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1、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2、No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3、罗斯金36只要我们具有能够改善事物的能力,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利用它并训练我们的全部智慧和能力,来为我们人类至高无上的事业服务
4、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出处:孔子的《论语》。释义: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出处:出自于《论语·述而》。释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出处:刘彝《画旨》。释义: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6、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7、No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No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11、10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12、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13、只有注重过程,才有美好的结果。——胡雄争
14、学习就像耕耘,只有在过程中多佬出汗水和心血,才能收获自己满意的果实。——冯宇欣
15、No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6、原创书法、绘画、音乐作品。
17、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18、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19、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20、No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二、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巴甫洛夫
2、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3、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4、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汤斌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9、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10、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1、No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12、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3、No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4、学校新闻及各类教育类文章。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6、生命太过短暂,这天放下了明天不必须能得到。
1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8、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No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三、有什么关于读书的名言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不大可能的事也许这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因为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要心无旁骛地望向前方。——钱婉妍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8、生在现今的时代,才拿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鲁迅
9、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10、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葛颖
11、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14、No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牛顿。
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读书要四到:一是眼到,二是口到,三是心到,四是手到——胡适
18、No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9、1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20、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