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夸夸群的观点
1、好的,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几乎是所有家长对我的批判,会有一些家长说:任务多久不完成了?你这样做对得起老师吗?
2、在此,小之建议大家不要吝啬赞美的话语,给身边的人多些鼓励,你会发现,每一次真诚的夸赞在给他们带去自信与力量的同时,也使得自己获得了温暖和鼓舞!
3、工具无罪。夸夸群作为一个群友互夸平台,其本身功能无可厚非。能否发挥正向作用,则主要取决于群成员的使用态度。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中的压力过大,使其转而投向虚拟互夸的怀抱,但在如此“伊甸园”当中,理性仍然不可缺少。
4、在文章的最后,华小青想说:
5、当时那些家长说的话把我给蒙了,只不过紧随其后,我只是表明了我的状态,还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我会有选择性的让孩子完成任务。
6、A|你用“脱敏”这个概念也许是对的。你拿这个个案来问我,但从中确实能发现很多东西。
7、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月亮,是纯洁高尚不容玷污。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后的好情绪,是我们内心对于精神世界满足的代名词……
8、我早上走的早,6点50之前就得出门。不过多是和当当一起出门,他送我当门口。下午回家,和他玩到天黑。
9、苏嘉琪建立浙江大学校内第一个夸夸群后,很快就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同学或毕业生响应。清华大学毕业的木木建立清华校友群后,两天之内群成员达到500人。苏嘉琪也许出于好奇,可能更多带有营销专业技术的探险与开发的目的;木木感到工作疲惫与无助,渴望与他人分享交流。她推己及人,想到其他人也一定有这样的感触与需要。
10、那,究竟该在喷喷群“找骂”认清自己,还是该在夸夸群恢复信心呢?
11、北大辩手立刻以例子反驳,“东北二人转、德云社的相声也带来了很多欢乐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单纯的快乐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2、夸夸群,我们华政自然也是有的。群内求夸与夸人者常常妙语连珠、舌粲生花,现采撷几例与诸位同乐。
13、Q|您是怎样看待夸夸群火爆这一现象的呢?
14、我觉得这样的群,迟早会像“互骂群”一样,被腾讯封杀样。
15、夸夸群,就是网上最近出现的一种服务,群主建了一个百人群,全部是些会说好话的角,你购买了这个被人夸的服务,就会拉你进这个群,群里不着边际的对你一阵猛夸,时间一到就踢你出群。
16、据该站副站长邵群说,恶意逃票人员,日后不仅个人信用会沾上“污点”,在办理贷款以及信用卡申请业务上遇到麻烦,而且会被录入铁道部“黑名单”,今后将无法购买火车票。
17、看头像就知道从小是个美人坯子,在复旦一定疯狂绽放魅力,给你点赞。
18、这么精彩的“神仙吵架”,自然都不愿意错过,7点的辩论赛,6点队伍已经...
19、“刚买的小白鞋被踩脏,公交坐过站,求喷!”
20、在句末认真的加上了句号,很严谨。
二、夸夸群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1、你今天鞋被踩了,喷喷群一定要喷一个无辜的可怜人,以“不要脸”的方式来发泄你的情绪。但夸夸群夸的人开心,被夸的人也开心,是不是您的方式的双倍“快乐”。
2、夸夸其谈往往空无一物,太过热闹也是,安静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实力的,一种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们这些大部分人就别折腾好歹能当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懂不可耻,不懂装懂才可笑。书越看越多,要学习的也越来越多,效率需要提高
3、夸夸群也不能消解压力,还是找个女朋友抱一下。
4、Q|刘老师您好,今天想跟您聊聊您对“夸夸群”的看法。它最近风靡于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各高校,群成员间可能互不认识,但不管发什么都可以收到其他成员的夸奖,并且也要去赞美他人。比如我说:“今晚的DDL我拖到现在都还没做完。”底下可能会有一群人表扬我,说:“拖到现在还没做完,充分展现了你的沉着冷静与自信,夸!”并且,随着夸夸群的走红,“喷喷群”也应运而生,与夸夸群正相反,不管你说什么,都会遭到他人的批评。您听说过这些群吗?
