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100句)

2023-01-20 09:11:43 0 59

一、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1、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诗词君: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3、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4、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5、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6、朝暮与年岁并往,愿与你共至光年

7、《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8、你是否因故阻了归程,只能远远思念。

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0、《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1、游子的漂泊历程是痛苦艰辛的,所谓“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在异乡人的眼中,游子是“另类”的存在,难以被接纳认同。曹丕《杂诗》的“客子常畏人”,精确地道出了游子不被接纳认同,“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情况下的心理体验。有时一个小小的误会,也会给游子造成不轻的伤害,汉乐府《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写一位流浪者衣衫破了,富有同情心的女主人为他缝补,却遭到了女主人丈夫的怀疑。流浪者虽然心里坦然磊落,但还是感到自己人格被猜疑的委屈,而发出了“远行不如归”的感慨。

1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3、《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4、此人是最大的叛徒!如果不是他,台湾或早已收复!

15、《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7、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18、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吧。

19、每年除夕,多少游子在归途中行色匆匆,归心似箭。团圆之夜,又有多少人只能留在异地,遥望故乡,暗自神伤。

20、中秋寄托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月也是古今外诗人常颂之物。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精选关于中秋节诗句大全分享给大家鉴赏。

二、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赏析

1、《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4、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诗词君: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句话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7、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

8、解析:在一个除夕之夜,诗人还羁旅在外,在一个旅馆里,映着寒灯,他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9、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再来杯高粱//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千金裘在拍卖行的橱窗里挂着/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于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10、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国语老歌”,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更多好听、经典的老歌了。关注后就可以收听哦!本平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您放心关注。

11、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1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3、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14、梅花又开了吧?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流浪者,又一次想起了故乡?此时若有人自故乡来,万千心情,或许也将化作淡然一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未?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6、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间

19、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0、在王维的诗中,这株寒梅,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三、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1、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2、《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3、——赵嘏(gǔ)《寒塘》

4、对家乡的思念,既是情感层面上的寄托,又是灵魂层面上的需求;既是在寻找肉体情感的慰藉,又是在寻找生命灵魂的归宿。古代抒写乡愁主题的诗词作品,大多属于肉体情感层面,偶有涉及精神心灵层面的,如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人对故乡和他乡的理解,已不限于地域。不过在终生漂泊客居的李白,这样写也许仅仅是因为他的生性嗜酒而且旷达。还有苏轼《定风波》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则俨然把家乡定位到“心安处”,已是把家乡视为心灵的家园。像苏轼这样去理解故乡的,在古代诗歌中虽不多见,但毕竟标出了古代诗人对家乡的理解所达到的精神深度。

5、唐·张九龄《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6、ps:优果派还会每天定期推出一款口味和套装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在古典诗歌中,蔡琰的《悲愤诗》叙写自己被掳往南匈奴的边地思亲痛苦,较早流露了文化乡愁意味:“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思父母,忧念无穷已”,既有气候不适的地域因素,也有民风习俗不适的文化因素;传为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咏叹被掳后的乡思,也是由地域和文化双重不适刺激引发的:“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为骄奢”、“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正是地域和文化的双重不适,使得女诗人“凄楚流恨”,“恶居于此”。此后的古代乡愁诗中往往含有文化乡愁的因素。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

12、解析:《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13、解析:这首《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此时的李白26岁。

14、古诗多思乡,或许跟古人们在外求学、求仕、为官回家路途遥远,交通确实不便有关吧。

1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6、送给远方的游子十首乡愁诗,

17、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18、原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题为《中国乡愁诗歌的传统主题与现代写作》。

19、《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20、情感寄托与灵魂归依

四、用事物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3、即使是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家乡也是无比柔情的。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7、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8、在诗中,诗人通过写家书这个场景,来表现思乡之深。洛阳城里起秋风了,勾起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他写下一封家书给捎信的人带回家,想说的话太多了,捎信人要出发时,又赶紧拆开信,又写上几笔,再还给捎信人。寥寥数语,却耐人寻味。

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11、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5、盈盈惆怅中曾傍徨依依看他方谁曾情深叮嘱我莫怨苍天怨路长呜……呜……

16、作者在异地度过寒食节,思乡情切,泪湿沾巾,连喝酒都没有情绪了。这种心境,作者自比,在郊郭之外,那些踏青而游,及时行乐的人,比不上他们啊。

17、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8、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9、岭外音书断,今冬复历春。

20、芭蕉不仅是历代画家们的最爱,诗人、词人们也喜欢吟诵芭蕉,并赋予芭蕉特定的含义。唐代诗人王维有诗“雨打芭蕉叶带愁”,寄托的是诗人的愁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有词《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在这里,芭蕉的叶子,卷舒都带情。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更是将“相思”的含义赋予在了芭蕉身上。在诗人眼里,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联系。

五、月亮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1、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3、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游子对异乡的一切也怀有本能的排拒心理。余光中留学美国时写的《我之固体化》很能说明问题:

4、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5、解析:据考证,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6、语出袁枚的《随园诗话》,意为:如果明月有情,它该认识我,因为我和明月年年在他乡相见。

7、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8、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9、诗词君:据考证,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10、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1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2、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3、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14、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5、在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社会的关系秩序链条上,家是国的雏形,国是家的扩大。先秦儒家典籍的思路总是以家为基础和起点,推而广之,及于国家天下。《周易·家人》云:“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诗经》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孔子把“事父”与“事君”、“父父子子”与“君君臣臣”等同看待(《论语》);孟子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孟子》)。由家族的血缘伦理关系,衍生出国家的政治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社会就此达成了家与国的统一。

16、也许诗人在无意之中,重复了上古诗歌里“桑与爱情”的原型意象。“故园”的标志就是“绿桑”,对“故园”的怀念,就是对“绿桑”的怀念;对“绿桑”的怀念,实质上是对“绿桑枝下的采桑女”的怀念。在游子的记忆里,故乡、桑树、爱人就是这样密合无间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叶舟的《故乡,我的恋人》,则直将“故乡”等同“恋人”,在“客地的细雨寒风”中,诗人的思乡之情,实际上是对“八年”之前那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真恋情的再一次回忆。

17、解析: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18、20世纪新诗对乡愁的表现,很早就显示出文化乡愁的倾向。闻一多20年代留学美国时的《忆菊》,把“四千年的华胄名花”菊花等同于祖国,作为中心意象的“菊花”,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冯乃超20年代写于日本的《乡愁》,思念故乡如画的风景:“我爱石砌的环拱的桥头/与桥底缓慢的浊流/橙黄的月亮照着黄色的小船/我念木版画里的苏州”。另一首《南海去》,借送弟弟们回国,表达了对物产丰饶的南海家乡的眷念赞美之情:“南海去/我的故乡在南海里/农园四季有花开/茉莉的幽香/烘我初恋的心爱/鸡冠的鲜红/焚着情热的花蕾//南海去/灰蓝的屋宇/花岗岩的石柱/龙眼的果树结圆珠/荔枝的老红胜胭脂/七月的阳光池水里/七月的鲜红南海里”。这两首诗中都含有地域文化成分。

1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20、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定居。//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家室。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