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描写(100句)

2023-05-17 08:06:30 0 59

一、战争描写

1、项羽派蒲将军率兵昼夜兼程,从三户津向南渡过漳水,再次打败秦军,切断了章邯的退路。项羽又率主力部队猛攻,在汗水(漳水支流,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接二连三地遭到失败,既无援军,又怕被秦二世和赵高杀害,再次向项羽求降。

2、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也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曹操的百万大军驻扎在三江口,随时有可能横渡长江,威胁吴、蜀。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使得东吴下定决心联合蜀汉共退曹魏;周瑜善察人心,利用曹操的生性多疑设法除去了曹营擅长水战的蔡瑁、张允,并且利用火攻一举歼灭不擅水战的曹军,是敌人溃败而逃……作者极力描写曹军如何气势汹汹地盘踞三江口,又是如何在战败后仓皇撤退,这其中使得处于弱势的东吴得以最终反败为胜的关键之处便是“智”。曹操用诈降计,周瑜亦用诈降计;曹操用连环计克服曹军不擅水战的弱点,周瑜便来一出火烧曹营,大败曹军……东吴智胜一筹,在面对强敌时冷静地分析局势,才有机会以智取胜。

5、战争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其直接参与者与所要表现的都是人。《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是人类间的战争,然而,从两部著作中读者很容易看到,它们所表现的英雄人物不再是纯粹的、单一的、现实中的实在人。《三国演义》给人赋予了神性,使人具有了神样的能力。《伊利亚特》则是神明的直接参战,其中的英雄人物要么是神明的儿子、后裔,要么是神明的宠儿。这一人与神的关系既是两书的相同之处,亦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6、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lie)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7、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8、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9、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

10、完颜亮过高地估计了他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南宋军民的力量。就在他出兵南犯的前后,南宋的义军领袖魏胜和王友直,起兵收复了长期沦陷的海州(今江苏省新海连市)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县)和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南)。各地义军的反抗斗争,有力地扰乱了金军的后方,分散了金军的兵力。在金军内部,从完颜亮出兵那天起,先后就有两万多人在半路上开了小差。更加严重的是,一部分女真贵族利用完颜亮率军南下的机会,发动政变废除了他的帝号,拥立完颜雍为新皇帝(即后来的金世宗)。可是当时走在南侵路上的完颜亮还蒙在鼓里。

11、(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12、战争!你的轮廓在黑暗中淹没。战争!你的苍白主义到底被什么蛊惑。看桃花开出怎样的结果,民众的目光比月色更凄淡。

13、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这样,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一些险峻莫测的地形地势,也就必然会碰上某些变化无常的气候。这些自然条件是中立的,它本身幷不偏向于战争的那一方面,问题在于战争中的人们如何利用这些自然条件为战争服务,或者想办法克服它给自己造成的困难。因此,为要多方面地表现战争中的人物,为要相当眞实地描写战争,那就必须很好地描写战争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然条件,描写善于利用自然条件或战胜自然条件的人。在这方面,“三国演义”作者又的确是値得我们学习的匠师。

14、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15、西方唯物主义观,世界是物质的,名词描述物质构成;物质是运动的,动词表达事物状态。英语世界的所有表达,再长地复合句都是由五种简单句构成的,而其中最基本的简单句是——“主谓”,就是“名词+动词”,就构成了事物状态最基本的描述。

16、那些阴谋家的身后藏满了无数无辜的尸体,而他们就站在这座山上俯瞰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大地。

17、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

18、硝烟袅袅战场上,朱德带领战士们与敌人激烈抗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深深地震撼我的心灵。

19、将军在远方挥舞着戟,仿佛在用鲜血画画一般,那颗盔甲下面的永远不曾低下的头颅,是所有国人的希望,好像旗帜。他苦笑。

20、“如果政府为所欲为,战争摄影就会像大部分战争诗歌那样,为士兵的献身摇旗呐喊。”

二、三国演义全景式战争描写

1、这年八月,苻坚征集的各州兵马,共计有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羽林军3万,号称百万大军。苻坚任命苻融为征南大将军,和鲜卑贵族慕容垂一起,率领25万步骑兵为先锋部队,从长安出发。他还任命一个羌族的将军姚苌〔chang常〕为龙骧〔xiang相〕将军,率领四川的部队,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苻坚亲自率领主力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上人喊马嘶,旌旗遮天,大道上挤满了前秦的军队,连同车辆马匹粮草辎重,前前后后足有几百里长。被强迫征来的士兵只惦记着自己家里的事,不愿意替苻坚打仗。有一部分将士一路上抢掠老百姓的财物,闹得城乡鸡犬不宁。前秦的军队虽然多,但是纪律很坏,士气低落,缺乏战斗力。

2、“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3、“薛仁贵征东”这一类小说的艺术性所以不如“三国演义”远甚,其另一原因,就是这些小说把“番邦”常常是写得过分愚蠢无能了,“番邦”中的将官除了有些蛮力气以外,几乎大半是低能的。这样,看起来也就不那么吸引人。这个缺点,也是为我们一些反映人民革命战争的小说和电影所常有的。

4、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5、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6、《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7年。

7、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8、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唐代于濆诗《塞下曲》

9、“No,Wewas傻逼;Weare傻逼;Wewillbe傻逼;Always!”