5、各种节假日的无脑轰炸。
6、万物皆商机,所谓“夸”出来的生意经。在“夸”变成一种消费项目时便体现了出来。在淘宝、拼多多、闲鱼等APP上都能搜到“夸夸群”定制服务。只要花钱,就可以享受到不同品质的服务。部分卖家还考虑到广大网友的需求,推出相应的配套服务,如点歌服务等。
7、此类现象的流行,本质上是满足了人融入社会的需要。这需要看起来是心理层面的“虚荣”,但实际上,它是在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被生存这一切实需要刻写入了人类的骨髓。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原因。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的人类,发迹之初就是靠着群体的协作,到了社会分工愈发精细、明确的现代,人们更不可能孤身而活,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想被他人夸奖,本质上是希望被群体接受,这既是本能,也有其积极一面。
8、老师这么辛苦,倒不如咱们每个人花点钱给老师凑一套房吧,也不多,每人才几万块钱而已。
9、人学历越高,知识越丰富,思想也越理性。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世界的意义感越强。而外在的意义往往会给一个人带来负担。人在太疲倦的时候或是在成功之后,往往发现多年追求的理想,实际上并没有意义。生活常常让人有种虚无感,人们对自己多年的辛苦的付出,或是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某一天忽然发现并不值得去做。
10、夸夸群能否给人带来快乐?
11、排在外面的人只好放弃离开
12、支持的观点是:在“夸夸群”里可以通过夸赞的方式消解一些不开心的情绪。而不赞成的则认为:过多的肯定与赞美会让人们迷失自我。其实,在“夸夸群”中,许多与其说是夸赞,还不如说是调侃。比如有人在群里说“早上没去上课结果被点名了”,便有人回复“睡眠这么好,一定是个幸福的人”“真羡慕,老师还记得你的名字”等。虽然这些很无厘头的夸赞或吹捧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但是能够缓解人们片刻的焦虑,给“丧”的生活注入活力。
13、话虽如此,进夸夸群和喷喷群也是有业务要求的,至少你得是个段子手啊。
14、如何?夸夸群的交谈是否让你心旷神怡?但是据记者调查,同学们对于这一新兴社交方式本身也有不同的看法。
15、夸夸群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果掌控不当,便会令人膨胀。对于容易骄傲膨胀的人来说,当“发什么都会被夸”时,就会令人产生一种“既然我已经足够完美了,何必再努力呢”的消极,错误心理,从而迷失自我。
16、看到这里,你还在乎谁输谁赢么?
17、还有一个理论,就是社会运动当中的“时尚”的概念,英文对应的是“fad”,即没有持久性的社会流行。那这个能不能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呢?我觉得也是个方向。因为很多人预测夸夸群也好、喷喷群也好,不会长久。原因是什么呢?大家一时新鲜,觉得它跟自己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有契合。但时间久了,这种东西带得来意义吗?它意义生产的能力强吗?所以这个也是另外一种观点:就是说夸夸群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生命力没有一般亚文化强的现象。甚至连“膜蛤”都比它生命力强(笑)。
18、A|对,即使只是言语上。因为年轻人对成功和社会认可的需求到了一种相对极端的情形,最终以这种“病态的”夸夸的形式(呈现)。这里面的主要的心理学机制,便是追求承认、避免失败、逃避失败。还有一个,可能是“意义的丧失”。“意义的丧失”的关键,是你失去了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或者你失去了做重要决定的能力。
19、因此,让我们尽量远离虚伪的腐蚀,远离已经商业化的“夸夸群”。
20、夸夸群中不乏做了错事,却来求夸以减轻罪恶感的人。为了几毛钱,最多1块钱的利益,群聊里的人就可以不顾是非黑白,文过饰非。或许有人会说,夸夸群不过是成人的社交游戏,没必要上纲上线。但是,网络是社会的投影,在网上你能被1块钱收买,说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违心的话。那么现实中的几千元、上万元呢?你还会说“真话”吗?
