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和孙膑【唯美文案108句】

2023-11-17 10:01:43 0 59

一、庞涓和孙膑

1、孙兵庞涓最后一战——马陵之战:

2、庞涓还试图偷偷夺取孙膑祖先给他留下的《孙子兵法》,并趁机要了自己师兄的命,让世上再无威胁自己的人。

3、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为魏国所占领。

4、就唯一他重任,让他当了魏国的将军开始为大魏开疆拓土。

5、可怜的孙膑,本打算驰骋疆场,像庞涓一样,成为王国的大将军。可是现在他出师未捷就成了残废,再也没有办法带兵打仗了。结局:孙膑用脑子击败了庞涓,却也看破了红尘。孙膑虽然成了残废,可是脑子还在,所以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改变命运。双腿站不起来已经成为事实,他不能再这么自暴自弃下去,所以孙膑开始退到幕后,成为将领背后出主意的军师。

6、孙膑预料他当天晚上可以赶到马陵。于是命令士兵把大树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在光光的树身上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军中弓箭手,埋伏两旁,就在那天晚上,庞涓果然赶到马陵。他走到那棵大树底下,见道路被树堵塞,就命人搬树。

7、原来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二人同为鬼谷子高徒!

8、又过一年孙膑学成山,鬼谷子也为他取花卜算,预言孙膑有残疾之难,但并无大碍,最终会功成名就,并送锦囊一枚,嘱他遇有生命危险时打开。

9、至于马陵之战,孙膑计谋百出,最终魏国损兵十万,庞涓拔剑自刎。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战魏国主帅不是庞涓,而是太子申。太子申有没有像田忌对待孙膑一样,言听计从庞涓,这也充满了怀疑。所以,马陵之败,庞涓有多大责任,这一点很难说清楚。

10、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1、孙膑在一棵大树之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在天色朦胧时,庞涓带着火把发现了这个字样,顿时万箭齐发,魏国大军被一举歼灭,而庞涓也深知在劫难逃,大呼一声“遂成竖子之名”,然后自刎而死。

12、原本即将学成的孙膑看了魏国士兵送来的信件,认为庞涓还真没忘掉自己这个兄弟,就拜别了鬼谷子老师,高高兴兴地跟随士兵来到了魏国。

13、庞涓分别时对孙膑说:“我们同学一场,我准备去魏国,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庞涓下山来到魏国后,由相国王错引见于魏惠王,魏王问他有何才能?

14、庞涓这个人格局太小了,是个十足的小人。

15、出生同门,又都效力于魏国,庞涓从最初举荐孙膑出山,到后来千方百计陷害孙膑,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源于“名利”二字。

16、田忌赛马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孙膑仅略施小计,已让齐威王折服。当时天下大局,魏国经文侯革新,正崛起于三晋大地;齐国任邹忌为相,逐渐复苏昔日锋芒。齐魏直接交锋,已经不可避免。不久,一场同窗间的恩怨,借助齐魏争锋背景,演绎出了孙庞斗智。

17、在银雀山汉墓中,考古专家发现了4942枚竹简,以及数千残片。经过整理之后,考古专家兴奋了,原因很简单:竹简上的文字令人动容,具体内容包含《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等先秦失传古籍。

18、傍晚时分,庞涓大军果然追击到此,进入谷中,有兵士报告说前路被堵,庞涓点起火把前去查看,只见树上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才恍然大悟,大呼:我中计也!正欲带兵撤退,却也来不及了。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兵士死伤无数,庞涓自知,今日陷入谷中,再无生还可能,于是便拔剑自刎,身死马陵道中。

19、公元前340年,魏将庞涓举兵攻韩,韩国岌岌可危,哀求齐国救援。孙膑再献奇谋,既许齐必救韩,却又隔岸观火,待韩魏疲惫时,突然猛攻魏国。庞涓不敢恋战,急率魏军主力,回师殊死决战。孙膑因势利导,以强示弱,以减灶诱敌,在马陵预伏重兵,并将一棵大树剥掉树皮,用黑煤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

