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唯美文案126句】

2023-11-11 09:28:44 0 59

一、勾践灭吴

1、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2、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3、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5、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6、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7、第一个阶段,是勾践在吴国为奴隶的三年,这三年中,越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要物资没有物资,要人没人,所以这三千人就只是一个摆设,只是单纯的维护治安。

8、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来自蒲松龄的对联,用于勉励自己发奋学习,读书创作。而这其中也讲到了关于越王勾践三千越甲战胜吴国的故事,三千越甲吞吴有夸张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在里面。战略复盘,看看勾践是如何用三千越甲实现最终逆袭的。

10、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11、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终于灭掉了吴国。

12、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

13、”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们吴国的保护人,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

14、读音:hángòurěnrǔ。

15、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16、过了两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越国。当时,越国很有能力的大夫是文种和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三年,此次是来势汹汹,不如守城,不要战斗为好。勾践没有听从范蠡的话,带领大军前去跟吴国人战斗,结果越国惨败。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17、勾践住在这里,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糙米粗饭,晚上睡在柴草堆上。这还不够,还在梁上挂了一个猪苦胆,每天起床,吃饭的时候都要尝尝胆汁的苦味。

18、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喜否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19、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20、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二、勾践灭吴重点字词

1、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2、成语“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国国王勾践灭吴的故事。还有一些俗语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4、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也就是前494年,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

5、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肉。越国未仕而游学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6、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

7、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鸠浅,古时华夏文字不同,音译成了勾践,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8、卧薪尝胆是十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9、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10、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1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间

12、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13、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MUMA```

14、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15、第四个阶段,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公元前482年,夫差北上黄池会盟,带走了吴国大部分的精英,勾践这才集结所有军事力量接近五万人对吴国发动了攻击,这一战,击败了吴国,迫使吴国求和,几年之后,勾践卷土重来,攻入吴都,吴国灭亡。

16、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17、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大王您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给您作为女奴,大夫的女儿给吴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吴国士作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

18、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19、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夫差自尽,勾践北上称霸,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公元前468年,越国迁都于瑯邪,泗上十二诸侯来朝。春秋末形成了晋齐楚越四强。越国通过其实力影响春秋诸国。公元前464年,勾践死后,其子鹿郢继位,尚能励精图治后被朱勾谋杀。朱勾战功赫赫,前414年灭滕国郯国,越国国力尚强。

20、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

三、勾践灭吴之后怎么样了

1、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2、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

3、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

4、《勾践灭吴》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画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5、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6、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变得富强,于是,他就亲自参加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以此来鼓励老百姓开展生产。由于越国遭受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于是,勾践便制定出了一整套奖励生育的制度。勾践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后来,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变得民富兵强,终于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国,一雪前耻。

7、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

8、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9、山东专升本文学常识:先秦知识汇总!

10、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

11、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12、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13、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1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15、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16、但总的来说,《国语》开创的国别史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司马迁《史记》和《世家》,陈寿的《三国志》,皆与《国语》一脉相承。

17、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的时候提醒夫差,千万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从此,夫差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这个嘱托,并叫人经常提醒自己,他还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难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18、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19、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20、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四、勾践灭吴翻译

1、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

2、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3、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4、勾践时刻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整治朝纲,重用能臣,鼓励生产,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具备了攻灭吴国条件并取得成功。

5、▲点击关注亿万人都在看的国学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7、在此基础上,范蠡率领越国大军攻下姑苏之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东(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之翁山),赐给夫妇三百人,以奉养天年。对此,吴王夫差叹息说:”孤老矣,焉能事君?“随即自杀,这意味着吴国灭亡。总的来说,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