10、“我将融入剧烈争斗的大人世界,要在那边孤军奋战,必须变得比任何人都坚不可摧。”

11、好战与反战:战争文学的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

12、作为中西两部民族性的经典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都以描写战争的军事生活为主,但是两个不同民族孕育的产儿自然各有精妙之处。本文拟就两书战争描写的相异之处做比较分析。

13、《伊利亚特》中除了人的参与,还有神的直接介入。各界神明各助一方,或暗地鼓励、救助,或直接出手参战,亦或神明间相互交手。《伊利亚特》直接写战争厮杀的有三十余处,神直接参战的就有八处之多。较有代表的是第五卷狄奥墨得斯刺伤爱神阿佛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以及第三十一卷的众神交战,其场面与其说是人间的争斗,还不如说是神的较量。

14、现在,我们继续探讨“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中另一个艺术特点,即是“三国演义”作者是怎样描写战争所借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的。我认为,正因为“三国演义”作者重视了对于战争中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描写,才使得“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更加真实魅人。

15、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西方文论及马列文论。

16、——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VII》

17、不知她的那一边看到的太阳,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血红呢?

18、战争是名词吗?或许是吧。但没法搭配动词描述它的状态,战争不应该存在的,它肮脏、龌龊、邪恶、毁灭,战争或许就是人类的结束。

19、《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战争描写比较

20、敌军同仇敌忾地冲来,可敌军对我方的炸弹猝不及防,最终狼狈而逃。

三、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1、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做了大批的小口木桶,几个木桶连成一体,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为渡筏。这种渡筏既平稳,浮力又大。汉军乘着这些渡筏,从夏阳偷渡过去。魏军在这里根本没有设防,汉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攻下了魏的后方重镇安邑(今山西省安邑县东北)。这时候,魏王豹慌忙领兵迎战,可他哪里是韩信的对手?没有多少天,韩信指挥汉军把魏军打得大败,最后活捉了魏王豹,把他送到驻扎在荥阳的刘邦那里。

2、战争是文学最重要的对象和主题之一。从总体上看,战争文学和战争描写从个体、他人、群体、民族、国家、人类等的临界状态透视个体的体验与命运,构成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民族情感认同与人类情感认同、历史见证与心灵见证等复杂的矛盾关系,由此形成战争文学丰富的人性内涵、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从战争感觉传达、动感画面创造、生存本能与攻击本能揭示方面看,战争文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攻击本能释放、生存智慧开启等则成为读者对之接受和喜爱的心理机制。

3、“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失败者,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长官失去了士兵,国家失去了人民和土地,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4、战争不是单方面的事,总是由彼此敌对的两方面同时进行着的。既要写这一方,也要写另一方。那么何者应该详写,何者应该略写呢?不解决这一问题,必然会头緖纷繁,枝节众多,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

5、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6、关键词:文学;战争;美学

7、——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8、“喜欢战争的没脑子,忘记战争的没良心”

9、战争文学尤其是大屠杀写作的见证以语言诉诸个体的生命体验,破解大屠杀的神秘逻辑,成为一种批判性的行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0、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

11、请你不要再去谈论什么立功封侯的事情,你要知道,那些将军的功业,都是由千百万士兵的生命换来的。

1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

13、发起战争的原因是伊拉克的石油,美国想占领伊拉克,成为西方强国。伊拉克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会被美军抓去。

14、“和平与战争是相对的,为和平战争,为战争和平”

15、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对战的双方是曹魏和孙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屯兵长江口,意欲以势压人,联结东吴孙权共擒刘备,夺取荆州之地,扩大自己的疆域版图。在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舌战群儒,促使东吴与蜀汉结盟,矛头直指曹魏。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之下,最终运用火攻的方法击退了曹魏的攻势,让东吴在身处弱势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胜利。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纵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呈现的赤壁之战,这可作为分析其战争描写的一个切入点,故而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赤壁之战的描写特点,以此作为整体观照《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一个切入点。

16、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得大地都在轻轻地颤抖,举目望去,但见道路的尽头出现了一队人马,鲜艳的旌旗在苍穹下迎风飘扬,明亮的铠甲闪烁着夺目的光泽,参差的刀剑直插天空,泛着冷冽的寒光,贴地的马蹄发出沉重的隆隆巨响,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而来,扬起的尘土滚滚涌动,犹如海潮般袭来,令人望而生畏,毛骨俱悚。

17、但是,如果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完全不注意写战争的过程,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三国演义”上的大小战争,莫不写得有声有色,给人印象很深。因此,“三国演义”怎样着重描写战争中的人而又同时把战争过程写得很好这一经验,也值得加以研究。

18、“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

19、倒在战争的血河中的人们,还无法看到希望的曙光就被无情地、无辜地、残忍地被抹杀了。

20、月是秦时的明月,关是汉时的边关,世世代代的战争与边患,让多少人离家万里,一去不归!