20、后来,一次机缘巧合,齐国的使者恰好到魏国访问,听说才能卓越的孙膑在魏国监狱,便赶去看望。孙膑抓住机会,请齐国使者将自己救走,他起誓:如果能够成功逃生,愿为齐王效力终生。

二、庞涓和孙膑的关系

1、庞涓比起孙膑来就要差一些,尤其是在心性方面,庞涓不仅是个小心眼的人,而且极其骄傲自大。虽然他也很聪明,可远远不如孙膑刻苦,每次学习的时候都感觉自己会了,结果考试的时候还是不如孙膑,这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伪学霸。在鬼谷子身边的时候,庞涓表面上对于孙膑很恭敬,一副认孙膑当大哥的样子,其实内心已经咒骂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2、相信大家对孙膑这个人并不陌生,他所编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一直传承了长达上千年的时间。比起他所编著的兵书,孙膑和庞涓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两人在鬼谷子门下一起学习了好多年的时间,可自从这两个人出山之后,庞涓就和孙膑反目成仇,甚至还做出了迫害孙膑的事情,要不是孙膑装疯卖傻的话,可能已经死在了庞涓手里。

3、在庞涓扬名于天下的时候,孙斌也开始出山找工作了。

4、是这样的,孙膑不简单,跟庞涓也太熟悉了(师兄弟啊)虽然都是鬼谷子的门生,但是孙膑比较得真传,有很深的城府(说白了很阴),之所以放掉庞涓,是想让世人都从表面上看出他重义气、很大度。其实,他很了解庞涓的用兵伎俩,说白了,胜券在握,跑的了初十五跑不了,,自从被挖了膝盖以后,他借装疯子逃跑,苦心专研兵法,后来在马陵道,设伏,在树皮上写到“庞涓死于此地”,就这么自信,结果真的伏击到灭掉庞涓。足以说明他的内心世界多么的深不可测,大度是表面上的。

5、传说孙膑、庞涓在阳城鬼谷宅跟老师学艺时,老师为了测试两个弟子的智商,便把二人叫至跟前说:“尔等跟我学艺三年,学业大有长进,明日考试。你们各备斧头一把上山砍柴。每人百担有余,看谁先砍够”。

6、鬼谷子清点后,结果只有百担而无有“余”。

7、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8、这一发现意义重大,除了证明《孙子兵法》、《六韬》等不是伪书之外,《孙膑兵法》等书籍里记载的内容,还改写了历史,证明了孙膑果然强于庞涓。

9、孙膑把一根扁担两捆柴火指给老师。

10、第面对这一局势,田忌急了,但孙膑却建议:“请遣轻车西驰梁郊(轻装战车直奔都城大梁城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总之,孙膑是制造一个假象:齐国兵力单薄,却胆子很大,骚扰了魏国都城。

11、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当属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但均以庞涓失败而告终,最终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12、庞涓学业有成后,出山比孙斌早一些。

13、第二天,他又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不少齐军逃跑了。”

14、在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形态,其作战样式就是“阵而后战”,即敌对双方提前列好阵势,而后再正面交锋,一战而决胜负。典型的例子如公元前707年的周郑繻葛之战,郑庄公就是将中军和左、右布成倒“品”字形的“鱼丽之阵”来对抗周天子由左、中、右布成的“品”字形军阵,然后先击破周军薄弱的两翼,后集中兵力击败其中军,从而取得胜利的;再如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楚军追击主动退却的晋军九十里,但在最后决战时还是等到晋军列好阵势才发动的攻击。

15、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16、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高徒。至于鬼谷子是何方神圣,其实历史上并没有给出定论,因为这位师傅实在是太厉害,所教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

17、庞涓虽说和孙斌是同门师兄弟,但是他在学识上还是差孙斌一筹的。

18、庞涓率领魏军,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军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不少地方。

19、期间,魏王总是出题来测试这两个师兄弟,

20、当然是孙膑,孙膑诚心好学,深得鬼谷子赏识,将绝技授之;庞涓虚的,偷奸取巧,急功近利,忌贤妒能而终无能,后至被乱箭射身而亡。

三、庞涓和孙膑的师傅是谁?

