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唯美文案116句】

2023-11-13 09:12:52 0 59

一、唐代诗人李绅

1、这说明李绅生活奢靡基本上做实的。宋人《太平广记》说他“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太平广记》是民间小说,偏向纪实,受众很广,可见李绅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怎么好。

2、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3、太和七年,李德裕拜相,任李绅为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历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

4、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5、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第3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直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6、这两首诗虽短,但寓意深刻,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千年诗坛上久诵不衰。

7、《答章孝标》 唐代:李绅

8、元和元年(806)之前,李绅曾有几次进京应试,都未中。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不过这次他认识了比自己小七岁家住长安的元稹,受到热情款待。唐宪宗元和元年,李绅再次进京赴考。这次和他同考的除了元稹,还有和他同龄的白居易,三人因这次科考而结为好友,并都金榜题名。

9、李绅升任中书舍人不久,元稹出任宰相。当时和元稹同任宰相的李逢吉,唆使言官攻击元稹,元稹没做几天便被罢,外任为同州刺史。元稹罢相后,李逢吉担心李德裕升任宰相,于是在长庆二年九月,抓住他的一个小失误,调他到浙江去任浙西观察使,任牛僧孺为宰相。同时又任李绅为御史中丞,也就是一个言官,夺了李绅的职权。后李逢吉又借故将李绅改任江西观察使。

10、其实李绅如果仅仅是贪腐豪奢也就罢了,他还忘记曾经的初心,从原来的为民请愿,变成了漠视百姓疾苦。

11、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12、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13、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书舍人,入中书省。

14、(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悯农》诗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农民虽然勤劳耕作、精耕细作,但天灾人祸也使得农民陷于贫困,所以①②④项符合题意;③项表述与史实及题意不符;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小农经济

15、李绅形象交恶大概与他的手段作风有关。《新唐书》说他“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太平广记》也说“持法峻,犯者无宥。狡吏奸豪潜形叠迹。然出于独见,僚佑莫敢言。”李绅为官酷暴,治下的百姓非常害怕,纷纷渡长江、淮河外出逃难。当然,在李绅心中,这些逃走的百姓犹如随风而去的秕糠,不必报来。可见,他的内心已然背离了初衷。

16、虽为官有些政绩,但整体上建树不大,最为世人称道,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

17、还有人认为,李绅执意处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

18、李绅是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

19、李绅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在他六岁时父亲就病故了,一直由母亲卢氏教授他诗文经义。从十五岁开始,李绅就搬到了惠山,在惠山寺里读书。由于天资聪颖,李绅这时在诗坛上已崭露头角。他所作的诗文,被无锡人传诵一时。由于李绅个头很小,无锡人就给了他一个外号:短李。

20、意思是说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二、唐代诗人李绅珍惜粮食的诗句

1、他长得形状眇小,但是很精悍,能为歌诗。

2、李绅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曾祖父李敬玄,祖父李守一籍安徽亳州。

3、而崔颢此人出身唐朝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在崔颢51年的生涯中,除了一首《黄鹤楼》,留下的就是情色事件。

4、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5、李绅出身地地道道的官宦家庭,他是唐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祖辈和父辈也都做官,父亲虽然官不大,但也做到了县令一职,他自己则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位。

6、顺便说下,这便是司空见惯成语的来历。这里的司空就是指李绅。李绅对豪奢生活习以为常,令人意外。

7、诗歌的大意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养尊处优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

8、长庆元年(821)三月,改为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9、唐代笔记小说《云溪友议》记载了一件事,说李绅在年少时,由于家境贫寒,经常到族中经济优裕的亲戚家中打秋风。

10、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终究不是梦中的痴情少年郎,那些年为他爱情流过的泪,终究是错付了。

1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14、在李绅步入官场之后,那颗赤子之心已经被名利所腐蚀,同时代的刘禹锡曾做了一首诗《赠司空妓》说的就是李绅,诗句是这样的“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当时刘禹锡被贬做苏州刺史,当时的李绅在当时做的是司空,邀请刘禹锡去他家做客.

15、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16、唐诗《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19、别看李坤对下狠毒,但对上却是卑躬屈膝,善于溜须拍马。也正因如此,他最终在69岁的时候入京拜相。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

20、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李绅的蜕变依然让人伤心和失望,毕竟这是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天下名句的人,发人深省。

三、唐代诗人李绅有哪些诗

1、唐文宗太和七年(833),李德裕回京出任宰相。七月,提拔李绅为检校左常侍、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太和九年,牛党的李宗闵任相,李宗闵又把牛僧孺也提拔为宰相。他们与李训等人又将李德裕排挤出去,李绅与李德裕都被贬为太子宾客。

2、李绅很同情他,便在回信中说:“过去争论的话,我怎么能记恨?互相之间不对的地方,我早忘光了。”张郎中非常感激,亲自面谢,两人释嫌和好,同旧时是朋友一样。两人经常一起高高兴兴地痛饮。

3、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

4、当我浪费粮食时,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导我。希望能帮到你!

