他身上,他马上跳起来做出十分恭敬的样子,外人觉得他像“傻子”一样。

14、3鲜为人知的明代中期治理西北的四川籍名臣余子俊

15、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知行合一人生哲理修身处世哲学98元包邮

16、担任左神策护军中尉的王宗实,掌握着宫廷禁军,他率领军队迎接郓王李温,拥立其为皇帝,是为唐懿宗。之后王宗实又以伪造圣旨的罪名,将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处死。自此,原本已经被唐宣宗压制的宦官集团,此番因拥立之功,又重新嚣张起来。

17、一次驸马郑颢的弟弟得了重病,李忱让中使代为探望慰问。中使回来后,李忱问:公主可前去探望?中使回答说:公主在慈恩寺看戏,没有看见公主。李忱听后大怒,随后召公主进宫斥责道:小叔子生病了,你还在看戏不前去看望,简直不像话,公主听后后悔万分,表示再也不敢了。

18、博主才疏学浅、漏洞百出,希望各位小伙伴留言提出建议、讨论。

19、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20、直到此时,马元贽、仇公武才恍然大悟,原来唐武宗当年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个“傻子光叔”置于死地,是因为在他那愚痴木讷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常人莫及的才干和韬略。

四、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1、2五代十国风靡一时的花间词为何出现在四川?

2、李忱不仅对子女要求严格,对自己也是非常苛刻。李忱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妃子,长得国色天香。李忱非常喜欢她,夜夜加以宠幸。后来李忱竟一杯毒酒赐死了这位妃子,只因为担心自己长久沉迷于女色会重现玄宗之祸,误国误民。这位妃子没有犯任何过错,只因为受了宠幸被赐死,真是太冤枉了。

3、宣宗是脑残帝,因而许多人拿他恶作剧。据记载,文宗李昂请客诸王,席上把酒贪欢,可宣宗仍然不言不语,文宗说:谁假如能让皇叔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一席话,世人一哄而上,可无论怎样说笑逗乐,宣宗仍然一副茫然发呆的表情。虽是如此,文宗弟弟李炎却很置疑,他想这家伙不会是不食人间烟火,要么就是心胸极深的人,假如这样,往后是咱们的死敌。

4、仇公武为什么要救李怡?不是他有多好的心,是因为在晚唐有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皇帝几乎都是宦官议立的。宦官的权力非常大,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为太子。文宗之后,本来应该文宗的儿子继位。但是宦官仇士良等人矫诏废了皇太子,立文宗的弟弟李炎为帝,是为武宗。那么武宗之后,立谁为帝呢?

5、在位15年之后,50岁的宣宗病逝。他本人也成为了中晚唐十多个皇帝中,有善终的一个。

6、其次有功绩唐宣宗登基后,开创了唐朝最后一次盛世,他结束了牛李党争,遏制宦官势力,打击不法外戚,并为甘露之变的官员昭雪。同时他还减少赋税,注重选拔人才,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土地,使唐朝国力有所恢复,百姓生活逐渐富裕,出现了大中之治的局面。贞观之治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很清楚。综上所述,唐宣宗被称为小太宗,也是合理的。

7、唐宪宗死后,中间还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其中穆宗是李怡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李怡的侄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怡一直是人们取笑找乐子的好材料。有一次,文宗宴请诸王。席间,所有的人都欢声笑语,只有李怡坐在那里,默默不语。文宗便拿李怡开玩笑,说:“你们谁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赏他!”于是诸王各展才能,百般戏谑。但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木头一样的李怡掀一掀嘴唇。众人见他那模样,越发开心。

8、综上所述,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纠结与再三犹豫,才给宦官重新掌权了机会,也才使他身后会留下无数的隐患与无穷的遗憾

9、到了唐武宗时期,大唐的社稷分崩离析,国家的制度崩坏。再加上宦官的乱政,大唐危在旦夕。武宗驾崩后,宦官开始物色那位皇嗣容易控制,于是就想到了李忱。此时的李忱还是装疯卖傻,没有暴露自己。之后宦官扶持李忱为皇帝。

10、唐宣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这首诗却流传千古,其中一句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11、直到现在仇公武才明白,当年皇帝为什么非要杀死一个毫无危险的人,现在他才明白,这个人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他实在是太能忍了。

12、二百多年后,北宋大文豪苏轼途经此处,追忆唐宣宗李忱的这段传奇人生,特地留下了一首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13、唐宣宗李忱在掌握权力后,对“甘露之变”中百官昭雪,赢得朝臣和民众的支持。他在位期间重视吏治,从不用人为亲,李忱的舅舅郑光本来是节度使,但李忱认为郑光能力实在是不行,于是就将其降职,哪怕李忱老妈亲自来说情也不管用。他为了能治理好国家,特地向自己的偶像唐太宗学习,将《贞观政要》写到屏风上面,有事没事就过去读一读。

14、(全文完,图源网络,侵联删)

15、偏偏这个时候皇帝来看病了,把李忱的动作看了个遍,一旁的侍从全部看呆了,他们慌忙地和皇帝解释,李忱生病烧坏了脑子,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忱一眼说,我这个弟弟啊,将来一定是我家的人才。说完就赏赐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可惜的是。皇帝坐了5年的江山就去世了,历史的命运也迎来了逆转。

16、隐忍了30多年,外人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傻子”,然后太监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便拥立他为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登基继位为帝后,一改以前的憨样,迅速的解决了太监干政等问题,还开创了一个盛世。