8、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9、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大夫范蠡劝谏,勾践不听,遂兴兵伐吴,从而发起了夫椒之战。此战,吴王夫差在夫椒山击溃越国军队,迫使越国屈服于吴国,越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夫椒之战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吴王夫差听信小人之言,放赦了勾践,还与越国通好。虽然此后吴国出击齐国大获全胜,但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10、越王勾践回国后,受越国人民刻苦自励,不求苟安的精神所鼓励,为了复国报仇,洗雪在吴国的耻辱,他无时无刻不铭记心间。他决心和百姓同甘共苦,没日没夜地干。

11、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一味肯定越王勾践和绝对否定吴王夫差,在历史的价值取向上是会有问题的。因为它必然会导致价值观的紊乱和善恶观的颠倒,造成小人文化的猖獗和君子精神的沉沦。

12、《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使勾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

13、引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14、读音:rěnrǔfùzhòng。

15、其,代词,代指四方之士,可译作“他们”.之,前面一个是助词,“的”;后面一个是代词,代指四方之士,“他们”载,动词,“装载”的意思

16、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17、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如:如今社会虽然安定团结,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为将来的祸患做好准备。或: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18、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19、至于:到达。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20、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五、勾践灭吴出自哪里

1、公元前490年,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

2、勾践灭吴是真实的。勾践灭吴真实背景是吴王夫差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夫妇两通过各种办法取得了夫差的信任。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为他尝便治病,夫差更加信任勾践。几年后,勾践被放回越国,他每天都去尝一下胆的苦味,以此来激励自己,在越国人民的支持下,带领军队趁吴国打仗时从后方攻入吴国最终灭了吴国。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3、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4、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5、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6、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7、例句: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卧薪尝胆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上反动势力的经济封锁。

8、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9、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10、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11、翻译:国家之所以委屈大家来服从与我,是因为鄙人还有些本事,能够忍辱负重任。

12、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13、去对吴王夫差进言:“若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到时会越国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会同仇敌忾,到时会更难从中取利。”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接受了越国的请和。

14、卧薪尝胆,意思是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16、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给我们吴国一小块立足之地,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

17、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18、吴国国君夫差及吴国治国失策,主要表现在夫差夜狼自大北上与晋国争霸,耗空了国力,又近奸臣、害忠臣,使朝纲混乱,给了越国可乘之机。

19、"夫吴之与越也",是说:吴国和越国的关系呀...一个"之"字,将吴国放到了主要(或主动)的位置上,越国则处于稍次(或被动)的位置.若没有"之"字,吴越就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了.

20、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

六、勾践灭吴

1、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2、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3、《春秋》系统:前481年,鲁国编年史《春秋》记到鲁襄公十四年(481)年,以此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年份,故成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4、勾践灭吴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灭国的耻辱、尊严的耻辱、兵败会稽的耻辱。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国君勾践夫妇去给吴国国君当仆人,负责养马,住茅草房。为了骗取吴王信任,越王勾践亲自尝了吴王的粪便来证明吴王的健康,为吴王当马夫,当“上马石”。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5、勾践逝世,儿子王要?(shí,石)与即位。王?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6、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7、勾践灭吴的根本措施1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8、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担心眼前的安逸生活会消磨自己的志气,于是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就会先尝一尝苦味,还扪心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勾践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做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颂的“卧薪尝胆”。

9、划分春秋战国界限的三大系统:

10、根据《东周列国志》,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1、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而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12、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1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

14、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5、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 (秣马厉兵) ,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

16、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1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18、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19、后人曾传《国语》和《左传》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其实《左传》侧重记事,《国语》侧重记言,就文学价值说,《国语》不及《左传》。(请参考课本62页介绍)

20、《勾践灭吴》,出自左丘明的国语。先秦时历史著作主要是以散文的形式。包括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结合历史融入文学的笔法,以讲述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3、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4、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5、勾践固然赢了,但说到底赢得并不光彩;夫差的确输了,但输得很有尊严。勾践的胜利,说到底是以突破人类道德良知的底线,蔑视和毁灭公认的规则为前提的;夫差之所以大败亏输,身死国灭,同样是为他始终按规则出牌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6、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