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诗句
1、 关于“赏菊”、“饮菊花酒”的诗句。
2、《登石阁吟》年代: 宋 作者: 邵雍一般情意恶难羁,长怕登高望远时。今日凭栏异常日,几回将下又迟迟。
3、《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4、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白居易(九日寄行简)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5、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6、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7、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8、 先谈谈重阳节的来历。“重阳”的名称大约出自《易经》“阳爻为九”。《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极数)。农历九月九日恰是两个阳数重合,故称重重阳。古人认为此日九九归一元肇始、万象更新,是寓意美好的吉祥日,因此会饮宴祈寿。1988年,我国更将“重阳节”作为法定的“老年节”(“国际老年人日”是每年10月1日)。
9、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10、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九日作》(登高的诗句)。
11、 关于“登高远眺”、“插茱萸”的诗句。
1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3、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14、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关于登高望远的诗句。
15、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崔国辅(九日)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16、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九月八日)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17、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18、关于登高的诗句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9、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宋·欧阳修《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节选》
20、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张琰《春词二首》
21、译文: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2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3、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李贺(句)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24、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25、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欧阳詹(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2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7、释义: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
28、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29、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30、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1、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白居易(九日寄行简)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32、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羊士谔(寄裴校书)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3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缙(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34、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35、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6、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7、 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38、 古人重阳节登高即有登山,也可以登亭台楼阁,是为秋日畅享清气。同时,道教认为九月九日可“升天成仙”,也应在重阳登高祭拜求仙。登高望远、思念亲人,还有孟浩然的著名诗句:“……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是诗人临秋登高、怀念旧友。
3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40、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唐-司空图《重阳阻雨》
41、 古代文人都喜欢菊花的高雅纯洁,视为花中君子之菊花恰好在深秋、重阳前后盛开,是点缀节日的佳品。文人重阳赏菊、赞菊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已盛行,代表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对重阳日再来赏菊、品菊花酒充满了期待。
42、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戴叔伦(湘川野望)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43、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44、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回旋。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万里悲秋感慨长期漂泊,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45、 登阖闾古城 唐代:武元衡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46、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