1、在老师眼中,其实庞涓的能力要比孙膑更强一点,因为庞涓是可以提前下山的。也就相当于是提前把大学四年的学分都给修完了,提前毕业了。

2、后来,庞涓去了当时的魏国谋取职位,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在庞涓的帮助下,魏国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孙膑因为是孙武有后代,有祖上传下来的《孙子兵法》,这就引起了魏惠王的注意,孙涓呢,心里清楚孙膑的能力在他之上,但是还是把孙膑给引荐给了魏惠王。不过,庞涓并不是真心对孙膑,因为怕威胁到他的地位,就用计把孙膑给害了,还让魏惠王把他的膝盖骨给挖了,成了残疾人,可见庞涓的心得有多坏。不过,天,不妒英才,孙膑后来被齐国的使臣,偷偷的给救了出去。当时的齐国大将田忌知道孙膑的能力,就举荐给了齐威王。

3、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

4、从史料上看,孙膑与庞涓之间,除了上述两件事之外,还有一次沙场直接交锋,即桂陵之战。所谓桂陵之战,即是魏国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邯郸,齐国后来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不去救助赵国,而是围攻魏国,促使庞涓回兵救援。

5、结果庞涓还真的抓住了孙膑,让人把他的膑骨去掉了,让孙膑无法直立行走。孙膑在回到齐国之后,内心一直咽不下这口气,心里想着,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还要杀死我。孙膑跑到齐国之后,成为了田忌门下的一名谋士,在田忌的推荐下,进入了齐国的朝堂。至此,孙膑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后来齐国和魏国的战斗中,孙膑屡次挫败庞涓,结果在一次战斗中,庞涓被庞大的齐军包围,自杀身亡。

6、可能他已经参透了一切,所谓功名利禄,不过真的就是过眼烟云。你所得到的,永远都带不走,而你这一生所经历的,所感受的,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参考资料:《史记》

7、转天过后,庞涓去意已决,他再次面见老师之时,是去告别的。

8、彼时,统领魏国大军的正是庞涓,齐国军师孙膑便下定决心,既要打赢这场战役,又要向庞涓讨回公道。

9、下签卯宫:(孙滨困庞涓)眼前欢喜未为欢,亦不危时亦不安;割肉成疮为甚事,不如守旧待时光。诗意:此卦割肉成疮之象。凡事只宜守旧待时。(补疮本作成疮。)解曰:知止则止。知宽自宽。割自身肉。疾痛一般。故事:战国。孙膑齐人。庞涓魏人。同师事鬼谷子。孙膑之学优於庞涓。涓为魏将。与膑斗智。输而忌之。乃以计刖其足。後孙膑假作颠狂。得脱归。齐威王以(膑)为师。将兵伐魏。用减灶添兵之法。赚庞涓。追至马陵道。伏弩射死。

10、齐王命孙膑辅佐大将田忌出战,而孙膑不辱使命,和田忌相互配合,两度打败魏国的主将庞涓,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

11、魏王也听说过,庞涓有个师兄还是孙武的后人。

12、孙膑和庞涓本是同窗好友,早年共同跟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孙膑学业精进,超过庞涓,为此庞涓就起了嫉妒之心,费尽心机,加害孙膑。庞涓投奔魏国,掌握魏国军队大权后,更开始施展阴谋,诱骗孙膑至魏,毒辣地制造罪名,对孙膑施以,膑刑,并挖去膝盖骨。孙膑看透庞涓的险恶用心,后来逃回齐国当了军师。

13、孙膑是齐国阿鄄地方人,春秋时期“兵圣”孙武的后裔,曾与庞涓一起同鬼谷子学习兵法。

14、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15、孙膑和庞涓本应亲如兄弟,为何要斗智,又为何最终反目成仇呢?同门师兄弟本该一生交好,怎奈人性有别,一善一恶鬼谷子因其隐居于鬼谷,故以地名而得称为鬼谷子。他是当时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名士苏秦、张仪的恩师,人称“鬼谷先生”。

