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烛的美好诗词(100句)

2023-03-07 09:59:07 0 59

一、关于红烛的美好诗词

1、赵丽:《声声慢》的诗歌音乐韵律特征解读

2、日出东海现异彩,披霞挥金待月归;

3、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4、综合广播创意视频:没有一个春天可以重来

5、名家荟萃文化传媒平台立足于文化传播领域,线上为文人墨客提供优质文艺创作平台,线下举办多种优质的文化活动,共享一方美好的精神家园。

6、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7、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8、①“离”是诗人意识的起点,“即”是努力的趋向,“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9、忽觉雾开拂轻风,琼峦绵绵美如锦;

10、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1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梦想与笑声一起飞上了蓝天

13、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意象著称,这一特征就更引人注目了。但接受了“蜡炬”原型的闻一多在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却有悖此道。

14、——写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

15、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16、作者简介:林志强,笔名强子或红烛强子。1964年出生于河北唐山。1984年发表第一首诗作,几十年对诗歌爱好痴心不改。信奉的诗歌精神:在灵魂的翅膀上行走。

17、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

18、西江月•再访绿杨乱石岗

19、(唐)尹鹗《拨棹子·风切切》

20、作者简介:梦琳,本名李祥明,双鸭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资深编辑,双鸭山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双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二、歌颂红烛的散文诗

1、红烛植物有其它颜色。常见苞片颜色有红色、粉红、白色等,有极大观赏价值。红掌,原名:花烛(学名:Anthuriumandraeanum)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花朵独特,有佛焰花序,色泽鲜艳华丽,色彩丰富,每朵花花期长,花的颜色变化大,花序从苞叶展开到花的枯萎凋谢,颜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开始的米黄色到乳白色,最后变成绿色,枯萎之前又变成黄色。叶形苞片,常见苞片颜色有红色、粉红、白色等,有极大观赏价值。可用播种、分株等法繁殖。红掌的花语是大展宏图、热情。

2、红烛一般带有喜庆热情的意思。偶有赤诚之意。“烛”这一普通物象成为诗歌描写对象后,经历代积淀,已被赋予特定的含义。从搜集并不完备的《中华诗词》里检索,唐诗、宋词、元曲里,涉及“烛”就有967首之多。宋诗里则有1145处。可谓数字庞大。“红烛”则别有一番意味,唐诗、宋词、元曲里有129首,宋诗里有63首。这温柔的红烛之光,照亮了多少歌台舞榭,带来了多少温香暖腻的情事!蜡烛(或“蜡炬”),在唐诗里有许多名句,“烛”的意象常常和宴饮离别、爱情思念有关。仅就“红烛”这一意象来看,宋词中的“红烛”多半与缱绻柔情、追忆往事、甜蜜温馨有关。

3、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4、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5、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

6、楚风,退休教师,朗诵爱好者,尤喜爱古诗文诵读,享受声韵之美带给自己的身心愉悦和生活激情。

7、传道解疑惑,励志肯钻研。

8、燕子急匆匆地从南方赶来

9、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10、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11、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

12、粉红的花蕊依然留在枝头,

13、古香湖韵牵画魂,仿若世外桃源中!

14、不去庭院争粉墨,却来乡间绽黄花。

15、三尺讲台风雨路,一生粉笔画书情。

16、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17、题材不限,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等。

18、登观日出梦几重,唯有此旅不枉行;

19、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抒情诗语言的多少往往与情感是炽热、开放还是内敛存在着关系,一般强烈的开放的情感多用“排比”式的酣畅淋漓来表现,这时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急迫、热烈、顺势而下,深沉内敛之处便惜墨如金、以少见大。《红烛》诗中,如果以≥5行为标准,那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第六节则是诗人情绪的高原地带。

20、青春已逝壮年衰,笑看此生傲沧海!

