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译文【唯美文案97句】

2023-11-12 11:17:45 0 59

一、前赤壁赋译文

1、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46)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3、(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4、(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6、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旣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44)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8、南京龙湖某内支撑基坑项目坍塌工程实例及专家意见(完整版)

9、如同蜉蝣那样短暂地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粒粟子。为我们一生的短促而悲哀,为长江流水的无穷而羡慕。

10、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1、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12、教学相长|《兰亭序》音频+译文

13、(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14、(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15、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16、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17、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18、(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19、(58)狼籍:通“藉”,凌乱。

20、(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二、前赤壁赋译文主要的形式特征是

1、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2、隶书入门|学习隶书30年,毛笔哥哥很有料

3、(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4、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5、教学相长|《倪宽赞》音频+译文

6、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8、(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9、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以关注我们

10、2020年2月6日开课

11、(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和:应和。

12、(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13、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14、教学相长|《峄山碑》音频+译文

15、(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16、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17、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18、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9、变与不变都是作者心理的自我超越.穷则独善其身,作者考虑到了自己的穷困(处境艰难)的处境,于是放开胸怀,把对生死和功名利禄的虚诞看穿,这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很大不同.在这里,作者将自己与长江明月看作等同,认为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只是时间的长短,而最终都要走向消亡(变的观点),或者与它们在此时都是永恒的,都还在这个人世间.

20、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三、前赤壁赋译文及注释

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2、(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3、(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4、(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5、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7、(47)长终:至于永远。

8、(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9、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10、《前赤壁赋》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

11、在毛笔哥哥课程的学习交流群里,经常有学员把自己私藏的“宝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每个课程群都有几位公认的“学霸”,带给大家更多的鼓舞和激励。同伴之间的支持和学习,让毛笔哥哥的课堂更加充实。

12、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舮千里,旌祺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儿友麋鹿,驾 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傲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14、我对客人说道:“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像这不断流淌的江水其实并没有流去;犹如那时圆时缺的月亮,可是没有一点增减啊。因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它,天地万物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也不会保持原样。若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万物和我都是永恒不灭的,又何必羡慕江水和月亮呢?再说这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悦耳的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成为悦目的颜色,获取它们没有禁令,享用它们不会枯竭,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啊,这些是我和您能共同享受的快乐。

15、(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

1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通“已”停止)

17、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8、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下乘船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波纹不起。于是我举酒敬客,吟诵《明月》诗篇里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银白的霜雾在江上弥漫,波光闪闪,与青天相连。任凭这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多么浩瀚啊,船儿宛如凭空驾风,不知將停在何处;飘飘摇摇啊,我们好似离开人间而独立,生了翅膀变成神仙。

19、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

20、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四、前赤壁赋译文体现了几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1、(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2、(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3、(58)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4、(38)酾(shāi筛)酒:斟酒。

5、(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6、第三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

7、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8、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9、参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写字派等出版社及书法教育机构书法教材、教参及视频录制

10、(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11、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12、.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13、此文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14、(42)匏(páo咆)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通‘樽’。

15、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适)。”

16、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8、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19、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2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五、前赤壁赋译文分段

1、(6)属:通“嘱(zhǔ),劝酒。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5、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8、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9、(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10、点赞和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1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2、(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13、(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14、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

15、(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16、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17、在这里,我们越喝酒越高兴,于是敲击船舷唱起歌来。唱到:“桂木做的棹啊兰木作的桨,击打着清澈透明的江水,迎头穿过那流动的银色月光。我的情怀啊,深远而无穷。远望那美人啊,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位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起来。那声音呜呜咽咽,既像哀怨又像爱慕,宛如哭泣又如倾诉,余音袅袅,恰似细而不断的丝缕。这箫声使潜伏在幽深洞穴的蛟龙起舞,使居住在孤零零的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