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100句)

2023-04-30 09:50:51 0 59

一、曹植七步诗

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2、曹植七步诗古诗的意思

3、(诗词漫画)清明时节雨纷纷

4、七步诗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5、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6、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7、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8、《七步诗》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注释漉豉以为汁: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10、这首诗是以必兴的手法,语言浅显,直抒平铺,寓意明显,没有过多的暗喻赘述,感情也是直接表达没有过多的描述。

11、曹氏二兄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最终导致文人相轻,矛盾日益尖锐。内耗的加剧,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久之,曹植怎能不有所联想呢?联想到做粥的全过程,恰如其分的借喻。于是乎,诗言其志也,诗也许早已写就,寄存在脑屏中。或许,想到曹丕的残酷无情的迫害,诗的定格,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12、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13、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14、(像吃布丁一样品诗词)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15、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曹植虽然有很多光环,但当时的他远没有这么风光。相反,在当时,他在政治上是极为不顺的。但这样的经历,却客观上促进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而能不能抓住机会,就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了。

16、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7、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18、因为曹丕是一个非常小心眼,做起事情毫无顾忌的人。

19、而有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再来看这个被百度百科说成“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七步诗。

20、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二、曹植七步诗到底是哪首

1、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

2、但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和它的艺术性却是从来没有争论的。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骨肉相残、人人自危是很常见的现象,往往一方跋扈嚣张、另一方或几方沉郁愤激也就很自然了。这首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把这样的现实表现得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恐怕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比喻了,因而流传甚广,人人能诵。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3、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协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4、原诗是指作羹的全过程。后人《三国志》、《三国魏》所改为四句,煮豆做什么,没说清楚。

5、不得不说,如果曹植写诗或者曹丕读诗要靠百度百科,那么曹植恐怕早就被曹丕砍了。

6、曹植七步诗古诗带拼音版

7、曹丕可是跟曹操、曹植一起并列为当时最顶级的文学家,拥有非常高的诗词造诣,因此曹植的七步诗之中,如果有一丝让曹丕隐约感觉到了曹植的不满或者怨恨,能对老婆痛下杀手的曹丕,分分钟就会让曹植下去跟曹操黄泉相会。

8、“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持,意思是用来。漉,就是过滤,菽指的是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这一句诗时,我们好像能想象到曹植闻到煮豆味儿,灵感迸发的时刻,而真正的心声就在后面的诗句中。

9、上世纪80年代末,由曾国藩編辑的《唐宋八大家古诗》一书,让人大饱眼福乐开怀,见证了古人的千秋大作。其中曹植的七步诗格外醒目: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从历史的背景看,曹操最属意的自然是那位善于称象的曹冲,可惜13岁便夭折了。后来曹操似乎有意在继室卞氏所生的曹丕、曹彰、曹植中寻找接班人,还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曹丕会有怎样的心思,也就不难明白了;他掌权后,曹彰在黄初四年来京述职期间,不明不白地“暴薨”;和曹植颇有交往的丁儀、丁廙被杀甚至绝了后。因而人们宁可相信这《七步诗》。

11、作者:曹植朗读者:柳莺

1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是由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写。表达了曹植对哥哥曹丕的强烈不满,以及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曹植自幼聪明,深得曹操宠爱,曹丕称帝后,担心曹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以没有及时吊唁先父为由将他招入宫中命令他在七步内作诗一首,做不出来就治他的罪,曹植心知曹丕故意刁难,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七步诗》总共六句,经过后世删改,现今只留下四句。其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成为劝诫兄弟和睦的经典名句。

13、持:使用,用来。羹也: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漉:过滤。其意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通常称作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釜:锅也。燃:燃烧。煎:煎熬。本:原本。

14、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15、《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1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句也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想打,其中包含的情绪有悲愤、怒意和对文帝的失望。这两句诗也是后人经常告诫兄弟要和睦,避免兄弟阋墙、互相伤害的常用语,这也说明这首诗在民间的传唱度很高。

17、七步诗锅里面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豆秸在锅底下(三国·魏)曹植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秸和豆子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秸煎熬豆子煮豆持做羹,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持:用来漉:过滤菽:豆子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

18、《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19、六句合情合理,增加了层次。一步一句,合乎要求,凸现曹植的大智大勇,大悲大愤,才华横溢的诗情。

