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1、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n《洞仙歌·中秋》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边贡《午日观竞渡》
4、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唐·崔颢《七夕》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9、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0、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3、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5、传统文化包括月相变化、四时节气、干支纪年、古代称谓、传统节日、民族风俗和成语典故等许多的内容,今天着重带大家熟悉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16、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么,常考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18、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19、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20、节日饮食: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
21、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22、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3、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高适《除夜作》
24、时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
25、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6、C项:赏菊花是重阳节习俗;放孔明灯是元宵节习俗;插柳是清明节习俗;贴春联是春节习俗。
27、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28、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29、别称: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
3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1、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3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4、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3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
36、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3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杜牧
39、答案:C。解析:诗句出自《水调歌头·邀月醉今夕》,诗句描中的“邀月”、“婵娟”都是中秋节的关键词汇。
40、(单选题)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元宵的习俗包括张灯、观灯、舞龙、舞狮等。以下诗句和元宵节有关的是:
41、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42、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43、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44、(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著名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5、地位: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46、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47、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9、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已成为国人普遍行为。
50、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51、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5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53、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54、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55、古代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很多,比如: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
56、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7、别称:新春、岁节、年节、新禧、新年、大年。
58、节日活动:赏灯、押舟、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
5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60、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61、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6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6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6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5、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