5、张郎中曾经做过广陵从事,和一位风尘女子很要好,但相爱而不成眷属。二十年后,在李绅家喝酒,恰好相逢。四目相对,泪将欲下。李绅去换衣服,张郎中用手指蘸着酒,写词在木盘上,女子记住了词。李绅回来,张郎中端着酒杯发愁。

6、李绅34岁考中进士,后一路升迁;

7、更有甚者,他也是个忘恩负义,虚荣之人,据说他曾让他的族叔叫他爷爷,对待朋友也是忘恩负义,在当地为官鱼肉百姓,还参加当时的“牛李党争”,站在李德裕这一方。后李德裕被罢免职务,李绅等同党也被定性为酷吏,子孙三代不得入仕。

8、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9、唐穆宗十分器重李绅,他以为外任是李绅自己的意愿,还派中使去李绅府上慰问,赐他玉带褒奖。李绅对中使大吐苦水,哭诉李逢吉的阴险毒辣。唐穆宗得知事情真相后,迫使李逢吉将李绅改任户部侍郎,李绅留在了长安。

10、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11、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12、第二日张又新醒来,发现身边多躺着一个人,仔细一看,竟是昨夜渴望不可及的佳人你不是念念不忘“当时求梦不曾眠吗那么,满足你的一切心愿

13、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1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唐代著名诗人,宰相李敬玄曾孙。

16、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17、李绅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可是他并不是一个清官,而是爱财又好色。总之一个昏官有的,他一样不落。

18、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19、宋初人编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记载:“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时人相谓曰:‘李公宗叔翻为孙子,故人忽作流囚。’于是邑客黎人,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主吏启曰:‘户口逃亡不少。’绅曰:‘汝不见掬麦乎?秀者在下,粃粏随流者不必报来’。”

20、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也列为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处其死刑。大中元年(847年),“吴湘案”终于得到平反。

四、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

1、也曾经感慨过,一个多么忧国忧民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动人心弦的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多么的写实。

2、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员,李绅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小时候学的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知道了农民的不易,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付出劳动得来的,而写下这首诗的诗人李绅真正走到官场之后却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大贪官。

3、《庆云见》 唐代:李绅

4、成年后的李绅学有所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才子。有一次他外出游历,看到了田间劳作的农民。在烈日下,农民费力地举起锄头锄地,汗水一滴滴地滴入土中。

5、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7、然而现实和理想好似黑白之分。他越是想做好,就越是不能实现,而且还几次被贬官。

8、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9、又翻检中华书局新出《李绅文集校注》,所录龙宫寺碑:“(修真)法师曰:‘星岁有期,愚有冥告众。’元和三年……”此句显然不辞,对照碑文乃是:“法师曰:‘星岁有期,愚有冥告。’臮元和三年……”按:“臮”同“暨”,等到的意思,点校者不识,遂生讹误。碑刻之于文献研究,可贵如此。

10、悯农二首(968人评分)0朝代:唐代作者:李绅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为什么李绅会变得这样骄奢淫逸,从之前的悲天悯人变得如此没有人性,从悲叹“粒粒皆辛苦”到最后的鱼肉老百姓,逐渐失去了当年的信仰,忘记了当时的誓言?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古代很多的官员都是寒门出身,当时生活艰难,也曾有过誓言要造福百姓,但是最后走上仕途之后,却与当时的誓言大相径庭。

12、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

13、幼时背诵的唐诗,沉醉于诗词的世界里,长大后去看那一段历史,原来人品和才能之间,是有一道鸿沟的。

14、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

15、窗下织绫女,手织身无衣。

16、书法篆刻临摹展作品连载(25)高清大图

17、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美味的寿司,主要成分是米饭,也就是我们的水稻哥哥~

19、杭州彩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20、李绅除了生活奢靡外,在做人上,似乎也有许多为人诟病的地方。

五、唐代诗人李绅只吃鸡舌头

1、在吗?李绅哥哥喊你回家掰棒子(玉米)啦!

