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唯美文案58句】

2023-11-12 10:55:50 0 59

一、礼记礼运

1、《礼记》是儒家经典,有两种版本:一为西汉戴德所编,称《大戴礼记》;一为其侄戴圣选编,称《小戴礼记》,即通行本。该书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兼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地反映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全书共有49篇,其中关于婚丧祭礼的达17篇之多。这本书对于研究先秦以至秦汉时代的婚丧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会风俗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福利)悄悄告诉你这里的好货低至一元开抢~每日更新

3、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5、昔者仲尼与于蜡(zhà)宾,事毕,出游于观(guàn)之上,喟(kuì)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6、(7)伍非百《墨子大义述》,上海书店1933年版,第200—201页。

7、谋:谋虑,指坏心

8、《礼运》讲小康,与“大同”的“大道之行”相对应,即“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在此背景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他们恪守礼制,是谓小康。

9、(福利)超级聚划算,每日更新,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物件!

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1、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12、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13、三代:指夏朝、商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

14、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15、《礼记·礼运·大同篇》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跟朋友们分享一下今天我们很多中国人都遗忘了的一段历史往事。我们一说狂欢节都把目光转向西方,就以为我们中华就没有狂欢节,实际上我们也曾经有过狂欢节,我们所谓的狂欢节,它的正经称呼叫做蜡祭。这个狂欢节跟我们《礼记·礼运·大同篇》还有一些关系,为什么?

16、“大同”与“小康”,出自《礼记》中的《礼运》篇,是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重要源头。大同的背景是“大道之行”,小康的背景是“大道既隐”。我以为,大同是理想社会的自然图景;小康是非理想社会的有效治理。

17、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18、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

19、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

20、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二、礼记礼运大同篇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2、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3、“四灵以为畜”,古代认为的四灵是龙、凤、麟、龟,就是你像对待它那样的来对待你所畜养的这些家禽家畜一类,用心的去养它,那么你的饮食就有了来源,饮食有了来源,则天下安定、五谷丰登、万民安乐、国泰民安、四海生平是我们自古以来有良知的、有理想的、能够作则的所谓的圣人的共同理想和志愿。

4、①大人:指诸侯。世及:诸侯传位,父子相传为世,兄弟相传为及,即世袭制度。

5、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

6、这就是至圣先师孔子所提出的世界大同观。“大道之行也”,可以说我们中国的儒、道、法、兵、墨等等诸子百家,全说一个“道”。老子说的非常好,“道可道非常道”。

7、子:以。。。。。。。为子

8、正根的理论是从无极到太极,真正太极状态是没有阴阳的,在它动静变化之间产生了两仪,也就是阴阳,清气上升以为天,浊气下降以为地,于是乎大的阴阳天地之间分开,这就是根本。

9、国学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渭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10、观察天下,就可以观察到时序的变化,以利于我们农业生产,利于丰收。那么观察社会的人文现象,就可以总结出经验,然后用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就可以去教化和成就天下的人。

11、聘:访问、探问、考问,聘请、聘任。

12、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残废患病的人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独:老而无子的人)。男人有职份(分:职分,职事),女人有夫家(归:出嫁,这里指夫家)。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

13、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14、天下为家: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

15、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16、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小康:小安。和‘大同’相对而言。康:安康,安定)。”言偃又问道:“象这样急需礼吗?”孔子说:“这礼,先王以之继承天道,以之治理人的感情。所以,失于礼的会死,得到礼的可以生。

1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8、这就是孔子所讲的用人之道,所以圣人为什么可以为帝王师,他就是能够提醒执政者,掌权者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要克制自己,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才能善于观察人都是观察出来的,你能很好的观察才能很好的用人,所谓用人之道察起心意,你能洞穿其心,知其所求,知其所欲,然后因势利导善于去诱导,让他走向你所需要的那个正轨和大业所需要的正轨,这才叫真正的用人之道。

19、射:乡射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昏:婚礼。

20、孔子讲完了大同以后回到现实,提出了小康的观念,在讲完了小康的这个概念以后,子游追问“恩师,我们的社会对于礼的急需性会有这样的程度吗?”他提出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依然有这样的疑问,礼是急需的吗?如果说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我会告诉他可有可无,它不是刚需;如果说对于有境界、有志向,有理想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想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自信重新树立的人,我会告诉他那是急切需要,而且就在眼前!

三、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

1、经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礼运》篇为子游所记,“大同”之论出自孔子,“小康”之论为秦汉之人所加。

2、“运”是运行的意思,本篇论礼的源流与运行、运用,因此称为“礼运”。本篇由孔子答言偃问的形式,论述五帝三王的“大同”“小康”之治,提出礼的起源、发展、演变至完善的过程,探讨圣王制礼的原则,批评周末礼衰、天子诸侯违礼失政,进一步论述礼在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人与天地、阴阳、鬼神、五行的密切关系。

3、礼应当因时述作,随事讨论,朱熹认为“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朱子语类》),经书的生命力不在于其中的具体仪式或制度,而是其所认同的理想价值。这些观念根植于厚重的历史,构成了我国的精神谱系与文化血脉,是真正值得追缅与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5、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6、(9)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37页。

7、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分享

8、淆:混杂,彻底的掺和。

9、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庸》

10、(福利)居家好物,总有一样你需要的。

11、贤:形容词作意动,‘认为……贤’,含有奖许的意思。勇知:用作名词,勇者、智者。‘知’这一意义后来写作‘智’。

12、遄(chuán):速、快。

13、《礼记·礼运》主张的理想社会是:社会大同。主要包括:(1)“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2)在政治制度上,要求实行选贤举能,即实现所谓尧舜禅让制度,不以天下私于一家。(3)社会财富全体民众所有,人人都可以享有这些财富。(4)在大同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尽自己的力量去劳动,即劳动(力)不必为己。(5)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一个劳动成员,都可以享受共同的生活保障,货不必藏于己。它所包含的社会保障思想是很明显的。

14、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诗经》

15、国学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16、“天下为公”,当人类社会达到了一种理想社会境界的时候,每一个人的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他会认为天下为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每一个人都以天下为己任,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或者说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

17、让真正有才干的人来治理这个天下,治理这个社会。上选而下举,两者结合,因为你平民的眼光有的时候未必那么独到,那么你当政者有的时候难免不有偏私和遗漏,两者相结合就能达到理想。

18、《礼运》之所以引起质疑,理由为:一是《礼运》带有各家思想的痕迹,特别是其中出现的“大道”“大同”,学者们因此多疑《礼运》为道家或者墨家观点;二是《礼运》中把大同和小康作对比论述,学者认为含有历史倒退的思想,尤其是把“礼”作为“大道既隐”之后的社会机制进行论述,不符合儒家一贯尊礼态度,如《论语·为政》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认为,先代传下的道理最好的就是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