三、反对夸夸群的观点议论文
1、外国如此,古时候如此,中国就更是如此。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近现代,网络发达,不少年轻人被网络上的不良风气和不当言论荼毒得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这些人可能就只需要一场游戏的MVP,一次虚拟战争的胜利就能轻易得到满足。更不用说是在商业化“夸夸群”的刻意吹捧下,不知道多少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和少男少女会将钱财投入进这类虚伪无用的慢性毒药里麻痹自己。
2、相对于上一辈的人,青年对外在世界最敏感,也最容易发现问题。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生活上温饱的困扰,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衣食住行的条件较为简陋。而二十一世纪后,科技极速发展,物质资源与商品十分富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所以七十年代的人更倾向于崇拜科技与社会力量,满足于现世安逸的生活,原谅当代的矛盾,包容社会的问题。而且,年龄大了,社会经验丰富了,就会变得相对世故,容易习惯于社会规则。现实中的规则就是长老统治,社会由老人在管理着。这种差序格局的思维,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他们都很熟悉。
3、夸夸群的夸,是双倍的快乐,夸的人和被夸的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能量。虽然表扬看上去毫无理由,但是它给了人一定的积极意义。也许一个消沉的人得到了一些鼓励,就能振作起来,找到自信。
4、A|主要就是要对这个群负责呀。现在进群的方式主要就是熟人互相拉进群,但没有审核方法,又不可能要求大家实名,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进群给整个群带来一些不和谐不友好的声音(参见之前群里吵起来的事儿)。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
5、更可怕的是孩子这个任务还没有说完呢,有不少的家长就开始说:收到收到,保证完成任务,保证完成任务,老师让您费心了,辛苦老师,谢谢老师。
6、埃航黑匣子数据显示与狮航有“明显相似”,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被查
7、追根溯源,2013年,豆瓣上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小组,号称“豆瓣第一治愈小组”,求夸者可以毫无顾忌的倾诉心事,夸奖者只需要无所顾虑的闭眼夸,这样一来,求夸者释放了压力,夸人者也得到了赞美别人的满足。
8、A|大家压力太大啦。在夸夸群里最经常看到的就是“作业写不完了,求夸”“今天又没早起学习,求夸”这样子的话,然而作业写不完或者没有早起学习,又会对生活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吗?(可能会有点儿吧,但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的焦虑感)大家都在被身边的人,被考试或者论文的压力push着往前走,哪怕做的再好都会有人对你说(或者自己对自己说)你还可以更好一点更努力一点。被鼓励实在是一件太难得的事了,哪怕是陌生人之间的互相肯定,也是能带来温暖的事儿呀。
9、诚然,每个人都乐于听到来自别人的称赞,并且有时候会强烈需要别人的肯定。但是这样的无意义的称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甚至都不需要多听,听一会就不再会感觉到快乐,而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心理状态——因为这些很明显是毫无根据的奉承一般的夸赞,这种夸赞的有效性尚且存疑。而且,一味地被夸会让自己“飘飘然”,引起对自我的过高估计,并且容易在自己身边裹上一层“蛋壳”——虚有其表的自我认知很容易被他人的一句实话打得粉碎。长久以后,哪怕是来自公司上级的一句责怪,来自学校老师的一句批评,都有可能让你受到几倍的伤害。
10、因为跟你关系最铁的,是你看过的书……
11、夸夸群在名牌高校兴起,又在各高校火爆起来,因为名校同学起点较高,在各类学科的前沿领域进行探讨、研究,他们受到名师指点,也受着良好校风的濡染,对知识追求的紧迫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压力,要远远超过常人。
12、但“夸夸群”的负面影响还是很明显,对于稍微成熟一点的人来说,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且并不真实;但对于心智还没有很成熟的人来说,如果接受这种行为后,做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反而被夸奖,他就不会意识到这个行为其实是错误的,也不会改正,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
13、看似稳中带皮,实则慌得一批。喷!
14、反正又没有谁把这些夸和喷当真,真正的愉悦,是群里涌现的创意和幽默。一个人的愉悦是自嗨,一群段子手的愉悦是狂欢。
15、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要低调、谦虚,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某些程度上便忽视了鼓励的重要性,有些人甚至会提出打击教育,有些父母会认为严厉一些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这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常常受到父母的责备,长此以往,他们便更加地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16、在家长群里面表现得过分卑微,表现的过分追随,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17、现代人在第一兴趣和第二兴趣上容易实现,因为科技飞速发展,教育力量十分强大,社会富裕以至于能提供理想的科技条件,有技术探究上容易达到一定的成就;现代社会分工细密,通信工具先进,大量的信息能够得以分享,在实践中能取得丰富的创造成果。唯独人在人生自由上得不到保障,人们往往陷入科技研究的任务中,或者是社会分工的链条中,被动的跟着社会潮流奔跑而失去自我。
18、王艺霏北京十二中钱学森学校
19、比如感情上的压力,夸得你貌比潘安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找个女朋友抱一下”,面对清华男学长,北大女辩手反击道。
20、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四、夸夸群的正面影响
1、最近,在中国各地大学校园里,“夸夸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与风靡一时的“互喷群”不同,在夸夸群里,不管你说什么,只要附上“求夸”二字,都会收到其他群成员的夸奖。
2、进去夸夸群之后,大家都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你、认同你。即使这些认同有时候看上去比较虚假,但是心理学家有个理论告诉我们说,那些善意即使是被包装在一些谎言之中的,那么人们对这些善意的感受并不会打折扣。这个理论我们叫它“彩虹屁理论”。即使彩虹屁它就算是个屁,它也是一个能让你心情愉悦的屁。
3、看似慌中带急,实则稳中带皮。夸!