17、唐宣宗李怡的父亲则是李纯即唐宪宗,唐宪宗是唐朝的第11位皇帝。

18、参考资料:《大唐兴亡三百年:第七卷》作者:王觉仁

19、一个人装傻装了三个朝代,背后的心机多可怕。宦官本来要去杀他,但觉得他真的傻了,就悄悄地把他藏了起来。不久皇帝便病逝,李忱终于走向了九五之尊的宝座。而唐太宗也是开始时,受到兄弟的排挤,他一直隐忍,最后不得已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登上了太子之位。

20、浙江四明福泉寺沙门志磐于南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撰就《佛祖统纪》。该书第四十三卷则明确记载:

五、唐宣宗李忱的儿子

1、唐宣宗时期是唐朝的“大中之治”时期

2、因为目前史料记载,据说轩辕集已经很老,可看起来还非常年轻,显然烘托他养生修道很厉害。他还懂得分身术和一些幻术,比如一小壶酒,始终喝不完倒不尽。比如善于治病,只要他用手略加按摩,念叨几句咒语,患者基本就能好转。

3、南渡北归增订版全三册未删减版套装全3册纪念书籍

4、唐宣宗是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唐宣宗从小被认为是“智障儿”,却在三十六年后以皇叔的身份当上了皇帝。从“智障儿”到流亡者,再到游方和尚,最后又君临天下,成为一代强势帝王。他统治时期,晚唐再现“中兴”,史称“大中之治”。

5、其实不难看出为什么李忱要装疯卖傻,他是有抱负的一位君王,有理想的一位君王。也许他的装疯卖傻根本就不是为了活命,他就是想登上最高权力的巅峰。然后大展宏图。事实证明他的能力非常的出色,不仅结束了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军事上,政治上,志国上都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君王。并且实现了唐中兴。

6、最终派遣执行命令的太监仇公武,没有真的杀掉李忱,而是把他救了,通过粪车运出了宫,从此李忱成了一个流浪汉。

7、当时李德裕主张招抚,认为党项还没有严重到出动大军讨伐的地步,毕竟征战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但唐武宗李炎认为党项不羁,还是要征讨,开始筹备出征物资,结果会昌六年三月武宗忽然崩逝,最终落实下来就是大中元年守护盐州一役,由于唐军取得胜利,党项的势力暂时有所收缩。

8、由于李忱亲政爱民,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唐朝起色都很大,出现了一片中兴的景象,这一时期也就被后世称为“大中之治”,而李忱本人也被赞颂为“小太宗”。

9、一位是长子郓王李温,一位是四子夔王李滋。按照祖宗家法,作为长子的李温是皇位的不二人选,但是唐宣宗发现长子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但并非是能皇帝的最佳人选。在唐宣宗看来,四子李滋很像自己,因此对他非常宠爱,想立四子为太子。但如果这样做就是废长立幼,因此唐宣宗游移不定。

10、登基称帝公元845年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就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11、那么,李忱为什么要一直装疯卖傻呢?原来,李忱自一开始懂事即明白,像他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皇子,无论怎么转也轮不到他坐上皇位,如果稍露一点锋芒的话,说不定还要招来杀身之祸呢,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只有装疯卖傻了。他在忍隐,一方面可以明哲保身,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党派之争,同时麻痹宦官势力,让所有的对手放松警惕,等待一个可以让他一飞冲天的机会。

12、这一切,都还得从头说起。李忱虽是唐宪宗的亲儿子,也被封为光王,但出身却很卑微,生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郑氏没入掖庭,成为郭贵妃(后为太后)的侍女,被宪宗临幸后,生下李忱。

13、作家二月河生前在《香严初话》一文中写到:“我最初读到这个人(李忱),是在1948年版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上,说他少年装傻、扮痴,躲过了杀身之祸,但他为了韬光养晦,制造一个谎话,‘堕马而亡’——这有点像今天说的‘出了车祸’。李忱的藩号从此失踪,算是‘死了’……光王李忱躲在香严寺。”

14、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几个儿子?

15、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给晚唐打上了一抹绝无仅有的辉煌亮彩!

16、大家可不要搞混淆了,唐宣宗不是唐玄宗,而是唐宣宗。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弟。唐宣宗李忱母亲,本身是镇海节度使的小妾。后来谋反不成被他爸把李纯纳入后宫伺候郭贵妃。也许是宣宗他爸爸去找郭贵妃的时候没找到,看到宣宗他母亲姿色还不错就这样被临幸,生下了李忱。李忱小时候,宫中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不聪明的小孩。在那个懂礼数的年代,他的侄子辈们经常欺负他甚至取笑他,嘲笑他,以他做乐!

17、二百多年后,北宋大文豪苏轼途经此处,追忆唐宣宗李忱的这段传奇人生,特地留下了一首诗:

18、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当然,并非李忱随时随地都喜欢当宫廷剧演员,并非完全虚情假意,如果大臣们提出异议有正确的,他很多时候的确接受改正,连发出去的诏命也可以改正。只不过史书的形容比较过,像唐宣宗对大臣递来的奏疏,往往会先洗手焚香,然后才认真阅读,难免就有打粉作秀的嫌疑。

20、本来宣宗李忱继位不久将轩辕集流放岭南罗浮山,该地是源远流长的道家名胜。从东晋葛洪隐居修道开始,就成为南方道教一个中心,南方茅山派的发源地。等到大中十一年(857),宣宗又召还轩辕集入宫求教长生术。显然,唐宣宗也像太宗、宪宗、武宗一样堕入迷途。

上一篇:采莲赋(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