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原文及翻译【唯美文案67句】

2023-11-11 09:02:35 0 59

一、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1、文章第三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的人物),本段的结构方式是(先总述再分述),从表示方法看,侧重(说明),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2、④[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3、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4、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名叫王叔遠,能夠用直徑壹寸的木頭,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不順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壹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遊覽赤壁。

5、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6、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7、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8、(86)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

9、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0、啸呼:大声呼叫。

11、椎髻: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12、⑭[念珠]又叫“佛珠”或“数(shǔ)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13、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里的句子。

14、船背稍夷:船的背面稍平。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15、投稿邮箱:3195796802@qq.com

16、(41)糁:涂染,名作动。

17、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高度约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18、主播团:深谷幽兰莞尔馨宁清风朗月忘尘云朵儿天降鸿福

19、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出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本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阅读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感受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之美。

20、①[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一说指船底。夷,平。

二、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1、船尾上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面的那个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打口哨的样子。在左面的那一个,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凝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是否烧开的)声音似的。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

3、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4、(108)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5、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6、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对着,面对着。

7、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古文名篇|李密《陈情表》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感受一千八百年前李密的孝顺之心!

9、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罔:无,没有。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各:各自。具:具有。情态:神态。

10、奇巧人:拥有特殊技巧的人。奇,特殊。

11、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2、核舟从头到尾约有八分挂零,高约两分左右。当中高而空阔的部分是船舱,船舱上面盖着箬竹叶做的船蓬。两侧开有小窗户,左右各一共八扇。打开窗户看,雕着花纹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看到右侧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侧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上。

13、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14、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壹點,高大約兩粒黍子左右。中間高起並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有四扇,壹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有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15、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在赤壁之下游览的情景。

16、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17、首先,熟读课文,参照书中注解逐渐理解,不要强求,要循序渐进。其次,要将全文的整体脉络把握好了,记住所介绍人物的出场顺序,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还要注意重点的词语解释,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对文章的翻译要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还不容易忘记。其实,不论学习那篇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毕竟古代的文章距今已经很远了,现在人们使用白话文,所以文言文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吃力。不过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以后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

18、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

19、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20、墨:这里的意思是黑。

三、核舟记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1、(100)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

2、第四段分述。而舟子一个悠闲,一个专注

3、④[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4、(译)核舟首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遮盖着。旁边开了小窗户,左右各四扇,共有八扇。打开小窗看,两边的雕花栏杆正好左右相对。关上小窗,只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5、关注我们分享美文、美诗!

6、鲁直: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7、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10、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11、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12、篆章:篆字图章。

13、三个人坐在船头,中间戴着一顶高顶帽子浓密的胡须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长卷书画。苏东坡用右手握住长卷的右端,将左手轻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用左手握住长卷的左端,用右手指着,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挺胸,神情与苏黄不同,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4、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时用以计数的成串珠子。

15、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16、⑤[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

17、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精湛技艺,热情讴歌了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

18、(103)修狭:长而窄。

19、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20、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竹篷、船橹、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啊!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四、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朗读

1、(42)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2、开头,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出“核舟”所雕刻的内容。第一句就介绍这位“奇巧人”及其“奇巧”的所在——在很小的木头上能雕出各色各样的景物,而且形神毕肖,第二句点明“核舟”所雕刻的内容是“大苏泛赤壁”,为下文张本。

3、(6)为:做,这里指雕刻。

4、⑤[器皿(mǐn)]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5、《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6、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纂书的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7、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