16、两个人纵然没有正面交过手,可是庞涓从心理上,其实就已经落了下风。这就是庞涓的弱点,他看不得别人比他好。

17、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18、深山里的枯寂和外面的繁华是十分不同的,时间久了,庞涓难免产生了对花花世界和功名利禄的向往之情,但学业方才一知半解,庞涓只得忍耐心性,继续跟着鬼谷子老师学习。

19、胜出的总是孙斌,这样庞涓就不高兴了。

20、公元前342年,孙膑对战庞涓,庞涓兵败在马陵道,庞涓也想起了老师鬼谷子的话语“遇马而瘁”,便拔出剑自刎了。

四、庞涓和孙膑的故事

1、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

2、耍小聪明、低估对手、急功近利、行事草率.......不过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把他贬得那么低比较好,其实庞涓也不是那么无能。谁叫他的对手是孙膑呢?

3、庞涓先于孙膑在魏国得到了重用,并把同门师弟孙膑介绍到魏国,有的说是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将师弟骗到了魏国加害的。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师兄弟俩一开始关系很好!

4、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统兵攻赵,一路长驱无阻,直抵赵都邯郸,齐国决定救赵,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审慎把脉战局,指出应“批亢捣虚”,提出要“围魏救赵”。稍后齐佯攻平陵示弱,主力却奔袭魏都大梁。经过喋血鏖战,庞涓攻克邯郸,却又被迫回师,解救大梁险情,但归途到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庞涓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到魏国。

5、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扩展资料桂陵之战

6、齐威王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等到韩军接连五次战斗中都失利,魏军也被拖累得疲惫不堪时,才于第二年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大举发兵援救韩国。

7、庞涓都是对答如流,魏王看他确实是一个人才,

8、孙膑,庞涓本是同门,又同在魏国效力,只因庞涓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设计陷害孙膑,致使两人结下深仇大恨。孙膑逃回齐国后立誓,此生必报此仇。

9、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10、03 庞涓出于对师父鬼谷子的畏惧,不敢直接杀了孙膑。

11、时值深秋黄昏,庞涓狂追至此,隐见文字模样,于是燃火观瞧,熊熊火光之下,庞涓既看清了文字,也看到如蝗弩箭。他仰天长叹,自刎于树下。10万魏军全部覆灭,国势由此一蹶不振。

12、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

13、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4、孙膑在狱中忍着耻辱和剧痛开始装疯卖傻,时间一长,庞涓便信以为真,认为孙膑真的被自己折磨疯了,便放松了对孙膑的看管。

15、可以,到马岭道打黑骷髅就可以掉的。那个东西很容易打,但是任务需要用一个。多余的还是要卖掉的。

16、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对兵法也是有深入的研究,而庞涓呢,也是一治国能人,他们俩人是同学,都是隐士鬼谷子门下。至于关系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

17、老师问:“这怎么能够呢”?

18、桂陵之役和马陵之役,都是孙膑指挥的两场大战。正是通过这两场大战,使得孙膑击败了庞涓,并且斩杀了庞涓。

19、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庞涓后来出仕魏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20、庞涓怀疑孙膑装疯,就把他关进猪圈。看守孙膑的老狱卒心眼很好,他与老伴商议后,把糯米用乌树叶浸泡后煮熟捏成小团子给孙膑。庞涓以为孙膑在吃猪粪,就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后来,齐国派人把孙膑救了出来,孙膑在齐国大展鸿图,打败并杀死了庞涓。孙膑能够活下来并报仇雪恨全是因为有乌米饭。从此,每年立夏之日,人们也竞相吃乌米饭以求得庇护。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立夏日吃了乌米饭,整个夏天都不会被蚊子咬。

五、庞涓和孙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田忌采纳了他的计策,于是下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军。马陵在鄄邑北面60华里的地方,那里密林沟壑,道路曲折,非常适合设置伏兵。

