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绍翁的诗
1、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嘉兴界》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了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 《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2、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作者漫步野外,隐隐烟村,“烟村”以“隐隐”修饰,足见村落隐藏在迷蒙之中,只能听到犬吠之声而不知其具体所在。所以他说:欲寻寻不见人家。真有“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感。村落就在前方,却寻不到入口,既引写出作者寻找的急切之情,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5、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6、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7、田家三咏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8、“嫌”和“怜”指涉的对象略有不同,“嫌”字侧重在推测主人嫌弃来访者,“怜”字则侧重在推测主人爱怜园中苍苔。而且,“嫌”字比起“怜”来,情感色彩更浓烈些,显得有些突兀,似乎和整首诗的气氛不那么融洽。但无论用哪一个字,基本意思都差不多,都能引出下一句,扣上诗题中的“不值”二字。
9、岩后村文化底蕴深厚,叶绍翁洗笔池旧址、叶氏“石林世家”香火堂等绍翁遗址仍保留完整。自然资源丰富,有古木红枫、五老仙坛、鸳鸯枫、子女窟、夫妻岩等30多处景观景点,生态环境底色足。还被评为瓯江“诗与远方”首批体验地之一。
10、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出北关二里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1、访隐者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12、这时候,桥边溪水之中,漂来几片桃花花瓣。“流出碧桃三数花”一句,像镜头一样定格,充满画面感,而作者始终没有寻找到烟村所在。三数,即少量之意。
13、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老屋,现代人浮躁的、没有着落的身心,一下子平静地着陆了,静静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本源。
14、诗人此次游园最大的收获,抑或说是最美的、最具哲理的心灵体验就是:
1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6、这首诗,紧扣“重阳节”,写秋风、写落帽、写采菊,写思乡之情,而其中充溢的却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屈居下僚的不满之情。故作潇洒中蕴含着无奈,身居小官却向往隐居,是这首诗蕴含的深意。
17、村里明清时留下的古民居鳞次栉比,全用泥土作墙,青瓦盖顶,雕梁画栋,至今保存完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古代建筑群,是一座宜居、宜游、宜文的特色古村落。
18、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栌摇汀夕照微。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钱矶。田家三咏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19、这两句是说,初春里,诗人穿着木屐想到郊外的花园里去观赏春色,但当他穿着木屐来到一处花园时,花园的大门紧闭着。诗人轻轻地敲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来开门,他也漫不经心,站在门外寻思:想来可能是主人担心游人踩坏了园中的青苔吧。
20、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叶绍翁的诗小学10首
1、应该注意的是,“应怜”乃是推测之意,是作者给主人不在找的理由,而这就把主人的志趣和性格刻画出来了。
2、其渔人架船归家,白鹭却惊飞,可见,白鹭随遇而安,不愿意被束缚,而自愿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归船满载而归,白鹭却无意收获,无意索取,过着自在随性的生活,虽然清贫而不觉其苦。
3、白似雪窗微霁后,暖于酒力半醺时。
4、许学夷《诗源辩体》中所说“古人为诗不惮改削,故多可传……尝观唐人诸选,字有不同,句有增损,正由前后窜削不一故耳。……《才调集》乃唐末人选,而犹未从改本者,盖彼但见初本,尚未见改本故也”,虽然讨论的是唐人选唐诗,但宋人选刻宋诗,自然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
5、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建安人,隐居西湖之滨,是南宋中期“江湖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当时的诗坛声名不显,也不是一位顶流诗人,但自从他的《游园不值》问世,这位诗作流传甚少的诗人由此进入了名诗人之列。
6、“门”和“扉”,意思一样,且都是上平声,也说不上用哪个就一定更好。但到底是“十扣”而“九不开”,还是“小扣”而“久不开”,意思却有很大不同。
7、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8、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9、叶绍翁一生只做过小官,而后长期隐居。可见他对官场是何等的厌倦,对自由又是何等的向往。这首诗即饱含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10、泡茶等花开13957086233
11、你是否也向往李子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野田园生活。这里就是那个驰骋于自然万物间的灵魂有了安放之地。