20、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泣:小声哭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三、曹植七步诗两个版本

1、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2、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3、作品原文: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白话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参考资料来源:

4、(9)本:原本,本来。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步诗(魏晋曹植古风)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持:用来。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lù):过滤。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泣:小声哭泣。何:何必。《七步诗》

6、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7、原文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曹植自幼聪明,深得曹操宠爱。在曹丕称帝以后,担心曹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以没有及时吊唁先父为由将他招入宫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做不出来就治他的罪。曹植知道曹丕故意刁难,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是由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写。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以及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9、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10、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曹植(三国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个版本: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释义:

11、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12、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3、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14、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1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6、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17、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18、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19、(作者:鞠德章诗人,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青岛当代文学》诗歌编辑)

20、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四、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1、(像吃布丁一样品诗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大致是这样的,之前曹丕和曹植在于继承权方面是竞争对手,后来曹植一方面因杨修缘故不再蒙曹操垂青,另一方面曹丕采纳贾诩的计策,逐渐使曹操将继承权交到其手里。在这之后,曹丕想找个理由除掉曾经对其有威胁的对手——曹植,便要求其在走出七步之内成诗。不想曹植才高,七步内便完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一方面也有感触,另一方面受母亲劝阻,便打消了杀曹植的念头。语言组织有点混乱,不好意思。

3、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在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一说生于山东菏泽市鄄城。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七步诗曹植〔两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出处:七步诗

4、七步诗的真假一直有待商榷,有的人说这是有历史依据的真实事件,而且这么多代人口口相传不会有错,有的人说这是后人因为同情曹植而臆造出来的一个故事,如果曹丕想要除掉曹植,有很多的理由和机会,根本不用故意用七步诗来刁难。

5、zhǔ dòu chí zuò gēng ,lù shū(chǐ) yǐ wéi zhī 。

6、煮豆持作羹,漉菽(豉)以为汁。

7、文革之前,查看四角号码字典,无论是骚人墨客的一些文章里论证,或者一些老师的嘴里,同感共鸣,曹植的七步诗是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9、本自同根生,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10、我俩本是亲兄弟,为什么相互残害呢这么急呢?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兄弟之间不要互相残杀

11、因此,面对曹植这个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曹丕如果有机会,绝对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12、liǎng hàn:cáo zhí

13、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14、zhǔ dòu rán dòu qí ,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

15、妒火中烧的曹丕同意了。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诬陷曹植为主谋,想要加害于他。曹植很无奈。而面对弟弟真情的话语,曹丕只得妥协,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试探他们兄弟的情谊。话音刚落,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煮豆的香味,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曹丕听后无话可说,曹植的命也因而保住了。

16、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17、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19、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20、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五、曹植七步诗的意思

1、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2、《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收录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魏晋时期曹植所作的《七步诗》,跟许多成年人年少时所学的四句《七步诗》有所不同

3、六句。四句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改编的。七步诗作者:曹植?(三国·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知道了曹丕连曹氏宗族中最为倚重的曹洪都敢杀,连自家老婆都能下得去手,就会明白真性情的曹丕根本不考虑后面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洪水滔天。

5、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6、曹植写《七步诗》是希望哥哥曹丕不要杀他。郭沫若的《反七步诗》则一反曹植《七步诗》的诗意,变为赞颂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7、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8、这首诗,很多同学应该都听过吧?而这首诗的作者也非同一般,他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曹植。曹植,字子建,是沛国谯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大家可能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知道他是个有名的将领,但其实曹操父子也是文采斐然的大家呢。曹植和他的父亲曹操、哥哥曹丕合称为“三曹”,其中天资聪颖的曹植,文学造诣更是了得,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就有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古代的一石是十斗,可见这个评价有多高。

9、后来在《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中,这首诗又改为了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于是必然有说长道短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者各有短长:“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不过如果从文献角度着眼,则自当以六句本为基准。

10、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1、《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12、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13、不论是那种情况,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使得后人对曹植曹丕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曹植大多是同情,而对于曹丕却是不满。曹丕想要刁难陷害曹植不成,反而被曹植感动到,并且为了保全名声,放过曹植。

14、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5、就是哭泣的意思《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16、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17、反之,跳出百度,只要略懂历史就算会明白,在当时的语境当中,曹植的七步诗中,每一个字满满的都是求生欲。

18、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19、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20、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