2、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他父亲死时他还是个孩子,跟着他的母亲去学习。

3、数十年的宦海沉浮,使得李绅备尝人间滋味,他曾风光高居相位,也曾频频遭贬谪。在李绅后期的诗作中,已难见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更多的是感伤自身遭遇、回忆皇恩浩荡及歌颂自己的政治功德的作品。后来的李绅彻底变了,已经完全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约意识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悯情怀了。

4、无论何朝何代,好男人都是被人追捧的。

5、就像李绅,年少贫穷的时候善良勤俭,但是一旦当官有钱了之后,就过上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生活。知道了李绅,再读这首诗就会感到无比讽刺。时间环境的变化无法阻止,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还是自己的初心。

6、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7、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8、李绅的蜕变,给后人起码提出了以下警示:一是人会随境遇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人不是越变越好,而是有可能由好变坏;二是节俭美德的养成,并不是会写作、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一锤定音。

9、有个叫李元将的人,是族中家境最好的,于是他百般巴结,甚至还主动把自己在族中的辈分降了一级,称呼李元将为叔叔。

10、“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悯农》之二《锄禾》之所以能够流传广,影响大,不仅仅是因为李绅表达了更多的民本思想,释放了更多的同情心,更重要的是这首诗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口唯心诵,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

11、李绅在扬州时还经手“江都尉吴湘冤案”,李绅误信扬州都虞侯刘群之言,将江都县尉吴湘逮捕下狱,以贪污、强娶民女罪,判处死刑。

12、经历了宦海的沉浮之后,李绅似乎明白了为官之道。因此他也逐渐的“渐次豪奢”,也因此顺利地融入了官场。

13、《旧唐书》给李绅的评价是:“绅始以文艺节操进用,受顾禁中。后为朋党所挤,滨于祸患。赖正人匡救,得以功名始终。”这里的朋党涉及朋党之争,也就是当时的“牛李党争”。昌六年(846年),李绅病逝于扬州,朝廷给他至高荣誉,“赠太尉,谥文肃。”总体来看,朝廷还是比较认可李绅的。

14、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除此之外,李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1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而一些唐代诗人的别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荣。按照通常的说法,别称如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杜甫诗伯——毕四曜诗囚——贾岛、孟郊诗奴——贾岛、无可诗翁——张襄州诗豪——刘禹锡、白居易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瓢——唐球

18、原载《书法》杂志2019年第10期

19、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德裕)重要人物。

20、李绅是中晚唐诗人。他出生时,安史之乱才刚结束7个年头,他离世时还有60余年唐朝就灭亡了。这段时期,唐朝鼎盛急转直下,长安繁华一去不返,整个国家处在内耗和动乱之中。李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历史舞台的。

六、唐代诗人李绅

1、李绅做淮南节度使,张又新在江南郡守的任上罢官。一直以来和李绅有间隙,做什么事都对着来。其人罢官后还乡,遇风翻船,淹死了两个儿子。身遭不幸,非常悲痛,又担心李绅会报复他。便给李绅写了很长的一封信,表示自己的歉疚。

2、有一个成语叫做“司空见惯”,就是从李绅那里来的。李绅在家里蓄养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家伎。当时,诗人刘禹锡在苏州当刺史,他到李绅府中赴宴时,看上了一个容貌娇艳的歌伎,于是在宴会上写下了《赠李司空妓》一诗,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一句。李绅见了,哈哈一笑,当即把歌伎送给了刘禹锡。

3、所以有时候“文如其人”也是不可信的,像阮大铖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陈寅恪说他是“有明一代诗什之佼佼者”,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来说,他也是个十足的小人。李绅也是如此。

4、《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5、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活了74年。

6、“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7、李元将为了巴结李绅,再也不敢以“叔叔”自居。他主动降低辈分,先以弟弟自称,接着又以侄儿自称,结果李绅都对他爱理不理。最后,李元将只得自称孙子,李绅的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

8、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的鞭挞;“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表现了他不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还反映了他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启示人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苦换来的。

9、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0、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11、李绅晚年,终于追赶上了祖父的步伐,官拜宰相,死后被追封为太尉。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李绅死后,一件由李绅经受的案件被再一次翻出来。

12、李绅仕途几经沉浮,但他得志时不骄横,受挫时不失节,始终顽强自持,尽忠职守。在端州任职期间,他除暴安民,兴修水利,减轻民众的劳役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端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为表示和端州人民苦乐与共,他准备终老岭南,把家眷从北方接来,船至端州附近七里滩,突然风雨交加,船行受阻,端州百姓闻说李绅夫人官船受阻,都自愿前来拉纤,民众列队十余里,纤绳长长,号子震天,不能拉纤的老弱,个个柱香跪拜迎接,李绅大受感动。任寿州刺史时,寿州盗贼猖獗,他的七任前任均以治理不力而受到处分。李绅到任后毫不胆怯,一面清剿土匪,一面惩治贪官污吏,使州境大治。

13、写出万千农民辛劳的李绅,并不是农民。他是唐朝宰相的曾孙,家世显贵又富贵。

14、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

15、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

16、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