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下独酌李白
1、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2、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3、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
4、月既不解饮②,影徒随我身。
5、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6、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7、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李白对酒的态度中,常常影射着他的生死观,身处开放包容、繁荣富强的盛唐帝国,他对酒、对死生的态度,虽同受老、庄影响,与魏晋人的生死观有渊源,但又因为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成分对当时文人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他追求的一部分。
9、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10、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11、(解析)这首诗因波澜起伏,无中生有,静中有动,丝丝相扣而为世人传诵。
12、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13、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5、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16、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17、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9、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20、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二、月下独酌李白全诗4首
1、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2、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3、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4、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5、(1)酌(zhuó):饮酒。(2)对:朝着。三人:指月亮、诗人和诗人自己的身影。(3)既:本。不解饮:不懂得喝酒。(4)徒:徒然,空。(5)暂:暂且。伴:伴随。将:和。(6)及春:趁着春天大好时光。这里诗人用春暗喻大好青春年华。(7)月徘徊:月亮因为我歌而游移不定。徘徊:来回移动。(8)影零乱:因诗人起舞而使身影纷乱。(9)无情游:超然世外、忘却世情的交游。(10)相期:相互约定。邈(miǎo):遥远。云汉:银河。
6、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点击上方绿标聆听诗词朗读
9、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0、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1、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1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13、这首诗是李白于天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
14、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15、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16、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7、及春:趁着春光明媚的时候。
18、 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19、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20、《月下独酌四首》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写的,当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
三、月下独酌李白赏析解释
1、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2、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4、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
5、花间—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7、把酒问天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都是李白的作品,李白的主要特点就是狂放洒脱,至于他们的艺术特色肯定都带有作者特点,就是很积极乐观。
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9、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10、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1、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12、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13、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14、从此我愿和明月结成忘情的交游伴侣,并相约在那高远的云汉仙境去遨游。
15、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1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7、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18、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19、有了酒以后好像他更自由,写心中所想,作凌云壮志。酒在这里没有麻痹他,给他的却是无限无尽的仙气。李白虽然生活在封建社会,但是酒给他的诗以感情和制度的超越。可能李白不是真正的李白,李白加上酒才是完整的。
20、永结无情游⑥,相期邈云汉⑦。
四、月下独酌李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无情:忘情、尽情的意思。
2、交欢:一起欢乐。
3、译文在鲜花丛中置一壶酒,自斟独饮,没有亲朋好友相陪。
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5、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6、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7、醒时同(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8、云汉:天河,这里指天上。
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0、我放声高歌,月亮好像流年难舍;我尽情起舞,影子便破碎零乱。
11、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1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3、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14、我歌月徘徊⑤,我舞影零乱。
15、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6、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17、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18、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
19、李白爱“月”爱“酒”,足看见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采用浑融性思维;不是把生命个体一分为而是把酒——月——影三合为从中体验人生的本质和醉态狂幻的诗学思维方式
五、月下独酌李白其二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①。
2、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3、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4、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5、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6、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人在这首五言古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独自饮酒的场景写得分外热闹,但是,热闹的背后也流露出了他的孤独寂寞,诗人的自娱自乐,让人备感凄凉。但是,从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消极的李白,而是乐观追求自由和光明,豪迈旷达的李白。清代乾隆帝评价说:“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陶潜云‘挥杯劝孤影’,白意本此。”(《唐宋诗醇》卷八)
7、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8、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9、云汉:天河,泛指天空。
10、很多情况下,酒是他在“出世”与“入世”间平衡自我的调节剂,但是也终归由于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不同,使得“太白醉酒”成为大气淋漓、豪情万丈的象征,比魏晋风流来得更逍遥、更洒脱。
11、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12、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
13、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5、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写的是景,有点风花雪夜的味道,有酒有娱乐,有点欢快的意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前一句写景,后一句写情,以景衬情,是说的一种孤独寂寞的心情。
16、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7、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8、“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19、《月下独酌》一诗,李白写于唐天宝三年的744年,李白出生于701年,写此诗的这一年李白43周岁,时任唐玄宗的供奉翰林。
20、汤秀英:一段流泪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