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氓的翻译
1、这个同学的依据是诗歌里只见“氓”和女子忙,没有看到女子父母兄弟。她的意见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
2、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3、除了“赋”,本诗还运用了“比”的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风》诗中赋事,往往兼寓比兴之意。”比,就是比喻、比拟。读者一定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句子印象深刻,虽然只有几句,但所具有的艺术效果是突出的。作者先写桑葚未熟、枝叶茂盛,再写桑葚成熟、叶黄陨落,形象地比喻了女子从年轻美丽到年长色衰的生命历程,暗示了氓对女子从追求到如愿再到家暴的变化过程,具有警醒世人的效果。《诗经》中有通篇用“比”的,如《硕鼠》,也有局部用“比”的,如《硕人》。《氓》属于局部用“比”,整体用“赋”。
4、(5)“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为什么笑?
5、(7)衍(qian):过,拖延。
6、复关:地名,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7、注意文章内在的结构和章法,它没有采用日记的形式写恋爱婚姻到感情的破裂,而是采用回忆的形式,有一条内在的抒情线索。
8、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9、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对我开始施暴。
10、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苦活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过得顺心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够独自悲伤。
11、随着情节的发展,情感上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当年被追求的女子,现在成了弃妇。
12、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又没有什么差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
13、(26)旦旦:诚恳的样子。
14、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比喻下面的“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15、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6、随着情节的发展,情感上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17、根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是从小就在一起,互相了解,感情很好,怎么一结婚就感情不好了呢?
18、还好,12班比较活跃,一上课就源源不断提出问题,11班比较沉静,开始几分钟一片沉默,我叮嘱自己要有耐心,教育就是“静待花开”。果然接下来讨论也慢慢热烈起来。正好江镇强主席跑来听课,下课开玩笑说:“你这是一个老男人带领一群少男少女讨论爱情!不过,学生表现很不错!”我听后,开心一笑。我知道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9、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0、教师点评:称呼由“你”转变为“他”,反映出人物心理距离的变化,“你”是亲切的称呼,“他”是对人的疏远乃至远拒,这里表现出女主人公遭受多年屈辱,经过深刻思考而发生的情感上的剧变。
二、氓的翻译
1、读méng时,指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如氓隶;读máng时,如流氓,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2、学习这首千年古诗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它的确是一首直击心灵的诗篇。当今社会离婚率很高,原因固然复杂,其中行为草率是一个重要方面。请看一些年轻人,风风火火把婚结,急急忙忙就分手。女性要把幸福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指望他人。当然,现在离婚对于女子的伤害较之过去大大降低了,但毕竟会给心灵和情感带来伤痛,影响人生质量。因此,高中生通过学习《氓》接受爱情美、婚姻美的教育大有裨益。这虽然不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却也属于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3、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4、第1诗节,女主人公先写氓“蚩蚩”的忠厚样子。这种择偶标准说明女子看中的是内在品质,不是氓的长相,但氓表面靠得住,最后并没靠得住。但恋爱中的她“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觉得氓很“蚩蚩”,很好。学生不了解古代的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才有“既然男女相恋,干脆结婚算了,为什么还要媒人”和“既然已订‘秋以为期’,为什么还说‘子无良媒’”的疑问。古代自由恋爱是不被认可的,如果不经过媒妁的沟通,就是私定终身。从诗的内容看,“秋以为期”可能是女主人公为私奔作准备,因为爱到极致,她安慰氓:“请你不要生气,我最迟秋天就跟你走。”
5、教师点评:增加形象感。这个细节写的是“氓”利用做生意作掩护来找“我”谈婚事,颇有偷着谈恋爱的快乐,“我”回忆这个细节是带有感情的。
6、诗歌第三节5句用了4个“兮”,第五节5句用了6个“矣”,请体会其表达作用。
7、不知是我的心急还是姑娘害羞,
8、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9、《氓》是分段的,也是合韵的。但一段中有转韵的现象。你说到“押韵”,这要看整段: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它的韵押在陨、贫、行(xíng)。中间的汤、裳是中途转韵(在《氓》中,中途转韵的情形很多)。所以,你说考虑到押韵,应该读háng,这理由可以排除。结论:无论从意义(女子没有错,错在男子的不忠诚的“行为”)还是从“押韵”的角度说,都应该读xíng。
10、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11、(6)既然男女相恋,干脆结婚算了,为什么还要媒人?
12、醒世箴言:千万别做被一块蛋糕就能“哄”走的女孩儿。
13、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14、《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特色: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用了比兴手法。
15、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16、泣涕,古义:眼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17、“淇水荡荡,溅车帷裳”,表明她离去了。这么做不是因为她有什么“不爽”,不对,而是士“贰”了,什么是“贰”?以前他很“蚩蚩”,现在他不“蚩蚩”了,这小子前后行为不一致,有贰心了,遗弃了我,男人啊没个定准,经常变来变去。与其这样,不如趁早离开,所以女子主动走了,虽则首先是氓变心了,女子不得不走这一步,但也可见她性格中坚韧的一面,她的主动离开也是一次抉择。
18、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当时社会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反映。
19、醒世箴言:甜言蜜语多,头脑须清醒。
20、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诗经氓的翻译
1、语文的核心基础乃字词的积累,词汇积累不到位,词汇量不足,语文素养实难提高。
2、回味那属于我们的美丽的过去。
3、❤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4、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5、为什么刚刚送走“氓”,这个女子就跑到复关去望他?