2、之后庞涓更是施展自己的政治手腕,私下里告发孙膑通敌叛国,于是魏王很生气,按照当时魏国的刑法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了,还在他的脸上刺了字,让他这一辈子都无法正大光明的做人。

3、齐军仍然采用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率军从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经由定陶直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军队抵达与魏都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诱使魏军返回救援,以解韩国之围。魏惠王嫉恨齐国干涉魏国之事,果然撤回了攻打韩国的兵力。

4、相传他有隐形藏体之术,有混天移地之法,还会脱胎换骨,超脱生死,能撒豆为兵,斩草为马。除了硬实力,还善于揣情摩意,纵横捭阖。早已飞升成真仙,能够历经数代而不老。听起来十分之不靠谱!

5、孙膑本名孙伯灵,这个名字可就没那么出名了。那么是谁让他变成了孙膑呢?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师兄庞涓。

6、和上次救赵一样,齐军这次答应的也很干脆。这一次,孙膑还是军师,制定的对敌战术也和上次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齐军打得很认真,险些攻破了大梁城防。庞涓不敢怠慢,赶紧带兵回援。韩都新郑至大梁的直线距离约为60公里,魏武卒一个冲锋便可赶到。孙膑估计魏军将至,遂命齐军撤围。为诱使齐军坚持不懈的追击,孙膑将十万人用的军灶在三日内缩减到了三万,给庞涓造成了一种齐军士卒不断溃逃的假象。那么庞涓还会不会上当呢?因为这次魏军的统帅是太子申,庞涓只是大将,所以有人提出了这么一种观点:庞涓主张小心谨慎地尾随,但毫无军事经验的太子申唯恐齐军溜掉,便以权压人迫使庞涓大踏步向前追击。总而言之,魏军又上了孙膑的当。在一个叫马陵道的大峡谷内,齐军再次伏击了魏军。

7、通过“马陵之战”,孙膑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建立了功勋,还给了小人庞涓一个既痛快又彻底地反击。庞涓自杀身亡,孙膑大仇得报,也算是还了孙膑一个公道。

8、但是孙膑不会像庞涓一样,到处征伐,也不会为了私仇而兴兵伐魏。故而,两人一直也未在战场上碰面,直到十三年后。当年的仇敌,赵魏两国竟然联手起兵攻韩。韩国在战国七雄之中一直处于弱国状态,虽然申不害的变法让其国力稍有提升,但是面对两国联军,韩国也只能向别国发出求救,此时的各国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只有齐国起兵前来。

9、公元前372年,卫伐齐,取薛陵。

10、孙膑辞别师傅后,便到到魏国投靠庞涓,一番交谈之下,庞涓发现孙膑才能已在自己之上,担心自己的权位受到威胁,就想陷害孙膑,他找人假扮孙膑在齐国的亲人写信给孙膑,让其回齐国探亲。然后庞涓假意建议孙膑回家探亲,同时向魏王告状说孙膑想要投奔敌国。

11、齐威王本意命孙膑为主将前去救援,可是孙膑却推辞了,他说:自己受过刑法,身体已经残废,并不适合做主将。就建议齐威王命田忌为将,自己做军师即可。齐威王听后不由心痛,便采纳了他的建议。而孙膑做军师,开启了“军师”的先河,他没法像其他将领那样衣着铠甲,立在战车上,身先士卒,只好安坐在辎车上,身着长袍,儒冠儒服,也颇有儒将的风雅。

12、当时的魏王一连问了庞涓很多关于国政方面的事情。

13、战国权谋大师鬼谷子是当时相当厉害的传奇人物,他既是善于谋兵布阵的大军事家,同时还是纵横捭阖术的鼻祖。

14、他在魏王面前说孙斌的坏话,把孙斌说成小人。

15、孙膑和庞涓都是战国时候有名的战将,不过孙膑已经成为了军事家,在很早一段时期,他的地位在兵家中是最高的,著有《孙膑兵法》一书。至于他和庞涓为什么打仗,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私人恩怨,庞涓为了得到《孙子兵法》,在魏惠王面前谗言,使得孙膑被处以膑刑,最后装疯卖傻,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到齐国。值得注意的是,春秋转国时期有仇必报,是中国人非常推崇的一种行为,而不是现在的道德礼仪。其国家争霸方面,魏惠王利用庞涓等人的辅助,成为三晋当中最强的国家,也是能够与齐国争夺霸主的国家。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二人各位其主,这一站也是不可少的。