4、A|可能印象最深刻的事儿就是在群里有一个奇奇怪怪的人,突然就吵起来了。作为群主被狂圈好多次,努力爬楼看了很久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大家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踢掉了说话不干净的人,首先挑事儿的人也在群里讲了抱歉,拉人进群的同学也核实过了身份。是在这件事情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作为建群的人是有责任的,不是说把群建起来就可以自生自灭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作为群主还是有责任把好鸟照顾好,把坏鸟赶出林子的。
5、全民互夸折射出了什么问题
6、诚然,从表面来看,这当然是因为现在科技发展起来了,网络发达起来了,不然“夸夸群”和“夸人服务”又该系于何处呢?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是太过片面了。事实上,如今的世界正从四面八方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崛起,造就了太多点击量惊人的神话,潜移默化地,相当一部分人就感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如无根浮萍般不受认可,于是把自己投入了这个虚幻的洪流,去汲取自己那部分缺失的成就感。
7、我想要的并不多啊,你适时的夸夸我好吗,人生已经如此艰难,鼓励一下我可以吗。
8、所以,我认为,“夸夸群”和“夸人服务”有其积极作用,能够满足人融入社会的需要,但也有其消极作用,会让人无法认清自己、改善自己。对待这种产品,我们可以浅尝,但一定不能任自己沉溺下去。
9、另外,一旦对这种安慰形成依赖,我们就会迷失在虚假的夸赞中,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进行改正。而且在对面的人对你了解甚浅的情况下,你甚至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
10、个人觉得可能会向半熟人社交发展吧,大家都是在同样环境、同等水平的人,能够互相理解彼此的压力和难过,也能够精准的找到可以鼓励到对方的point;同时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会因为夸熟人而变得尴尬。
11、现在社会中能有多少人能像夸夸群一样给你无条件的心理支持?
12、·夸夸群扩展我的社交圈
13、我不太看好这样的群,花钱买人夸,都是虚幻的东西,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虚荣心,在心烦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带给你好心情,但是遇到低调的人被这虚伪的夸奖也会很反感,大家心境宽一点,啥事看得开,比这虚伪的浮夸强。
14、这件事情夸夸群会夸你这是你知识容量太多的体现,但是您能因为这样一句夸赞再也不学概率论了吗?最后您考了61分,你的室友跟你说还有59分的嘛,那您就可以直接退学了吗?
15、辩论开始:夸夸群好还是不好?
16、——°Angel,我许你一个诺言。——°我们下辈子,在樱花树下见面。当,最后一朵曼珠沙华沉睡;当,最后一朵梓蒂花飘落。遵守,我和你的约定,在那盛开的樱花树下。见面————°当那粉色樱花漫天飞舞时,请记住有一个人在等你。XXXX学院(门牌号:XXXXX)
17、Q|是的,因为它毕竟不同于以往的“志缘团体”,夸夸群里的成员们的异质性很强,没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之类。
18、“夸夸群”的爆火,让人们对它展开了热议。支持“夸夸群”和“夸人服务”的人认为,群里不仅能减压,还能学习社交技巧,锻炼情商。而排斥这种行为的人表示,这样的夸赞就是花式拍马屁,虚情假意,在不切实际的赞扬中迷失方向。
19、反观喷喷群,宣泄负面情绪其实是在群里去喷一个可怜无辜的人,“以一种不要脸的方式。”
20、‘夸夸群’的产生和走红一定程度表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不能够很好的管控自己的心理问题。且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夸赞容易营造一个融洽的社交氛围。同时,在中国的激烈竞争下,不少人有着被夸赞的需求。“夸夸群”满足了被夸者的心理需要,而夸人者也得以展示自己的技巧和才能,各得所需。
五、对夸夸群的作用做出评析
1、随着“花式夸赞”文化的流行,组建夸夸群无脑夸人的情况愈发兴盛,很多电商甚至借此机会敛财,那么,这种盲目的夸赞对于人来说究竟有无裨益?