6、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7、(3)无(将子无怒)通“毋”,不要
8、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9、是让她好好学习。《氓》是高中的时候学的一篇文言文。氓讲述了一个怨妇控诉男人变心的故事,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让我们早早认清现实。高中是青春期,人家专门给女子上的《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氓》不好好学习的女孩子没有未来的。
10、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11、第三章在全诗是一个感情上的转折,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结尾三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女主人公从自己被遗弃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并告诫千万个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辙。这里,诗人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女子的深深后悔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这位女子性格中极为可爱的坚强的一面。
12、为什么这位女子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13、教师点评:与上文“送子涉淇”相联系,就可以感觉到这个女子一送再送,送了很远的路程,想平息他的怒火,也看得出她的痴情,她的依恋不舍。
14、经过9月的铺垫,10月我想让我的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为此我提出六个字的学习口号:提问、发现、探究。“提问”就是只要有不懂或者有怀疑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发现”包括问题,但更多的是对文本的欣赏或批评。“探究”就是对提的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有的问题甚至课堂上无法解决,单靠文本也无法解决的,必须搜集文本以外资料,参考学术研究成果才能予以解决。
15、(9)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
16、现在,我把两个班学生提的问题按照课文顺序整理如下:
17、❤投稿、荐稿、合作邮箱:yiduolian@foxmail.com
18、“秋以为期”是什么意思?
19、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20、参考译文:从我嫁进你家门,多年来一直贫穷不堪。
四、外文翻译哪里找
1、第四章就是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怨恨。诗人用同样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了,揭示出她被氓抛弃的直接原因。
2、学生也许被动学习多年,已经不敢提出问题,或者丧失提出问题能力。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鼓动。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国家邀请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讲学,当时与会人员听得很认真,会场很安静。诺贝尔奖得主讲完之后,希望听者提问,结果会场比刚才听讲时更安静,鸦雀无声。我记得有人评论此事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看得出,这个故事触动了我的学生,我暗暗希望明天他们有出色的表现。
3、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4、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5、我轻轻的来了,拿着你送我的萧,
6、(20)罔极:无常,不可恻。
7、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8、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9、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10、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11、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12、醒世箴言:爱就深爱,不爱便抽刀断水,绝不拖泥带水。
13、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
14、请同学们注意文章内在的结构和章法,不是用日记的形式写恋爱婚姻到感情的破裂,全文通过回忆的形式,有一条内在的抒情线索。历来的《诗经》研究者对《氓》中的女主人公均褒奖有嘉,在母系氏族已经成为过去,女人已经成为附属品的社会里,她的决绝与刚烈是应该受到赞扬的。到了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就更低了。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受封建礼教的压迫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幸成为一个寡妇,之后被迫再嫁,再守寡,舆论的压力使她痛苦不堪,再加上丧子之痛,最后成为行尸走肉,悲惨地死于新年的祝福声中。《氓》中的女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也是由社会造成的,在那时候,只有男弃女,没有女弃男的权利。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氓的翻版。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也要加上自己的想象。
15、参考译文:请不要生我气,我现在就定下秋天为婚期。把你大车赶过来,我带嫁妆嫁给你。
16、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17、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18、参考译文:男人沉迷于爱情,想离开时可脱身。但女子沉迷于爱情,想要脱身不可能。
19、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20、(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
五、互译翻译
1、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能干,想让他帮自己做事。文侯就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呀”
2、会伴着夕阳来到我身旁。
3、请同学们将以上表中的问题落实,并思考以上9个小问题。
4、有同学说,过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这女子敢私定终身吗?
5、(4)为什么这首诗被称为“弃妇诗”?
6、《诗经》之《氓》,这一篇比较长,写了一页多。
7、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8、男的“抱布贸丝”是不是说男的家境不如女子好呢?
9、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10、同学们提出的第3到第6个问题都在第4诗节。
11、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
12、仿佛美酒溶进清风的歌喉,
13、教师点评:二者都有。情人眼里出西施,憨笑显得忠厚。
14、有同学说,正因为这样,才表现这女子的勇气。
15、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16、这个同学不适应诗歌省略而产生的句子跳跃性。有同学指出,从前文看,女子说“来即我谋”,但省略了和她谋什么,从后文看,应该是商量婚事,但遭到女子的拒绝,又从后文“将子无怒”可以看出“氓”遭拒绝,就生气离开,所以女子为了不让他难过,就送他,给他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