12、隐居的叶绍翁,一介布衣,也是江湖派诗人中的一员。他擅长七言绝句,往往立意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文笔细腻,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要看的这首《游园不值》,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13、3三千年激荡人心的文学名句,用一句话证明你没把国学经典还给语文老师
14、诗的首联刻画贫苦妇人的生活细节。
15、尤其在诗歌的最后,情节反转,从低谷飞向高峰,使诗人从失望之中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构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叶绍翁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的原因之一。
16、夜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陆游曾写过一首婉约清新的诗,诗中的春光,美不胜收。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乡间小路,雨后初晴,云雾缥缈,嫩绿的杨柳,娇艳的红杏,似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18、叶绍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比较知名的诗词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田家三咏》《四朝闻见录》等
19、访隐者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
20、Hi~关注王和尚,读绝美宋诗
三、叶绍翁的诗以几言绝句最佳
1、想起兵败江西时,我从惶恐滩头撤退,严峻的局势,险恶的激流,正对应着心中惶恐。
2、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生平未仕。以诗游于士大夫间。
3、在这一版本中,《游园不值》一诗前两句作“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4、秋风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5、后兵败潮州(今广东潮安),被元兵所俘,押送燕京,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后在柴市从容就义,以身殉国。
6、《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战争已近尾声,败局已定。国亡何独存?我这一辈子,也就活个四十四岁吧。
8、他的诗平易含蓄,言浅意深,让人回味悠长。他虽然隐居山林,却坚持着自己的风骨和操守,也饱含对世事不公的哀叹,因此,读他的诗,既能感受文字之美,更能从中领略到文人的胸怀与信仰。
9、故乡对于每一位游子来说,那是心中永远的痛,毕竟远离了故乡,也就无法与亲人相聚,那种孤独之感,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自然而然会在某个时刻迸发。叶绍翁当时正是在一艘船上,再加上又是秋天,因此诗人很伤感,回想起了故乡。整首诗意境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不过写得很巧妙,虽然每一句都充满忧愁,但是却并没有写一首愁字。
10、《田家三咏》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人物简介: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11、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12、叶绍翁的这首小诗,游园不值,连题目都很有意思。值,意为遇到。不值,未能遇到。游园不值,意思为,想去花园游览赏花,花园却未开门,遗憾之情,溢于笔端。美丽的春光,一道墙阻挡不了。
13、这一枝探出小园的红杏,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到来。这使得诗人内心的失望之情、所有的不值都一扫而空,他不由得兴奋起来。
14、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百无聊赖之下,只有透过窗户观察夜色中的景物。不远处的江岸上,几户渔家的篱笆间隐隐显出几盏灯火。原来是有小孩子在捉蟋蟀。这样的图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的他,也曾这样无忧无虑,也曾在秋夜抓蟋蟀。
15、 《田家三咏》: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16、这首诗是叶绍翁最著名的诗篇。
17、事实上,叶绍翁流传下来的诗作非常多,除了这首人人皆知的《游园不值》以外,还有一首诗作也非常经典,年年入选小学课本。这首诗就是《夜书所见》,写尽人生的孤独与寂寞。全诗如下:
18、当然,这是叶绍翁假设的场景。他把无限想象运用到诗中,给这首小诗增添了诗意,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急于要读下去,知道答案。柴扉一词,充满田园气息。试想,江南的春天,以树枝做成的木门,比之富贵人家的大门,更有生活气息,更有亲切感。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自然地引出下文。小小的柴扉,肯定挡不住园内的春光。
19、两度驰书未报音,温陵尺纸定千金。
20、代表作有: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嘉兴界叶绍翁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田家三咏叶绍翁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田家三咏叶绍翁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田家三咏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汉武帝叶绍翁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四、叶绍翁的诗《夜书所见》
1、这就是叶绍翁诗的特点,浅浅文字中饱含浓重的情意,含蓄而不空洞,细腻而不扭捏,自然流转,不知不觉就打动了读者。
2、你看,那里不是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向我打招呼了吗?