三、赞美红烛的短文

1、《浣溪沙》(宋) 赵彦端花下凭肩月下迎。避人私语脸霞生。画堂红烛意盈盈。病酒一春愁与睡,倚阑终日雨还晴。强移心绪作清明。

2、小小的赞赏,最大的鼓励

3、由图看出,整首诗大致以第四节为对称轴对称,第三节和第五节各是顶点,诗人的情感在顶点处达到激烈(第三节使用了七个感叹号,第五节使用了四个感叹号,为全诗感叹号使用最为集中的小节),首尾以引用呼应,情感均偏冷静理性。以第四节为中点,前后半段诗各自经由冷静——热烈——冷静的发展轨道,全诗的情感脉络也是如此,虽然整首诗诗行长短自由不齐、小节大小不字数也不相同,但整体格局仍然大致是匀整均齐的,八小节每节都以“红烛啊!”为开端,复沓式的反复吟咏,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思想情感的不断变化,行节之间层次鲜明,逻辑关系清晰可循,诗歌的情感结构由此得以完美构建。

4、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

5、综合广播特别报道:抗灾自救进行时之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6、在以物明志的时候,他的自我情绪仍然格外强盛,于是“物”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燃烧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

7、作者简介:许朝,微名,许老师,一线语文老师,江苏宿迁泗洪人士,自幼爱好诗文,曾发表诗歌《岁月》、《哦,爸爸,今夜我又流泪了》、散文《送別》、《父亲的最后时光》、《池塘》、《我的老师》、《欣赏是最好的教育》;小说《牛》等

8、欢笑着涌向田野、山冈、

9、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10、巨蟒仙石绕云端,玉女婀娜望杜鹃。

11、陈叔达(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

12、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13、耳闻窗外沥沥声,出门漫山雾雨纷。

14、回首星辰四十载,春秋过半人先衰;

15、霎时忽觉天门开,一轮红镜天外来!

16、梦琳诗词:铁轨尽头,那记忆中的矿山

17、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18、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20、***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四、有关红烛的诗词

1、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奠基性意义:

2、七律~教师节感怀(新韵)

3、圆月之夜无圆月,皓星当空无皓星。

4、飞磴险嶂入九天,险栈石峰苍穹旋。

5、译文: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6、远望宫阙挂锦缎,近看天池飘玉沙!

7、让所有长根的生命喝足水

8、湖光碧波晴方好,青山绿野美景来;

9、《爱你就是天路》(外二首)

10、综合广播创意视频:《简爱》电影配音

11、题材不限,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等等。(杜绝拼凑整合文字,网络大量引用摘抄)

12、诗歌作为独立的审美单元具有外结构(外在表现形态)和内结构(内在思想情感),闻一多《红烛》诗的情感正是通过外在的行节排列、行数字数的差异、首尾引用的照应、局部的复沓吟咏,完成了诗歌由“冷静的缓冲到热烈的赞颂,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安慰,最后归于理性冷静的颂扬”这样一个完满的情感过程,其情感结构体现出了闻一多诗学观念里的“建筑美”,直线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有着起承转合之态,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对称的特点。

13、学习的时光正是最美的时光

14、日暮恋枫晚,游客迟迟归!

15、中国古典诗歌的以物明志,是在物我间融洽无隙的境界中进行的,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并没有刻意强调说“春蚕”、“蜡炬”仅仅是外物,也没有在与这些外物相对应的地位上再寻找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无所用心地叙述着外物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在叙述着诗人自己。

1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赠别

17、涧边玉亭草木深,碧湖清潭两相连;

18、将会奉献出鲜艳的果实。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蒋维翰(古歌二首)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

五、歌颂红烛的诗

1、作品由作者提供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拒绝作品抄袭,一稿多投!

2、红烛燃自身,春光照后人。

3、357437070@qq.com或2729704303@qq.com

4、《浣溪沙》(宋)赵彦端

5、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6、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7、全部练习材料均标注了拼音

8、她正在接受生命的洗礼,

9、投稿邮箱:763227463@qq.com

10、点以下标题欣赏往期优秀诗歌

11、《探访“八道坝”的旧时光之旅》系列之三:记忆中的生态环境

12、恭迎英雄的儿女魂归故乡

13、闻一多:《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

14、点以下标题欣赏贺荣真往期优秀散文

15、特约作家:红烛强子、潇湘樵者

16、大型诗歌朗诵: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17、烟雨人间深山处,晨暮归田乐悠悠!

18、《白蜡烛诗》——唐代孙氏

19、以上重点从整体上论述了《红烛》纵向上的情感变化,接下来从每节每行进行横向分论。当然,诗歌是诗人精心编织的经纬网,节与行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具有重要地位。

20、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就一个受到“五四”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丝毫也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