四、杀破狼战争描写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战后的小村庄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毫无生气的哀号。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挥舞着大刀浴血奋战,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一个战士浑身划得稀烂,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口号,悲壮极了!

5、谢谢你在这世界的角落发现了我

6、袁崇焕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让城外的居民携带防守器具,全部迁入城内,然后放火烧掉城外所有民房,使敌人到来时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掩体。袁崇焕刺血为书,激励士气,并向他们下拜,表示抗敌的决心。将士们大受感动,都表示愿意同宁远城共存亡。袁崇焕还发出紧急公文给前屯和山海关的守将,让他们把逃跑到那里的官兵一律斩首,用以惩戒那些临阵脱逃的怕死鬼。袁崇焕采取了这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城军民都决心各守岗位,严阵以待,奋勇杀敌。

7、我认为,“三国演义”上的各次战争,所以写得不落窠臼,各具特色,其主要原因是在于作者从来没有忽视战争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偶然因素,幷且他总是把这些偶然因素和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交织起来进行描写。而战争中的偶然因素,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各不相同的,每一个战争由于时间、空间、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的各不相同,就会出现各不相同的偶然因素,因而使每一个战争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作家如果抓住了这些偶然因素,幷把它和战争的必然发展趋势交织起来进行描写,也就能够做到他所描写的战争各具特色,不相雷同。

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9、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

10、文学名著描写战争的多了,要分古代近代现代古代有《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斯巴达克斯》《三国演义》等近代的有描写英法百年战争的《三个火枪手》描写十字军东征的有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洪流》《你往何处去》司各特的《艾凡赫》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等现代有哈谢克的《好兵帅客》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俄国的《铁流》《静静地顿河》等关于二战的雷马克的《黑色方尖碑》《里斯本之夜》《凯旋门》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这个黎明静悄悄》沃克的《战争风云》博登的《黑鹰坠落》

1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关羽的武勇来看,从关羽的寻兄心切、那怕前途千难万险也要寻得兄长的决心来看,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但在过五关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偶然因素,如胡华之信,普净之救,使过五关竟然实现。作者同样没有忽视这些偶然因素,幷且和关羽的武勇、关羽的寻兄心切等交织起来作了描写,于是使得过五关、斩六将这场连续性的战斗又获得了它所特有的色彩。

12、导演跟兰陵笑笑生有点默契,完全没有心理描述,也没有点评概括,《金瓶梅》给你看一段生活,这电影让你看战争的样子。有挽救战友的人,但没给他们机会歌颂;也有被害怕折磨的怂蛋,也不给机会他们内心纠结。洞悉政治阴暗面的长官,可能最后一刻英勇;手足情深的战友,也许下一刻反目。

13、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14、在我多次阅读了三国演义以后,发现“三国演义”对于战争双方的描写,遵循着这么一条准则:对于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掌握着主动权的详写,处于被动的一方略写;对于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胜利者的一方面详写,而对于失败者的一面,却只给予陪衬性质的描写。这种写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就是能够使读者对整个战争的全貌有一个有条不紊的认识,对于整个战争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槪念,使阅读作品时神淸目爽,没有胡涂一片的感覚。

15、投稿邮箱:gmblqs@1com

16、在这种形势下,袁崇焕认为明军利于速战速胜。他命令炮手们对准后金军密集的地方,开炮轰击。只见炮声响处,烟火腾空而起,后金军血肉横飞,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这时候天色渐渐昏黑,在硝烟弥漫中,后金军的进攻暂时被打退了。

17、在新军开始溃败的时候,王凤指挥城里汉军乘势杀出,夹攻新军。这时候的新军由于主帅阵亡,士气一落千丈,已经完全失去战斗力,像山崩一样的垮下来,将士们只顾争着逃命,互相冲撞践踏,死伤的人不计其数,那些虎豹犀象等野兽也早已脱缰逃走。正当新军望风溃逃的时候,天空忽然阴暗下来,接着狂风呼啸,雷电轰鸣,大雨倾盆而下,昆阳城北的滍〔zhi治〕川立刻暴涨起来。风声雷声雨声水声和汉军的喊杀声汇成一片,简直要把丧魂落魄的新军淹没了。

18、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

19、户名:光明日报社报业集团

20、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挥舞着大刀浴血奋战,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一个战士浑身划得稀烂,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口号,悲壮极了!

