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开头的诗句
1、林花着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唐 · 杜甫《曲江对雨》
2、更有高堂处,知君路不迷。——出自唐·郑锡《送客之江西》
3、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知有长生药,谁为不死人。——出自唐·文丙《罗浮山》
5、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唐 · 杜甫《伤秋》
6、莫问真消息,中心只自知。——出自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7、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出自唐·韦应物《西涧即事示卢陟》。
8、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出自唐·杨凭《千叶桃花》
9、 这首词传为陆游妾作,事见宋末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陆放翁宿驿中,见题壁诗云:‘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凄凉眠不得,挑灯起作感秋诗。’放翁询之,驿卒女也,遂纳为妾。方半载,夫人逐之,妾赋《卜算子》云(词如上略)。此书多记同时人诗词,尤详于南宋宫禁故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子部·小说家类》。且此词文字与陆游在蜀时所作《感秋》诗的后半首同(见《剑南诗稿》卷八)。词牌不是《卜算子》,应为《生查子》。宋·赵闻礼编《阳春白雪》,已改作《生查子》。故此词作者的真实性,仍使人怀疑。
10、 亮光照人,明辉满世。(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唐 · 李白《嵩山採菖蒲者》
12、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出自唐·白居易《昭君怨》
13、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唐·王维《终南别业》
14、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出自唐·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
15、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出自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6、知君有道来山上,何似无名住世间。唐•吕岩《七言》
17、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唐·孙昌胤《清明》
18、知君有道来山上,何似无名住世间。——出自唐·吕岩《七言》
19、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出自唐·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20、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唐·朱湾《筝柱子》
21、 亮节高风,可以荐佳客。(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2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23、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唐•孟浩然《送席大》
24、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
25、承转。承就是承接开头。在承接同时还要需转折,直入主题。有了精彩的开头,承接可以和缓,转折要突起。这样全诗就显得有波澜,有起伏,尽可能地避免平铺直叙,必要时叙述可以跳跃。一般情况下,律诗在颔联承转,绝句在第二句承转。写景抒情诗的颔联以上以写景为主,颈联以下以抒情为主。通常也有很多全诗写景,将情寄托在所写的景物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两句写出了作者趁兴游园,被拒之门外的失意心情;后两句是写作者从墙头上看到了“满园春色”的喜悦心情。这里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来衬托两种不同心情的落差。承转是诗词写作手法的一种,主要是说要写得有起伏,但也不必过于拘泥。至于说承接可以和缓过度,转折要突兀,并不是说所有的诗都是这样。也有先扬后抑的写法,并不和缓。如岳飞的《满江红》,一开句便是“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情景交融,慷慨激昂。紧接着承接句便下抑,发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由此可见,作品要写的起伏跌宕,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这不是作者的有意做作,而是强烈思想感情的喷发。所以承接是多种形式的,前提是必须服从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最好把一些关键性的重要词汇放在诗词的中间部位,有利于全诗的曲折变化。避免读者一读开头,便知结尾,而缺乏引人入胜的力量。
26、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出自唐·朱湾《筝柱子》。
27、紫极宫中我自知,亲磨神剑剑还飞。——出自唐·吕岩《七言》
28、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出自唐·韩翃《送故人归鲁》
29、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出自唐·韩翃《送故人归鲁》
30、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唐•韩愈《谢自然诗》
31、惟有唐衢见,知我平生志。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32、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登县楼》李揆 • 宋
33、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唐·孟浩然《送席大》
34、总之好的开头、承转和结尾要互相呼应,要根据具体内容等去决定写作表达方式。诗词写作无定法,写作方法和表现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格式,一切以作者思想感情为写作基础。
35、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出自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36、 下片,夜去朝来,“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妆残眉薄,色褪香销,强打精神,想来梳理一下,这样也许会减少一些愁态,心情会好一些吧。不想事与愿违:“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不合”,不应当。姜白石《鹧鸪天·元夕有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春山”,指眉。牛峤《酒泉子》:“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古人说:“春山八字争妍媚”(《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不想未能增加“妍媚”,反而愁依旧,和昨晚一样愁在眉,这新的一天又要日坐愁城了。
37、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出自唐·岑参《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38、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出自唐·孟浩然《送席大》。
39、 亮光闪闪,黄金为殿阁。(唐代杜甫《秋兴八首》)
40、 词全篇写一位闺中妇女的哀愁。上阕写黄昏,下片写次晨。古代妇女每晨晚两次妆梳,如李煜词“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一斛珠》);“晚妆初了明雪”(《玉楼春》)。李清照“晚来一阵风兼雨,……却对菱花淡淡妆”(《采桑子》)。开头“只知”二句,写这位妇女夜晚梳妆照镜,只见双眉紧蹙,愁凝眉端,连她自己都不知为何而愁。词写妇女的愁,多以愁眉表现,早已成习套,如张先“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菩萨蛮》);欧阳修“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诉衷情·眉意》);周邦彦“无个事,因甚敛双蛾”(《望江南·咏妓》)等等。接二句笔锋宕开,由室内转到室外:“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古人认为“雨打芭蕉”是最凄凉的情景,如李煜云:“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上阕四句与张先《碧牡丹》“怨入眉头,眉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相仿佛。既在黄昏,骤风阵雨,那么她这一夜晚,便如都下(长安)妓聂胜琼“枕前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了。语虽平直,但情融其中,还是生动感人的。
41、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出自唐·杜甫《渼陂西南台》。
42、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出自唐·崔颢《七夕》
43、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44、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唐·李商隐《凉思》
45、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唐·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4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47、无时独不见,流泪空陵蚂自知。——出自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48、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出自唐·张说《元朝》。
49、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出自唐·唐求《庭竹》
50、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51、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唐·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52、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出自唐·孟浩然《送席大》
53、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54、知有长生药,谁为不死人。——出自唐·文丙《罗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