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禅意的诗句35句集锦

2023-10-15 09:39:46 0 59

禅意的诗句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菩提偈》

2、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唐·李咸用《赠山僧》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5、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杜荀鹤《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禅意的诗句)。

6、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7、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心平则是福,幸福就是一颗平常心。我们的快乐就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放下就是快乐,幸福就在身边。

8、朝看花开满树红,暮观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居遁《偈颂并序》

9、   憔悴如今谁作伴,别离还近养花天。——《浣溪沙》

10、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王缙《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1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唐《山泉煎茶有怀》

12、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13、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

14、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仇远

15、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6、赠融上人。唐-皎然。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诗人爱西林寺月华初升、池水映照的佳景,这是一般禅者追求静寂、清幽的心情;芭蕉寄诗,抒写怀师之情,这又是诗人特殊生活情趣的抒发。福在平常。宋-止庵守净。

17、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宋·净圆《忆江南》

18、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惠能《菩提偈》释义: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19、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六》

20、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2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2、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插秧偈》

23、题义公禅房唐·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4、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唐·王维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25、曹葆华>;她这一点头,是一杯蔷薇酒;倾进了我的咽喉,散一阵凉风的清幽;我细玩滋味,意态悠悠,像湖上青鱼在雨后浮游。她这一点头,是一只象牙舟;载去了我的烦愁,转运来茉莉的芳秀;我伫立台阶,情波荡流,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26、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拨棹歌·其一》

27、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28、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9、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鸟窠《偈》

30、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释守净《偈二十七首·其十六》

31、《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

32、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33、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34、   廉纤小雨养花天。池光映远山。——《宴桃源/如梦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