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古诗原文(100句)

2023-03-18 09:55:24 0 59

一、《水调歌头》古诗原文

1、(2017年·遵义改编)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和“清影”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3、后面作者为明月进行了辩解,其实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但是作者的这种安慰带有不理性的情感,仍然将明月的阴晴圆情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种正相关是不理性的,只是作者自身的感情逻辑使然。

4、(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5白居易《长恨歌》

5、“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6、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7、“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8、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9、《水调歌头》这首诗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1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

11、在月圆和人圆的双重含义下,才体现了作者感叹月圆人不圆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种转折,导致作者对明月的不满也有了依据,充分体现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感情。

12、9)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明月几时有míngyuèjǐshíyǒu?把酒问青天bǎjiǔwènqīngtiān。

14、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5、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6、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17、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18、(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3苏轼《定风波》

19、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20、请输入标题abcdefg

二、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诵读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游子吟》

2、(跟杨雨品读古诗词)7《采莲曲》

3、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4、12)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5、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6、(解析)A苏轼之词感情意蕴丰厚,有潇洒,有伤感,有苦闷,有慰藉,呈现多元化的色彩。但全词总体上是豪放旷达,而非伤感压抑。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8、苏轼首先吟起自己在此次相聚的前一年中秋,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而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又要再度分开,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忧伤地吟起了一首新作——《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9、感谢您对北方教育出版网(www.bfjycb.com)的关注!

10、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2、亲爱的小朋友们,中秋节到了,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古诗听听》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吧!

13、“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5、“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国,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1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泊船瓜洲》

1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0、(4)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赞美和热爱的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三、《水调歌头》全诗诗句赏析

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观书有感》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总体上来说,这首词更像是一篇史论,或者是像借史论来抒发自己思想的散文。但其情真意切处,丝毫不比任何婉约词逊色,尤其是“我醉”两句,把兄弟之间的情谊写得生动、绝妙。

6、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7、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8、(2)想象奇丽,描绘仙界气象空灵的名句是(体现出作者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词牌名。相传隋炀帝曾作《水调歌》,唐代将它演变为大曲,“歌头”当为其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五字,押平声韵。宋代于上下阕中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声韵。也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声韵的

10、谢安早年隐居逍遥,中年出仕后面对亲友的离别而悲伤,所以一直想要归隐,可直到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遗恨沧洲”。苏轼写这么一段典故,是自省也是自戒,为下阕的议论做好铺垫。

11、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1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蜂》

13、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把酒问青天”中要问的内容,对明月的追逐和赞美又更进了一步。苏轼很想乘风到月宫中看一看,但是又怕那里的氛围太过凄凉,自己抵挡不住刺骨的寒冷。

14、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6、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17、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18、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19、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2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四、水调歌头古诗全文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苏轼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魅力体现在了他的人格上。他兼有的大气魄和真性情,方使笔下流出的文字既雄健又有灵气。《水调歌头》写出了豪迈和清旷,不但有境界,而且格调高。读这首诗,如同登高望远,感觉到天地宽阔,而人生如此美好。

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浪淘沙》

4、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5、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6、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7、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4)词的上阕描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阙对月抒怀,表达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9、原文:《水调歌头》宋苏轼shuǐdiàogētóu,sūshì。

10、答:“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11、这首词中“”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12、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13、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望月怀远》

15、(2006年·山西)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16、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17、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18、各种调课,各种凌乱的课表……

1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墨梅》

20、拓展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五、《水调歌头》古诗翻译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3、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4、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结果)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子由的思念。

5、“乘风归去”表现了苏轼对人世间的不满,而“归”就好像表明他本来就是月宫中的人,只是暂时到人间住一段时间。

6、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8、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的全文如下:

9、1)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10、10)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1、(2012年·四川眉山)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2、(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1杜甫《赠卫八处士》

13、(跟杨雨品读古诗词)28李商隐《夜雨寄北》

14、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15、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16、(2011年·河北)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17、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作者:刘辰翁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1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江上渔者》

20、月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拿起玻璃杯问天空。我不知道天堂里的宫殿,今晚是哪个年份和月份。我想带着微风回到天空,我担心漂亮的玉石建造的建筑物不能忍受寒冷九天。让我们跳舞,享受月光,这是世界上的样子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