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自己预感准的说说
1、“看的懂”和“做的好”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
2、在英国,有2000名成年人参与了onepoll发起的一项关于婚姻看法的调查。
3、如果答案肯定,恭喜你!
4、的确,现代的年轻人普遍认为,比起恋爱和婚姻,保持经济独立才是最重要的。
5、我把设计师(特别是国内)分成四个类型:
6、有些朋友以为爱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资料而将相对论想了出来,他们也可照样推理。但爱因斯坦所能办到的,跟他们有甚么相干?不自量力,以此为最!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种思想障碍。
7、他说,魏明帝是集名教与自然为一体的理想君主,“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上则崇籀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为政方针既顺应宇宙变化的自然规律,又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这是玄学中,名教本于自然的最早表述。
8、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原生家庭对孩子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9、很多人甚至说,之所以不想结婚,就是因为离婚率真的越来越高了。
10、或许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所说,“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而初初看过的何晏,的确就像欧阳修在《望江南》里写的那样,“天赋与轻狂”。然而真正的他,更像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的,“尚务实干”,“人格自高,所存自正”吧。
11、东野圭吾说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12、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议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专利权的市价,缺乏市场竞争,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怎么会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将地分开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麦收成后农民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发售,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高斯在旁就立刻对我说:"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我再遇高斯时,他又说:"你好像是对了。"我问他我对了甚么?他说"麦的市价。"几个月后,在闲谈中,高斯旧事重提:"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夕反覆推断,确是名家风范,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13、张五常:"我半个天才也算不上。但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一个平凡的人能学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学。"
14、设计这个东西是感性的,它不是像语文的死记硬背、数学的套用公式就可以学到,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15、我喜欢看见幸福的人,不管他们结不结婚。
16、不像外向者需要向外找乐子,内向者在自己的小宇宙中就能够构建生活和梦想。内向者都是深刻的思考者,他们会常常自得其乐地在脑中演绎着独角戏。
17、身边有个同事,她的父母常年吵架,这都不算。
18、人脑目前只开发了极其少的一部分,确实不排除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人脑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19、相对于闲聊,内向者更喜欢聊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可是思考者,可以口若悬河地聊一些沉重的话题,比如人生、创意、理论、志向等。但是当闲聊无可避免的时候,我们也会不得不尝试着去做,从而让对方觉得舒服。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自然而然地和对方处在同一个频道上。可通常到了最后,这些很随意的闲聊就演变成了深层次的对话。
20、这样的记载,总是让我心生疑惑。
二、自己预感很准
1、别急,下面讲讲“伪狂热型”设计师的故事。
2、譬如改革九品中正制,大大削弱了中正势力;清减行政机构,打算裁掉一万名官吏,裁哪些?肯定有不少出身世家大族的不称职官员,所以当时有很多世家人物被降职、罢免,连司马懿自己也被架空了——这么激进地限制世家势力,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世家大族们才联合起来,推司马懿为首,反对曹爽一党。
3、皮肤白并不一定是人妖啊!
4、描写心境的诗句十人堪有九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5、而何晏他们想的第二步,就是改革行政机构,把州、郡、县三级政府,合并为州、县二级,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朝廷财政开支,办事的流程也会大大缩短加快——这些改革方案,就是何晏之前提出的自然无为,选择贤能的具体措施。
6、人们的喜恶,本是出于本性的直觉,而并非出于理智的判断,而喜恶之与恩仇,性质也是截然而异的,因为恩仇的判断全然是出于理智,这其中的关系,虽然微妙,却能解释。
7、很多的人都觉得自己的第六感很准,往往自己脑海中预感到的事情,可能在以后就会发生。但是其实这种预感并不是特别的可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的预感都是不准的。往往人预感要发生的事情都会没有发生。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够仅仅凭借着自己的预感,就去推测一件事情的走向。
8、当收到亲朋好友的信息的时候,你不会马上查看,而是等到有100%的注意力匀给这些短信的时候,你才打开信息,然后给出有经过思考的回应。
9、在某种程度上,何晏这些人,的确切中了当时的时弊。如果他们的改革真的能实行下去,也许魏晋南北朝专由世家大族把持高官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得到改变;很多寒门的有识之士,也不会因为没有士族背景,无法当到高官。
10、上学时的预感,心里默念老师不叫我不叫我,还是被叫到了。恋爱时的预感,估计他有新欢了,出轨了,真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11、这种结社交游的风气,很容易让人想到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当时的名士也是互相品评,为对方提高名气,譬如“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他们“上议执政,下讥卿士”,控制了社会舆论,矛头直指宦官,继而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大司马按:其实曹魏这些贵公子的交游跟汉末士人相比已经变质,他们只是徒有其形,为的却是自身的利益而非天下公义。)
12、后来艾智仁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长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
13、内向者并不喜欢过多的社交,我们会很珍惜那些知己密友。我宁愿维护着只和几个人的深厚友谊,也不要几百个泛泛之交。
14、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15、(这是F先生第138篇原创文章)
16、你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服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你可能永远没办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品味;你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入门,但你可能永远没办法通过“学习”来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17、这个话题我犹豫了几次,到底要不要发表出来(太过尖锐,会伤害到很多人),一家之言,姑且听之,有不同看法可以留言。
18、很多人认为多看些时尚资讯,时尚杂志,多看市场,多逛商场就可以学习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审美。
19、我们不能为不可知,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放弃幸福的机会
20、从少年时候,被一代枭雄曹操称赞,到七年的无所事事,再到曹叡一朝的不被重用,何晏心里必然尽是失落与不满。
三、预感很准的说说
1、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预感到一些事情,人的预感的准确率是非常低的。而且通常我们所说的人的第六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这只能是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事情可能的走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够完全相信自己的预感,对自己怀疑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证实。很多的人都说自己的预感很准,总是能够预料到未发生的事情。关于人的预感的准确率有多高,是否有科学依据?以下是我的看法:
2、茅塞(MentalBlock)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今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
3、我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给不了你幸福的现在,是我如今最大的无奈,等着你对我说出来。
4、所以在未遇到能和自己灵魂共振的那个人之前,一个人的自由其实远胜过两个人的烦恼。
5、我想告诉你,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话是非常非常有哲学意义的。
6、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R.Carnap)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7、有人说,每次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也会有找一个人结婚的冲动;
8、说句可能有争议,却是十几年来深刻认识的一句话:其实“品味”是从小就有的,和“贵族气质”类似。它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和家庭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家庭条件”这个词看起来很刺眼,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
9、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10、这是佛利民的拿手好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Letmerephraseyourquestion。)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