2、A|嗯,因为一种被承认的需要。你从小到大,没有自己做过决定,没有独立地承担过结果,得到的承认也还是相对少的。虽然到了北大是成功的,但你会觉得,我怎么稀里糊涂来到了北大?也许这是在我父母的安排下,在他们的掌控下,在他们的把持下,对吧。所以我也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3、A|实际影响倒也说不上什么吧,但在自己做完了一天的计划把list上每一项都打上勾的时候会悄悄的在脑子里想一下“你真棒”,慢慢学着鼓励自己而不再总是对自己说“你要再努力一点跑快一点”。在朋友需要鼓励的时候,也能不吝惜自己的夸奖,大方的说出对朋友的喜欢和欣赏。
4、发布消息第一时间收到,没有反驳的观点和意见。
5、从“夸夸群”中固然能获得些许心灵慰藉,不过,比起他人的赞美,人们更需要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坚定的自我认同。
6、我在喷喷群里也不是无下限地喷,更多时候是一种秉持着快乐的“杠”。情绪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沙雕段子带给我们的快乐,双方(喷喷群和夸夸群)都有,一方面是宣泄压力,即您方说的赞美的快乐,我们也同样都有。
7、这种“求愉悦”的行为,基于现实的土壤。
8、我方持反对意见。夸夸群社交是一种社交方式新尝试,但是除了简单增加人际情感反馈次数之外,并没有带来有效的信息和思想。
9、Q|感觉,很多对抗都是在以脱敏的形式在进行。
10、说话会加标点符号,减少了大家的阅读障碍,是当代难得的清流!
11、借助夸夸群,网络用户们自发地探索着新的社交方式,而对卖家而言,“夸夸群”带来的附加服务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商机,由此可见,“夸”这一字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他本身的定义,它不再只是网友们的消遣谈资,更带有了商业价值。
12、被肯定是人之刚需,会赞美也是一种能力,有人称这是日常“快乐源泉”,也有人觉其虚伪。
13、听了马老师的深刻分析,不知道大家对夸夸群的本质有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呢?
14、上课迟到也被夸!你们学校有没有夸夸群?
15、对话北大夸夸4群群主:与其丧丧,不如夸夸
16、关于“夸夸群”的心理解析
17、你绝对见不到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在夸夸群里求夸,比如,我去年满绩,求夸,我女朋友好漂亮,求夸,因为这些人已经有足够的幸福了,足够的自我认可。求夸的多数是一些自我怀疑的人,这时候,夸夸群就能给你自信。
18、数据和身边的经历告诉我,近年来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学、退学比例呈递增趋势,而夸赞有利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19、随着“互夸”需求慢慢下降,群友们找不到新的话题,群聊也渐渐安静了,但在小之看来,赞美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啊。俗话说:“舌头打个滚,夸人不折本。”一句小小的夸奖既能够带人给力量,又能使自己获得满足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0、在这个群里,无论你说什么,只需要加上一句“求夸”,都会收到全群小伙伴们脑洞大开的全角度、全方位夸赞,只说好话,可以说是夸夸群的“群规”。
六、支持夸夸群的观点
1、然后我问我的最好的朋友,我说老师安排的这个任务明显不合理,既然不合理,我们为什么不反馈一下呢?
2、外媒说中国人平均睡眠9小时,你给祖国拖后腿了吗?
3、而且,如今的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其实都身处一座座孤岛,夸夸群里没有利益往来,有的只是抱团取暖。
4、北大辩手继续施以打击,再三证明夸夸群并不能消解压力和负面情绪。
5、对话刘能老师:“年轻人太容易有失败感了。”
6、而且,许多电商组建“夸夸群”以此为由进行谋利,这样带有强烈经济目的的行为显然使夸赞失去了它原来的意味。真正的夸赞是经过你努力过后,别人对你发自内心的敬佩,而非为了盈利带上的虚假面具。只有真诚的夸赞才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7、因为这个也没有什么,只要孩子在放学之后一直努力的去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估计十点也就能够完成了。
8、夸夸群和喷喷后在各个高校中流行起来,也有跟风的因素。夸夸群形式新颖、交流方式又非常独特,这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自然也很容易在学生中流行开来。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式。夸夸群的流行正好迎合了大学生对情感交流的需求。社会不像学校那么友好,没有人会始终对你笑脸相迎,你必须学会面对冷言冷语,必须学会抗压,在喷喷群里群友们不带重样的被喷中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能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对生活中的风浪。面对那些看似有理实则不切实际的夸奖,或者说,那些过于浮夸的彩虹屁,非常容易让人变得飘飘然,一些仅供娱乐的夸奖,可能一些判断能力较弱的同学会信以为真,对他们造成误导。我认为,这样的夸夸群并不值得加入。
9、当然这些都扯远了。回到中国来,我们也会说中国的青年亚文化跟主流的文化是有距离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夸夸族现象)看作是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甚至说是青年反文化的一部分。反文化的意思就是说,代际之间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那什么样的价值观不同呢?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
10、夸夸群可能能给你带来快乐,但我们更希望你能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方屏幕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多一些夸奖与赞美,将快乐真正地传递到我们的身边,对自己身边人释放善意。同时也需记住,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