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与朱元思书【唯美文案89句】

2023-11-12 10:16:42 0 59

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1、(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第三句则进而写出作者的游踪,在通观自富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啊。所以此文不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而是在总写之后,采用分镜头的方式逐一描绘。

3、《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书信中的一个片段。

4、2 与好友互通书信,增进友谊。

5、吴均(469至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

6、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7、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8、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9、编者按:《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作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14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清许梿在《六朝文絜笺注》中评论说“扫除浮艳,淡然无尘。”(本刊编辑:付超)

1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

11、古义:不停地,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12、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境和畅游心境。“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溯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发了心中飘逸之情,一路上美景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啊。这个“任意东西”写的真是潇洒自如,令人艳羡不已啊。

13、文章最后四句,是吴均道家思想流露后,对大自然景物的再认识。他着重描写的是山林里的树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意思是说,这里的树木茂密繁盛,有时候昏暗深邃,有时候又会从枝叶间透出阳光来。显然这句的美感不如开头强烈,而且平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给画面罩上了一层朦胧诗意的感觉。

14、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16、莺飞戾天者:定语后置,即“飞戾天(之)莺者”

1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18、(17)息心:平息名利之心。息:动词,平息。

1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文章起笔写景,点名作者是在风和日丽的时节游览富春江的。这时云收雾敛,风和日丽,辽阔无垠的苍穹,天高山远,恬静清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这八个字,既写了客观景物的美丽,又写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清净,是物我为一的披露。

20、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飞奔的骏马。

二、吴均与朱元思书译文

1、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2、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3、经纶世务者,在官场奔忙的人,虽然练达老到,但窥看此处幽深的谷底也不能不改弦易辙,忘却归路。作者这两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他此番游江的感悟和慨叹,同包容无尽的大自然相比,各色人等其实都是何等的渺小。正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吴均在这里宣扬的并非消极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他只是在兼济天下而不能的状态下,求得独善其身的心灵安慰。

4、喜欢点个“在看”分享哦

5、(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6、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7、魏晋文学·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中华经典

8、魏晋文学·竹林七贤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华经典

9、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心生寒意的树。(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借着自己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仿佛都在争着比高远,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成百上千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然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10、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11、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既然是写给朋友的,也就可以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了。结合由提供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有三:

12、接着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

14、(6)急湍甚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正常为“急湍甚于箭”。甚,超过。

1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对偶)

1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17、(1)“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8、执行主编|罗莎编审|项蕾

19、(13)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官场黑暗,所以不少知识分子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就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信中通过观赏美景油然而生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作者对争名夺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所以,这两句既写奇景,又抒感慨。

三、吴均与朱元思书背景

1、天是蓝天白云,山是绵延无垠,群山是越来越远,越远越小,蓝天是越来越高,越高越淡,渐渐地一直望到山之尽头天之涯,在延伸的终极之处天和山终于融为一体。

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3、魏晋文学·陶渊明集《桃花源记》|中华经典

4、相同之处: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不同之处: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两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特色,也有相似之处,都是描写山水的优秀文章!!

5、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6、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7、首段是总写,勾勒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它描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是清新而壮阔的。这既是叙写景色,又暗暗点出这是一个惬意的畅游季节。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象,深深地吸引着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昂然。

8、该文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9、最后作者由写景而转为抒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了。像触碰天际的老鹰那样追求飞黄腾达的人,一旦见到此处这高耸的群山,相比之下也会自惭抱愧,奋发之心也就不得不偃息旗鼓了。

10、古文名篇|杜牧《阿房宫赋》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学习杜牧给唐敬宗总结的历史教训!

1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飞箭奔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13、(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14、《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6、俱:全,都。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注释:①风烟,指烟雾。②净,消散尽净。《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17、(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8、历史上富春江畔有许多怀有理想与抱负的隐者,朱元思或许就是其中之遗憾的是被吴均视为知己的他却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资料。在我们后人所熟知的富春江畔的隐者中,最有名的隐者当属严光严子陵了,严光本姓庄,少有高名,与刘秀——与汉光武帝同游学。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严光隐名换姓隐居在桐庐富春江畔,每日耕读垂钓,后来此地就有桐庐严子陵钓台,因此作者选择自己顺富春江漂流而下,俨然有与严子陵自比的心意。吴均出身贫寒,为人耿直,但却一生坎坷,他本有志于历史的著述,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但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因实录齐梁间的历史而触怒了梁武帝,曾遭到焚书免职的处分,因此他在写景的诗文中又常流露出这种不平的心绪。

19、(22)交映:互相掩映。

20、“水皆缥碧,干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正侧描写)

四、吴均与朱元思书全文

1、(21)昼:白天。犹:仍然。昏:昏暗。

2、编委:弋黛平、邓育秦、毛迎春、尚振东、闫景云、李文晓、李天相、姚旺才、战继忠、苗丽伟、潘秀琴、冯保安、杨顺来、冯建民、张同灿、方向江、周英苗、解建国、付超、卫巍、解国珍、王丽娟

3、第三句则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从地理状况看,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平静如镜,有的地段则是异常的狭窄,江水湍急。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容江流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急浪像骏马一样飞奔。短短的八个字就写得惊心动魄,气势不凡。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视觉)

5、富阳是在富春江的下游,处在杭州的西南,桐庐是在富春江的上游,所以自富阳至桐庐虽只一百许里,这个许字是约数,也就是一百多里的意思。但是这一百多里却集中了全江最美的景致,所以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对这些景致的概括作者用了八个字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异到普天之下都是独一无真是一个非常能吸引人的开头。

6、 作者轻淡而使人不觉地渲染上感情色彩,使全幅画洋溢着诗情

7、这篇文章虽然是用书信的形式写成,但全文骈散相间,错落有致,语言华美典丽,风格隽秀清新,层次井然有序,既富于音乐美,又富于诗意美,其艺术魅力是难以尽说的。

8、富阳山水美文系列(7)

9、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10、书是一种文体名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11、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12、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13、奇山异水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视觉享受,但是富春江的美景同时也刺激着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听觉。

1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的是水。作者驾一叶扁舟,随着江流漂浮荡漾,东来西往,尽情玩赏,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1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16、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17、本文出自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类书《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但这段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文字,却成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18、《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从地理状况看。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这段只用了三句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1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清泉、好鸟、知了、猿猴如同交响乐队中各种各样的乐器,音调是各异,自成天籁,交织成一部优美绝伦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心旷神怡。

20、作者先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澈透明,碧波荡漾。“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水底的鱼儿和小石头看得一清二楚,这是实写“鱼”,虚写“水”。以实衬虚,把江水的澄澈具体化,形象化。“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富春江的急流,气势很雄壮。这六句写“异水”的文字,既写了富春江的静态美,也写了富春江的动态美,从静与动的鲜明对比中,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奇异变幻,美丽多姿。

五、吴均与朱元思书

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2、1 作为有能力入朝为官的士人阶层的一员,受不了政治黑暗,排解一下苦闷。

3、《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卷是梁朝著名文学家吴均(一作吴筠)写给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信。

4、(7)奔:动词做名词,指飞奔的马。

5、与古人对话,与经典同行。每晚21:00,贵州教育发布带来特别专栏#中华经典#。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华经典资源资源库·诗文词曲·魏晋文学——吴均《与朱元思书》。(注:该篇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6、《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7、名誉顾问:张平(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王义堂(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9、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