16、在他看来,只有去魏国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17、齐相邹忌认为不应救韩。田忌则提出,如果不救韩国,则韩国很快归附魏国,使得魏国实力更强。这样对齐国不利,所以他主张尽快援救韩国。

18、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

19、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20、后来的围魏救赵,和桂陵之战足以说明这一点。

六、庞涓和孙膑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实践看来,三人行未必同心也。例个大的,民国时两大巨头,一个主张抗日救国,一个主张“曲线救国”,分道扬镳后各自率领几百万大军(国军和伪军)自己打起了自己,侵略者得利。说点小的,同学、战友、同乡、同事个个都心心相印吗?“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都能同心吗?不一定。话回到远古孙膑和庞涓本是师兄弟为何闹翻,直至一伤一亡,两个字可以概括:名、利。前人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是否由他二人典故中而来,不好结论,专家文豪们研究的透彻。听大家也信大众的评说。

2、公元前380年,20岁的鬼谷子走出隐居的大山,去各国施展了自己的游说之术,算是建立了功业并一举成名。19年后,仍喜隐居逍遥的鬼谷子返回了大山深处,还将路途之中所遇到的2个年轻人带回了自己隐居的谷中。经过一番智力测试,鬼谷子决定收二人为徒——这2个幸运的小伙子就是庞涓和孙膑。

3、老同学朋友,以后的反目。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杀害自己的好朋友孙彬。孙文也开始给庞涓漂亮的反击。他两次辅佐队长达基,击败了自己的同学和前朋友庞胡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唐朝,孙彬和64名名将一起被带到武圣王庙。宋徽宗时期,孙彬的地位又提高了,成为宋武庙72张之一。在受到众人追捧、困难、折磨、打击后,孙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意志,之后反击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4、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将领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将领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5、来到了魏国的孙膑暂住在庞涓的府上,每天,庞涓都会备下精美的酒菜,和孙膑一同叙旧,重温往日的同窗情谊。可孙膑没有料到的是,庞涓将孙膑招至魏国,是受嫉妒之心驱使想要找机会加害孙膑。

6、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可以参照成语负荆请罪,廉颇高傲自大,得罪了蔺相如,最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脱去上身的衣服背上荆条去蔺相如家请罪,请蔺相如责打,蔺相如宽容地原谅了廉颇,两人齐心治理国家。庞涓和孙膑同出一门,都有军事才能,后来两人产生了矛盾,孙膑被挖去了膝盖骨,一心想要报复,于是写了孙膑兵法。张良有一次在桥上遇见了一个老人,老人把鞋扔到了桥下,要张良去捡,张良依言做了,老人让张良第二天早上来桥上,连着几天帮他捡鞋,张良很疑惑,但都照做了,老人欣赏张良的善良去踏实,传给了他一本兵法,助他日后成为一代谋士,功成名就。不是很详尽,只是自己以前积累的一点知识,记忆有点模糊了,还是希望可以帮到你!!!

7、孙膑建议田忌,不要与魏军的主力进行正面冲突,如今的魏军士气正盛,正面冲突于我军不利。如今魏军主力皆集结于邯郸城外,国内必然空虚,不如遣一支弱旅佯攻魏都大梁前的襄陵,以麻痹魏军,同时齐军主力绕过襄陵,直捣魏都大梁。邯郸城外的魏军得知,国都大梁被围,必然回援,齐军可在其回援的要道桂陵设下埋伏,则此战必胜。

8、这又使本来就强大的魏国名声大噪。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