3、在“叶氏祠堂”前,沿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向上步行三百米,就到了“叶绍翁故居”。在他的故居右下方,安放着一尊叶绍翁石像。只见诗人头颅上举,手捧一卷翻开的书,身边还有两三册书籍——做远望沉思状。
4、而正当诗人站在柴门之外无所适从,独自彷徨时候,他蓦然抬头,只见围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探出头来,仿佛正在向自己打着招呼。
5、遥想当年,叶绍翁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山村,在一汪小泉水旁蘸着笔墨写字,然后,在小水池里把笔洗得干干净净,是何等的乖巧又自得其乐。
6、王徽之雪夜访戴,而与常人不同的是,王徽之率性而为,他更享受的其实是这一路上愉悦的心境,他在乎的是切身体验到的雪夜乘船到剡溪的过程,至于最后那一声敲门声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正是王徽之潇洒可爱的地方,这种率性洒脱的风格,也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生动写照。
7、或许是受这段经历影响,叶绍翁仕途颇为不顺,只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他干脆辞官归隐,长期居住在钱塘西湖之滨,与好友真德秀、葛天民等诗文唱和。作为江湖诗派的一个代表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清淡雅致,意境高远,超凡脱俗,具有一种冷寂孤寒之感。
8、倘若是前者,联系后面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两种解释:一是十次来游这园子,有九次是不开的,这一次也吃了闭门羹;二是一路走来,所敲园子的门十有八九是不开的,这园子也是关着的。无论哪一种解释,都稍显迂远,在诗意的理解上不是那么贯通、显豁。
9、更妙的是,作者在第三句开头用了“争信”二字,即怎能相信,怎能想到。贫苦农妇如此辛苦,怎么也想不到富家女儿可以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在!因此“争信”二字,从农家妇女角度出发,更增强了对比的力度,也增强了讽刺之意,对农家贫妇的同情也增加了一倍。
10、隐居在深山之中享受着慢节奏的田园生活?
11、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12、“不值”,即欲拜访朋友进院游玩而朋友不在。
13、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登谢屐亭赠谢行之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14、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15、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赋葛天民栽苇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16、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17、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这两句诗叶绍翁先写作“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在将诗集交付陈起刊刻之后,他修订了诗句,自己将其改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8、如果是后者,呈现的画面就是一个诗人伫立在园门之前轻轻敲门,可敲了很久,园门迟迟不开。“小扣”二字很好地刻画了诗人温文尔雅的形象,给人不急不躁的感觉。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头一看,有一枝怒放的红杏越过高墙伸到外面来,不禁感叹烂漫的春色毕竟不是那一道紧闭的门所能关住的。照这一文本,诗人只来过这一次,也只想游这一个园子,可不巧的是主人不在家,于是诗人就推想主人可能是爱怜苍苔、生怕游人踩踏它们,因此故意不开门。
19、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20、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五、叶绍翁的诗以七言什么最佳
1、与《游园不值》相比,这首诗的意境就显得悲凉得多。整首诗虚实结合,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各种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塑造出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形象。诗作悲喜交加,相互映衬,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更显出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和惆怅。
2、秋风起,梧叶落,萧萧送寒声。
3、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4、叶绍翁最经典的作品当数《游园不值》,这首诗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绝美的春色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当时一种失落的心境,由于去寻找朋友,但是由于朋友不在家,于是看到他院子里美景,由此展开来描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还成就了一句千古名言“一枝红杏出墙来”。直到今天这一句依旧被无数人引用,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也成为了叶绍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5、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6、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此诗描写的是深秋景色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
7、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8、诗方酬北磵,经又节南华。
9、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10、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它紧承前两句的句意,描写了诗人无可奈何,准备离去的时候,忽然抬头看到了一枝盛开的红杏从园中探了出来。诗人顿然觉得这满园的春色便尽在这一枝红杏上了。“关不住”、“出墙来”是诗人将红杏拟人化,来突出春景的特点,即蓬勃的生机。
12、《嘉兴界》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了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
13、而我自己的身世也像在那暴雨击打下的水中浮萍一样颠簸浮沉。
14、还有一点,叶绍翁的这首小诗,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貌,因为宋诗与唐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写景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哲理。而唐诗绝大多数只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15、白鹭为何因归船而惊去呢?其实有深层的含义。
16、醉薄荷,扑蝉蛾。
17、正是这种淡化目的生活态度,才给诗人带来闲逸之情与悠然之心,也正是这种不管结果如何的超然洒脱的生活审美态度,才真正铸就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18、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