五、古代战争描写

1、最后所有不能回家的人,闭眼的最后一刻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

2、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十九天,最终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3、订阅地点:全国各地邮局

4、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挈尔:《飘》林语堂:《风声鹤唳》苏联著名作家康·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和他的另一部长篇《日日夜夜》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和《一个人的遭遇》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

5、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6、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

7、王邑王寻拒绝了严尤的建议,决定先破昆阳,再进兵宛城。新军全部兵力42万人,把一座小小的昆阳城包围了几十层。他们在昆阳城外扎下几百座营盘,真是旌旗蔽野,尘土遮天,擂鼓呐喊的声音一直传到几十里外。王寻王邑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冲车猛烈地撞击城门。汉军顽强抵抗,新军没能把城攻破。王邑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楼车,靠近城墙。楼车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对着城中放箭和发射石块。新军的箭和石块像雨点般地向城里射来。城中的人不能出门行走,老百姓要到井边汲水,都得背着一块门板挡住箭石。王寻王邑更加得意,认为攻破昆阳,是早晚之间的事,只须坐等破城的捷报,再不去留心其他事情了。

8、古人云:杀敌一千,损兵八百。可一殊不知,在战争胜利的背后,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便是那无计其数的活生生、血淋淋赤裸裸的生命啊!

9、战争是生命碾压车,它给人类带来了死亡和伤痛;战争是仇恨播撒者,它给人类带来了愤怒和疯狂;战争是不可控制的火,它给人类带来了吞噬万物的烈焰;战争是铺天盖地的水,它给人类带来了淹没所有的漩涡。战争中的冰天雪地,罗盛教奋不顾身,解救儿童;战争中的熊熊烈火,邱少云牢记纪律,壮烈牺牲;战争中的枪林弹雨,董存瑞顶天立地,以命搏敌;战争中的重重困难中,黄继光扑向枪口,英勇就义。

10、“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古典名著,主要写的是三国时代各个封建统治集团(后来主要是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故事。当时,这些矛盾和斗争极其尖锐,经常激化为战争的形式。因此,“三国演义”也以其最多的篇幅,贡献给了对战争的描写。这是“三国演义”艺术精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收这部分艺术精华,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11、杨炯是初唐四杰之和王勃一样,杨炯也是一个神童。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最知名的一首诗。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永隆二年(681年),突厥侵扰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当时为崇文馆学士,对此颇有感触。于是他利用乐府旧题,歌颂了投笔从戎、保卫边防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诗人希望建立军功的豪情壮志。

12、《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气氛紧张,但并不悲惨。首先,其战争场面的主要特色并不是侧重于两军对垒一刀一枪的厮杀过程,而是着墨于战前两军力量对比,战略决策,战前筹备等活动。通过欲显、衬托的方法把战争紧张气氛表现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如“曹操起兵伐董卓”,诸侯盟军多名大将被斩于华雄之手,此处并未描写双方厮杀场面,却多处用“众诸侯大惊”、“众官默然”,“众诸侯失色”等情态描摹具体生动的映衬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面。赤壁之战,曹操以百万雄师挥军南下,厮杀战场少许勾勒,而侧重于“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智激孙权”、“诸葛亮智说周瑜”,以及东吴主降与主战派的僵持等战前场景,更巧妙生动精炼而又别具一格的表现了此次鏖战的极度紧张。

1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九首》

14、一方面,周瑜机警过人、善察人心、军事才能卓越,但事实上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周瑜的智不如人、气量狭小而又暴躁易怒。这与全书“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密切相关,在这里就不再赘述。除了周瑜,罗贯中强化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计可通天,曹操的生性多疑、虚伪残忍,黄盖的,鲁肃的忠厚老实等等。这些人物在战争中得以获得一个丰满立体、栩栩如生的形象。

15、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的战争时距千年之久,在三国与希腊奴隶氏族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存状态与需求有迥异之别。因而,虽都以战争为中心描写,但其战争的起因及背后所折射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

16、“三国演义”怎样描写战争

17、几颗导弹划过夜空,撕破了宁静,和平的夜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远方的大地在颤抖,那一阵阵的爆炸声好像恶魔的奸笑,久久地环绕在伊拉克的上空。

18、边疆战士血流成河,然而武皇帝还要继续扩张自己的领土,而没有一点要停止的意思。

19、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战争是凶恶魔鬼,无情地吞食无数无故事生命;战争是崩塌地巨石,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 ;战争是人类的悲哀,让人们像疯子一样互相残杀;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